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下你手中的花瓶.doc_第1页
请放下你手中的花瓶.doc_第2页
请放下你手中的花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放下你手中的花瓶文 / 兴隆枫叶周末,我搬了一次家。我推着小车在前,上面是些零碎东西;孩子抱着花瓶在后,那可是孩子的最爱。我们正小心翼翼地走着,忽听“啪”的一声,花瓶落地碎成两半。孩子一脸的惶恐,等着老爸的暴风骤雨。让孩子失望的是,我今天没有风和雨,有的是一身的阳光。我拉着孩子的手,“走吧,宝贝!碎就碎了,再买一个不就得了?”孩子一步三回头,嘴里一个劲地念叨着,“那花瓶已经伴我十二年了”“孩子,就是因为你放不下手里的花瓶,所以才没了花瓶。”望着孩子困惑的眼睛,我不由得想起了佛经里的一个故事。佛陀在世时,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左手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又把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手中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茫茫人世,我们总是执著于六根、六尘和六识,所以总是“放不下”!执迷于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执迷于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执迷于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执迷于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甚至于执迷于仇恨等等。我们需要放下的,岂只是手中的花瓶?佛说,执著是众苦之源。人世间的恩怨情仇,名缰利锁,无一不祸起于对*的极端执著。即便在寻常日子里,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各种执著中翻滚跌打着,“我偏要”、“你老是”、“你从来”、“我一定”这些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不知不觉在人们的心灵中,构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壁垒。这些壁垒,如翳障,遮住了我们明净的眸子。如何破除这翳障,让我们看见阳光?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呼唤,给了我们心灵的震颤!“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为何这样?就是因为他不执着于前人对庐山的描画。庐山之美,在于她的一帘瀑布!当李白来到庐山,被眼前秀丽的景色迷住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以其豪放不羁的胸怀,超乎寻常的夸张,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就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李白又对庐山这样放歌,“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风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苏轼,没有被李白的歌唱而停住了脚步!苏轼,有着冲破险滩急流的胆气!他登上庐山西林寺,不经意地挥毫墙壁,题下了一首诗。没想到,他这一题,竟成了千古!苏东坡,他放下了手里的花瓶-众人都无法逾越的李白!苏东坡,以自己的悟性和智慧,给了庐山不同寻常的意味。正是这种意味,庐山这个无生命的自然,才变成了一种亘绝千古的美!苏轼之于庐山,恰如张继之于枫桥,杜牧之于江南,王勃之于滕王阁一样,他们都是这些自然景观的知音!诗人们不仅是自然美的发现者,更是自然美的确定者和建构者。无情的山水因为他们才情的泼洒,才有了活泼泼的生命和内在的气蕴!而这些,又像春风一样,召唤着一代又一代后来者,投入自然的怀抱:寻幽探胜,涤荡心灵。诗人眼中的庐山是什么样的呢?横着看去,是道道山岭;侧面端详,是座座奇峰。不论是远观近看,高俯低仰,所见景象全然不同。那为什么又不能识别庐山的真面目呢?是因为人们未能超然于庐山之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味体验、驰骋想象的绝妙空间。哲学家说:看事物要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入手,才能看到其整体,认识其本质。美学家说: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对于芸芸众生中的你我来说,苏轼的奇思妙句更像是一道心灵鸡汤,或是一个智慧的偈子,它给了执迷不悟者一剂醒魂的良方。你听,它这样轻轻地告诉着:破除执著!如果执著于庐山之中,就跳不出庐山之外,你就休想领略庐山的真美。同理,你执著于人生之中,却不能跳出人生之外来旁观默察,也就无法体味人生的真味。好比你爱上了一个人,你的世界就微缩在对他(她)的感情上了。他(她)的一呼一吸,都死死地吸引着你的眼球,成为你快乐和痛苦的源泉。这时候的你,不顾他(她)是否爱你,只管执著于他(她)的一笑一颦,不小心却迷失了自我在烟柳画桥里。路上的一个小坑绊倒了你,你只惦记着你的倒霉你的疼,却不知道想个办法去把它填平。有意无意的伤人话语,虽然时过境迁,你却一遍一遍地在回味中咀嚼着它的毒汁,将伤害放大到了无限。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会因为纠缠于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因为我们无法放下手里的花瓶,且每天都在作茧自缚,把自己的人生滚成一个巨大的圆球!忽然,我想起了中央电视台探索节目讲屎壳郎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屎壳郎正奋力地推动着一颗粪球。在充满沙砾的路上,它一直向前推动着,一点也没有看见就在不远的前方,路边上斜伸出的一枝荆棘。等它推到了荆棘边,粪球一下子插在上面。屎壳郎先是继续用力地向前推,可无论它怎样用力,粪球就是一动不动。它停了下来,绕到粪球侧面,又试着从侧面推,粪球依然不动。它放弃了从侧面推动的努力,又绕到粪球的背面,从背面轻轻一推,它动了。胜利的屎壳郎推着它的果实继续上路了。小小的屎壳郎两次转换角度,终于成功了。如果它执著于从正面推,也许永无成功之日。相信苏轼看到了这一幕,一定会惊叹于造物的神奇,一定会认为这是一只带有佛性的小生灵,一定会发出由衷的微笑!屎壳郎推动粪球的故事,给予我们一种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