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雨淋阀性能、安装、调试、系统原理说明.doc_第1页
消防雨淋阀性能、安装、调试、系统原理说明.doc_第2页
消防雨淋阀性能、安装、调试、系统原理说明.doc_第3页
消防雨淋阀性能、安装、调试、系统原理说明.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雨淋阀性能、安装、调试、系统原理说明1、说明雨淋阀是雨淋系统和预作用系统中用于控制水流和起报警作用的装置。即在出现火灾时控制系统才使隔膜打开,让水流入系统管网内进行灭火,并使水力警铃报警。雨淋阀上的隔膜室(控制腔)内的水压高低控制着隔膜的开或闭。当控制室内的水压等于供水压力时,隔膜关闭,水不能进入系统侧;当该处的水压比供水压力低时,则隔膜被供水压力顶开,水流入系统侧,进行喷水灭火。隔膜室(控制腔)内的压力,由装在保护区内的探测系统来控制,这个探测系统同时也就是雨淋阀隔膜的驱动系统,此系统分为电动控制、气动控制或液压控制。雨淋报警系统在系统侧管网上都装开式喷头并由雨淋阀供水。雨淋阀提供两种报警方式:1)机械方式,即利用水流推动水力警铃报警;2)电控方式,通过压力开关发出的电信号使电讯音器发出报警。雨淋报警系统是由雨淋报警阀、探测控制系统及必要的阀、管件、接管和压力表等组成的灭火系统。控制柜发出信号打开电磁阀之后,仍要求持续的电信号保持电磁阀的打开状态,直到接到关闭信号后才能关闭电磁阀。控制管路上的电磁阀关闭时保持雨淋阀隔膜室(控制腔)内的水压压力,能使雨淋阀不打开。当电磁阀接到命令打开时,隔膜室(控制腔)则通过泄压的方式使雨淋阀打开。2、规范和性能公称通径:DNl00、DNl50、DN200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12MPa供水压力范围:01416MPa密封试验压力:24MPa报警口压力:005MPa产品适用标准:GB5135.5-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5部分:雨淋报警阀 3.主要外形和连接尺寸规格DN长 L宽 W高 H法兰螺孔Z-d选用螺栓、螺母参考尺寸1004407506008-1816-M16X1351504808006808-2216-M20X14020058085078012-2224-M20X1504、雨淋阀的两种性能特点 1)在系统侧管网上都装有开式喷头,一旦打开雨淋阀则整个保护区的喷头都同时喷水,所以它能扑灭迅速蔓延、燃烧猛烈的有易燃易爆物场所发生的火灾。2)用不同的控制探测系统打开雨淋阀,即构成湿式控制系统、干式控制系统或电控制系统。它们都控制雨淋阀隔膜室(控制腔)内的压力,因而能控制雨淋阀的开闭。雨淋阀也可以和泡沫系统组合成泡沫雨淋系统,用于扑救有爆炸性燃烧危险的液体火灾。在管路配置上都装有紧急手动带锁球阀(9)作为辅助开关。湿式控制系统:由雨淋阀和开式喷头组成的系统。侧管网中平时没有水,雨淋阀将水封闭在供水管路中,湿式控制系统由管路和12引导孔口的闭式喷头组成,分布在整个保护区内。它只作为探测和控制系统而不作灭火用。这是最简单的控制方式。雨淋阀内的隔膜室(控制腔)起控制隔膜打开的作用。当其中的压力与供水压力相平衡时,控制室内的压力将隔膜下压在关闭的位置上。当装在湿式控制系统上的闭式探测喷头或恒温释放装置动作喷水,导致管路内的压力迅速下降,而隔膜室(控制腔)内的压力因供水口处的节流器不能补充足量的水来维持原来的压力而降低,由于该处压力比隔膜下的供水压力低得多,因而不能再压住隔膜,雨淋阀打开,水流入系统侧,并从开式喷头喷出灭火。 干式控制系统:此系统由干式系统的雨淋阀和开式喷头组成,平时系统侧管内没有水,由雨淋阀将水封闭在供水管路中,干式控制管路由管路和闭式探测喷头或其它恒温释放装置组成,分布在整个防护区内。干式控制的驱动部件是气动阀 它一端与控制管路相连,另一端和雨淋阀的隔膜室(控制腔)相通。干式控制管路内平时充以压力气体使气动阀关闭,当火焰使探测喷头动作打开时,管路内压力迅速降低,气动阀打开使雨淋阀隔膜室(控制腔)的水压降到供水压力之下,隔膜在供水压力作用下打开,水则流入系统管网中从开式喷头喷出来灭火。干式控制管路中的压力降到一定值时,压力开关发生报警信号。电控雨淋系统: 由电控雨淋阀和开式喷头组成电控雨淋系统。平时系统侧管网中没有水,由雨淋阀将水封闭在供水管内。在此系统内,使各种电子探测器分布在保护区内形成探测网络。电控制柜接收来自探测器发出的火警信号,经过处理向雨淋阀隔膜室(控制腔)出口管道上的电磁阀发出各种信号,打开电磁阀,水则从供水管流经系统侧的开式喷头,对整个保护区执行喷水灭火功能。5、安装5.1、该雨淋报警阀一般为纵向安装,也可以水平安装,应在订货时向我公司预先提出安装方式的要求。无论哪种安装,雨淋报警阀的四周应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5.2、水力警铃的安装方法应该是“小口进、大口出”,出水管为1镀锌管,警铃的出水口为警铃排水管的最高点,单独接到无压力排水沟处。这样才能尽可能将警铃中的水排出,畅通无阻。5.3、各控制阀的出水口应通过适当口径的镀锌管连接到适当的排水管道上。5.4、雨淋报警阀的进出口应安装信号隔离阀,建议使用本公司生产的信号蝶阀。这样在维修保养雨淋报警阀时更方便。5.5、电磁阀应通过控制模块连接到控制柜上,当发生火灾时,驱动该电磁阀的电信号应一直保持,直到火灾停止该信号才能停止。该信号为直流24V。6、调试检验以下各项: 进水端隔离蝶阀应处于关闭位置。 警铃隔离球阀(11)应处于常开位置,球阀(5、9、10、16)应处于常闭位置,关闭出水端隔离蝶阀。开启放水阀(16)和开启球阀(5、9),然后慢慢打开进水端隔离蝶阀,对雨淋报警阀冲水,完全排出空气,然后关闭球阀(9)使雨淋报警阀关闭,关闭加速复位阀(5),然后等雨淋阀上腔的余水排完后关闭阀(16)。此时雨淋阀就处于准备工作状态。测试警铃:关闭警铃隔离阀(11),开启试警铃球阀(10),水力警铃应当启动报警,关闭试警铃球阀(10),旋开报警管路放水塞,排去警铃管路中的余水,将塞堵上,开启警铃隔离阀(11),球阀回到正常准备工作状态,测试警铃完成。通过电信号测试电启动:给电磁阀24V电信号,电磁阀开启,雨淋报警阀应在15秒内开启,电磁阀的24V电信号要求持续供给,直至火灾扑灭。在意外情况下,电信号被中断,电磁阀将关闭。由于继动器在压力为“低压状态”时是常开的,雨淋阀控制腔的水是通过节流孔补给的,一旦继动器打开后,控制腔的压力就不会增加,所以雨淋阀将一直处于开启状态。由于水是通过节流孔补入的,所以关闭时间将需要2分钟。如果需要快速关闭,只需要将加速复位球阀(5)打开,关闭时间只需要30秒,然后按图示将各阀门置于准备工作状态。继动器的作用在于火灾发生时,因意外原因给电磁阀的电信号中断,电磁阀关闭而雨淋阀不会关闭,保证雨淋阀可以继续供水灭火。但由于消防设备安全系数要求很高,所以在火灾发生时,控制柜给出一个打开电磁阀的电信号必须一直保持,直到火灾扑灭,绝对不允许雨淋阀启动后人为的断开电信号。泄漏处理: 由泄水阀实现,它是常开的,但在雨淋阀开启时,压力高于014MPa时,它将关闭,当雨淋报警阀发生泄漏时,由于压力低,泄水阀不会关闭,水将从泄水阀中滴漏出去,从而防止水进入系统侧。从泄水阀是否有漏水可以确定雨淋阀的隔膜主密封是否良好,如有漏水应立即对雨淋阀进行维修。7、操作开启雨淋报警阀有三种方式:1)正常情况下阀门通过电信号启动:各类型探测器探测到火灾后,传递信号给控制柜,并由控制柜发出电信号,打开电磁阀(6)使控制腔泄压,由此打开雨淋阀。该电信号必须一直保持,直到火灾扑灭。火灾停止后由控制柜送给停止电信号,然后通过打开加速复位球阀(5)关闭雨淋阀。2)也可以通过快速反应喷头实现对雨淋阀的开启:闭式喷头玻璃球泡的破裂,从而引起控制腔的泄压,使雨淋报警阀开启,故可以作为湿式控制系统。 3)一旦有紧急情况,火灾报警系统未能探测到火灾时,可以通过打开紧急手动带锁球阀(9),使雨淋阀的控制腔泄压,从而打开雨淋阀。报警:雨淋报警阀开启后,水力警铃开始报警,同时压力开关动作,传递信号给控制箱,从而启动水泵或声光报警器。复位:关闭电磁阀(6)及手动紧急带锁球阀(9)和关闭放水球阀及其它作用管路球阀,从而使雨淋报警阀关闭,雨淋阀关闭的时间可能需要几分钟,此时打开加速复位球阀(5),雨淋阀很快就复位。然后将各阀门置于准备工作状态位置(见8.产品结构原理图)。该雨淋报警阀的最小低工作压力为03MPa。 8.产品结构原理图 1.阀体2.控制管路过滤器3.进水压力表4.单向阀5.加速复位球阀(常闭)6.电磁阀(常闭)7.控制腔压力表8.防复位继电器(自动泄水阀)9.紧急手动带锁球阀(常闭)10.测试警铃球阀(常闭)11.报警隔离球阀(常开)12.报警管路过滤器13.水力警铃14.压力开关15.泻水阀(自动滴水)16.放水球阀(常闭)9.系统原理图1、阀体2、控制管路过滤器3、进水压力表4、单向阀5、加速复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