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式与发展前景.doc_第1页
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式与发展前景.doc_第2页
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式与发展前景.doc_第3页
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式与发展前景.doc_第4页
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式与发展前景.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形势及发展前景王志鹏(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 焦作 454000)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实现经济翻两番。在确保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中,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会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煤炭资源这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经济价值在未来会不会得到不断提高,现通过分析煤炭行业现状预测其发展前景。关键词:煤炭行业 目前形势 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The Situation of Coa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nd FutureWang Zhi-peng(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ademy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454000)Abstract: The first 20 years of the 21st century is a period of important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is period is the critical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c structure, urbanization, household consumption structure change of phase. According to the 18 stated goal of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by 2020 Chinas economy quadrupled. In ensuring tha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20 years, the dominance of coal i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with no noticeable change in coal resources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 of economic value in the future would be rising, by analysing the situation of coal industry forecast their development prospects.Keywords: coal industry,current situation,development prospects0 引言当前,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下游需求疲软,煤价不断走低,从国际动力煤现货价来看,价格从2011年的130美元/吨左右下降到2013年底的80美元/吨。进入2014年以来,国际动力煤价格已跌破80美元/吨。煤炭行业持续低迷,正处于艰难时期,全国煤炭企业亏损面仍在 70%以上,有8个省区煤炭全行业亏损。但是也要提升信心指数,信心来自宏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来自政府对煤炭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来自对煤炭主体地位的认识,来自对煤炭发展前景的认识。1 煤炭行业形势1.1煤炭产量增速下滑,部分省区产量减少2013年宏观经济减速,但仍然在发展,煤炭产量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有望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不过,为了稳定市场,缓解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各省都不同程度采取了以销定产措施,部分省区煤炭产量同比增速出现了负增长,全年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刚刚过去的两年。2013年1-2 月全国原煤产量增速快速回落。2012年底2013年1季度各地安全事故频发,各地政府加大安全整顿力度,加上春节效应的影响,同时煤炭企业主动调节生产应对市场低迷,煤炭主产地三西地区煤炭产量增速明显回落。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份全国原煤产量为5.75亿吨,同比增长6.09%,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原煤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4%、4.1%、-17.8%,占全国原煤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4%、10%、21%,较2012年全年的25%、 13%、29%均有明显下降。据有关方面数据,1-2月,全国煤炭生产平稳增长,铁路煤炭发运3.87亿吨,同比下降1.9%。主要港口煤炭发运9707万吨,下降2.2%。进口5385万吨,增长34.3%;出口127万吨,下降43.1%;净进口5258万吨,同比增长38.9%。2月末,全国重点电厂存煤8230万吨,可用25天。主要港口存煤4717万吨,环比增长7.5%,同比增长9.3%。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价格615625元/吨,比年初下降15元/吨,同比下降150元/吨。1.2国民经济发展减速,对国内煤炭需求低速增长从全国煤炭消耗量来看,虽然整体上消费量还在增加,但由于煤炭进口量增幅急剧增加,挤压了对国内煤炭的需求空间,造成对国内自产煤炭需求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出现了有可能相对减少的情况。在我国,电力、钢铁、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据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测算2012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37.2亿吨,同比增长 4.4%,增速同比回落5.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耗煤约17.8亿吨,同比增长2.5%,增幅回落10个百分点;钢铁行业耗煤约5.5亿吨,同比增长4.8%,增幅回落0.7个百分点;建材行业耗煤约5亿吨,同比增长8.5%,增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化工行业耗煤约1.8亿吨,同比增长11%,增幅回落1.8个百分点。进入12月份以来煤炭需求有所好转,重点发电企业日均耗煤414万吨,环比增加43.3万吨,增长11.7%。电力行业耗煤增幅减少。未来几年,新能源发展加速,煤炭业面临洗牌。2013年我国火电投资延续下降将成为事实,新增装机数量减少。虽长期看,全社会用电量还有很高增长空间,火电依然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火电处在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微利经营状态,投资可能将越来越少。据中国电煤网报道:1-3月份,湖南电网七大火电厂发电消耗电煤851.27万吨,同比下降181.12万吨,降幅17.54%。钢铁市场运行不景气。今年以来,由于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钢铁业首现新世纪以来全行业亏损。库存高企、资金短缺、销路不畅,停产、改行、歇业现象屡见不鲜。在房地产调控持续、基建规模难持续维持情况下,钢铁行业供需形势难改观。冶金行业持续恶化的需求不足,生产经营困难,导致对煤炭消费有所减少。建材化工需求疲软。我国建材行业增长速度趋缓,水泥产需量增速回落,导致建材行业煤耗增幅缩小。国内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煤焦化领域技术逐渐成熟,但因低碳经济崛起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化工行业发展受较大影响,进入缓慢发展状态1.3煤炭企业产量过剩,库存积压比较严重今年以来,我国煤炭生产、运输、消费增幅回落,库存上升,价格下降,市场由年初的基本平衡转向总体宽松,主要煤种产品过剩比较明显。据行业协会统计,目前国内煤矿在建和建成煤矿产能为40亿吨以上,而全国煤炭消费估计在40亿吨左右,加上约3亿吨进口煤的冲击。产能供大于求使短期内煤炭市场宽松的形势不会改变。煤炭销售困难,煤矿库存不断增加。由于煤炭市场疲软,煤炭销售不畅,各地煤矿库存都在不同程度增加。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统计,2月份底全国重点煤炭企业库存3790万吨,和去年同比增加976万吨,增加了34.7%,库存积压非常严重。据陕西省煤管局统计,截止到3月31日,煤炭库存量287.49万吨,环比增加28.87万吨,增幅11.16%。同比增加70.55万吨,增幅 32.52%。其中省属煤矿存量262.09万吨,环比增加29.27万吨,增幅12.57%。同比增加61.65万吨,增幅30.76%;央企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陕煤矿存量25.40万吨,环比减少0.40万吨,降幅1.55%。同比增加8.90万吨,增幅34.50%。1.4煤炭市场交易疲软,交易价格大幅下滑从全国来看,由于煤炭市场疲软,严重供过于求,造成煤炭交易价格大幅度下滑,煤炭生产地、中转地、消费地的煤炭价格下滑幅度都很大。内蒙、山西、陕西、河南等煤炭主要生产省区的煤炭交易价格都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多数地区都在去年价位下滑的低价位基础上持续下滑。以环渤海煤炭市场为例,2012年底环渤海地区港口平仓的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797元/吨;年底和年初相比价格下降高达 166元/吨,价格下滑了20.9%。今年以来,环渤海地区煤炭交易价格继续下滑,据报道,报告周期(2013年4月3日至4月9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 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16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又下降了1元/吨。自去年12月份以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已经下降了4个多月,连续第十八个报告周期下降,累计下降了22元/吨。持续下滑的时间比较长,下滑的幅度比较大,是近几年都没有见到的情况。据调研今年1-2月份,鄂尔多斯市煤炭市场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销售不旺,价格走低。1-2月份全市累计销售煤炭8513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455 万吨,减幅5.1%。1-2月份全市原煤平均价格约310元/吨,较去年年底价格下降了6元,降幅1.9%;块煤平均价格约376元/吨,较去年年底下降了5元,降幅1.3%;粉煤平均价格约265元/吨,较去年年底下降了5元,降幅1.8%。目前,全市各煤种价格依然处于低位。3月份鄂尔多斯市各煤种价格又略有下降,其中:原煤平均价格302元/吨,较1、2月份平均价格下降了8元/吨,块煤平均价格371元/吨,较1、2月份平均价格下降了5元/吨,粉煤平均价格258元/吨,较1、2月份平均价格下降了7元/吨。1.5对国内煤炭需求下降,国内煤炭运量减少据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累计发运煤炭22.6亿吨,同比减少1041万吨,下降0.5%。其中电煤15.9亿吨,同比减少2745万吨,下降1.7%。过去,长期一车难求的大秦线,2012年开始也一反常态,太原铁路局曾多次召开大秦线货源组织会议,冲刺铁路运量。2013年1-2月份铁路煤炭运输稳中有降。根据铁路部门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2月份,全国铁路煤炭发运量1.83亿吨,同比减少459万吨,下降2.8%。2013年1-2月累计发运煤炭3.87亿吨,同比减少748万吨,下降1.9%。主要煤运通道中,大秦线完成运量7376万吨,同比增加71万吨,增长1%;侯月线完成2890 万吨,减少13万吨,下降0.4%。1.6煤炭收益不断减少,利润继续下滑由于煤炭生产成本不断增加,销售价格大幅度下滑,造成煤炭企业的效益大幅度下滑,少数煤炭企业在产销量增加的情况下,利润下滑幅度仍然很大。据报道,截至2013年4月7日午间,沪深两市共有25家煤炭采选业上市公司发布了2012年年报、业绩预警或快报,其中,22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占比88%。有20家公司发布了2012年全年营收与净利润,其中,9家公司营业总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上述25家公司中,有17 家公司发布了2012年年度报告,仅永泰能源、中国神华以及靖远煤电3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余14家公司净利润集体同比下滑。通宝能源、靖远煤电和中国神华净利润微升,分别同比增长0.08%、0.65%和5.93%。国创能源2012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71万元。永泰能源2012年实现净利润9.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6倍。在22家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公司中,除了ST贤成之外,其余21家公司均公布了业绩下降幅度,降幅超过30%的公司有16家,占比接近80%。其中,大同煤业、神火股份下降幅度均超过了80%,煤气化更甚,净利润同比下滑270.35%。神火股份净利润同比降幅最大,为82.48%。该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较上一年下降8.84%,实现净利润仅2.0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14元1.7煤企经营陷入困难,限产降薪比较普遍为了稳定煤炭市场,缓解供过于求的压力,各省都不同程度的采取了以销定产措施,煤炭产量增幅有所下滑。煤炭生产和销售量增速减少,使得铁路发运量增幅下降,港口转运量同比下降。以河南的煤炭企业为例,今年以来煤炭生产经营形势更加严峻,多数煤炭企业集团在整体上开始亏损。为了应对生产经营困难,减缓企业经营压力,一些煤炭企业除“限产”外,亦纷纷选择减薪的办法“过冬”。拿河南神火集团公司来说,去年整体上就基本上没有利润了,今年的经营状况更是急剧恶化,一季度煤炭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比下降了1.3亿元左右,利润率大幅度下滑,本来就没有利润,今年更加困难,整个企业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下艰难运营,职工工资的降幅在去年下降大约10%的基础上,今年还可能继续下降5%左右,昔日的风光已时过境迁,不复存在了。据媒体报道,由于2013年国内外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炭价格不断下跌,按照统一要求,兖矿集团将下调员工工资,以降低成本保证利润水平,为此,兖矿集团宣布自5月份开始实行减薪计划,其中高管降薪50%,中层降低20%,一线工人也会降低生产奖金。2 煤炭行业发展前景 2.1宏观经济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2014年10 月 21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419908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7.4%,二季度增长 7.5%,三季度 增长 7.3%。虽然第三季度 7.3%的 GDP 增长速度创 2009 年第一季度以来新低(2009 年第一季度 为 6.6%),但总体看,宏观经济向好的势头没有改变,速度仍然在政府调控预期的合理区间内。 可以说,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为煤炭经济形势的好转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2政府对煤炭工业高度重视和关怀 今年7 月 14 日,马凯副总理在听取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后, 当即指示国家发改委牵头,各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煤炭行业脱困及发展政策。当天 下午,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此后每周一次一直坚持到现在,会议确立了“六个严格、六个到位” 的工作指导思想:严格制止违法违规建设生产,手续不全煤矿必须停建、停产到位;严格制止超 能力生产,产能核定和公示必须到位,所有煤炭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公示的产能组织生产;严格制 止不安全生产,关闭不安全煤矿和核减不安全产能必须到位;严格执行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年底 前完成关闭煤矿 800 处、力争 1000 处的目标,新增产能与淘汰落后、安置职工挂钩必须到位; 严格煤矿准入标准,事中事后监管必须到位;严格遏制劣质煤使用,质量检验、环保监督和失信 惩戒必须到位。而后,各部门或单独或联合,出台了包括产能控制、商品煤质量管理、淘汰落后 产能、清费立税等一系列政策。政策出台的密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 9 月 29 日,李克 强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了煤炭资源税改革等事项,对这一争议很久的政策“一槌 定音”。这些都说明了政府对煤炭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关怀。这应当成为煤炭行业脱困攻坚的强大动力。 2.3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不可动摇 首先,煤炭是我国最丰富、最可靠的能源。截至 2012 年底,全国 2000 米以浅煤炭资源总量 为 5.9 万亿吨,预测资源量 3.88 万亿吨,探获煤炭资源储量 2.02 万亿吨。煤炭占我国已探明化石 能源资源总量 94%左右。而短期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煤炭的替代作用都比较弱。根据相关机 构预测和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到 2020 年、2030 年、2050 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 的比重还将保持在 62%、55%、50%左右。 其次,煤炭是我国最经济的能源。以发热量为 5500 大卡的煤炭每吨 540 元、汽柴油每吨 9000 元、天然气每立方米 2.67 元的市场价折算成同样发热量价格,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价格比为 1 9.23.2,也就是说,在同等发热量的情况下,煤炭价格大约是汽柴油的 1/9、天然气的 1/3。 再其次,煤炭是可以清洁利用的。燃煤发电是煤炭的最主要用途,目前,神华集团所属的舟山电厂、三河电厂,浙能集团所属的嘉兴电厂,燃煤发电排放已能做到比天然气还低,只是每千 瓦时电大约增加 0.015 元成本。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燃煤发电在控制排放方面同样有竞争力。 最后,煤炭利用正在发生巨大转变。在煤化工方面,大致有四个方面:煤制化肥、煤基化学 燃料、煤基化工原料、煤基精细化学品。目前年消耗煤炭大约 7.5 亿吨,据预测到 2020 年大约达 到 15 亿吨。 另外,根据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到 2020 年煤化工将形成石油替代能力 4000 万吨以上。初步 分析需增加煤炭消费 6.5 亿吨。现代煤化工技术产业化发展,必将进一步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2.4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煤炭行业带来了无限生机,随着煤炭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化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大大提升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成为煤炭开采主流。目前,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美国已完成第二代直接液化技术,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液化煤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商业化可行性研究;水浆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污染,为煤炭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2.5相关政策研究及出台支持 下半年以来,国家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推煤炭工业脱困和健康发展。简单梳理 如下: 7 月 30 日,国家发改委第 13 号令发布了煤炭经营监管办法。 8 月 15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下发特急明电关于遏制煤矿超 能力生产规范企业生产行为的通知。9 月 23 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生产能 力登记公告工作的通知。 9 月 3 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发布商品煤质 量管理暂行办法。 9 月 12 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 2020 年)。 9 月 29 日,国务院第 64 次常务会议决定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同时清理相关收费 基金。10 月 9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通知。 10 月 8 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出关于调整煤炭进口关税的通知。 10 月 10 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全面清理涉及煤炭原油天然气收费基金有关问 题的通知。 10 月 12 日,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调控煤炭总量优化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 尽管上述政策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既及当前也及长远,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政策的研究。对上述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要认真 领会、准确把握,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反映实情,反映企业“特殊性”,最大限度地用好 用足这些政策。要针对企业仍然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取得理解和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