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苏州市中考模拟测试卷(22) 物理.doc_第1页
2010年苏州市中考模拟测试卷(22) 物理.doc_第2页
2010年苏州市中考模拟测试卷(22) 物理.doc_第3页
2010年苏州市中考模拟测试卷(22) 物理.doc_第4页
2010年苏州市中考模拟测试卷(22) 物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苏州市中考模拟测试卷(二十二)物 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2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 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 ) “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3在下图中,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 )4我国铁路已进行了六次大提速。“和谐号”动车组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轨太近容 易被吸进铁轨,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人之间的 ( ) A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B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C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D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5下列各图中不正确的是6下图是某种光电计数器的原理示意图,其中R1是光敏电阻它的值会随着光照亮度的增大而减小,R2为定值电阻,光源的光线间歇地照射R1,A、B两点间的信号处理系统计数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照射R1时,使R1两端的电压变小;信号处理系统计数B光线照射R1时,使R1两端的电压变大;信号处理系统计数C工件挡住光线,使R1两端的电压变小;信号处理系统计数D工件挡住光线,使R1两端的电压变大;信号处理系统计数7自行车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有许多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地方。以下有关事实,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 ) A刹车时需用力捏车刹 B向车转轴处加润滑油 C手把和轮胎印有花纹 D脚蹬刻有很深的凹槽8李明在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些场景,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的重力是一 对平衡力 D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势能最大9运动会上,在100m决赛时,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10为探究两个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场情况,某小组同学把9个小磁针分别放在两个通电 螺线管之间的9个不同点的位置上如图(a)所示,小磁针静止时N极在各位置上的指向如图(b)所示(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N极)。四位同学各自画出两个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感线如图(c)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1在家庭电路中,当有一个较大功率的用电器接入电路时,灯泡亮度变暗,这一现象的正 确解释是 ( ) A线路中电阻变大; B灯泡两端电压变小; C干路中电流变小; D火线与零线间电压变大。12为了纪念在物理学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有时会用他们名字作为物理量的单位。图中四位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名字未用作物理量单位的是 ( )第卷 (非选择题 共76分)二、填空题(共34分)13观察图中的四幅图,将测量结果写在其下方相应空格处:_;_;_;_。14如图所示,用一个纸糊的箱子盖在音响的喇叭上,然后把一个玩具小矮人放在纸箱上,当用这个喇叭播放音乐时,小矮人便会翩翩起舞。 这是因为发声的物体在_;如果调节音响使响度增大,会发现小矮人舞蹈时跳得更_。15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16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到达绿纸做的光屏上,光屏上应该有_种色光,但眼睛只能在光屏上看到_光;对于流入市场上的假币,人们常借助验钞机发出的_来辨别真伪。17将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人满满一杯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原因是:_。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实验表明:在水不溢出的情况下,最多可放入好多回形针。细心的小雨同学发现: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请教老师后,她明白了:原来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_ (填“引力”或“斥力”),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18如图是运动项目中的多人划艇,划艇在竖直方向上受_和_力作用,当人向后划水、,艇就会向前进,停止划艇后,它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_。(选填“浮力”、“重力”或“惯性”)1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电动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甲 车的速度是_米秒,甲车的速度_乙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两车同时同方向出发,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20如图所示是一节普通的新干电池,它的电压为_伏,该电池的正极在图中的_端。21在图中,甲、乙、丙三个情景能反映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图_能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图_能表示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丙是利用_来吸饮料的。 22如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它的四根核心筒支撑巨 柱矗立在超大规模的地基上,钢结构从柱高约30m处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呈拱斗型,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建筑主体对地面的_。质量为1.95103 kg的钢板,其体积为 _m3,若施工安装中起重机一次将它匀速吊起30m,起重机所做功为_ J。(=7.8103kgm3)23如图(a)、(b)所示:漫画中老人和小朋友的感觉不同,但从物理学角度看,两幅图片都说明_可以改变内能。图(b)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他的重力势能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24如图是家用龟冰箱及其电路图。冰箱所用的电源是_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冰箱压缩机由温控开关自动控制,冷藏室照明灯由冰箱门联动开关控制,冰箱门打开后,联动开关处于_状态。冰箱里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温控开关会自动_ (选填“断开”或“闭合”)25一个标有“12 V”字样额定工力率未知的灯泡,在室内测得其灯丝电阻随灯泡两端电压U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假如灯丝电阻与其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室温为300K(K是热力学温度单位),那么在灯泡正常发光的情况下,灯丝的温度约为_K。三、简答题(共42分)26(1)作出图中铡刀使用中的两个力臂,并标明L1和L2。(2)家庭电路应特别注意安全用电,如图所示是安装一盏螺丝口电灯和大功察插座的实 物示意图,A、B为保险丝,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所连接的电路应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27(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显示出来。 例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木板上做_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显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 间接反映出来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变量。 例如:要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压力大小,同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做实验时我们改变压力大小的具体办法是_;要研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具体办法是:换用不同质量的球,让它们从_由静止滑下。28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_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1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_、_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 (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 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_(填“正确”或“不正确”)。 (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2所示。 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_。 29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1)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实验目的: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_、蜡烛和火柴等。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_。 2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 3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_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 测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钆 (2)在下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3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应该是右图中的图_ (选填序号)。30如图是小亮测定斜面机械效率的装置图。每次实验时,被拉韵小车沿同一斜面匀速向 上运动。下表是小亮设计的记录数据的表格(1)“较陡”时,做的有用功为_;总功为_;机械效率为_。(2)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要求写两条) a_ b_31小明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吊起钩码,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小文同学计算机械效率的过程如下: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答:当匀速吊起4N重的钩码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1.7。小明同学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在下方空白处说明错误之处,并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作出正确解答。 (本题解答要求: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要有数据代人和运算结果)参考答案1A 2C 3C 4B 5D 6A 7B 8D 9C 10C 11B 12B13(1)2.65cm (2)56.4g (3)-9 (4)0.44A14振动 高 15液化 汽化(蒸发)16七 绿 紫外线17分子间有空隙 引力 18浮力 重力 惯性190.1 大于 运动 201.5V A 21乙 甲 大气压22压强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