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旅游工作年鉴.doc_第1页
云浮旅游工作年鉴.doc_第2页
云浮旅游工作年鉴.doc_第3页
云浮旅游工作年鉴.doc_第4页
云浮旅游工作年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云浮旅游年鉴来源:云浮市旅游局 日期:2009-07-092008广东旅游年鉴(云浮市)一、综述【总体情况】2007年,云浮市旅游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抓手,进一步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步伐,确立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加强行业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宣传促销,着力提升总体接待水平,打造云浮旅游知名品牌,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先后举办了首届云浮旅游文化美食节、首届旅游服务技能大赛和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云浮)联席会议等多项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有力促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据统计,全市共接待旅游者390.84万人次,同比增长27.03 %;实现社会旅游总收入31.03亿元,同比增长25.42 %,占全市GDP的10.67%,其中旅游创汇1768.72万美元,同比增长38.04%。【旅游行业规模】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计有旅行社9家,其中国际社1家,国内社8家;星级饭店19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4家,二星级13家;绿色饭店18家;有各类景区(点)36个,其中3A景区3家,2A景区3家。旅游从业人员9732人,其中全市导游人员75人,当年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为6.52亿元。【重大旅游决策】云浮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云浮市旅游行业法规汇编;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书记郑利平,市委副书记、市长欧真志到市创优办、市旅游局展开调研活动时强调,全力以赴,按时按质完成“创优”工作任务。【重大旅游活动】2007年,云浮旅游在“创优”东风的有力推动下,气象一新,盛事连连。重大旅游活动有:创优工程全面铺开、“金秋万人游云浮”、首届旅游服务技能大赛的举办、两广十市区域旅游(云浮)联席会议的召开、首届云浮旅游文化美食节的盛大举行等。【2007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有关情况】云浮参加了省旅游文化节的开幕式、花车巡游、旅游招商会、广东国际旅游大促销活动等。共投入资金近30万元,展销会上设5个展位,崔逢池副市长率团50多人参展。二、旅游接待与收入2007年,云浮市旅游主管部门抓住机遇,积极有序地推进各项旅游工作,大力拓展县域、镇域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实现了全市旅游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全市共接待旅游者390.8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3%;实现社会旅游总收入31.03亿元,增长25.42%,其中旅游创汇1768.72万美元,增长38.04%,【入境旅游】 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际过夜游客 5.05 万人次,同比增长21.8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768.72万美元,同比增长38.04 %。【国内旅游】 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过夜旅游者288.67万人次,同比增长26.13%;国内旅游收入29.69万元,同比增长25.38 %。【出境旅游】 2007年,全市旅行社组织出境游877 人次,其中,海外游 89 人次,香港游 615 人次,澳门游 173人次。【黄金周假日旅游】 2007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49.97 万人次;主要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27.14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8.03 亿元,同比增长 30.95 %。“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 28.11 万人次;主要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5.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7.42 亿元,同比增长 33.03 %。“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 33.95 万人次;主要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5.8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53 亿元,同比增长27.69 %。三、旅游宣传促销与节庆活动2007年,我市旅游系统紧紧围绕“创优”这个中心工作,以“引客入云”和提升云浮旅游业的知名度为目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较好地开展、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促销和节庆活动。【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一)组团参加、联合举办及参与了系列促销活动:1月份我市与肇庆青旅联合举办“2007粤西欢乐之约”旅游推介会;2月份与广州电视移动频道、芒果网在广州举办“云浮金水台温泉自驾游启动仪式”;3月份参加中国(广州)国际旅游交易会和中国网上旅游博览会、中国(成都)第十届海峡两岸联谊会;4月份中国(苏州)国内旅游交易会;7月份第17届西南经济区市长(茂名)联席会议暨旅游精品线路推介会;11月份2007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通过积极对外推介“六祖故里、云石之都”的城市形象,较好地打造“青山绿水云浮游、六祖故里石乡行”的旅游品牌。 (二)成功参与、承办多项重大节庆(庆典)活动:1月29日新兴国恩寺舍利子出土新闻发布会;3月24日韩国釜山梵鱼寺住持率信众参拜东土禅宗祖庭国恩寺交流访问活动;4月18日参加“百年大公看广东之走进云浮”活动启动仪式;8月郁南无核黄皮旅游文化节;9月20日举行的2007云浮首届旅游服务技能大赛;10月21至23日举行的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云浮)联席会议、2007首届云浮旅游文化美食节;11月24日在广州举行的2007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大促销活动等等。做到“每季有节庆,月月有活动”,我市宣传促销好戏连台,高潮不断。 (三)报纸电视、期刊杂志、网络宣传轮番登场,做到全方位、高密度塑造云浮旅游新形象,提高云浮知名度。具体有2006年12月31日争取香港商报刊出“走进粤西云浮专辑”;2007年1月18日珠江台播出美食特工之罗定篇、六祖惠能音乐剧在新兴六祖广场盛大公演;2月争取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近科学摄制组前来我市展开国恩寺舍利子电视片拍摄工作;3月接待省旅游文化传播委员会暨岭南百景编委会李存修老师一行3人到云浮采风;5月30日在中国改革报刊出云浮“创优”及“五一”黄金周专版;6月在中国旅游出版社编印的中国旅游节庆大辞典上认刊云浮旅游两个版面;7月参加“寻古岭南行之魅力云浮大众文化论坛”;9月21在中国旅游报刊出云浮旅游“创优”彩版、同月亚太经济时报刊出云浮“创优”专题报道;11月在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会刊和南方日报之典藏岭南一书刊登云浮旅游简介及郁南禾楼舞;12月邀请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采访拍摄制作9加2旅游大放送魅力云浮旅游专辑。此外,为配合“创优”、两广十市联席会议及参加2007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宣传需要,委托前方广告公司车游广东印制了走进云浮、云浮一日游之各县线路折页等宣传品各10000份,两广十市自驾游指南2000份;于9月18日开通了云浮旅游网站和两广十市自驾游栏目,配套建设了3个旅游咨询中心;联系广东社科院旅游经济研究所组织专家编撰感悟云浮一书。以上累计投入宣传资金130多万元。 (四)“走出去、请进来”,积极联合市外旅游局、旅行社和有关媒体推介云浮旅游产品与线路:1月争取肇庆、广州等地旅行社160人到云浮、新兴踩线;2月接待省中旅组织的韩国禅宗文化交流考察团二批80多人到新兴龙山国恩寺参观考察;8月接待中山旅游界、新闻界一行8人我市踩线并于同月与南湖国旅组织策划中山市市民“千人游云浮”活动;10月接待两广十市会议代表和旅游界同行考察我市景点。【节庆活动】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云浮)联席会议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是在茂名市倡议下于2004年成立的一个区域旅游合作组织,是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一个具体实践。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云浮)联席会议于2007年10月21日至23日在六祖故里,云石之都一一广东省云浮市隆重举行。来自两省(自治区)旅游局领导、两广十市政府领导、旅游局领导、旅游企业领导、特邀嘉宾和传媒界的朋友150多人参加了本届联席会议。会议由云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崔逢池主持,广东省旅游局领导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领导分别作重要讲话,云浮市人民政府市长欧真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来自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教授围绕大会主题“两广十市共携手,推动和谐城乡游”作了专题讲座。会上来自两广十市旅游局领导签订了两广十市“和谐城乡游”联合推广行动宣言。会议期间,参会领导和嘉宾除参加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云浮)联席会议外,还参加了第四届中国(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云浮市首届旅游文化美食节以及考察了云浮的旅游景区等活动,并就如何推进两广区域旅游合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沟通。首届旅游文化美食节由云浮市人民政府主办、云浮市旅游局承办、云浮日报社、云浮市广播电视台协办、广州健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承办的2007云浮首届旅游文化美食节于10月21日至10月28日在云浮市英东体育馆隆重举行。本届美食节作为“2007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对弘扬云浮的饮食文化,推动云浮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提高云浮在国内、国际知名度具有积极意义。本届美食节集美食展示、美食品尝、节庆游乐于一体。从10月21日开始,一连八天举办云浮名菜名点展示和中外美食嘉年华,形成规模较大的美食盛会。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美食大展销、美食精品文化展、十大金牌名菜名点评比、云浮美食征文比赛、旅游特产展、啤酒狂欢节、文艺汇演等活动。首届旅游服务技能大赛于2007年9月12日至13日在云城举行。来自我市各县(市、区)17家酒店共210名选手齐集云浮市群众艺术馆和凯旋酒店,分别参加仪容仪表服饰表演、中餐摆台、中式铺床、艺术插花、食品雕刻、前台知识问答共六个项目的比赛。参赛酒店内有多家星级酒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云浮旅游业尤其是酒店业的服务水平。该次大赛是为配合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业尤其是餐饮业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而举行的一项赛事,为云浮设市以来的首次活动。【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一)于2月9日、11月2日分别参加了广西梧州龙母文化节和桂东粤西6市区域旅游合作座谈会,签订了相关旅游合作协议。(二)9月1日至4日参加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玉林)联席会议;(三)10月21日在云浮成功举办两广十市区域旅游合作(云浮)联席会议,签署了“两广十市共携手,推动和谐城乡游”的合作协议。会议以规模大,内容丰富,安排周到、接待细致而受到与会者好评。四、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点)建设【旅游规划】郁南县大湾南江古民居文化旅游区、新兴县神仙谷景区、云安卧龙湖生态旅游区、云城区安塘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区等多个景区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均已编制完成。【旅游区(点)与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是我市景区建设与管理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有力指挥下,我们主动协调,加强指导各地各景区的资源开发与招商引资工作,以“创A”为抓手,以规范经营、标准化管理为切入点,开展景区评A工作,迅速完善了龙山温泉和蟠龙洞两个省级景区的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星级旅游公厕及有关指示牌、景点解说牌和各种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建设,于12月初完成了我市6个景区的评A工作任务,其中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区、蟠龙洞景区、龙湾生态旅游区被省评为3A景区。我市新兴县(六祖文化、温泉文化)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县”。新兴县六祖镇,罗定连州镇、龙湾镇,郁南县连滩镇、建城镇,云安县南盛镇,云城区安塘镇等7个镇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镇”。新兴龙山塘村,罗定龙岩村、中安村、南充村,郁南五星村、云城水东村、云安大枧村等7条村被评为“广东省旅游特色村”。【旅游商品】目前我市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主要有新兴凉果、果腩、不锈钢制品、石材工艺品为主,多为私营业主经营。新兴马林食品有限公司年凉果生产总产值在1800万元以上,旅游产品占总产值比重达50%,产品销售率在95%以上,税收总额130万元。广东凌丰集团有限公司年工业总产值76000万元以上,税收总额4200万元,产品销售率在98%以上,旅游产品占生产总值比重30%。云浮旅游商品开发较滞后、起步较迟,紧贴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少之又少;旅游商品品种花式更新慢,新产品开发乏力;旅游商品的包装不够重视,许多商品包装简陋,与旅游商品价值不相称;旅游商品销售点少,布局不合理;旅游商品生产规模不大。【旅游扶贫工程】2007年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广东省旅游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省旅游局的部署,结合云浮实际,积极开展我市的旅游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旅游主管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的支持、协作下,我市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市申报的五个项目有四个入围,争取到省的资金240万元。2007年我们积极开展监督和指导工作,确保2006年度的四个旅游扶贫重点项目的200万元扶贫资金,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来使用,用到实处,发挥作用。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展开,收到了较好的成效:1各旅游扶贫点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龙湾景区、大湾古民居文化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已建成,各景区的指示牌、图形标识已初步设置完善,整个景区的面貌、形象焕然一新,景区的知名度增加,来景区游览的游客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数达390.81万多人次,旅游总收入近30.9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27.02%和25.22%。2.云安卧龙湖生态旅游区、新兴神仙谷景区、罗定罗镜旅游度假区、云城区安塘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区等景区的接待设施正在加紧建设。3旅游扶贫增加直接就业 162人,间接就业3783人,使当地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4旅游扶贫促进了农副产品的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游客日增,当地农副产品畅销,当地村民直接受惠。5旅游扶贫,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旅游项目开发,农民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多了,新建楼房的人多了,农村卫生状况改善了,村道、屋巷实现硬底化,大部分扶贫点都建成生态文明村,正是“旅游扶贫,造福为民”。6有关部门协助解决交通瓶颈有7处,40公里,进出景区的道路实现了水泥硬底化或正在加紧建设中,大大地方便了景区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同时便于农副产品的外销。7.旅游扶贫项目设施的不断配套完善,吸引了大批珠三角游客来我市观光旅游,特别是自驾车游客日益增加,带旺了餐饮、旅业等服务业,整个社会对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点)、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全市吸引的旅游投资总量(包括景区、酒店、旅游购物商场、基础设施等)日益增加。8.罗定龙湾景区已顺利通过国家AAA旅游景区的评定、郁南大湾南江古民居文化旅游区、罗定罗镜旅游度假区的蔡廷锴将军故居、东山公园已顺利通过国家AA级旅游区的评定。【旅游强县工作】做好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县各项工作。我们按照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县的标准,指导开展资料的收集、组卷、装订和硬件建设、城区的环境整治等工作,并多次进行督查。申报的新兴县于2007年12月通过市的初审,并报请省验收。经广东省旅游强县验收组的全面验收,新兴县以高分通过省验收,成为我市第一个广东省旅游强县。2008年1月22日正式发文确认。【旅游信息化建设】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强我市旅游信息化建设。“云浮市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也称为“云浮旅游网”于2007年9月18日正式开通运行。云浮市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是我市旅游业对外的一个宣传窗口,也为我市旅游业的宣传促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云浮市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包含了商务和政务两部分,商务部分将实现宣传促销和网上交易的功能,能够满足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对宣传促销和网上交易的需求,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宣传促销和网上查询、网上交易服务。政务部分有利于政务公开和简化政务工作,实现上传下达的功能,提高旅游行政部门工作效率。五、精神文明建设与旅游教育培训【加强行业管理力度,开展诚信旅游活动】1、深入开展诚信旅游活动。推进景区(点)、旅行社、饭店和导游人员建设“诚信信息库”,引导诚信单位和从业人员“守法经营、诚信服务”,游客理性消费。2、推行行业标准,抓好旅游饭店、旅游厕所的星级评定工作。加强了旅游饭店的管理,做好星级评定和复核工作。目前,我市拥有19家星级饭店,18家绿色饭店,评定星级旅游厕所7间。3、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加强对各县(市、区)、各旅游企业的业务指导,做好旅游安全管理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对我市旅游行业特别是景区、旅行社、旅游汽车公司、旅游饭店及公共聚集场所开展安全大检查,对安全隐患和不符合行业要求、消防要求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及措施,督促整改。4、加强市场整治。质监所加强对我市的旅游市场整治工作,检查了导游人员、旅游汽车的证照和资格证书等,对旅游市场及经营场所做到齐抓共管,确保旅游市场秩序良好。5、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评先”、“创优”活动,提升全市旅游服务业的水平。4、与市质监局联合举办50多家旅游经营单位参加的旅游标准化知识和标志用信息图形符号培训班,还到相关企业检查了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情况。【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加强旅游培训。我们举办了2期400多人参加的中、高级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还与市劳动保障局联合举办1期120多人参加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通过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确保全市80%以上的旅游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六、大事记2007年9月12日至13日云浮市首届旅游服务技能大赛在云城举行。2007年9月18日,云浮市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平台即云浮旅游网开通。2007年10月21日至23日两广十市区域旅游(云浮)联席会议在云城隆重召开。2007年10月21至28日首届旅游文化美食节在云城英东体育馆广场举行。2007年12月,新兴县通过省创强办的验收,成为云浮市首个广东旅游强县。蟠龙洞省级风景名胜区(AA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周围有三茂铁路、西江水道、广梧高速、324国道等相通。距广州市160公里。是喀斯特(岩溶)地貌的自然生态风景区。1993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其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蟠龙洞景区规划面积21.36平方公里,主景区蟠龙洞是一个经历了一亿七千多万年逐渐形成的次生溶洞,发育于石灰岩变质的大理岩中,洞内次生化学沉积物千姿百态,拟人拟物,栩栩如生,洞体迂回曲折,形若蛟龙,洞分三层,上层天堂通天洞,下层龙泉地下河,中层九曲长廊,层层相连,洞内石花高挂,钟乳低垂,石笋如林,一步一景,五步换形,景若天成,景景皆奇。最为奇特的是其洞内的石花石头开花,在洞内的岩壁上长出的簇簇石花,见气成石、变幻无穷,石花玲珑剔透,晶莹如玉,洁白无暇,形态万千。其生长不受重力所约,不按重力方向生长,而向四周节节开花,在1987年的国际洞穴年会上被世界洞穴协会誉为世界三大石花洞之一。据洞穴专家用碳十四同位素年龄法测定,其开始形成于约35万年前并以每100年长1厘米的速度生长。它是由三种洞穴化学沉积物方解石、文石和卷曲石以花卉状组合而构成,其典型的组合结构以钟乳石为干,文石为枝、为花,卷曲石为节、为皮、为蕾。古化石区:1984年经有关专家系统挖掘采集和鉴定,在洞内所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被证实为距今约五、六十万年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剑齿象、大熊猫等动物的牙齿化石及新石器时代的智人化石。玉罗伞帐:其外形有如人们常见的罗伞蚊帐,在世上极其罕有,它由两部分组成,顶部的盾形板面叫石盾,也叫调色板,从盾顶坠下的部分叫盾坠,是石幕式石幔的一种,两部分结合起来便是一床神似玉石的华丽宫廷蚊帐,故称为“玉罗伞帐”。其后部色泽较暗,生成于24200年前;而前半部洁白如玉,估计其生成年在距今数千年间,其成因目前仍是一个谜。天堂大厅:这里是蟠龙洞最宽阔、最深邃的大厅,从洞顶到洞壁都是流石和滴水石的天下。这里有洞内最壮观的石瀑布,最宏大的石幕,最高耸的石柱,最神奇的石钟乳、石筍、石旗和水母、石龟等溶洞奇景,是洞景最集中最神奇的地方,奇景叠出,美景多不胜数。蟠龙天湖:是人工开挖成的湖泊,环湖广植树木花卉,湖中有小岛,岛上绿树成荫,它与主景区蟠龙洞及周边石山峰林相互点缀,群峰叠翠,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蟠龙洞外景龙山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 (AAA级旅游景区)龙山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新兴县集成镇现称六祖镇,度假区总面积8.71平方公里,以中国佛教禅宗三大祖庭之一的国恩寺及省内独一无二的硫氢化物泉而闻名海外,区内建有一座座集古典风味、现代特色与欧陆风情于一体的新颖别致的宾馆别墅,郁郁葱葱的山林景色,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构成度假区的独特风韵,是旅游观光、朝拜圣贤、度假疗养、商务会议的首选之地。国家政协副主席叶选平曾欣然为之题词:龙山圣地。1994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内的龙山温泉水是广东省内独一无二的硫氢化物泉,泉口出水温度高达72.8,泉水含硫磺、氡、二氢化纳和矿物质等20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有解毒脱敏、舒筋活络、消除疲劳、强身健体的特殊功效。对皮肤病、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具有显著疗效,被喻为“神仙水”。区内建有露天浴场总面积6000平方米,大、中、小浴池十多个,可同时供500多人浸浴。区内有宾馆17家,客房760多间,床位1700多个,会议室23个,功能配套,设施齐全,集会议、食宿、娱乐、保健、观光、朝圣、购物于一体,是省内著名的疗养度假胜地。六祖惠能手植古荔游客在享受“神仙水”龙山温泉罗定龙湾生态旅游区(AAA级旅游景区)龙湾生态旅游区位于罗定市龙湾镇南充村龙湾次生原始森林内,山地属云开大山山脉,山势险峻,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在3001251.5米之间,地形切割深,多形成“V”形谷,山坡坡度达3070,景区林相茂密,植被层次完整,飞瀑流泉数不胜数,总落差为900多米,共分数十级,景区内南线谷地有一处落差几近600米的雨季性瀑布,每逢雨后气势非凡,摄人心魄,称为“云开高瀑”。北线谷地一道落差高达300米、宽20多米的飞瀑沿着石壁倾泻直下,远观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近看飞珠溅玉,犹如一座珍珠的屏,大有诗仙所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势,蔚为壮观,流水终年不竭,称为“天河飞瀑”。瀑布飞洒之处,自然泳池浑然天成,状如金盘、月牙,形态各异。据资料显示,这个大型瀑布群是迄今为止华南地区发现的落差最高、最多的瀑布群。除此之外,景区还以小高原气候、红枫林、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特色。最高处有小高原之称,攀爬其上可以充分体验高寒地带气候。景区内山峰奇巧,云雾飘杳,湖若明镜,瀑如玉带,怪石峥嵘,古木参天,步步是景,处处含情。春日,红苞怒放,灿若云霞;夏临,青峰沐水,花木繁茂;秋至,金枫迎宾,漫山红艳;冬来,群峰峭拔,时迎霜雪。无论阴晴云雾,季节交替,均各具神态。景区内野生资源及农土特产非常丰富,同属两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恐龙时代的“孑遗生物”一动一静,相影成趣:有“活化石”之称的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蝾螈水陆两栖,嬉戏其中,怡然自乐,与其为伴的是“蕨类王国中的巨人”、“活化石”、名列国家一类八种重点保护植物之首的野生植物桫椤。更有红苞木、格木数不胜数。老藤古树,奇花异草,漫山遍野都是红枫树,一到深秋,她就换上红妆,向人们展示她性格的另一面热情如火,敢与香山红叶媲美。山川雄奇,绿野滴翠,银瀑飞溅,流水潺潺,雾气升腾,凉风习习,蕴造的负离子含量极高,每立方厘米达十万个,天造地设了一个天然大氧吧。龙湾生态旅游区集大自然的雄、奇、险、秀、幽、奥、野于一体,鬼斧神工,气势魁宏,独具游乐观赏价值,实乃各方人士重返大自然、欣赏天然野趣的好去处。除了自然景观外,龙湾生态旅游区还富具人文气息。景区内现存有原始耕作时代的农家遗址、手工作坊时代的染坊遗址,流连其间,亲身体验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农家乐”情趣,充分领略“返璞归真”的真谛。龙湾秋色龙湾瀑布罗镜历史文化旅游区(AA级旅游景区)位于广东云浮罗定市罗镜镇,从广梧高速经324线国道素龙机场路口转S280省道可达。距离广州市市区270公里,是集游览、禅宗、观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景区。罗镜镇是明万历5年(1577)罗定州的分州城,历史文化古迹众多,2002年立项引资建设,2004年向社会开放。历史文化旅游区整体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核心区以罗镜圩为中心8.5平方公里,以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十九路军军长)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区寿年将军故居、叶少泉、陈福初故居、天主教堂、东山祖庙、东山湖、云沙温泉、金桃坪生态村、帝瓮飞瀑为景点核心。景区建立以来,始终把握“回归自然、爱国主义教育、保健度假、休闲观光”的开发思路和功能定位,积极配套旅游服务的建设宗旨,环境建设和旅游功能不断完善。“核心区”内集中自然景观和名人故居建筑风采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精华,体现历史文化旅游区的主体功能。“特色区”主要包括自然生态村,东南一景帝瓮飞瀑,云沙温泉,东山湖风光、天主教堂、东山庙和历史古迹的特点。它们是按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进行建设的。蔡廷锴将军故居:在罗镜镇龙岩村,是一座具有粤西典型农户带有客家特色大屋,为“富”字形三进院落式布局,青砖瓦木结构,1991年省政府、市政府拨款维修,1992年开放。东山文化公园:在罗镜圩东山坡,面积1.2平方公里,包括蔡廷锴将军父母陵园、太平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