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9 页 共 9 页桔梗摘要:本文阐述了桔梗的形态、分类、分布、起源,以及从古至今桔梗的发展及应用。关键词: 桔梗 皂甙 药理研究 临床作用 化学成分一、前言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 lorum ( Jacq. ) A. DC. 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桔梗属草本植物,别名钟形花、利如、卢如、房图、莽范、大药、苦菜根、绿花根、铃档花、包袱花、道拉基、和尚帽子、灯笼棵、苦梗、苦桔梗、梗草、甜桔梗、紫花丁、四叶菜、沙油菜、山铃挡花、明叶菜、白药、土人参等。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草地、林缘或栽培。喜凉爽气候。耐寒、喜阳光,以海拔1100米以下、半阴半阳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临床用名有桔梗、蜜炙桔梗。二、正文(一)、古代桔梗应用 “桔梗”一药始载于东汉末年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 一名荠苨, 当时桔梗与荠苨不分, 作为同一种药使用。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惊恐悸气。但是,桔梗作为药用的历史却远远超越东汉年代。由于当时桔梗药用广泛, 所以产销量也随之增大。至晋代陶弘景编著的名医别录一书中将荠苨分开, 另设为一药,云“桔梗生蒿高、冤句, 二八月采根, 暴晒。又云“利五脏肠胃, 补血气, 除寒热、风痹, 疗咽喉痛。”唐代甄权药性论记载本品有治下痢, 破血, 去积气, 肺热气促逆嗽。宋代苏颂图经本草之言曰:“今在处有之, 根如小指大, 黄白色, 春生苗, 茎高余尺 .夏开小花, 紫碧色, 秋后结子, 八月采根, 其根有心, 若无心者为荠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 “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 故名。桔梗荠苨乃一类, 有甜苦二种, 故本经桔梗一名荠苨,而今俗呼荠苨为甜桔梗也。”上述本草记载的苦桔梗应为今所用桔梗, 而甜桔梗与同科沙参属植物荠苨基本相同。(二)、桔梗特性 1、桔梗的形态特征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120cm,茎内含有白色乳汁,全株光滑无毛。根肉质粗壮,长达20cm以上,长圆柱形或有分枝,外皮淡褐色或灰褐色,折断面白色或淡黄色,味苦或稍带甜味。茎直立,通常单一生长,上部稍有分枝。叶近无柄,着生在茎中下部为对生或3-4片轮生,茎上部为互生叶。叶片卵状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锐锯齿。花单生于茎的顶端或数朵呈疏生的总状花序;花大,直径为2-Scm,花柄短,花尊钟形,宿存,花冠为开阔的钟形,鲜蓝紫色,有些为白色,上部5裂。茹果近球形或倒卵形,成熟时顶端5裂。内含种子多数,狭卵形至椭圆形,长2-3mm,宽约1 mm,成熟时为褐色,表面光滑,密被黑的条纹,一侧有褐色狭窄的薄翼。花期7-9月,果实成熟期8-9月。2、桔梗的生物学特性桔梗喜温、喜光、耐寒、怕积水、忌大风。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20 0C,最适温度为20,能忍耐零下20低温。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植株生长良好。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易引起根部腐烂。3、桔梗的群落类型 桔梗为耐干旱植物,多生长在砂石质的向阳山坡、草地、稀疏灌丛及林缘。适应性强,喜温和湿润气候。多生于山坡、草丛或沟旁。 据调查,桔梗常在的群落有稀疏的蒙古栋林、棚栋林、棒灌丛、中华绣线菊灌丛和连翘灌丛等。据刘鸣远等对桔梗的居群调查发现,桔梗多生长在砂石质草山坡、砍伐后杂木林郁闭的山坡、较干早的草原、岩石缝隙等阳光充足的生境,结合形态解剖的分析,认为桔梗系耐旱的中生植物。(三)、桔梗的资源分布及现状1、桔梗的资源分布 桔梗在中国、前苏联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均有分布,为广布种。桔梗在我国广泛分布,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分布范围在北纬20-55、东经100-145。野生桔梗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省区,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也有分布。栽培桔梗主产于安徽太和、滁县、六安、阜阳、安庆、巢湖;河南桐柏、鹿邑、南阳、信阳、新县、商城、灵宝;四川梓潼、巴中、中江、间中;湖北r春、罗田、大悟、英山、孝感;山东泅水;辽宁辽阳、凤城、岫岩;江苏吁胎、连云港、宜兴;浙江磐安、嵊县、新昌、东阳;河北定星、易县、安国;吉林东丰、辉南、通化、和龙、安图、汪清、龙井。据文献记载,野生桔梗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产量最大;栽培桔梗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江苏、浙江、四川等省产量较大。野生桔梗以东北的质量最佳,而栽培的桔梗目前认为以华东地区的质量较好。商品药材以东北和华北产量大,以华东地区品质好。也有人认为桔梗虽在全国多有分布,但以产于北方长白山区、半山区的野生桔梗为上品,深受国内外群众的欢迎。2、桔梗资源的现状 桔梗为常用大宗药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新中国成立后,于1963年和1977-1980年列为计划管理品种,1980年后由市场调节产销。 1970年前,商品桔梗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1970年后野生转家种试验成功,扩大了种植面积,以栽培桔梗进入市场,成为商品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荒原减少,且国内外市场的俏销,农民加速对野生资源的掠夺式的采挖,再加上只采不育,使野生资源面临枯竭。由于桔梗越来越多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被发现,用量大增,野生资源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各地大量进行人工栽培,种子需求量也日益增多。(四)桔梗的化学成分 1、挥发油丁长江等从桔梗根的挥发油中检测分离出75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21种,占挥发油总合量的57. 06% ,其中有44. 495%为不饱和化合物,占被鉴定挥发油含量的77. 98%。其化学成分的组成特点是: (1)、有机酸和酯类化合物: 总含量20. 746% ,其中不饱和化合物为15. 528% ,含量较高的物质是52已烯酸(11. 794% ) 、甲酸异丙酯( 5. 218% ) 。(2)、烃类化合物:总含量19. 223% ,其中不饱和烃为14. 678% ,含量较高的物质是12十一碳烯( 9. 817% ) 、正十七烷( 3. 486% ) 、3, 4 - 庚二烯( 2.264% ) 、3, 6, 62三甲基- 二环 3. 1. 1 庚二烯(1. 000% ) 。(3)、醇、酚、醚、醛和酮类: 总含量为15. 971% , 其中不饱和化合物为13. 168% ,含量较高的物质是22甲基222丙烯212醇( 9. 810% ) 、22羟基- 二环 3. 1. 1 庚262酮( 2. 252% ) 、2 - 环戊烯212酮( 2.013% ) 、22丁烯醛(1. 345% ) 。从结果中看出,其挥发油中有机酸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不饱和化合物含量较高。2、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类桔梗和其种子中含有脂肪酸软脂酸、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油酸、棕榈酸等,还含有Cu, Zn,Mn, Co,Ni, Sr, Fe,V等多种无机元素。桔梗根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 44% ,总氨基酸含量高达15. 01% ,其中包括一种 - 氨基丁酸,它是一种神经传导的化学物质, 在人脑能量代谢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皂苷类桔梗的皂苷类成分均属于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衍生物,何美莲等依据其苷元母核的结构变化规律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成3类,见图1,表1。图1桔梗皂苷类化合物的母核类型4、酚类化合物从桔梗的地上部分鉴别出12种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从桔梗根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酚类化合物 。5、黄酮类化合物较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桔梗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9种黄酮类成分,并在其花中分离得到一种花色素飞燕草素2二咖啡酰芦丁醇糖苷( p latyconin) ,最近又从地上部分得到4种黄酮,以芹菜素- 7 - O - 葡萄糖苷( ap igenin 72O2glueoside)为主,还含有木樨草素(1uteolin) 、芹菜素( ap igenin)等。从桔梗种子中分离得到5种黄酮类化合物:黄杉素 (2R,3R) - taxifolin ; (2R, 3R) - 黄杉素72O22L2吡喃鼠李糖基- (16) 22D2吡喃葡萄糖苷( flavor - p latycoside) ;槲皮素272O2葡萄糖苷( quercetin 72O2glucoside) ;槲皮素272O2芸香糖苷( quercetin 7- O - rutinoside) ;木樨草素272O2葡萄糖苷(1uteolin 7 - O - gluco2side) 。6、聚炔类化合物从桔梗的须根中鉴别出2种聚炔类化合物lobetyol和1obetyolin,从其培养物中还鉴别出另一种聚炔类化合物lobetyolinin。这些聚炔类化合物被作为桔梗植物化学分类的重要依据标准。7、其他成分桔梗根中含 - 菠菜甾醇( - Sp inastero1)及其葡萄糖苷, 7 - 豆甾烯醇等多种甾醇和白桦脂醇( betulin) 。另外从桔梗根中分离到多糖类成分,如菊糖,以及含有由大量果糖组成的桔梗聚糖。从桔梗的种子中分离得到一种甲基丁醇的苷: grandoside ( 32dmethyl212butanol 12O22D2glucopyranosyl2( 1 2) 22D2glucopyranoside) 。陈飞等研究发现,桔梗含有较多的淀粉粒,此为首次发现。实验方法:用刀片刮取桔梗原药材断面的粉末,分别用稀甘油和碘试液制片, 表1桔梗中的皂苷类化合物置镜下观察,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淀粉粒的大小。结果:粉末中含有较多淀粉粒,为单粒,呈卵圆形或圆球形,直径2537. 5m (最长处) ,脐点圆点状或星芒状,加碘试液显蓝紫色。(五)、桔梗的药理作用据现代医药学理论研究证明,桔梗具有祛痰、镇痰、降血糖、抑制胃酸分泌及抗溃疡、抗炎、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1、 祛痰、镇咳作用 小鼠改良酚红排泌法证明桔梗有祛痰作用。现已证明其作用是因桔梗皂苷刺激舌咽神经末梢,反射地引起呼吸道黏膜分泌亢进, 使痰液稀释, 促使其排出。有报道桔梗皂苷的祛痰作用强于远志。桔梗皂苷对小鼠腹腔注射有镇咳作用, 但其作用不甚明显。桔梗的根、茎、叶、花和果实均有非常显著的祛痰作用, 其祛痰作用与氯化铵相当。2、 抗炎 桔梗皂苷能促进大鼠肾上腺皮质酮的分泌而具有抗炎作用, 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和醋酸性肿胀均有抑制作用, 对棉球肉芽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3、 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 小鼠口服、腹腔注射桔梗皂苷有明显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4、 抗溃疡作用 大鼠十二指肠注入桔梗粗皂苷, 可防止消化性溃疡形成, 其作用主要是桔梗皂苷能抑制胃酸分泌及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而对大鼠幽门结扎引起的溃疡产生抑制作用。5、 抗癌作用 桔梗皂苷A 对小鼠S-180 腹水癌有显著生理活性, 桔梗菊糖对艾氏腹水癌有抗肿瘤作用。6、 毒性 桔梗皂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 溶血指数1: 10000, 故不可做注射用,以免引起组织坏死或溶血; 而口服后在消化道水解而破坏分解。实验证明正在开花的桔梗茎枝、叶、花溶血作用较根的溶血作用强。7、 临床使用 在中医临床上, 桔梗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作用。所以古人张仲景用于治疗肺痈、结胸、咽痛, 孙思邈用治咽喉口舌诸疾。因其有宣发肺气的作用, 古人多用于胸膈以上诸疾, 有“舟楫”之喻, 或“载诸药上行”。凡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痰多、咽喉疼痛尤为适宜; 用于清咽开音,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有辅助消炎作用。因为本品辛开上行、宣肺利气以排壅滞之肺之脓痰, 所以治疗肺痈、胸痈之咳吐脓痰、气味腥臭者。因为本品载药上浮, 所以用作治疗中气下陷之症。在使用之中, 因为本品药性升散, 凡气机上逆、呕吐眩晕、阴虚久咳或有出血者均不易使用。(六)、桔梗的其他作用1、食用桔梗根除了作为药用外,还可以食用。桔梗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在我国东北地区及日、韩、朝等东亚国家,用桔梗根制成美味的菜肴,桔梗根制成的咸菜是朝鲜族的特色食品和传统食品。目前桔梗销量大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作为食用,鲜桔梗大量出口韩国和日本而致。桔梗的幼嫩茎叶也是一种山野菜,炒食、作汤、凉拌均可。此外,桔梗还可供酿酒用,也可用来制粉还可做袋泡茶、罐头、保健饮料、蜜饯、桔梗果脯、菜丝、面条、桔梗晶等食品和饮料。2、观赏用桔梗花大、美丽、色艳。桔梗花多蓝色、蓝紫色或白色,均是人们喜爱的色调,且清幽淡雅庄重,观赏性强,不论是园林绿化还是公园装点,栽植于假山旁、花坛、花境,或用做大型庆典时烘托气氖,都是非常优良的花卉品种。桔梗鲜花也适于作切花,而且是在夏末秋初开花,可以作为观赏花卉进行大量栽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理想的草本花卉。3、美容用桔梗石油醚提取物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强氧化剂1一二苯基一2一苦脐基自由基(DPPH)、超氧化物和NO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后者的作用强度与二丁基轻基甲苯(BHT)和丁基轻基甲氧苯(BHA)相当。桔梗根的浸出物可以制成化妆品用于美容。由于桔梗根水浸物对皮肤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与中药桂皮配伍可以制成化妆水、化妆膏,用以治疗癣疾和脚气;与中药当归配伍使用于化妆品,对面部的色素斑(黄褐斑、雀斑)有一定的疗效。桔梗还可以用于防晒化妆品中去。日本将桔梗的提取物用于沐浴液中,起到保护皮肤和增白作用。4、其他作用桔梗除了上述用途外还可以作为酒精的抑制剂,开发成戒酒药。用桔梗的提取物制成的酒精吸收抑制剂,在人饮酒时,它能控制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升高。桔梗的提取物还可作为气味的掩饰剂加到杀虫剂中。三、结束语桔梗是一味疗效确切、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传统中药。在我们,桔梗的药用资源非常丰富,南北各省区均有出产。桔梗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到许多方面, 药材鉴定与临床应用方面, 我国应在充分发掘祖国医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深层次开发, 在药物、食品、保健品等许多领域开发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将化学和药理联合起来进行研究, 发掘出更多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对桔梗的进一步研究,将更有助于桔梗资源的高效利用。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部 S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96. 2 丁长江,卫永第,安占元,等. 桔梗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J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6, 22 (5) : 471. 3 宁荣满,程建华. 桔梗人参与人参及桔梗中脂肪酸成分比较 J . 黑龙江医药, 1999, 12 (3) : 161. 4 Li YJ, Xie LQ. Determ ination ofManganese, Zinc, Copper,Nickel andCobalt in Radix Platicodi Determ ined by Flame Atomic Absorp tion Spectrophotometry J . Journal of BeiHua 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5, 6 (5) : 399. 5 Zhao S C, Fu L, LiuM L, et a1. Determination on the nutrition com2ponent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etc tree kinds of Plants J . FoodSci, 1994, 4: 47. 6 Qi S Y. Studies on the mineral component of Platycodon Platycodongrandiflorum and Panadix ginseng J . Overs76775eas Special Econom2ic Animal and Plant, 1992, 4: 40. 7 何美莲,程小卫,陈家宽,等. 桔梗皂苷类成分及其质量分析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5, 16 (6) : 457. 8 Mazol I, GlenskM, CisowskiW. Polyphenolic compounds from Platyc2odon grandiflorum A. DC J . Acta Pol Pharm, 2004, 61 (3) : 203. 9 Lee J Y, Yon JW, Kim C T, et a1.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henylp ro2panoid esters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from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A.DC J . Phytoehem, 2004, 65 (22) : 3033. 10 Toshio G, Tadao K, Hirotoshi T, et a1. Structure of p latyconin, a di2acylated anthocyan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奇的大树250字14篇
- 我学会了责任400字11篇
- 早餐专业知识培训班课件
- 爱看书的女孩200字9篇
- 叫我第一名观后感650字(13篇)
- 早期孕妇保健知识培训课件
- 早教老师礼仪知识培训课件
- 纪念白求恩app课件
- 假如我是一条蚯蚓作文800字(11篇)
- 纪念抗美援朝课件
- 2025年调度持证上岗证考试题库
- 小区物业薪酬制度方案(3篇)
- 2025年计算机一级考试题库操作题及答案
- 高血压防治指南
- 2026届潍坊市达标名校中考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 (新教材)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学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核心素养教案)
- 幼儿园膳食委员会组织机构及职责
- 2025反洗钱知识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院感控制管理
- 高二语文秋季开学第-课:笔墨山河待君行
- 阆中古镇管理办法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