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1页
1402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2页
1402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3页
1402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4页
1402工作面作业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防与监控系统一、通风系统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1、工作面风量计算及验算(1)按工作面气温与风速的关系计算根据企业风量配风细则要求,采煤工作面的气温与风速应符合表11。气温与风速关系表 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采煤工作面风速 V(m/s)15151818202023232626280.30.50.50.80.81.01.01.51.52.02.02.5采煤实际需要风量,按矿井各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设计一个综采工作面保证本矿井的产量。每个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工作面气温、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 采60 采采KH(m3min) 式中: 采采煤工作面的风速,按工作面年平均温度20选取适宜风速为1 m/s; 采采煤工作面的平均面积,按最大采高2.8m,面积为采均0.7 (m2) 式中:-采煤工作面采高() 均-采煤工作面平均控顶距() 0.7-采煤工作面有效通风断面系数采均0.7 2.840.7=7.84m。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工作面长为120m,取1。K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8采60 采采KH(m3min)=6017.8411.8=847 m3/min; (2)、 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采=100q瓦k瓦 式中:q瓦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本矿井等级为低瓦斯矿井,该煤层的瓦斯绝对涌出量,根据掘进期间瓦斯测定为3(m3/min); k瓦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系数,机采工作面可取1.21.6,取1.4;Q采=10031.4=420m3/min(3)、 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 Q=4n=430=120 m3/min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通过以上计算,按温度风速进行计算的需风量最大,取847m3/min。(4)、 风量、风速验算VminSQ采VmaxS式中 Q采工作面所需风量m3/min;Vmin 、Vmax 工作面所允许的最小和最大风速,Vmin =0.25m/s, Vmin =4m/s; S 通风有效断面,取6.90.7=4.83m2。 则: 600.254.83= 72.5 m3/min 847604.04.83=1159.2m3/min1402回采工作面风量为:847m3/min;通过验算工作面配风取847m3/min风量符合规定,另外工作面实际配风量,每月由通防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以满足工作面配风为原则。二、通风系统说明进风路线:地面主斜井井底车场集中运输巷工作面运输巷1402工作面回风路线:1402工作面1402回风巷集中回风巷风井地面三、安全监控系统1、瓦斯监控:(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为KJ70N,主要包括中心站、井下分站及各类传感器。(2)1402工作面安设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在回风巷安设1部:安设在工作面回风巷距工作面10m以内巷道顶板处;温度传感器1台,CO传感器1台,分别在1402工作面回风巷回风口以里10-15米范围内;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安设在能反映工作面温度、风量的回风巷中;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上方风流稳定的位置,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并应安装维护方便,不影响行人和行车。(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分站电源要保证供电可靠。(4)甲烷传感器断电范围:工作面和回风巷中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5)工作面瓦斯监测,报警瓦斯浓度0.8,断电瓦斯浓度0.8,复电瓦斯浓度0.8。(6)充分利用安全监测系统,进行预测预报工作,加强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7)当瓦斯超限或监测系统报警时,要按避灾路线及时撤人,当班班组长清点人数,并汇报调度室,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当通风系统恢复正常,检查合格方可恢复生产。四、瓦斯治理1、工作面回风流、上隅角、高冒区分别设置瓦斯检查点,设置专职瓦斯检查员对工作面各检查地点进行巡查。 2、工作面上隅角设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悬挂位置距顶板0.3m,距切顶排1m,距下帮0.5m处,并处于常开状态。3、采煤区队长、技术负责人、班组长、流动电钳工、采煤机司机必须随身佩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随时检查瓦斯。4、工作面风量必须达到应配风量,上、下平巷通风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80%,风量低于应配风量时必须停止生产,采取措施处理,风量达到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5、工作面上平巷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6、工作面、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7、瓦斯检查牌板应设置在上平巷中距工作面20m内,检查结果要及时填写,出现异常时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8、考虑到工作面上隅角形成瓦斯积聚,需安装一台FBCD抽出式局扇排放瓦斯,负压风筒长度不小于40米。五、工作面综合防尘(一)、防尘系统1、防尘供水系统为:地面高位静压水池主斜井 集中运输下山1402运输巷 集中回风下山1402回风巷 1402回采面。2、工作面进、回风巷分别接2寸防尘洒水管路,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二)、综合防尘1、喷雾采煤机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放煤口、溜子机头卸载点、破碎机、转载机、液压支架间安设喷雾装置。2、净化风流(1)矿井主要巷道按照规程规定安设净化水幕,实施风流净化。(2)进、回风巷距工作面50m内设置净化风流水幕,并正常使用。3、巷道冲洗每班对工作面及进回风口以外超前支护段进行煤尘冲洗,防止煤尘超标。运输巷、回风巷必须按规定周期清扫或冲洗煤尘,并清除堆积的浮煤。4、个体防护采煤机、放煤工、支架工以及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佩带防护用品。5、隔爆设施(1)上、下巷各安装隔爆水棚一组,水袋棚采用集中式布置,每组用水量按所在巷道断面计算应不小于200升/m2,棚区长度不小于20米,距工作面60米200米设一组。(2)隔爆水袋安装质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要求。(3)安装好后,要指定专人管理,并经常保持水袋的完好和规定的水量。六、防火灾1、外因火灾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完好的矿灯和自救器,严禁穿化纤衣服或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下井。工作面消防材料、器材配备齐全,并配专(兼)职人员看管,机电峒室及所有电气设备附近禁止堆放易燃物品,配齐灭火器和沙箱,定期检查;要搞好安全教育,所有下井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及灭火器材的存放位置和灭火范围。各类开关的过流整定器应符合实际,并满足灵敏度要求,机电运营部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区皮带及采煤工作面运输巷皮带要使用好随机保护,并安装超温喷水断电装置,皮带机尾的浮煤要及时清理,严防皮带摩擦着火。皮带机巷要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要备有灭火砂箱、灭火器,溜子、皮带不准超负荷运行,皮带机要安装低速保护装置。矿井必须有完善的消防供水系统,水量、水压符合规定要求,水管主管径不小于4吋,按规定设置三通阀门,并有专用洒水软管。加强防爆设备入井检查制度,不合格设备严禁下井使用,井下杜绝失爆。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按煤矿安全规程管理。井下清理风动工具时,必须在专用硐室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工作面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屑等必须存放在带盖的铁桶内,并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煤机内外喷雾正常使用。爆破采用湿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炮眼填满封实,放炮前后及时洒水灭尘。严禁打浅眼,放小炮、明炮、糊炮,爆破使用专用发爆器,严禁明火、明电放炮,严禁反向定炮。2、内因火灾1) 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本规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好各项安全技术措施。2) 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工作面浮煤清理干净。3) 工作面有防止片帮、冒顶的措施。如发生冒顶,冒顶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4) 采煤工作面结束后,按防火密闭要求及时封闭,防止煤层自燃。采区结束后30天内必须在所有与采区相连通的巷道中设置密闭,工作面结束后必须在1个月内将通往工作面的所有巷道进行密闭,井下其它地点出现盲巷应及时密闭,并且密闭质量符合要求,对密闭内外的有害气体(包括CO、CO2、CH4等)、温度、压力及墙体必须每周检查一次,并有记录。5) 加强工作面的自然发火管理,工作面开采期间,在上隅角与老巷高冒处设立检查点定期检查氧气及CO浓度和温度,每班至少检查三次,防止浮煤自燃。6) 工作地点一氧化碳超限或出现明火等自燃征兆时,必须迅速沿避灾路线撤离受灾区威胁地点的人员,并汇报调度室处理。7)防灭火注浆系统:根据1402综放面的实际情况,采用地面建立移动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