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生产效率.doc_第1页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doc_第2页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一.钱在哪里 我们将售价,成本及利润用数学公式表现如下: A: 售价 = 成本 + 利润 B: 利润 = 售价 - 成本 C: 成本 = 售价 - 利润 以上三式数学概念一样,但就企业经营思想来说,却不一样。 A 式:售价 = 成本 + 利润 生产的成本是100元,利润定为成本的20%,即20元,售价就定为120元,此种思想称之为-成本主义,这种产品大都是属于独占性的商品较多,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不要买随您便,也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这种市场已愈来愈小.B 式:利润 = 售价 - 成本 商品的市场售价是100元,现在的成本是90元,那么利润就是10元,市场的售价若竞争降到95元,但是成本仍在90元,或也降到88元,所以利润也跟着降低了,所以利润就取决于市场售价的高低,此种思想方式称之为 - 售价主义.C 式:成本 = 售价 - 利润 公司的目标利润是20元,现在市场的售价是100元,那么目标成本就是80元,如果市场的售价降至90元,但目标利润仍然是20元,因此必须加倍努力将目标成本降到70元.这种以利润为目标来设定目标成本的思想方式,就称之为-利润主义.新生产方式的思想观念就是以利润主义为推动企业改革的原动力.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当今属自由竞争市场的环境下,要达到目标利润就必须努力来达到目标成本.就工厂面要降低成本,必须从企业内部可掌握的部分,如:人工,设备及管理成本,来做为改善的对象. 二. 浪费的认识 工厂中的七种浪费一.等待的浪费.二.搬运的浪费三.不良品的浪费四.动作的浪费五.加工的浪费六.库存的浪费七.制造过多(早)的浪费 IE认为凡是不会赚钱的动作就是浪费.如:搬运, 寻找, 取放, 翻转 浪费之一: 等待的浪费 等待就是闲着没事,等着下一动作的来临,这种浪费是无庸置疑的.而会造成等待的原因通常有: 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缺料待料 品质不良等. 浪费之二: 搬运的浪费搬运是一种无效的动作,大部份的人皆会认同,但有些作业同仁在观念上,却会认为搬运是必须的动作,因为没有搬运,如何作下一个动作? 就因为如此,便有很多人默许它的存在,而不去消除它.有些人想到用输送带的方式来克服,这种方式仅能称之为花大钱,减少体力的消耗,但对搬运本身的浪费并没有消除,反而被隐藏起来.搬运的浪费若分解开来,又包含反置堆积移动整列等动作的浪费.通常造成搬运浪费的主要原因是:工厂布置采用批量生产,依工作站别集中的水平式布置所致.缺乏流线生产观念浪费之三: 不良品的浪费 产品制造过程中,任何的不良品生产,皆造成材料机器、人工等的浪费.或者必须修补及选别都是额外的成本支出.新生产技术的生产方式,能及早发掘出不良品,容易确定不良的来源.从而减少不良品的产生.浪费之四: 动作的浪费 要达到同样作业的目的,有不同的动作,哪些动作是不必要的呢?是不是要拿上拿下如此频繁?有没有必要有反转的动作?有没有必要有步行的动作?弯腰的动作对准的动作直角转弯的动作等,若规划得好,有很多浪费的动作皆可被消除哩! 浪费之五: 加工的浪费 在制造过程中,为了达到作业的目的,有一些加工程序是可以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若是仔细的加以检讨,你将可发现,又有不少的浪费,等着你去改善. 浪费之六: 库存的浪费 在存货管理中有一句名言即是: 库存是必要的恶物.听起来是矛盾的话, 既知道库存是不好的,可是却又认为是必要的,真是无可奈何.然而在新生产技术中,却大胆的说:库存是万物的根源.这是新生产技术对浪费的见解与传统的见解最大不同的地方,也是新生产技术能带给企业很大利益的原动力. 浪费之七: 制造过多(早)的浪费 浪费之六提到库存是万物之根源,而制造过多或提早完成,在新生产技术中则被视为最大的浪费.新生产技术所强调的是要:适时生产.也就是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必要的数量.此外都是属于浪费.而所谓必要的东西和必要的时候,就是指顾客已决定要买的数量与时间. 对于这七种浪费,绝对不能半信半疑,敌人就是敌人,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消灭它,消灭它的同时,利益就如此产生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我们的努力一定要花在刀刃上, 消除浪费。三. 效率的认识 1.假效率与真效率效率: 一般指在同样的时间内,产生量愈多的话,就认为效率愈高了.但IE认为,生产过多就是浪费,真正的效率应是建立在市场每日的需要数量上,朝以最少的人员来生产出需要的量.也就是非定员制的生产方式。例子:市场上每日需求100个产品原来: 10个人 1日 100现在: 10个人 1日 125(假效率)现在: 8个人 1日 100个(真效率)简言之:假效率: 指固定的人员做出更多产品的方式。真效率: 指少数的人员,仅做出市场需要量的产品的方式。注: 真效率必须要推行少人化,一个作业若能同时操作数种工作、技能,即所谓多能工。2. 要动则动,要停则停稼动率是用来表示机器设备运用的效果指针。传统思想定义:以该设备一天的最大生产能量,除以该设备一天的生产能量所得的百分比,来表示设备运用效率高低。所以,稼动率100%才是最好的。尤其是设备昂贵时,更有这种思想,因此24H生产例子: 阿聪感冒去药房买药,药的有效期为一年。 批发价格: 一瓶100粒,要1000元,平均一粒10元 零售价格: 20元一粒 方式1: 花1000元买一瓶100粒,以备以后使用。 方式2: 花120元买6粒治病,以后有病再买。 猜猜看: 阿聪用哪种方式?IE认为稼动率并非越大越好,而是以市场需求量来决定。IE对设备效率评估是以可动率方式评估,所谓可动率,是指: 当设备要被使用时,能被使用的机率多大。(IE是指工业工程:Industru System) 例子: 一部轿车,虽然昂贵,我们不会刻意强调一天24H开车,所以稼动率并不要求100%,但在使用期间,却不能出任何故障,所以可动率要100% 生产实例: 一车间每日24H最大产能为100套 市场需求每日70套 稼动率: 70/100 = 70% 每日需求量只需工作:24*70% = 16.8H,所以只需在这16.8H 100%运转工作就行,在这16.8H中可动率必须追求100%。如果故障1H,则可动率只有15.8/16.8=94%,且完不成产能任务,仪器故障的浪费问题便可暴露,以便迅速解决。 设备维护: 工厂必须要推行全员保全活动,必须将现场设备的保养以维护飞机的心态来做,让机器有定期的预防保养时间。我们要追求可动率100%. 四、生产率及其提高生产率的意义一、生产率的定义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 美国工业工程术语: 产出与总投入的比值。 韦氏(Webster)大词典: 每单位生产劳动的实物产出;工业管理上使用生产设施的 有效程度;使用劳动力和设备的有效程度。 中国辞海: 一般指单位设备或设备的单位容量在单位时间内出产的合格产品数量。 美国生产率中心领导人:从投入中通过一系列活动所获得的产出。 综上所述:生产率(P)= 产出(O) 投入(I) 生产率是一个相对指标,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产出量同相应的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值。 生产率既是一个效率指标,也是一个效益指标。二、提高生产率的意义1、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 发达国家企业的经济增长70%是靠生产率的提高取得的,而我国只有30%;我国现在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日的1/16。2、提高生产率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3、提高生产率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成本上涨率 =工资增长率 - 生产率增长率4、提高生产率可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生产率高所耗资源少、成本低价格竞争优势5、生产率提高对公司发展起促进作用 生产率提高 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新的就业机会增加6、 生产率与质量是同步发展的关系三、什么是生产率管理 提高生产率的活动贯穿在生产各个环节和整个系统的始终。 生产率和质量一样是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指标。 美国生产率问题专家的定义: 生产率管理是一个较大的管理过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包括根据系统的产出量和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五、生产率测定一、生产率的种类生产率静态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动态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二、生产率的计算公式生产率=总产出量/总投入量静态生产率=测定期内总产出量/测定期内总投入量动态生产率=测定期静态生产率/基期静态生产率三、生产率测定的计量单位1. 实物指标:吨、千克、升、件、台、辆等2. 标准实物指标:卡(煤)、卡路里(农作物)马力(拖拉机)、千瓦(发电机)等3. 价值指标:元(人民币、美圆等)4. 劳动消耗量指标:人 时、人 日、人 年四、生产率测定实例例1:某班组有工人5人,1月份(22天,每天8小时),生产了500件产品;2月份(20天)生产了600件产品。试计算生产率及生产率指数。解:1. 按工时计算 1月份生产率 = 500/5*22*8 = 0.57(件/人时) 2月份生产率 = 600/5*20*8 = 0.75 (件/人时)生产率指数 = 0.75/0.57 = 1.3162. 按月计算 1月份生产率 = 500/5 = 100(件/月) 2月份生产率 = 600/5 = 120 (件/月)生产率指数 = 120/100 = 1.2例2:在上例中,如果1月份消耗材料1000 kg,2月份消耗材料1250 kg。设该产品市场价为1000元/件,单位工时成本为15元/时,材料单价为150元/kg。试计算两要素的生产率及其生产率指数。 解:1月份生产率 = 500*1000/(880*15+1000*150) = 3.06 2月份生产率 = 600*1000/(880*15+1250*150) = 3.01 生产率指数 = 3.01/3.06 = 0.983.3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及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六、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一、内部因素:1.硬因素: 产品(品种、数量、质量、组合结构)厂房、设备(布置、状况、能力等) 技术(劳动力素质、工艺、信息技术)材料和能源(材质、库存、新材料)2.软因素: 员工(价值观、积极性、知识、技术)组织和机构(效率、沟通、信息传递) 工作方法(材料处理方法、设备使用方法、物料搬运方法、信息传递与反馈方法等)外部因素 略二、提高生产率的方法1、人事方法 2、技术方法人事方法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方法 (1)培训 (2)使用 (3)激励物质激励: 工资 奖励 福利 保险 非物质激励: 职务晋升 荣誉 表彰 关心与尊重 企业文化 公司战略 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 价值实现技术方法-工业工程的方法(1)运用IE改进工厂布置(2)采用现代制造技术(3)开发新工艺,建立新方法(4)运用VA改进产品设计(5)开展工作研究,改善作业和工艺系统(6)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改进物流系统(7)运用人机工程改善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 (8)建立均衡和高效的生产系统练习题 1.已知如下资料,计算多要素生产率及生产率指数。生产率要素 元月 二月 产值(万元) 100 120 耗材(元) 8000 10000 消耗人工(时) 1000 1100 人工单价(元/时) 20 201.解:多要素生产率计算如下: 人工工时消耗=消耗工时人工单价 元月份多要素生产率=产值(耗材+人工工时消耗)=1000000(8000+100020 ) =35.71 2月份多要素生产率=产值(耗材+人工工时消耗)=1200000(10000+110020)=37.5 生产率指数:所以2月份生产率比元月份生产率提高5%。思考题1. 什么是生产率?为什么说生产率是衡量生产系统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2. 如何理解质量与生产率的关系?为什么说两者是同时发展的?3. 提高生产率有什么重要意义?4. 什么是生产率管理?5. 生产率测定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6. 生产率分哪几类?其含义是什么?写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公式中各因子的意义。7. 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有哪些?8. 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哪些?9. 谈谈你对浪费和效率的认识。七、本公司提高生产率应注意的细节人的因素: 1.尽量利用上班时间工作,不做工作以外的事,提高工时利用率; 2.没有工作或工作接不上手,应立即向班长报告,安排新的工作; 3.减少迟到,早退或其它假期,为自己和公司节约时间; 4.上班时间不东游西走,坚守岗位; 5.开动脑筋,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 6.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有改善的地方,能不能方便,快捷的做好工作; 7.不把质量不好的产品交到下一工序。设备的因素: 1.经常检查机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设备利用率; 2.乙炔瓶和气管是否有漏气现象; 3.电动工具用完后是否收拾好; 4.下班后电源闸刀是否拉开断电; 5.下班后用电器具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