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2 备案号:20297 )排气管 007布 2007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007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分类 1 4 结构要求 2 5 性能要求 3 6 试验方法 4 7 检验规则 10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2 007 前 言 本标准是参照日本工业标准 20802000燃烧器具用排气管及 30251996燃气具用给排气管,并根据 932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标准中对排气管的相关要求编制的。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型号编制方法、规格尺寸、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要求按我国现行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委托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燃气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佛山市金志实业有限公司、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万和电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曦、姚克农、陈林三、李志仁、焦成华、钟益明、唐瑜。 007 1 燃气热水器(给)排气管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热水器用排气管和给排气管的分类、结构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燃气热水器中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排气管和给排气管以下简称 “ (给)排气管” ,但不包括使用公共烟道的排气管和给排气管。 2 规 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91 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932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 总则 3826 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 3832 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3 分 类 类 用途 分类 见表1。 表1 用 途分类 名 称 分 类 内 容 用途代号 适用热水器 名称及代号 自然排气式 排气管 燃烧时所需空气取自室内,用排气管在自然抽力作用下将烟气排至室外 自然排气式 热水器 D 强制排气式 排气管 燃烧时所需空气取自室内,用排气管在风机作用下强制将烟气排至室外 制排气式 热水器 Q 自然给排气式给排气管 将给排气管穿过墙壁接至室外,利用自然抽力进行给排气 自然给排气式热水器 P 强制给排气式给排气管 将给排气管穿过墙壁接至室外,利用风机强制进行给排气 制给排气式热水器 G 结构 特征分类 见表2。 007 2 表2 结 构特征分类 适用热水器 结构特征 种类 内 容 结构特征代号 D Q P G 直管 中心线是直线 Z 弯管 中心线的两端夹角度是 90、 60、 45等 W T 形管 与自然排气式热水器相连接,排气管立在屋外,连接下端使用的 T 形管 T 排气管风帽 与热水器相连接,安装在排气管的最上端,将燃烧气体排到室外的排气管开口端 M 套管式 给气口与排气口同轴双直管型,给气管在外、排气管在内,中心线为直线的给排气管 双管式 室外同轴,室内给气口与排气口分开的给排气管 给排气管 风帽 将烟气排到室外、新鲜空气送进燃具用的开口部位给排气管室外端装置 加长 给排气管 可拉伸加长给排气管 加长给气管 可拉伸加长给气管 J 加长排气管 可拉伸加长排气管 P 其他 其他形式排气管及给排气管 Q 注: 适用为“”,不适用为“”。 号编 制 设计序号 公称直径(排气管直径/给气管直径) 结构特征代号 用途代号 示例 1: 示公称直径 50 热水器用 T 形排气管。 示例 2: 0 表示排气管公称直径 60 气管公称直径 90 口分开的热水器用给排气管。 4 结 构要求 观 面 应平整、光洁,不得有引起人体伤害的飞边、毛刺、锐边及裂纹、弯瘪和明显的碰撞损伤等缺陷。 接 部位牢固、光滑平整,无裂纹、焊穿等缺陷。 表 面处理后,不应有处理不均、皱纹、裂痕、脱漆、掉瓷及其他明显的外观缺陷。 用结 构 007 3 设计 制作时应考虑到安全、坚固和经久耐用,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在正常运输和使用时不应有损坏或影响使用的功能失效。 部位 使用的连接件应坚固、牢靠,并能方便地固定,使用中不得变形、松动。 缩管 的伸缩部位必须实施有效的防止松脱的措施,并确保其气密性。 接 口处应是斜角,使插入顺畅,连接承接部分的交接长度符合表 3 的规定。 易于 清扫和维修,可拆卸的部位应能用一般工具拆卸。 形管 底部应设有效的排水口,方便排除积水。 气管 风帽应不能落入直径为 16 球体。 给 )排气管间连接应符合气流流向的要求,应确保雨水不得流进燃烧室。 给 )排气管的室外给排气口,不能落入直径 16 球体,给气管进气口的截面积应大于排气管排气口的截面积。 轴给 排气管的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距离大于 100 料 要求 承 受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温度。 然 排气式的排气管应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或表面进行过耐腐蚀处理的金属材料,其耐腐蚀性能应满足在室外长期使用的抗紫外线和抗锈蚀能力,金属材料的厚度应满足必要的抗风能力。 制 排气式、自然给排气式、强制给排气式所配备的排气管或给排气管应采用不锈钢材料( 0厚度不小于 0.3 同等级耐腐蚀、耐温性及耐燃性的其它材料。其密封件、垫应采用硅橡胶或与其同等性能的其他柔性材料。 状和 尺寸 (给 )排气管的形状和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及表 3 要求。 表3 给 排气管尺寸 单位为毫米( 公称直径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60 180 200承接尺寸 30 40 50 60 70 80 配合间隙 承接部分的配合间隙为 5 性 能要求 (给 )排气管性能应满足表 4 要求。 表4 性 能要求 适用类型 项目 性 能 要 求 试验 方法 符合 求 排气管连接强度 连接部位不可松脱 排气管风帽连接强度 连接部位不可松脱 抗拉强度 连接部位不可有松脱 (适用于设有防止脱落结构) 气密性 A 从连接部漏出的气体量 1 m3/h (适用于强制排气式) 007 4 表 4(续) 适用类型 项目 性 能 要 求 试验 方法 排气管道内的静压 10 排气管 风帽 排出性能 空气流动方向为排气管风帽的方向 (适用于自然排气式) 渗水性能 从 T 形管流入直管水量 20 适用于自然排气式) 耐负荷性 无变形及其他异常现象 耐低温性 无异常现象 耐热性 无异常现象 耐喷淋性 不向燃具内浸水 耐腐蚀性 无异常现象 排气管 196 N 给气管(与热水器连接部分) 196 N 排气口风帽 196 N 给气口风帽 78 N 管间的配合性 其他 78 N 排气侧泄漏量 0.5 m3/h 给排气管风帽 与加长管的组合 给气侧泄漏量 5 m3/h 气 密 性 B 其他部位 1 m3/h 注: 适用为“”,不适用为“”。 6 试 验方法 观结 构检验 通过目测、手感操作或适当的量具进行检验。检查(给 )排气管及配件的外观、结构、尺寸(用表5 给出的量具 )等是否符合 厂家说明书的规定。 表5 量 具 种类 刻度范围 小刻度 分尺 025 尺 气管 连接强度试验 管 连接强度试验 按图 1 所示,将两根直管相连接后,两端用半圆形托架支撑住,在连接管的中心部位,按表 6 的要求施加负荷,保持 1 007 5 部分半圆形托架负荷卷边接缝部焊接部或75075030注 1:焊接部或卷边接缝部和加负荷方向要成直角方向。 注 2:剖分半圆形支架的宽度是 20 图1 直管 连接强度试验方法 表6 直 管连接强度试验负荷 公称直径 70 70 100 100 120 120 150 150 200 负荷 弯管 与 T 字形管连接强度试验 按图 2 所示,将弯管或 T 字形管与直管相连接后,用半圆形支架,在弯管和 T 字形管的上面放上板,在板中心部位按表 7 要求施加负荷,保持 1 负荷力 负荷力 弯管 直管 直管 图2 弯管 或 T 字形管的连接强度试验方法 表7 弯 管与 T 字形管连接强度试验负荷 公称直径 140 140 负荷力 气管 风帽连接强度试验 将排气管风帽和直管相连接,按图 3 所示固定,按表 8 规定( 2)加 1 力,加力部位的板的尺寸应不小于 50 0 007 6 固定 固定 a) H 型或倾斜 H 型 b) 固定 c) Q 式用 图3 排气 管风帽连接强度试验 表8 试 验负荷力 负荷力( 公称直径( H 型或倾斜 H 型 ) P 型或多翼型 ) 100 100 120 120 140 140 160 160 180 180 200 压器湿式气体流量计截止阀压力阀堵头 堵头压缩空气图4 气密 性试验方法 007 7 拉强 度试验(仅限于设有防止脱落结构 ) 将两排气管按图 3 或使用说明书表示的方法连接后,按拆开方向,施加 300 N 的拉力。 密性 试验 A 按图 4 所示,将两根管连接在一起,堵塞一端,从另一端向排气管道内加 120 空气,保持稳定 1 定连接部位漏气量。 气管 风帽性能试验 风阻力 试验 按图 5 所示,将排气管风帽上连接 4 m 以上长度的直管,送风装置向排气管送 4 m/s 的风,从距离排气管风帽 1 m 处的排气管内测定压力。 送风机测试点风帽排气管1过 阻力试验装置 出性能试 验 按图 6 所示,将排气管风帽上连接 2 m 以上长度的直管,利用送风装置从图 6 表示的 9 个方向以 5 m/s 的风速向排气管风帽送风,在排气管风帽下端 1 m 处,放烟幕器检测排气管道内空气的流动方向。 H 型或倾斜 H 型 图6 排气 性能试验 007 8 水 性能试验 按图 7 所示,将连接 T 字形管和直管,从 T 字形管的上部环行均匀注入 400 水,注入时间为1 定从 T 字形管流入到直管的水量。试验后确认 T 字形管内的水是否能够快速被排出。 水图7 渗水 性能试验 负 荷试验 按图 8 所示,将给排气管风帽按厂家指定的方法安装在其指定的最小壁厚的壁上,将 196 N 的重物连续吊挂 1 h。 注:不能安装在厚度 30 木壁的给排气管帽按厂家指定的最小壁厚尺寸安装在木壁之后,在外壁距给排气管风帽顶端超过 150 ,如果室外端是可以伸缩的,以伸缩部分伸到最长时,再进行耐负荷试验。 30木壁150图8 耐负荷 试验 低温 性试验 将橡胶及塑料件,放入 2 的低温箱中连续 24 h 后,从低温箱内取出。 热性试 验 将橡胶及塑料件,放入 70 2 的恒温箱中连续 24 h 后,从恒温箱内取出。 喷 淋性试验 将给排气管按图 9 示的方法安装,利用喷淋器从图所示方向连续喷淋 10 查有无向器具浸入水的现象。 007 9 耐喷淋试验装置 喷水量调试装置 注: 喷淋器图所示的方法测定降水量时,所有接水水量的平均值为 3 mm/0.5 mm/接水器接水量的平均值的偏差为 30 %。 图9 耐喷淋试 验装置及喷淋器 腐蚀 性试验 将排气管放入所规定的盐水喷雾设备中,在 35 2 温度下,以浓度为 5 % 的盐水溶液进行喷雾,雾化空气压力为 70 100 间按各材料标准要求进行,取出试样后,检测腐蚀程度。试验方法和质量评定按 3826 及 3832。 间的配 合性试验 给排气管间的配合性试验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给出的方法进行连接。 给排 气管的排气管(含加长给排气管 )接口部分连接以后,固定一端,用弹簧拉力计沿排气管轴线方向拉排气管,测定排气管接口处能承受的负荷。 气管 与器具的连接端连接后,固定一端,在给气管的端面用弹簧拉力计沿轴方向拉伸,测定给气管连接部分耐负荷。 排气 管帽固定,用弹簧拉力计沿排气口风帽的轴向拉伸,测定排气口风罩连接部分的耐负荷。 给气管 帽固定,用弹簧拉力计沿给气口风帽的轴向拉伸,测定给气口风罩连接部分的耐负荷。 同 样方法测定其他部位连接部分的耐负荷。 密性试验 B 将加长给排气管连接在图 10、图 11 所示的装置上,送入压力为 100 空气,检测漏气量。 测套管 式给排气管的泄漏量 007 10 给气侧排气侧湿式气体流量计给排气管帽塞前端。测排气侧的漏气量时,堵住风帽的给气孔;测给气侧的漏气量时,堵住风帽的排气孔。 测 双管式给气管和排气管的泄漏量 系统是由三段给排气管加三个弯头组成,给、排气管前端堵塞。测排气侧的漏气量时,堵住风帽的给气孔;测给气侧的漏气量时,堵住风帽的排气孔。 温度计密性 试验装置(套管式给排气管风帽和加长给排气管组装时 ) 压缩空气图11 气 密性试验装置(双管式给排气管风帽和加长给排气管组装时 ) 007 11 7 检验 规则 排气管应经制造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明方可出厂。 厂检验 排气管应逐台检验合格,检验项目如下: a) 外 观; b) 材 料要求; c) 形状和 尺寸。 样检验 产品批量检查验收时,执行抽样检验。 验项目 应检验以下项目: a) 气 密性; b) 标 志; c) 包装。 批 和抽样 以同一型号规格、原材料、班次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每批抽样 5 套。 式检验 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 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b) 产 品转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 c) 正 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 产 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出 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 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验项 目 第 4章、第 5章和 样 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每批抽样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速胶板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裂剂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衬四氟反应塔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超高速单线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现场总线连接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压搬运车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氨基模塑料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抗菌接头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平底试剂槽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奖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石墨电极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江苏省高邮市2025届八下英语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垃圾炉渣厂管理制度
- 2025安全生产月一把手讲安全公开课主题宣讲三十三(60P)
- 2025至2030中国二甲醚汽车行业市场分析及竞争形势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4》一平台机考真题及答案(第五套)
- 2025三明市三元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措施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二)》一平台在线形考(第二次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