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论文统计综合评价论文.doc_第1页
土地评价论文统计综合评价论文.doc_第2页
土地评价论文统计综合评价论文.doc_第3页
土地评价论文统计综合评价论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评价论文统计综合评价论文基于RSGIS的延吉市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摘 要本文从延吉市具体的地形和植被覆盖情况出发,基于遥感影像人机交换解译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对延吉市目前的土地利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得出延吉市的土地利用总体上趋于合理,但存在旱田零散、林地单一等分布不合理的问题,进而为延吉市更集约、节约地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可行性建议,以供相关土地部门参考使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遥感;延吉市 1 延吉市概况 1.1 区位和地形条件 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脉北部的丘陵地区,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290114948,北纬42504323。全市总面积为135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为27.62平方千米。人口为40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4.8万,延吉市人口以朝鲜族为主达23.3万。 延吉市城区坐落在低山丘陵地区,属于中间低平、南北东三面冈陵环抱的河谷盆地地形,境内有布尔哈通河和烟集河等河流穿过。 1.2 气候和植被情况 延吉市属于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雨水充足,年平均降水量为504毫米。基于此气候特点影像,延吉市的植被主要分为两大类: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原始自然植被为针阔混交林。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土地利用需求增长的形势下,节约集约的土地利用正日益成为现代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中的新的要求,有关对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的研究也应从主观的定性研究向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的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转变,本文借助地理信息技术中的遥感影像人机交互解译和GIS叠置分析、空间分析技术对延吉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就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进而为相关部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及开发潜力分析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为土地管理和规划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3 数据源和研究技术路线 3.1 数据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源包括:2006年9月初延吉市Landsat-7 ETM+卫星影像、延吉市15万地形图资料、延边州数字高程模型(DEM)、延吉市相关部门的土地利用数据等。其中卫星影像的轨道号均为115/30,分辨率为30米,共包括6个波段。原始影像为185185千米,覆盖的范围远远大于研究区范围,所以在影像处理过程中,对影像进行了裁剪以获取研究区影像资料。 3.2 技术路线 本文以2006年延吉市遥感影像图、延吉市数字高程点等为基础依据,首先通过控制点的选取进行影像的几何校正,在图像增强处理的基础上采用目视解译与计算机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将延吉市土地利用划分为城市建设用地、河流、裸地、阔叶林、水田、旱田及草地七个类别,然后结合土地利用年鉴中的降水量、土壤肥力等土地质量数据,将分类后处理过的延吉市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图与基于ArcGIS栅格重分类技术的延吉市坡度图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延吉市土地利用合理性评价结果,最后在以上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延吉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可行性建议。 4 研究过程 4.1 图像预处理 首先采用ENVI软件对2006年延吉市的遥感影像图进行预处理,选择控制点,进行几何校正,以得到可进一步利用的图像。 4.2 图像分类处理 采用目视解译与计算机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增强处理后的图像选择感兴趣区,进行监督分类,选用最大似然法,将延吉市土地利用划分为以下七类:城市建设用地、河流、裸地、阔叶林、水田、旱田及草地;对2006年延吉市的遥感影像图选择感兴趣区的具体操作如下:Overlay Region of Interest。 4.3 分类后处理 操作如下:Classification Classes,对完成过筛处理的分类影像进行聚合处理。 Clump Classification Post Classes,对分类影像进行过筛处理;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4.4 提取坡度图 运用GIS软件从延边州数字高程点图像上提取延吉市的坡度图,把延吉市坡度图划分为五个等级:05、510、1015、1520、2025。 5 研究结果 第一,城区由于位于河谷地区,因此坡度一般比较符合要求,都在5以内,有利于城市布局; 第二,中部是河谷平地,且靠近水体,水源充沛,土质较肥沃,是主要的水田区,是比较理想的宜农用地。水田大都位于河流两侧,灌溉比较容易,但是南部也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水田,这里坡度较陡,地形变化较大,土壤的侵蚀作用较强,从而不利于开发水田; 第三,旱田大部分位于城区的西北方,且离城区越近,地势较平坦;离城区越远,坡度逐渐加大。此外,南部冈陵区坡度较小,也零星分布着一定数量的旱田; 第四,林地多分布在城区的东南部,以帽儿山为最多,此外,城区的东北方也有林地分布。这些地区的坡度较陡,大都大于25,但这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比较适合树木的生长,是较好的宜林地; 第五,在城区的东北方向上,分布着大片的裸地,而且西北方也有一定数量的裸地。这些为利用土地的坡度一般较陡,但也有部分平坦区域,而且这些地区的光照条件及土壤水分都比较充足。 6 合理性建议 第一,对于分布不合理的部分水田,应当退耕还林。这样不仅可以使林地的分布趋于多样化,扩大林地的面积,从而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森林还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带来环境效益; 第二,针对部分旱田的分布较零散,不利于进行大范围机器耕作的问题,可以由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改变不利的地形条件,从而使各地块相连,为机器耕作创造条件; 第三,针对林地单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