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近体诗格律速成_第1页
第二讲近体诗格律速成_第2页
第二讲近体诗格律速成_第3页
第二讲近体诗格律速成_第4页
第二讲近体诗格律速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講詩詞格律入門 课程要求 會寫繁體字會寫詩詞對聯會欣賞宋詞教學理念 重过程 重實踐 培養學習的自主性和思維的創造性教材 袁行霈主編 中國文學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王兆鵬主編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武漢出版社2004 必備 五個一課外實踐計畫 1 選抄評背100宋詞自選 兼顧各體 繁體手抄 評點 每篇評點百字以上 背誦 課前點將背誦 資料來源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唐宋詞彙評 2 寫1首詩 1首詞和1副對聯3 讀10本書 做筆記 劄記 期中 期末檢查4 做1份電子表格 整理100位宋代詞人的生平事蹟 5 寫一篇論文志愿者 整理录音 wdwzp QQ 876899790 為什麼學詩詞 學詩詞有什麼用 詩詞是情感的 審美的 想像的 創造的 培養美好情操和審美能力 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 一 詩體分類 古體詩 樂府古風歌行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近體詩 律詩絕句排律五言七言齊言 二 近體詩的基本要求 字數 五言七言句數 八句 律詩 四句 絕句 絕即截 句式 齊言對偶 中間二聯須對仗用韻 什麽位置用韻 偶句用韻 韻位在偶句 首句靈活用什麽韻 同一韻部的平聲韻韻字須平聲 韻部不能變 宮門桃李爭榮日法國荷蘭比利時三星白蘭地五月黃梅天 平仄規律 單句末字須仄 首句靈活偶句末字須平一句之內平仄相間一聯之間平仄相對二聯之間平仄相粘 否則叫失粘 忌三平調 三仄尾 犯孤平 一三五不論 二四六分明 近體詩的特征 空山新雨後 平平平仄仄天氣晚來秋 平仄仄平平明月松間照 平仄平平仄清泉石上流 平平仄仄平竹喧歸浣女 仄平平仄仄蓮動下漁舟 平仄仄平平隨意春芳歇 仄仄平平仄王孫自可留 平平仄仄平 杜甫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平仄平平平仄平渚清沙白鳥飛回 仄平平仄仄平平無邊落木瀟瀟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不盡長江滾滾來 仄仄平平仄仄平萬裏悲秋常作客 仄仄平平平仄仄百年多病獨登臺 仄平平仄仄平平艱難苦恨繁霜鬢 平平仄仄平平仄潦倒新停濁酒杯 仄仄平平仄仄平 練習 平仄圖八式 七言平起入韻 不入韻七言仄起入韻 不入韻五言平起入韻 不入韻五言仄起入韻 不入韻 劃平仄斷正誤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劃平仄斷正誤 崔顥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春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復原 崔顥 行經華陰 無如此處學長生天外三峰削不成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關險武帝祠前雲欲散驛樹西連漢畤平借問路傍名利客岧峣太華俯鹹京 復原陸龜蒙 奉和襲美初冬章上人院 林寒卻有煙還如到四禪菊承荒砌露畫古全無跡相看吟未竟每伴來方丈茶待遠山泉金磬已泠然 對聯 李杜文章光芒萬丈蘇黃樂府美譽千秋珞珈山水享譽千秋京珠高速福澤九州 千秋 春風送春處處春色美喜鵲報喜家家喜事多一帆風順平安宅萬事如意幸福家書山有路莫道已窮千里目學海無涯常思更上一層樓 詩詞格律四不同1 字句要求不同 格律詩是齊言句 每句要麽是五言 要麽是七言 句子整齊劃一 而詞是以長短句為主 每句字數長短不一 一首詞 從二字句到九字句 都可以使用 所以詞又稱 長短句 格律詩每首的句數字數也是固定的 或八句或四句 都是偶數句 而詞則不定 每個詞調 句數字數都不一樣 既可以是單數 也可以是雙數 最短的詞 只有十六個字 最長的詞 有240個字 每個詞調字數多少不一 即使是同一詞調 因體式不同 字數也時有不同 2 用韻要求不同 格律詩只能押平聲韻 除首句之外 只能是偶數句押韻 即隔句用韻 而且只能一韻到底 不能換韻轉韻 而詞的用韻 靈活自由 有的詞調押平聲 用的詞調押仄聲 有的是平仄互押 有的是平仄 交 錯押 詞既可以句句押韻 也可以隔二句或三 四句押韻 詞也不必一韻到底 一首詞可以幾次換韻 3 對仗要求不同 對仗是律詩最基本的要求 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而詞的對仗則沒有那麽嚴格 因為詞多為長短句 也不好對仗 除少數詞調如 浣溪沙 下片首二句 望江南 第三 四句要求用對仗之外 一般不要求用對句 如 滿江紅 上片兩個七言句 可以用對仗 也可以不用 4 平仄要求不同 詩的平仄要求 有統一的規則 即一句之內平仄相間 一聯之內平仄相對 兩聯之間平仄相粘 這三點要求 可以說是放之 詩海 而皆準 任何格律詩的平仄都不能背離這三條原則 詞中一句的平仄 並不嚴格要求相間 而詞中對句很少 所以詞句也就不存在平仄粘對的要求了 詩詞美感不同 相對律詩而言 詞體是詩體格律的一次大解放 一次大突圍 凡格律詩不允許的 詞體基本上都可以自由使用 從形式上說 格律詩追求的是整飭統一之美 平衡對稱之美 詞體追求的是錯綜變化之美 流動參差之美 詞律更嚴 但這不是說 詞的格律要求又是隨意而無規則的 就一個個的詞調而言 詞的規則又是相當嚴格的 所謂 調有定句 句有定字 字有定聲 每個詞調的字數句式 用韻規則 平仄組合 都是有嚴格規定的 比如用韻 有的詞調只宜押入聲韻 而不能將同是仄聲的上去聲與入聲通押 有的句子第一個字 所謂 領字 必須用去聲而不宜用上聲或入聲 李清照 詞論 早就說過 詩文分平仄 而歌詞分五音 又分五聲 又分六律 又分清濁輕重 在李清照看來 詞對字聲平仄的要求是比詩歌更細致更嚴格的 詞律的個案化 如果說律詩的格律要求是統一的 類型化的 那麽詞的格律要求則是獨立的 個案化的 唐宋詞傳存下來的詞調大約有近千個 其中唐五代詞用調147個 宋詞用調881個 即使不考慮一調多體的因素 僅就一調一體而言 唐宋詞的格律規範至少是千種以上 循序漸進 由易到難 先學習短小令詞的平仄格式 再掌握長調慢詞的平仄要求 四 詞的體制 按音樂分 令 引 近 慢按段落分 單調 雙調 三疊 上闋下闋 上片下片 闋 闕 歇拍 上片末句 過片 下片首句 結拍 末尾一句 按字數長短分 小令 中調 長調 分體依據 唐宋時期 詞調體制分類主要根據曲調的不同分為令 引 近 慢等 依詞調長短分類始自明代嘉靖間顧從敬所刻 類編草堂詩余 顧氏將所選之詞按字數的多少分為小令 中調 長調 具體做法是58字以內為小令 59 90字為中調 91字以上為長調 這種分類方法 忽視了詞調音樂方面的特點 僅據字數多少分類 不免機械 但在詞樂失傳 詞調的音樂性日漸削弱的情況下 這種分類方法比較明了 便於掌握 故日漸為人所接受 參吳熊和 唐宋詞通論 明代最大的唐宋詞選 花草粹編 亦按此法分調編排 大抵60字以下為小令 92字以上為長調 二者之間的為中調 五 詞的標點二法 一 按詞意來分 各種標點都用 二 按用韻來分 主要用逗號和句號 韻腳用句號 不用韻的句子全用逗號 停頓處用頓號 有的詞句句用韻 就句句是句號 如 菩薩蠻 定風波 漁家傲 等 句句用韻詞例1 溫庭筠 菩薩蠻 按葉韻標點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 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 花面交相映 新貼繡羅襦 雙雙金鷓鴣 按詞意標點 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 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 花面交相映 新貼繡羅襦 雙雙金鷓鴣 句句用韻詞例2 範仲淹 漁家傲 按葉韻標點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按詞意標點 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六 詞律三要素 對於一個詞調 初學者往往只註意到它的字數句式和平仄 而有時會忽略它的用韻規則 在什麽位置押韻 是用平韻還是仄韻 是一韻到底還是需要換韻轉韻 都要特別留意 有時註意到了用韻而又忽略了每句的平仄 句式 用韻和平仄不妨看作是詞體格律的三要素 詞譜的記憶方法 記每首詞的平仄譜式是枯燥而困難的 不妨先背誦熟記例詞 然後再標出其平仄譜式 這樣相對容易掌握 憶江南 又名 望江南 夢江南 江南好 正體27字 單調五句三平韻 句式為三五七七五 中間七言兩句 以對偶為宜 第二句偶或添一襯字 宋人多用雙調 平仄譜式為 句 韻 句 韻 韻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溫庭筠 如夢令 本調又名 憶仙姿 宴桃源 凡33字 五仄韻 一疊韻 句式為六六五六二二六 平仄譜式為 韻 韻 句 韻 韻 疊韻 韻莫恨中秋無月 月又不甜不辣 幸有甕頭春 閑坐暖雲香雪 香雪 香雪 滿引水晶蕉葉 朱敦儒 浣溪沙 本調為雙調42字 上片三平韻 下片兩平韻 過片二句多用對偶 上下片句式相同 均為七言三句 別有 攤破浣溪沙 又名 山花子 上下片各增三字 韻全同 韻 韻 韻 句 韻 韻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 漠漠輕寒上小樓 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秦觀 菩薩蠻 本調又名 子夜歌 雙調44字 前後片各兩仄韻 兩平韻 平仄韻遞轉 上下片句式為變 上片為七七五五 下片為五言四句 仄韻 仄韻 平韻 平韻 換仄韻 仄韻 換平韻 葉平韻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 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 花面交相映 新貼繡羅襦 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瞑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回程 長亭接短亭 李白 清平樂 本調又名 憶蘿月 醉東風 雙調46字 平仄韻換葉 前片四仄韻 後片三平韻 上片句式為四五七六 下片句式為六言四句 平仄譜式為 仄韻 仄韻 仄韻 仄韻 換平韻 平韻 句 平韻別來春半 觸目愁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 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 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裏蠻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 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 西江月 本調又名 步虛詞 江月令 雙調50字 上下片各兩平韻 結句各葉一同部仄聲韻 上片句式相同 均為六六七六 平仄譜式為 句 平韻 平韻 仄韻 句 平韻 平韻 葉仄問訊湖邊春色 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吹我過湖船 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 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下水連天 飛起沙鷗一片 張孝祥 醉裏且貪歡笑 要愁那得工夫 近來始覺古人書 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 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要來扶 以手推松曰去 稼軒 臨江仙1 本調為雙調58字 體式頗多 其一為上下片各三平韻 上下片句式相同 均為七六七四五 句 韻 韻 句 韻 句 韻 韻 句 韻柳外輕雷池上雨 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 闌幹倚處 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 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 水精雙枕 傍有墮釵橫 歐陽修 臨江仙2 又一體 字數用韻相同 然句式有異 上下片均為六六七五五 平仄譜式為 句 韻 韻 句 韻 句 韻 韻 句 韻夢後樓臺高鎖 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 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 曾照彩雲歸 晏幾道 臨江仙3 又一體為60字 上下片各三平韻 上下片句式為七六七五五 平仄譜式為 句 韻 韻 句 韻 句 韻 韻 句 韻夜飲東坡醒復醉 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 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余生 蘇軾 踏莎行 本調為雙調58字 上下片各三仄韻 每片開頭二句例用對偶 上下片句式均為四四七七七 平仄譜式為 句 韻 韻 句 韻 句 韻 韻 句 韻小徑紅稀 芳郊綠遍 高臺樹色陰陰見 春風不解禁楊花 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 朱簾隔燕 爐香靜逐遊絲轉 一場愁夢酒醒時 斜陽卻照深深院 晏殊 候館梅殘 溪橋柳細 草薰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 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 盈盈粉淚 樓高莫近危闌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歐陽修 蝶戀花 本調又名 鵲踏枝 鳳棲梧 雙調60字 上下片各四仄韻 句式均為七四五七七 平仄譜式為 韻 句 韻 韻 韻 韻 句 韻 韻 韻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 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 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 門掩黃昏 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 馮延巳 漁家傲 本調正體62字 上下片各五句五仄韻 句句押韻 不能換韻 上下片句式均為七七七三七 平仄譜式為 韻 韻 韻 韻 韻 韻 韻 韻 韻 韻塞下秋來風景異 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裏 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 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 將軍白發征夫淚 範仲淹 滿江紅 本調為雙調93字 上片八句四仄韻 下片十句五仄韻 例用入聲韻 聲情激越 姜夔改作平韻 情調俱變 上片句式為四七七四七七七三 下片句式為三三三三五四七七八三 上下片前兩個七字句和末尾八字句宜於第三字讀 亦可酌增襯字 平仄譜式為 句 讀 韻 讀 句 韻 句 韻 讀 句 韻 句 韻 句 韻 句 韻 句 韻 讀 句 韻怒發沖冠 憑欄處 瀟瀟雨歇 擡望眼 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 猶未雪 臣子恨 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 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 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嶽飛 念奴嬌 念奴嬌本調又名 百字令 酹江月 大江東去 壺中天 湘月 雙調100字 上片九句四仄韻 下片十句四仄韻 宜用入聲韻 別有平韻格 平仄譜式為 句 讀 韻 句 讀 韻 句 句 韻 句 韻 句 句 韻 句 讀 韻 句 句 韻 句 韻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 多情應笑我 早生華髪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 雨霖鈴 本調為雙調103字 前片十句後片八句各五仄韻 例用入聲韻 前片第二 第五句是上一下三 第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