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doc_第1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doc_第2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doc_第3页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Nutrition Support / Therapy in Surgical Patients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临床营养科学习目标 营养状态的评定与监测 营养不良的诊断与类型 营养支持的方法: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一、代谢改变1、饥饿状态下:内分泌和代谢改变;机体组分的改变。2、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改变;代谢改变。二、营养评估(nutritional assessment)四个步骤:病史收集、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1、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body weight);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体重(kg)身高2(m2);其他:中臂围、皮褶厚度、中臂肌围等。2、实验室检查(1)反映蛋白质代谢:肌酐身高指数、尿3-甲基组氨酸、血浆蛋白、整体蛋白质更新率、氮平衡等。表1. 常用血浆蛋白的半衰期和正常参考值血浆蛋白半衰期(d)正常范围白蛋白(ALB)20 35 g/L转铁蛋白(TRF)82.5 2.0 g/L前白蛋白(PA)2 180 mg/L(2)反映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总数、迟发性皮肤超敏试验、T细胞亚群和NK活力等。3、综合评价:主观性全面评价(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等。三、营养不良(malnutrition)1、广义而言,包括:营养不足(undernutrition)和营养过剩(overnutrition)。临床上营养不良通常仅指营养不足。2、主要原因:摄入不足、过量;饮食结构不均衡;吸收不良;消耗增加;营养素代谢障碍;心理因素等。3、类型:消瘦型(marasmus);低蛋白(水肿)型(kwashiorkor);混合型(mixed)即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四、营养支持1、主要目标:改善心理和生理功能;使分解代谢的不利效应降至最低;防止饥饿所致的体重下降和死亡;恢复正常机体组分;加速重建;缩短住院天数;改善生活质量。2、基本指征:体重下降超过10%;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不能正常进食超过7d;营养不良;有营养不良或手术并发症倾向的高危病人。3、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经静脉途径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经静脉途径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1)适应症:营养不良;胃肠道功能障碍;应激、高消耗状态;创伤、灼伤、围手术期;不能正常饮食超过57d;低体重新生儿、早产儿。(2)组成:巨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微营养素(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水;胰岛素等。(3)能量(energy)表2. 能量的主要来源能量来源供能*(kJ/g)碳水化合物16.8脂肪38.6蛋白质19.7酒精29.4* 1kcal=4.18kJ估计能量需求:Harris-Benedict公式;间接测热法;简单估算。非蛋白质能量: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提供的能量。糖脂比一般为7050%比3050%。(4)碳水化合物:主要为葡萄糖溶液。(5)脂肪乳剂:100%长链甘油三酯的脂肪乳剂;中链甘油三酯和长链甘油三酯物理混合的脂肪乳剂;某些新型脂肪乳剂(含橄榄油的脂肪乳剂、结构脂肪乳剂、SMOF等)。(6)氨基酸溶液:分平衡型(乐凡命、14-AA-823等)和非平衡型(15-AA-800、肾必氨、谷氨酰胺注射液等)氨基酸溶液。1g氮6.25g蛋白质。选择依据:病情;年龄;含氮量;输注途径等。热氮比(非蛋白质能量与氮量比)一般为100150kcal:1g氮。(7)微营养素: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8)输注方式: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 TNA);单瓶输注。(9)输注途径:中心静脉;周围静脉。(10)肠外营养相关并发症:机械性;代谢性;感染性。* 导管性感染或脓毒症:原因:机体免疫力低下、无菌操作技术不严;表现:难以解释的发热、寒战、反应淡漠或烦躁不安、甚至休克;处理:立即拔管、导管尖端/营养液/血培养+药敏、建立周围通道并更换输液系统和补液、选用抗生素等。4、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经胃肠道途径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1)适应症:吞咽和咀嚼困难;意识障碍或昏迷;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炎性肠道疾病、胰腺炎等疾病稳定期;营养不良;高分解代谢状态;慢性消耗性疾病。(2)禁忌证:休克;肠梗阻;活动性消化道出血;极度吸收不良;严重肠道感染、腹泻;急性胰腺炎未稳定。(3)制剂:自然食品(匀浆);大分子聚合物制剂;要素膳(短肽、氨基酸);特殊配方制剂。(4)投入途径:经口;鼻胃管、胃造瘘;鼻肠管、空肠造瘘。(5)输注方式:分次推注;分次滴注;连续滴注。建议应用输液泵。(6)输注时注意事项:速度;浓度;温度。(7)相关并发症:机械性;胃肠道;感染性;代谢性。* EN相关腹泻:相关因素:小肠吸收面积和功能减低(短肠)、严重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粘膜分泌增加、肠动力改变、伴同用药及用药方法、营养液渗透压高、肠内营养制剂类型、膳食纤维种类和比例、输注速度、浓度和温度、营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