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山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1页
紫山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2页
紫山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3页
紫山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4页
紫山控制测量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山控制测量实习报告姓名:詹凡班级:10级测绘(2)班学号:学院:资源学院专业:测绘工程指导老师:张兆江老师 张安兵老师实习时间:2013年3月4日-4月5日 1.前言 1.1 任务来源41.2任务要求41.3实习的组织与安排42.测区概况2.1 地理概况52.2 交通状况72.3 气候情况72.4 居民及居民点82.5 测区进行测绘困难情况83.执行规范.84.三角测量与平面控制网布设.84.1三角测量等级.84.2 控制点的选定要求.84.3 控制点标石规格及埋设结构图.84.4 踏勘选点.94.5控制点点之记. .104.6 三角测量的实施.105.水准测量5.1踏勘选点.125.1.1学校水准路线.125.1.2 二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135.2水准测量的实施. 135.3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146.三角高程测量.14 6.1 使用仪器.14 6.2 外业观测与检核.14 6.3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147. GPS静态控制测量.15 7.1 使用仪器.15 7.2 基本技术要求15 7.3 外业观测方案.16 7.4 网形及精度评定168.实习收获、体会及建议.169.附页、附图.189.1 学校水准测量成果.189.2 紫山控制点坐标.199.3 网形及精度统计表.199.4 平面点位误差表.199.5误差椭圆.201.前言 1.1任务来源本次实习是测绘工程系下达的一项控制测量任务,为期一个月。旨在了解控制测量的全过程,系统地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待定点计算的基本技能以及GPS静态控制的作业模式,而且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还能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的锻炼。1.2 任务要求高精度测定测区内的控制点。 (1)用全圆观测法观测控制网内各三角形内角,以比较GPS静态控制测量所测坐标展到CAD中所成网形各三角形内角。(2)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法,精度达到四等水准。(3)在水准测量的同时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以比较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4)利用GPS实现对控制点的静态观测,精度达到E级。(5)在学校周边进行二等水准测量。1.3实习的组织与安排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组与组及组内人员的搭配与分工。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5人一组,分11个小组。我组为第十一小组。组长:陈风阁 组员: 詹凡 李志双 廖云飞 马鹏超2.测区概况2.1 地理概况图1 交通路线图测区为邯郸紫山附近,位于邯郸市西北,距市内30余里,其交通路线图如图1所示,实际地理位置如图2所示,CAD平面图如图3所示。测区位于东经1141711421、北纬36413644。测区地形属于丘陵。图2:测区位置图图3:CAD平面图2.2 交通状况 县境内京广铁路纵贯南北,邯济、邯长铁路横穿东西,京深高速公路、 107 、 309 、邯大、邯武、邯临、邯峰等国家、省级公路与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形成便利的交通网。从邯郸市区乘坐60路公交车可直接到达测区。测区内大部分地区为山脉,通行不便。2.3 气候情况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全年无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时。 2.4 居民及居民点 测区内人口稀少,多为汉族,村庄依傍紫山东西两侧。该区历史文化悠久,战国名将赵奢长眠于此,为有名的风景区。2.5 测区进行测绘困难情况由于测区地处小山区,农村占一定比例,且大部分地区为山脉,通行不便,不利于通视,对于整体选点,布点造成很大困难。测区内烟雾有时较大,看不清目标,为测量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从整个工作角度来看,测区进行测绘工作的难度较大。紫山由于远离市区,当地居民不多,这给测量工作的用餐造成了困难。3.执行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全球定位系统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4.精密测角4.1三角测量等级采用四等三角平面控制测量。4.2 控制点的选定要求(1)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宜保证便于观测。(2)按规定的标准埋石,安全作业。(3)控制点应便于保存、扩展和寻找,做好点之记。4.3 控制点标石规格 标石是三角点永久性的点位标志,标石中心应嵌入中心标志,中心标志代表三角点的中心位置。本次实习标石采用四等三角点标石,标石材料为铁钉如图4所示。四等三角点埋设双层标石,埋设双层标石时,两层标石中心严格在同一铅垂线中。. 图4:三、四等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图在本次实习中,由于经费和其他因素,控制点只好采用埋木桩,如图5所示:图5 4.4 踏勘选点根据测区的地形情况和通视情况,遵循选点的要求以及网形结构,选择了四个控制点1、2、3、4。控制点组成的网形如图6:图6:控制网网形4.5控制点点之记 见附图组长实习报告后面。4.6 三角测量的实施仪器:科利达KTS-440R全站仪 花杆 测回数:6个测回(1)水平角观测(方向观测法)方向观测法:在测站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在其他各站上安置花杆,保证其直立。打开全站仪电源,上下转动望远镜、水平旋转仪器进行初始化,设置为角度测量状态。盘左望远镜十字丝照准a方向,水平方向设置为00000,读记水平角。盘左依次照准bN号方向,同法测记。盘右望远镜十字丝照准N号方向,读记水平角。盘右依次照准N-11号方向,同法测记。上面为第一个测回的观测,照准第1方向,设置水平度盘300000、600000、900000、1200000、1500000,同法测完全部6测回。检查记录,关闭仪器。本站结束。(2)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观测限差表等级 型号半测回归零差()2c值()一测回2c互差()同一测回各测回互差()三角形最大闭合差()四等J28301399 (3)实测精度统计表等级 型号半测回归零差()2c值()一测回2c互差()同一测回各测回互差()三角形最大闭合差()四等J26211173(4)注意事项应选择远近适中,易于瞄准的清晰目标作为起始方向。记录者要认真记录。(5)数据记录表格见组长实习报告后面。5.水准测量5.1踏勘选点 5.1.1学校水准路线在学校周围选择四个水准点A1,A2, A3 ,A4 组成闭合的水准路线。水准路线如图7所示:图7:学校水准路线5.1.2 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差累积视线高度 (下丝读数)二等DS1,DS0550m1.0m3.0m0.3m等级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的差基辅分划读数的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检测间歇点高差的差0.5cm刻划标尺1cm刻划标尺二等1.5mm3.0mm0.4mm0.6mm1.0mm 等级测段、区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附合路线闭合差(mm)环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二等 注: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 ;L附合路线长度,km ;F环线长度,km ;R检测测段长度,km 。5.2水准测量的实施仪器:DS1水准仪1个 2m铝合金条码塔尺2个 尺垫2个等级:二、四等水准测量(本次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所用仪器)(1)整平仪器使望远镜绕竖轴旋转时,水准气泡两端分离不大于1毫米;(2)将望远镜对准后视标尺,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记下丝、上丝和中丝的标尺读数。计算后视视距,计算上下丝中数与中丝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3)将望远镜照准前视标尺,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先读记中丝标尺读数,再读记下丝、上丝标尺读数。计算前视视距、前后视距差、视距差累计值,判断是否超限。计算上下丝中数与中丝之差,并判断是否超限;(4)照准前视标尺,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中丝标尺读数。计算前视基、辅读数之差(基+K-辅),并判断是否超限;(5)照准后视标尺,转倾斜螺旋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读中丝标尺读数。计算后视基、辅读数之差(基+K-辅),并判断是否超限;(6)计算基、辅面所测高差及高差之差,判断是否超限;(7)检核:后视“基+K-辅”-前视“基+K-辅”=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8)计算本站高差(基辅所测高差中数)。本站观测结束,指挥后尺和观测员搬站。5.3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法 立尺:立尺要立在尺垫上,将尺垫踩实,尺子一定要垂直,否则就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在实习中立尺时尺子一定要垂直,在读数完成之后及时通知立尺人员,这样可以使人稍微休息一下,有更好的精力进行下面的工作。记录与计算:水准的记录数据很多,如果记错,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测量时严格按照各步骤进行检验,发现错误及时更正,计算时也是由两个人计算并且检验,做到个步骤严格把关,使不出现计算错误。5.4.数据记录表格见组长实习报告后面,成果见附页。6.三角高程测量6.1仪器:全站仪 棱镜 小钢尺 三脚架6.2外业观测与检核(1) 在测站点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2) 量取仪器高、目标高;(3) 测量竖直角;(4) 测量平距D或斜距L;(5) 两点间的高差进行往返观测,两次高差互差不大于0.1D(D以km为单位)。6.3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图中: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v为棱镜高;HA为A点高程,HB为B点高程;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n)。首先我们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可以将水准面看成水准面,也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为了确定高差hAB,可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B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并直接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v,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hAB=V+i-v 故HB=HA+Dtan+i-v 。 6.4三角高程测量数据及成果数据表见组长实习报告后面。7. GPS静态控制测量7.1仪器:GPS接收机 三脚架 小钢尺 基座 7.2基本技术要求E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级别卫星截止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数平均重复设站数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PDOP值E级1541.6401510静态GPS基线固定解可靠性判别表基线长度(km)551010Rms(m)0.0100.0120.015Ratio2.52.12.0同步环坐标分量及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规定(110-6)等级限差类型E 级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6.0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0.0 7.3外业观测方案 (1)测前在四个控制点上分别安置好全站仪,然后装上GPS接收机,用钢尺量取接收机天线高3次,记录下天线高,求出平均值;(2)四个成员同时开机,并且将GPS接收机调为静态模式,以保证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3)仪器正常工作后,作业员静待1个小时,待测量完毕后同时关机然后再量取天线高3次,求出平均值,最后将两次平均值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4)整理好仪器进行内业数据传输作为平差之用。7.4 网形及其精度见附页。8. 实习收获、体会及建议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学的控制测量知识有了实践操作的机会,巩固了我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学会熟练的使用水准仪、全站仪以及GPS的操作,对其进行某种需要的设置。操作要想提高熟练程度,就要反复的练习,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触类旁通。在学校的二等水准测量过程中刚开始前后视距差总是超限,需要不断移动前视尺垫,这样很麻烦,后来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一个小组成员进行迈步丈量,每次前后步数一样就很好的保证了前后视距差不超限。测量中明确分工可以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在测量工作时要注意一些细节,这样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如:实地测量前需要进行勘测,做好准备工作,认真规划,这样做的结果是小组成员对将要完成的任务有利直观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直接提高了作业的精度和效率。对中整平的过程中,应尽量使得脚架所提供的平面水平,可以减少脚螺旋过度的扭动,从而减少下一站对中整平的时间。在紫山水准测量中,我们发现当整平后读完后视读数后,再读前视发现气泡没有居中,我们怀疑这样会不会导致测量的数据有错误。但我们认为这是仪器自身的系统误差因此没有再调平而是直接测量前视读数。而且在测量过程中山上风很大,这给测量读数以及立尺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但是我们都能克服这些困难。有时早上山上有雾,测量时看不清花杆和棱镜,因此需要我们读数时特别仔细和耐心。总之,我认为在这实习中我学会了不少东西,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很多实践性的操作技能,这些经验是很宝贵的财富,为以后出去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而且这次实习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有了一次很大的锻炼,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增强了我们的耐心和责任心,告诉我们外界条件有限的时候一定要有克服它战胜它的勇气和信心,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不能急躁,要心平气和。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可以积极去面对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它,我想这样才能使自己适应一切!9.附页、附图9.1 学校水准测量成果点名高差(m)改正后高差(m)高程(m)备注A1+1.9126+1.9133+50.0000A1为假设高程A2+51.9133-0.6015-0.6008A3+51.3125-0.6632-0.6625A4+50.6500-0.6504-0.6497A1+50.0003备注f限=4L=4L=7.6mm (取L=3.6Km)f=-2.5mm f限=7.6mm 符合要求9.2 紫山GPS控制点坐标点名X(m)Y(m)H(m)备注1.230.8假设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