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酵染菌应急预案一、 染菌确认与报告1、 染菌确认a、连续3个样品镜检发现有杂菌且有增多趋势,无菌试验样品发现染菌,发酵各项理化指标有明显异常变化的,可判断为染菌;b、怀疑染菌的罐,在不影响正常生产安排的前提下,继续培养,且取无菌样进行肉汤培养,同时做平皿划线分离,直到结论明确。2、 染菌报告发酵车间员工发现染菌和疑似染菌的情况,必须立即报告车间主任,发酵车间主任了解情况后做初步判断,并通知菌种车间、中试车间及生产部经理,共同判断、分析。发酵车间应首先发现本车间的发酵染菌情况,否则车间主任和工艺员应负有责任。二、染菌现象描述对染菌罐样品,应做以下描述: 1、 发现染菌的时间确定从哪一个样品开始发现染菌(或怀疑染菌),之后的样品有没有同样的现象、杂菌量有无变化。2、 镜检描述菌体形态(结合美兰和品红两种染色方法染色同时判断,比较所染杂菌与生产菌变化情况的形态),染色深浅,大小,数量(与生产菌比较)。注:镜检应观察5个视野以上,Bt、杆菌肽发酵液样品应稀释10倍再涂片镜检。3、 理化指标pH变化情况,菌浓变化情况,对效价的影响,发酵液气味附样品描述记录: 染菌分析记录表生产批号: 罐号取样时间镜检情况备注分析讨论情况:结论: 签名: 年 月 日处理措施: 签名: 年 月 日预防措施: 签名: 年 月 日三、染菌检查与分析1、 思想认知发生染菌情况后,各车间负责人应实事求是,主动查找车间范围内的问题,杜绝本位主义,做到通力协作、齐心分析、查阅书籍、逻辑推理、认真检查、严格试验、广泛讨论、不辞辛苦。2、染菌原因初步分析a、种子罐早中期染菌:母瓶种子带菌。 空气过滤器“漏菌”。 灭菌不到位。 接种操作不严密。 其他意外事件(如停电、阀门坏等)。b、发酵罐早中期染菌:种子罐带菌。 空气过滤器“漏菌”。 灭菌不到位。 移种操作不严密。 补料操作或补料液有问题。 其他意外事件(如停电、阀门坏、设备漏等)。3、 杂菌分离、培养 对已确定染菌和隐性染菌的罐批,应取染菌发酵液(或疑似染菌的发酵液)无菌样, 在平皿上标明样品的品名、来源与取样时间,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平皿划线分离,在37恒温箱内培养, 每天在灯光下检查有无杂菌生长。观察杂菌菌落特征,并涂片镜检,确定所染杂菌的类型。4、 杂菌耐热性实验 取染菌发酵液(或疑似染菌的发酵液)4瓶,标明品名、来源与取样时间取1瓶作对照,另3瓶分别在110、115、121灭菌30分钟。然后将四个样品定量接入肉汤培养基,在37恒温箱内培养,观察肉汤的培养情况。5、 设备检查 a、空气净化系统 打开预、精过滤器壳体,拆检过滤器橡皮垫圈,检查是否有老化、断裂而失去密封效能;拆检预、精过滤器滤芯,检查是否有老化、断裂,滤芯外观孔目是否有堵塞、变形现象。拆检结束,安装壳体并对过滤器法兰接口、排污阀、空气取样阀、压力表丝口、空气阀、焊接缝等进行试压、试漏,密封性能需达到无泄漏标准;且预滤、精滤的压差应在0.05MPa的范围之内。 b、罐体、阀门试漏准备好洗衣粉水、刷子,盖好罐盖,关闭排气阀,开启进气阀,给发酵罐加压,当罐压0.10MPa时,即可对该罐进行试漏。试压试漏方法:试外漏时,把洗衣粉水喷涂在阀门阀盖、法兰或丝口上,及阀门整体外部和管路焊缝等可能泄漏的地方。试内漏时,关闭待试阀门,把洗衣粉水喷涂在阀门排气管孔上,经涂抹部分如有气泡产生,可以确定有漏点,应及时复检。c、蛇管、夹层试漏放尽罐内积水,开空气吹干或用布擦干罐内壁.将蛇管、夹套内充满水,注意观察是否有水渗出。也可将夹套内的水放尽,将压缩空气通入蛇管、夹套内,用洗衣粉水喷涂,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6、 无菌试验发现染菌的设备处理后应做无菌试验: a、培养基配方 原料名称配比()酵母粉0.5玉米浆3葡萄糖1氯化钠0.5消前pH6.57.0。b、培养条件372,48hr以上注:消后应取样涂片镜检,作为镜检对照。7、 菌种车间接种后,将肉汤培养基1520ml倒入接种瓶中,与残留液混合, 37恒温箱内培养48hr以上。8、 环境检查与清洁a、超净工作台沉降菌检测b、菌种、发酵车间环境清洁 三、 染菌处理1、染菌料液的处理 参照发酵异常现象的处理SOP2、设备处理 在染菌料液处理完后,在再次投料之前, 先彻底清洗染菌发酵罐罐体、附件, 同时进行严密程度检查,以防渗漏,然后用甲醛等化学物质熏蒸处理,再用蒸汽灭菌包括各种附属设备。四、 预防措施与基础研究1、 空气系统 定时放水,保持干燥。定期拆检,在过滤器灭菌时要防止过滤介质被冲翻或烧灼,还要防止发酵液倒流入空气过滤器内。 2、 设备检修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应做到无“渗漏”,无“死角”。定期试漏。无菌操作室和菌种培养间定期消毒,以保持无菌状态。 定期用甲醛熏消。3、 操作要求 发酵罐放罐之后,对罐体和附属设备进行全面清洗和检查,清除罐内的残渣,除尽罐壁上的污垢,清除罐内附件处的堆积物。 培养基配制时要防止物料结块或带入异物,配料罐和输送料液系统要定时清洗消毒。 对进入无菌室的全部物料、器械实行灭菌。4、 人员培训a、对新员工培训,应采取学徒制,指定有资质的技术工当师傅,并对新员工的学习进程做好跟踪考核,保证其操作水平。b、对员工进行划线分离、无菌取样等基本操作培训,保证操作的准确性、一致性。c、定期开展岗位操作竞赛,对员工的操作质量进行考核,提高员工进行日常操作培训的积极性。5、 整理出公司各发酵产品正常生产时各周期的典型镜检照片各一套,收集典型的染菌料液镜检照片和各种杂菌的镜检照片。6、 研究不同的杂菌单独培养时的情况,如形态,生长速度,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通气、计数式接种量等因素的影响。7、 研究不同的杂菌和生产菌种混合培养时的情况,重点是观察在不同的混合时间混合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