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2.doc_第1页
规划设计2.doc_第2页
规划设计2.doc_第3页
规划设计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林:是由山水地貌、建筑、道路、植物等要素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是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生活境域。2.绿地:凡是有植物的土地统称绿地,包括园林及农、林、牧、渔业生产用地。3.园林绿地:除农、林、牧、渔业生产用地之外,用于美化和保护环境而建设的绿地。4.绿化:人类为了农、林、牧业生产,减轻自然灾害,改善卫生条件,美化环境等而栽植植物的过程5.规划:泛指全面考虑长远发展计划的过程.在工程建设的初期,综合考虑工程间相互联系、平衡和远近期发展、控制远景等原则性的大问题,不考虑其具体的施工方案。6.设计:具体实现规划中某一工程的实施方案,是具体而细致的施工计划。7.风景:以自然物为主体所形成的,能引起美感的审美对象,而且必定是以时空为特点的多维空间环境。8.景观: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凡是能引起美感的,以时空为特点的多维空间环境的审美对象9.景点:凡是有观赏价值的景的一定区域称为景点10.观赏点:游人观赏景物所站的位置,静态观赏最好在最佳观赏点。11.园冶明吴江计成编写;长物志明文震亨编写;花境明陈昊子编写;闲情偶寄清钱塘李渔(立翁)编写。山水宫苑:全景式的表现山水、植物和建筑之胜的园林。1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效法自然布局;诗情画意构思,建筑为主组景;园中有园的手法;因地制宜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地方特色:.江南园林: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清秀典雅,富有诗意,花木种类众多 北方园林:园林严密,富丽堂皇,气势豪壮选石:房山石,青石建筑以中轴规则式植物配置松柏柳居多 岭南园林:民俗化风格建筑更通透,轻巧13中国园林的发展史:萌芽期-囿;形成期-从宫室建筑到建筑宫苑;发展、转折期-自然山水园;成熟期-写意山水园;高潮期-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兴盛;变革期-公园的出现;新兴期生态园林14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东方(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西方(花园与教堂园)、欧洲(各有特色,基本上以规则布局为主,植物配置为辅);15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是世界最早的公园(其规划布局以自然式为主,只有中央林荫道是规则式的), 法国的勒诺特设计凡尔赛宫,美国的霍华德设计田园城市16城市园林三大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园林的生态效益: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温度调节湿度净化空气杀死病菌净化水体、土壤通风、防风减低噪音环境监测作用蓄水保土17.热岛效应:城市因其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温比其周围地区偏高的现象。:18温室效应:低层大气由于对长波和短波辐射的吸收特性不同而引起的增温现象。19园林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景观(山岳风景景观水域风景景观天文、气象景观生物景观沙漠景观)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景观文物艺术景观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地方工艺、工业、生产观光及地方风味)和工程设施等三个方面。 园林美包括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20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原理(法则):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立意相地合宜,构园得体-选址因地制宜,随势生机-规划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设计技巧欲扬先抑,柳暗花明-设计技巧起结开合,步移景异-设计技巧小中见大,咫尺山林-设计技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设计技巧文景相依,诗情画意-设计技巧胸有丘壑,统筹全局-审查 21突出主景的方法:主景升高;中轴对称;对比与调和;运用轴线与视线的焦点;重心处理;动势集中;抑景 22园林规划设计程序可分为:资料收集、环境调查阶段;总体设计方案阶段;局部详细设计阶段。23 水生植物种植设计原则:水生植物不超过水面的1/3 因“水”制宜 控制水生植物生长范围水体按形式分为:自然式水体、规则式水体、混和式水体24 园林种植设计的原则: 1.尊重自然,保护利用 2.尊重科学,符合规律 3.因地制宜,适地适物 4.合理布局,满足功能5.种类多样,季相变化 6.密度适宜,远近结合 25攀援植物种植设计形式:附壁式、廊架式、篱垣式、立柱式 、垂挂式 26. 绿篱及绿墙按高度可分:绿墙(160cm以上)高绿篱(120-160cm)中篱(50-120cm)矮绿篱(50cm以下);27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常以红色线条表示 建筑红线: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限(可与道路红线重合)28 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用地范围,包括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用地的总称29株距:不小于(稍大于或等于)相邻两棵行道树成龄树冠半径之和30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国家级园林城市达标路绿地率不小于35%;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31视距三角形: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一个三角形安全视距:指驾驶员在一定距离内能随时看到前方的道路及在道路上出现的其他车辆或障碍物,以便能有所反应的最短通视距离。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32道路绿化种植方式 :树池式和树带式 树带式: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种植带,一般宽度不小于1.5m,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或花灌草。在交通、人流不大路段用这种方式.植带下铺设草皮,以维护清洁,但要在合适的地段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通行或汽车停站。树池式: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树池,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树池以1.5m1.5m较合适;长方形以1.2m2m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m为好。 树池的边缘石不要高出人行道33苗木胸径在1215cm为宜,至少不小于10cm。分枝角度大于45度的,干高就不得小于4m;分枝角度小于45度者,也不能小于3.5m,否则会影响交通34分车绿带设计原则:绿篱高度控制在70cm以下,以保证最低行车司机视线通透。为了避免眩光,绿带不能太低,高于30cm.尽量控制纯草坪地面长度。每隔70-100米留一出入口,铺装成人行横道.出入口视线畅通,留足安全视距。汽车停靠站旁的分车绿带上要有硬质铺装地块供人停站。35分车绿带最小宽度不小于1.5m,当分车绿带大于2.5m时才能种植乔木、36园路宽度在4-6m间?园路宽度大于6m导致路太宽,树冠无法交接,不能达到遮阳的效果;园路小于4m时无法行车37基础绿带:靠近建筑物一边的绿地38街道小游园的布局形式: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39交通岛绿地分中心岛、安全岛和导向岛三种。中心岛直径不小于20m,有封闭式和半开放式。中心岛边缘应采用通透式栽植。导向岛和安全岛绿化应选用低于70cm的地被植物栽植。在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40中心岛设计原则:边缘应采用通透式栽植,布置成装饰性绿地,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低于70cm的灌木组成图案花坛中心岛中央可配置雕塑、乔木或较高的灌木作主景中心岛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布局比较简单且必须封闭41园路分类主要园路46m,整体铺装,行道树绿化为主,林荫大道次要园路24m,块状铺装,精美,沿路绿化乔灌草藤结合,景观和季相丰富游憩小路0.82m,简易铺装或精装,沿路绿化乔灌草藤结合,景观和季相丰富。42若公路路肩大于9m,行道树种植在路边上;若小于9m,种在两侧边沟以外43立交桥植物绿化设计原则:绿化布置要服从立体交叉的功能,使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因此在立交进出道口和准备会车的地段、在立交匝道内侧道路有平曲线的地段不宜种植遮挡视线和阻挡交通的树木,如种植绿篱或灌木,其高度也不能超过司机的视高,使司机能通视前方的车辆。在弯道外侧,植物应连续种植,视线要封闭,不使视线涣散,并预示道路方向和曲率,有利于行车安全。44 高速公路无两侧分车绿带,无行道树45高速公路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高速公路植物配置以“安全行驶、美化、保护环境”为宗旨,管理方便为原则,据此确定植物配置的形式与规模。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尽可能做到点、线、面相结合,整体统一,使其与沿线景观相协调,并与沿线的天然林、防护林、果园等相结合,注意绿化的整体性和节奏感。高速公路绿化应保证交通安全,使司机视线畅通,通过诱导栽植、过渡栽植、防眩栽植、标示栽植、隔离栽植等多种植物配置方式,改善视觉环境,增进行车安全。高速公路的互通式立交桥区、服务区应精细绿化,在满足为交通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考虑绿化的景观效果,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高速公路与建筑物之间要有较宽的隔离绿带。绿带宽度不低于10m,这种绿带上一般不种植乔木,以避免干扰司机的视线。在穿越城市时,为了防止噪音及灰尘对环境的影响,一般在干道两侧留出30-50m宽的安全防护林带,采用常绿的乔、灌、草复式搭配的形式。选择乡土树种为主,体现地方特色。要讲究植物配置的经济原则。46铁路植物配置的具体要点:为防止植物根系伸入铁轨对枕木形响,种植乔木应距最外侧铁轨10m以上,灌木距离不得小于6m.在铁路、公路平交的地方,50m公路视距,400m铁路视距范围内不得种植阻挡视线的乔灌木.铁路拐弯内径150m内不得种乔木,可种70cm以下的小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在距机车信号灯1200m内不得种乔木,可种小灌木及地被.在通过市区的铁路两侧各有30-50m宽以上的防护绿化带,以阻隔噪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绿化带的形式以不通透式为好.在较窄的铁路边坡上不能种植乔木,可用低矮的草木护坡,防止水土冲刷,以保证行车安全.铁路站台上,在不妨碍交通运输、人流集散的情况下,应适当布置花坛、水池以及庭荫树,供旅客短时休息赏景.凡有景可赏地段,植物配置应留出视景线,可种植低矮的花卉、灌木、藤本植物和草皮.绿化植物应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植物。47 屋顶花园:位于建筑物顶部,不与大地土壤连接的花园。屋顶花园的类型:休闲屋面 、生态屋面、种植屋面、复合屋面屋顶花园设计要求:最好与建筑同时设计施工注意防漏水、承重力、抗风力、给水排水、土质问题植物种类选择(选择植株矮、根系浅、抗性强的植物)48.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49.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一般指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区绿化规定: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它通透式院墙栏杆作分隔;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适于成人游憩活动。50居住区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组团不少于 0.5/人,小区(含组团)不少于1人,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少于 1.5 人,旧区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50。51居住小区公共绿地:服务半径300500m,步行约10min可以到达。52居住区道路绿化:路宽至少2m,一般2-4m,行道树第一分支点高度至少4m,满足行车净空要求。每个住宅单元入口、每排建筑入口和组团入口要有不同的标志便于分辨。53中国公园分类:综合性公园、纪念性公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古典园林、居住区级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公园、生态农业观光园54综合性公园的公园绿化覆盖率不低于70%,规模不小于10公顷55公园的五大功能分区:科普及文化娱乐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园路管理区综合性公园特点:面积较大、设施齐全、内容丰富、服务项目多56公园园路分类:主路路宽4一6m,纵坡8%以下,横坡14%。不设台阶支路 宽2-4m小路宽1.2-2m专用道:在园内与游览路分开,减少分叉57园路布置要点:回环性,避免网状和龟纹状,避免走单行道,死胡同,断头路疏密适度因景筑路曲折性流线性多样性58园路弯道处理: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高坡外侧应设栏杆,以免发生事故。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于12m。 水边园路的处理:不要直冲水面,可与岛屿或水榭形成对景. 上山的路:绕山盘旋而行或和等高线垂直59园路的转折处要布置对景或置石60园路交叉口的处理要点:两条主干道相交时,尽量正交,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形成小广场, 中心设转盘,绿化作对景;小路应斜交;交叉口不宜过多,两条交叉口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 斜交角度不宜太小,一般锐角45最小30上山路与主干道交叉要自然,藏而不显,引人入山纪念性园林中的园路可正交。坐凳放在路侧,不堵路,不要正对交叉口。园路线形和纵横坡设计: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园路纵坡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拦设施。台阶高度一般10-20cm。61园路一般不穿越建筑,一旦穿越应正交,避免斜交。62路面上雨水口及其他井盖应与路面平齐,其井盖孔洞小于2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