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退耕还林工作调查报告_第1页
县退耕还林工作调查报告_第2页
县退耕还林工作调查报告_第3页
县退耕还林工作调查报告_第4页
县退耕还林工作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退耕还林工作调查报告内容摘要笔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_县退耕还林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林业退耕还林思考将_县建设成为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_县县委、县政府提出_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之一。近年来,_县林业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充分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大好机遇,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发挥自身优势,扎实苦干,在全县开展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植树造林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态建设活动,使全县森林覆盖率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有明显改观。为了进一步了解这项工作开展情况,笔者到林业局和有关乡镇进行了调研和实地察看。一、_县退耕还林的历史背景_县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辖37个乡镇,450个村,5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7万,其中农业人口万,居住着汉、彝、苗、布依、回、白等27个民族。_县地处云贵高原的斜坡部位,南北_江支流分水岭地带,属珠江水系。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隆起,最高海拔2807米,最低海拔740米。由于受南北_江的强烈切割,形成了沟壑纵横,坡陡谷深,地面破碎的高原山地地貌,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难度大。全县现有耕地259万亩,绝大部分耕地挂在高山陡坡上,耕种困难,基础设施差,农业生产一直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_县是我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工程重要电源点,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贮量105亿吨,远景贮量为380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给_县经济带来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_县煤炭工业发展迅速,煤炭产业成为_县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全县70%以上的收入直接和间接来自于煤炭工业。目前,_县共有地方煤矿210多对,年产原煤量在1000万吨以上。有年产原煤700多万吨的_江煤电公司和百万千瓦级的火电厂_县电厂;有在建的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的火电厂_南电厂和与之配套年设计生产原煤1000万吨的响水煤矿。在煤炭工业发展的同时,因采矿导致的山体滑坡、沉陷等地质灾害日益严重,大片的植被也因此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劣。_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把建设生态大县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将“建成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作为_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森林面积已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县委、县政府20XX年提出建成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后,生态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每年均以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XX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将超过35%,森林面积将达到213万亩以上。二、退耕还林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_县20XX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四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万亩,涉及37个乡镇、298个村,有万户,万人受益,在退耕还林的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将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_县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实现人均不少于亩的基本口粮田,确保粮食安全作为稳定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从1991年至今,全县累计完成坡改梯面积5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区实施坡改梯工程8万亩,建成小水窖713口,拦山沟22079米,河堤46918米;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26万亩,其中在退耕还林区万亩。通过实施以坡改梯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配套小水窖、拦沙坡、排洪沟、水毁工程、植树种草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实现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现退耕还林工程区已建成人均基本口粮田亩。在水塘镇和板桥镇退耕还林工程区,通过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25度以上陡坡地实行退耕,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建成引灌渠道23428米,确保该流域内2万余亩水田的适时灌溉,并推广良种良法,使每亩年增产粮食100斤以上。红果镇旧铺村共实施退耕地造林1600亩,人均退耕亩,全村累计实施坡改梯2800亩,现人均拥有亩基本口粮田,大部分村民把原来种庄稼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县城打工,每天能收入2030元左右。二是将退耕还林与农村能源建设相结合。20XX年以来,全县已在四格、普古、坪地、保田、平关、新民等乡镇建成沼气池14500口。按每口一年节约煤炭吨或薪材吨,节约电58400度,生产氮肥200公斤计算,每年每口沼气池可产生经济效益900元,万口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民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305万元,一年节约煤炭资源万吨或薪材万吨,相当于一年营造3万亩的薪炭林或使3万亩的林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共营造栎类、刺槐等薪材树种600余万株,折合面积3万余亩,成林后每年可生产薪材万吨。20XX年已在大山、普田、保基、马场四个缺煤乡镇实施薪材林万亩。三是将退耕还林与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_县是一个煤炭大县,因采煤诱发的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严重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很多灾害点群众需要搬迁。近年来,通过争取和努力,全县共实施以工代赈移民搬迁和地质灾害移民搬迁8670户、32582人。在生存条件恶劣和生态条件最薄弱的村、组,将移民搬迁与退耕还林结合起来,一方面解决移民问题,另一方面对灾害点种树实施环境治理。到目前全县共安排生态移民1730户,使6480人受益。如产煤大镇洒基镇由于采煤导致地质灾害频繁,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全镇安排生态移民210户、792人,农民土地退耕后,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的到煤矿打工或做生意,每年收入增加50008000元;有的搞运输每年增收23万元。四是将退耕还林与发展畜牧业相结合。到20XX年建成“贵州畜牧大县”是我县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之一,实施退耕还林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自20XX年以来,全县共实施林下种植多年生牧草21000亩,饲养大牲畜4200头匹。在退耕还林区封山禁牧万亩。全县现有大牲畜22万匹,全部实现圈舍饲养。为推广圈舍饲养,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全县已建畜牧品改点134个,补助农户建圈舍的经费达400余万元。20XX20XX年畜牧业产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净增4400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提高到%。特别是退耕还林区畜牧业产值从3575万元增加到5510万元,净增1935万元,人均增加100元。作为省级一类贫困乡的四格乡,共实施退耕地造林6400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