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验收作业流程.doc_第1页
模具验收作业流程.doc_第2页
模具验收作业流程.doc_第3页
模具验收作业流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具验收作业流程 1.0目的: 为加强注塑部新来之模具验收流程,保证模具验收的准确性与工作职责之确认.2.0范围:此控制程序适用于注塑部所有模具的验收(包括外来与自制).3.0职责: 修模技工负责对模具的检查与的填写. PMC依据和工程资料,开立 注塑主管对及试模结果负责,并负责填写. 技术部经理对模具的验收作出最终判定.4.0工作程序:4.1. 所有模具进入注塑部后,首先交由修模技工签收.修模技工对所来之模具依据进行检查,并将结果登记于.可依条件对模具进行拍照保存.如有需要维维修项目在备注栏中注明,并与注塑主管,PMC协商是否维修及维修时间.4.2.填写完毕后,用邮件形式传于注塑主管等相关人员.4.3.PMC依据和工程提供之资料开立,如果需要再维修的模具需待修模完成后再发行.4.4.注塑部依据对模具进行调试,并将试模结果写于以邮件形式传给相关人员.4.5.技术部经理根据与,决定该模是需要再维修或是能够接收.如果可以接收在上签署审核,并附上意见.4.6修模技工将已被验收审核的模具转给注塑部,注塑部将已被验收合格的模具摆放至模具架上,并标注位置.5.0表单 5.1 5.2 5.3 编制: 审核: 批准:附录:试模的主要步骤 1、查看料筒内的塑料是否正确无误,及有否依规定烘烤,(试模与生产若用不同的原料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 2、料管的清理务求彻底,以防劣解胶料或杂料射入模内,因为劣解胶料及杂料可能会将模具卡死。测试料管的温度及模具的温度是否适合于加工的原料。3、模具在慢速合上之后,要调好关模压力,并动作几次,查看有无合模压力不均等现象,以免成品产生毛边及模具变形。4、以上步骤都检查过后再将安全扣杆及顶出行程定好。5、如果涉及最大行程的限制开关时,应把开模行程调整稍短,而在此开模最大行程之前切掉高速开模动作。因在装模期间整个开模行程之中,高速动作行程比低速动作行程要长。 6、在作第一模射出前请再查对以下各项: 、加料行程有否过长或不足;、压力是否太高或太低;、充模速度有否太快或太慢;、加工周期是否太长或太短。、了解产品型腔结构特点,深腔结构或结构较为复杂的模具是否回出现粘模的可能,在最初调试射出前须喷适量的脱模剂,以防止产品粘模。 以防止成品短射、断裂、变形、毛边甚至伤及模具。 若加工周期太短,顶针将顶穿成品或剥环挤伤成品。若加工周期太长,则模蕊的细弱部位可能因胶料缩紧而断掉。这类情况可能会使你花费两三个小时才能取出成品。 事先做的充份考虑及时的措施必可避免严重及昂贵的损失。 7、调整压力及射出量以求生产出外观令人满意的成品,但是不可跑毛边尤其是还有某些模穴成品尚未完全凝固时,在调整各种控制条件之前应思考一下,因为充模率稍微变动,可能会引起甚大的充模变化。 8、要耐心地等到机器及模具的条件稳定下来,一般要等10分钟以上。可利用这段时间来查看成品可能发生的问题。 9、螺杆前进的时间不可短于闸口塑料凝固的时间,否则成品重量会降低而损及成品的性能。且当模具被加热时螺杆前进时间亦需酌予加长以便压实成品。 10、合理调整减低总加工周期。 11、把新调出的条件至少运转10分钟以至稳定,然后至少连续生产一打全模样品,在其盛具上标明日期、数量,并按模穴分别放置,以便测试其确实运转之稳定性及导出合理的控制公差。(对多穴模具尤有价值)。 12、将连续的样品测量并记录其重要尺寸(应等样品冷却至室温时再量)。 13、把每模样品量得的尺寸作个比较,应注意: 尺寸是否稳定。是否有某些尺寸有增加或降低的趋势而显示机器加工条件仍在变 化,如不良的温度控制或油压控制。 尺寸的变动是否在公差范围之内。 14、如果成品尺寸不甚变动而加工之条件亦正常,则需观察是否每一模穴之成品其质量都可被接受,其尺寸都能在容许公差之内。把量出连续或大或小于平均值的模穴号记下,以便检查模具之尺寸是否正确。 15、记录且分析数据以作为修改模具及生产条件的需要,且为未来量产时的参考依据 。 16、按所有成品尺寸的过大或过小以调整机器条件,若缩水率太大及成品显得射料不足,也可作参考以增加闸口尺寸。 17、各模穴尺寸的过大或过小予以修正之,若模穴与门口尺寸尚属正确,那么就应试改机器条件,如充模速率,模具温度及各部压力等,并检视某些模穴是否充模较慢。18、依各模穴成品之配合情形或模蕊移位,予以各别修正,也许可再试调充模率及模具温度,以便改善其均匀度。 19、检查及修改射出机之故障,如油泵、油阀、温度控制器(料筒温度、干燥温度、模具温度)等等的不良都会引起加工条件的变动,即使再完善的模具也不能在机器维护不良的条件下发挥良好的工作效率。 20、在检讨所有的记录数值之后,保留一套样品以便校对比较已修正之后的样品是否改善。21、当模具或原料及色母(色粉)存在问题时,须保留存在问题的样品,并且此样品要最能反应出模具或原料及色母(色粉)的问题点。 22、试模通知单填写要求: 、称重产品单重和浇口重量,小件产品至少称重10模取平均值,并填写在该栏里;、如实填写原料干燥、料筒温度、热流道温度、模具温调工艺、开锁模、中子、射胶、保压、熔胶、松退、托模、操作方式、冷却及周期时间等相关注塑工艺,如有必要单独填写注塑工艺作业指导书,以便更为详细的记录注塑成型工艺,即应保存所有有助于将来能顺利建立相同加工条件的数据,以便获得合乎质量标准的产品。、详细记录模具、原料、色母(色粉)所存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