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六课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认识论 求索真理的历程 认识论 一 本课考点 一 本课考点 实践的概念 实践的特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理是客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真理和谬误 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 二 考查重点 二 考查重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 三 考点填空 填 读三 考点填空 填 读 背 背 第一框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1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人们 的物质性活动 是一种 活动 2 实践的特征实践的特征 性 性 性 3 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1 1 实践 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 实践是认识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实践是认识的 2 认识对实践具有 认识 真理和科学理真理和科学理论论 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错 误的认识 事物的发展 第二框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 真理是客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真理是客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1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 的哲学范畴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反映 2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最基本的属性是 真理形式是主观的 内容上是客观的 真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于人们的立场 观点 和方法不同 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每个人的知识构成 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 但其中只有一种认识是正 确的 即只有一个真理只有一个真理 3 真理的 任何真理都是 来说的 都是 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条件 真理就会变成谬 误 4 真理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 任何真理如果超出了自己的 适用范围和条件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 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 1 认识具有 原因原因 认识的主体受 制约 认 识的客体是 的 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2 认识具有 原因 原因 认 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的 人是世代延续的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 实践的循环 是一种 的前进或 的上升 追求真理是一个 的过程 因此 我们要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归纳 认识论 归纳 认识论 实实践践观观 真理 真理观观 框 框题题 求索真理的 求索真理的历历程程 1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2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认识 科学理论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3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 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 无限性 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开 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四 易错易混知识点四 易错易混知识点 1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改 2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不存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 改 3 实践活动是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 不存在盲目的实践 改 4 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 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改 5 实践等同于实际 2 改 6 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 也源于间接经验 改 7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 改 8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改 9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改 10 物质是认识的来源 改 11 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改 12 有用就是真理 改 13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改 14 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真理 改 15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改 16 真理之所以是真理 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改 17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 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改 18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所以真理是客观的 改 19 认识的反复性表明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改 20 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改 21 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真理 改 五 课堂练习五 课堂练习 1 2012 年 10 月 25 日 中国第 16 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精确入轨 这 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亚太组网 形成区域服务能力 并按计划于 2013 年年初向亚太大部分地 区提供正式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这表明实践 是以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活动 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是客观见之 于主观的活动 A B C D 2 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与 神舟九号 飞船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两个飞行器要以比子 弹还快数倍的速度飞行 完成无缝对接 难度好比百米之外 穿针引线 这直接体现了实践具有 A 客观物质性 B 主观能动性 C 社会历史性 D 相对独立性 3 2013 山东卷 23 题 梦想是海市蜃楼 还是绿洲 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 与 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没有革命的理论 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人类的心灵需要到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4 12 安徽卷 11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 革命性地改变 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 为传染病 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 这说明 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 B C D 5 2013 广东卷 35 题 以前人们认为 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 但某工程团队 利用 电纺 技术 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 做成的材料既轻又 3 薄 不仅更坚固 而且更具韧性 该团队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 A 深化了理论认识 推动事物质变 B 立足于实践探索 改变实践手段 C 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 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6 2013 四川卷 8 题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 三赠刘员外 一诗中写道 信书成自误 经事渐知非 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行之 明也 方其知之 而行未及之 则知尚浅 不出户 知天下 不窥牖 窗户 见天道 A B C D 7 2013 安徽卷 4 题 2013 年中央 一号文件 指出 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 家庭 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 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 低 小 散 难题 推动传统农业升级 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 这表明认识是 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 B C D 8 2013 北京卷 26 题 图 10 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A 人们的主观愿望无法变成客观现实 B 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C 要改变客观现实必须发挥集体力量 D 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地地指导实践 9 2014 大纲全国 农谚说 蚯蚓叫 大雨到 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 经过反复观 察和实验 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 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 蝼蛄叫 大雨到 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他又发现 春秋蝼蛄叫 大雨定会到 但 盛夏蝼蛄叫 大雨不会到 这表明 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 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 B C D 10 2014 浙江 不久前 研究人员发现 把健康成年小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 它们辨别音高的能 力也可显著提高 此前 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未成年阶段 且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 表明 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A B C D 11 泰戈尔说 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 这说明 A 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 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D 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12 从 发展才是硬道理 到 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 从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到 努力实现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党和政府对发展观 公平观的认识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这表明 A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 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C 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D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13 12 课标卷 22 以前 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 现在科学家发现 在水深 超过 4000 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 在高温 高压 剧毒 缺氧的环境里 仍然存在大量海底 热液生物 它们考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呢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B C 14 12 福建卷 35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 200 多年时间里 许多科学家认为 整个宇宙都要 服从这一 永恒定律 20 世纪初 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 4 确的 牛顿力学的 永恒定律 神话被告打破 这启示我们 A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D 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15 12 海南卷 21 2011 年 9 月 科学家在 中微子振荡实验 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 光速 但随即发现实验存在问题 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最新测量结果显示 中微子的运行速 度并没有超过光速 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由此可见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 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 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认识联实践发展而发展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 A B C D 16 2013 天津卷 8 题 在 集安高句丽壁画 一书中 作者称图一为 剁肉图 把古人右手所 持工具看作菜刀 后有研究者结合该书图二 烤肉串 和图三 厨师扇风 认为古人右手拿的是 史称 便面 的中国古扇 因此图一应叫 烤肉图 对文物图像命名中存在的不同见解 应坚持观点是 A 真理是客观的 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B 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 真理只有一个 C 真理是有条件的 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D 真理是具体的 是相对特定的过程而言的 17 2013 浙江卷 29 题 十年前 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 现在已经把三千种 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 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 这是因为 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实践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 B C D 18 2014 全国一 2013 年 8 月 十万个为什么 第六版出版 开放性 探索性是其突出亮 点 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 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 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 在一些问题上不 设标准答案 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往往 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 B C D 19 2014 北京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讲 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 在实践中对这 两座山 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 二是既要 金山银山 也要保住绿水青山 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认识过程 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团HRBP面试攻略与题库精 编
- 大学秋季田径运动会策划方案
- 大学生军训动员大会发言稿
- 大学毕业生求职面试技巧
- 培训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小儿肠炎伴脱水课件
- 餐饮加盟赔钱转让合同范本
- 出租车租赁合同补充协议
- 国际物流客户托运合同范本
- 蚊香品牌代理加盟合同范本
- 15D500-15D505 防雷与接地图集(合订本)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SX-22163-QR345工装维护保养记录
-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
- 2023年航空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候机楼服务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MBA培训进修协议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LY/T 2501-2015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规范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GB 1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