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07-2005年对外汉语-现代汉语真题.doc_第1页
四川大学2007-2005年对外汉语-现代汉语真题.doc_第2页
四川大学2007-2005年对外汉语-现代汉语真题.doc_第3页
四川大学2007-2005年对外汉语-现代汉语真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年:一、简答和分析。(共50分。本大题供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考生做)1、举例说明现代汉语在词汇方面的主要特点。(6)2、简要说明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6)3、举例说明一般名词的语法特点。(6)4、举例说明造成同音现象的原因是什么。(6)5、试用替代法分析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成分是何语言单位。(5分)(1)啤酒 (2)蝴蝶 (3)咖啡 (4)蜡烛 (5)驼毛6、根据下列加点词的语法特点,描写和归纳其性质和功能(7分)(1)小王自己不好,谁也别怪。(2)我看了半天,自己也没弄懂。(3)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4)大家的事情,大家关心。(5)咱们怎么跟人家比,人家可是三八红旗手。(6)文章是写给大家看的,要明白易懂。(7)大家都急死了,你连信也不来一封。7,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的歧义,并说明产生歧义的原因。(6分)(1)他真正害死了小霞。 (2)美国会通过对华贸易法案。(3)准备了两年的粮食。 (4)这个人谁都不认识。(5)这些人多半儿是大学生。 (6)这篇文章你给我看看。8,分析并归纳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8分)(1)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 (2)这个消息很快在团部传开了。(3)国内的经济形势逐渐好起来了。 (4)总算坚持下来,还要坚持下去。(5)看上了那位英俊潇洒的运动员。 (6)大家劝你休息,怎么又看上了。(7)拍下了珍贵的历史照片。 (8)这间房子八个人怎么住得下?二、填空。(共75分,每小题1分,本题各专业考生都做)01、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 ),狭义的指的是( )。 02、普通话在二十世纪初逐渐代替“官话”这一旧称。在我国台湾地区称为( ),在新加坡和海外华人称为( ),指的其实是普通话。 03、“我早来了”与“我来早了”两句话的谓语部分结构不一样,导致两句话的含义也不相同:前句是( ),后句则( )。 04、语音是代表( )的声音。语音的性质可以从其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三个方面去考察,其中语音的社会性质是其( )。 05、音节是( )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一般说来,汉语的一个( )就是一个音节。 06、大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篆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时期( )的文字。狭义的大篆一般以籀文和( )为代表,它们是小篆的前身。 07、整理异体字,要根据( )和( )的原则进行,既要考虑选用通行得较广的字形,又要选用字的笔画不要太多. 08、整个词的意义经常以其中的一个语素为基础(或只与一个语素有关系),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已经完全消失,或只起附加、( )的作用,如“国家”“窗户”等,这类词叫偏义词。 09、名词一般能用( )短语修饰,不能用( )修饰。 10、主谓谓语句的主语大都是说话的( ),含有( )的性质。 11、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合成词,一般叫派生词,包括词根加前缀,如“老虎”“可靠”;( ),如“椅子”“念头”;( ),如“吃得消”“来不及”;词根加前缀和后缀,如“可靠性”,等等,四种主要类型。 12、( )指的是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是字典中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形结构而产生的。 13、汉语的方言可以分成七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和粤方言区。尤以闽方言区的内部分歧较大,其中闽南方言以( )为代表,闽东方言以( )为代表。三、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本题个专业考生都做)1、类语缀2、合成词3、同位短语4、回环5清音06年:现代汉语部分一、填空。(10分)(所有专业考生都必做)1、任何符号都包括能记和所记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能记是( ),所记是( )。2、北方方言以( )为代表,可分为四个次方言,其“江淮方言”主要分布在( )、江苏长江以北地区、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3、词序和虚词是现代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和( )是汉藏语系语言的共同特点。4、语言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是( )和( )切分。前者是把大类分成小类,后者是把整体分成部分。5、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普通话声母中只有m、n、( )和( )是浊音,其余的都是清音。6、楷书又叫( ),是现代通行的字体。它萌芽于( )东汉末年,流行于魏晋以后。7、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及在词中所处的位置,“船头”“黑头”“出头”的“头”是( )语素,“苗头”“甜头”“念头”中的“头”是( )语素。8、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从整体上看,成语主要具有历史的习用性、( )和( )、韵律的协调性等特点。9、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 ),它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语法意义所反映的是语言单位的功能和性质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 )。10、就具体的修辞行为而言,制约修辞的外部因素有( )、( )和交际环境等。二、名词解释(18分)(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生不做)1、普通话2、舌面元音3、假借 4、基本词汇5、任指6、仿词三、简述题(32分)(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生不做)1、举例说明会意和形声的异同。(8分)2、举例说明语境对词义的分化作用。(8分)3、举例说明兼语句的特点。(8分)4、举例说明借代与借喻的区别。(8分)四、分析题(40分)(所有专业考生都必做)1、分析下列词语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9分)(1)脸(2)睡(3)宫(4)汤(5)去(6)闻2、根据下列加点词语的语法特点,描写和归纳象声词的性质和功能。(8分)(1)咔嗒咔嗒,随着剪刀声音一落,两根乌黑的大辫子已经永远地离开了她。(2)我听见头脑里“嗡”的一声,墙壁随即转动起来。(3)小河的水哗哗哗地向东流去。(4)一路上,车声隆隆,马蹄哒哒。(5)盐籽蹦进了油锅,炸得哗哗剥剥的。(6)祥子拿了支烟放在唇间吧唧着。(7)隐约可辨的叽叽喳喳和嘻嘻哈哈,是女工们工间休息的谈笑声。(8)身上是冰凉的,身子一贴近地皮,寒气“嗖嗖”地直往肚皮里钻。3、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的歧义,并说明产生歧义的原因。(8分)(1)张三借李四一本书(2)问你姐夫姓什么(3)学生家长都参加了动员大会(4)这个人连我都不认识4、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谈谈你对这些语言现象的认识。(15分)(1)他的房间里书很多,有的是文学书,有的是哲学书。(2)工作的机会有的是,立功的机会有的是。(3)这起“澳大利亚史上最凶残的连环杀人案”终于尘埃落定了。(4)然而,真正到了世界赛场,这支队伍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5)看完了电影再走吧,好不好?(6)我们又等了一会儿,他还是没来。(7)还可以写得再精炼些。(8)他看完了电影才走的。(9)积累的经验渐渐地多起来。(10)储备的粮食一天天少下去。(11)他刚才还在这儿来着。(12)前几天冷过一阵,这两天又热起来了。05年:一、填空(18分)1、赣方言也称江西话,以( )为代表。湘方言以( )为代表。华侨和华裔中有很多是说粤方言和( )的。2、同印欧系语言相比,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在语法方面,( )和( )是现代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两种重要的语法手段。3、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在构词方面,现代汉语主要运用( )、( )、重叠、轻声和儿化等方式构成无限多样的新词。4、舌面元音发音时,主要是舌面起作用,其音值主要决定于( )、( )和( )。5、按照传统“六书”的观点,“北”“益”“友”是( )字,“问”“翅”“颖”是( )字,“首”“贝”“燕”是( )字,“亦”“立”“寸”是( )字。6、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辅助语言起交际作用的工具。汉字属于( )的文字。铸在青铜器上的文辞称为铭文,文字称为( )。7、确定语素的方法主要是替代法。所谓替代法,也就是对某个语言片段(一般是双音节)的各个成分进行( )替换。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及在词中所处的位置,“杯子”“板子”“胖子”中的“子”是( )语素,“莲子”“孔子”“鱼子”的“子”是( )语素。8、根据合成词中语素结合的方式的不同,“地震”“董事”“领袖”“房间”四词分别属于( )、( )、( )、( )的合成词。而“蓝”“尴尬”“巧克力”则是由( )个语素构成的( )词。9、“搬弄是非”中的“是非”用的是该词的( )义,“这小东西真可爱”中的“东西”用的是它的( )义,“桃李满天下”一句中“桃李”用的则是它的( )义。10、“毛糙”的“毛”与“毛笔”的“毛”是一组( )词,它们是意义( )的结果。11、同义词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细微差别,如“固执”与“顽固”是( )的不同,“性质”与“品质”是( )的不同,“执行”与“履行”是( )的不同。12、动词和介词在句法功能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能充当句子的( ),后者不能。兼类和活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某个词的( )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活用则是某个词的( )的功能,是特定语境下句法作用的产物。二、名词解释(24分)1、现代汉语2、浊音3、舌尖元音4、偏旁5、古语词6、虚指7、顶真8、对偶三、用国际音标标注下列词语(8分)哺育谗媚 粗犷 恪守 期货 造诣 信笺 挑战 四、简述题(30分)1、举例说明小篆和隶书的区别与联系。(8分)2、举例说明词和短语的区别。(8分)3、举例说明连谓句的特点。(8分)4、举例说明双关的特点。(6分)五、分析题(70分)1、分析下列词语词义发展变化的类型。(10分)(1)臭(2)瓦(3)检讨(4)爪牙(5)搁浅(6)健康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语法特点,并比较相关词语在用法上的区别与联系。(10分)(1)你什么时候毕的业?(2)他怎么进的城,我就不知道。(3)昨天晚上谁关的水龙头?(4)二哥,这次去深圳科别再惹祸了。(5)明天老王不去春游了。(6)今天下午,我们没去打乒乓球。3、语义指向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联系。请指出下列加点成分的语义指向。(10分)(1)他喜滋滋地去相亲去了。(2)老张早早地就进城去了。(3)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4)她脆脆地唱起山歌。(5)小玲今天才开始。(6)我才做第二道题。(7)小王才做三道题。(8)昨晚十二点时我才做完。4、分析下列语言片段的歧义,并说明产生歧义的原因。(12分)(1)一个不会说话的人 (2)访问回国的著名科学家(3)不适当地管教孩子 (4)反对的是他的同伴5、什么是层次分析?举例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析句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