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课文读后感_第1页
《黄山奇松》课文读后感_第2页
《黄山奇松》课文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黄山奇松课文读后感今天我学了黄山奇松一课,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真是名负其实。我在电脑上又查到了很多关于黄山松的资料。黄山之松,松松皆不相同,都具有特色。而“黄山十名松”更是这“松家族”中的精品。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挺立玉屏峰车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我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上处海1680米,树高米,树龄约800多年,是黄山松中的“元老”。黄山的松还有很多,像望客松,送客松,探海松,黑虎松,卧龙松,麒麟松等等。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饱经风箱,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来到。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人们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有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他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别。黄山松千姿百态。他们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是的黄2/3山更加神奇,更加优美。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黄山松的精神,“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的精神。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读后感汇总第1课师恩难忘课文读后感第2课陶校长的演讲课文读后感第3课寻隐者不遇所见课文读后感第4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课文读后感第5课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读后感第6课变色龙课文读后感第7课金蝉脱壳课文读后感第8课成语故事课文读后感第9课推敲课文读后感第10课嫦娥奔月课文读后感第11课读书莫放“拦路虎”课文读后感第12课伊索寓言课文读后感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课文读后感第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读后感第15课艾滋病小斗士课文读后感第16课黄果树瀑布课文读后感3/3第17课黄山奇松课文读后感第18课莫高窟课文读后感第19课天火之谜课文读后感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读后感第21课诺贝尔课文读后感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课文读后感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读后感第24课少年王冕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