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宾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1页
南京某宾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2页
南京某宾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3页
南京某宾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4页
南京某宾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设计南京某宾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毕业设计1 设计简介1.1 任务来源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南京某宾馆采暖通风及空调工程设计。我们自己在网上找个符合学校关于毕业设计选题要求的建筑条件图,然后由指导老师审核并规定一些相应的设计任务。1.2 设计标准及原则严格按照节能规范以及相关的设计手册的标准来进行毕业设计。以使所设计的建筑物空气调节达到所要求的标准。1.3 研究目标设计出节能、舒适、健康符合标准的十三层宾馆大楼采暖通风空调系统。同时做好建筑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具体工作量包括:计算、设备选型、图纸的绘制、整体方案的评定。2 绪论2.1 研究意义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增长,居住条件日益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中央空调节能、舒适、健康更加关注。因此,设计一项节能、舒适、健康的采暖通风空调工程是很有实际意义的。2.2 性质及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性实际训练,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通过工程设计或专题研究,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分析、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2.3 研究现状中央空调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0多年的应用时间,然而真正引起国内企业关注还是近几年。目前国内市场中央空调领域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价格战连绵不断,在家用空调领域几乎已经无利可图的企业纷纷开始在中央空调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与家用空调行业相比,中央空调仍是保持较高利润的空调,这使得由原来约克、大金、开利等国外品牌所占领的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开始发生变化,国内一些品牌也纷纷进入这个领域。中央空调品种多,发展迅速。在中央空调发展趋势中,健康、环保、节能也将是永远的主题。2.3.1 我国暖通空调现状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蓄冷空调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快速发展,以及热泵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燃气空调、VAV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2.3.2 国外暖通空调现状能源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美国的整个能源消耗中,有约1/3以上消耗在建筑能耗上,这些能耗用来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空气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协会、美国制冷协会、美国冷却塔协会等组织、美国能源部以及众多暖通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如York, Carrier等都为建筑节能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美国制冷设备生产厂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研究高性能冷水机组,使得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为20世纪70年代的62.3%。美国在空调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在冷却水系统方面着重于降低冷却水流量,以达到减少冷却水泵能耗的目的。日本是一个资源贫困的国家,其主要能源来自进口,同时又是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因此,节能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日本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在建筑节能方面,日本做了大量工作,颁布了许多节能法规,提出了建筑节能的评价方法。日本的一些设备生产厂家对空调和制冷设备的投入也很大。Daikin公司首推的变频VRV系统,为中小型建筑安装集中式空调系统创造了条件;Sany公司则在直燃式冷水机组上成绩卓著。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冷热源用能。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工程系统。在美国地源热泵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20%左右;瑞士40%的热泵为地祸热泵,瑞典65%的热泵为地祸热泵。2.3.3 暖通空调研究存在的问题国内外的能源都很紧缺,现在要解决的就是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而我国更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因此节能降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能源显得越来越紧张。通过对一些地区空调系统的调查发现,设计人员在涉及选用冷水机组时多考虑其额定工况下的全负荷性能,而对其部分负荷性能的考虑较少。在风冷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式冷水机组的选择应用上我国制冷工程界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我国在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少,一般都是按冷水机组的样本提供的冷却水量和冷冻水量进行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选择。对于水系统的水泵是否运行节能则关注不多。事实上,对于冷水机组的运行而言,冷凝器和蒸发器都要求定流量,因此,对于冷水机组部分负荷状态运行时,水泵的输出都是全负荷输出,水系统的全年运行能耗是相当大的。因此水系统的节能具有很大的潜力。2.3.4 本课题研究方案(1)主机选择水冷式冷水机组。水冷式冷水机组具有制冷量大、水冷冷却效果好、受环境因素影响小等特点。(2)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的单风道定风量方式。大空间用全空气系统空气集中处理可以减少噪音、减少系统部件便于维修、与半集中式系统相比可防止冷冻水的泄漏损坏设备。(3)客房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便于各个房间空调的调节控制、可减少机房面积降低建筑空间、节能、易于选择安装。(4)由于宾馆进出人员频繁,且易燃物多,为保证人员更加安全。因此,整栋大楼应配置防火排烟设备,做好建筑防火排烟系统的设计。主要特色:a 大空间各层分别设置空调机组、具有灵活、操作简单、节省占地和节能等特色b大空间采用全空气加新风系统可避免因风机盘管及水管漏水而危害物品和建筑装修,以及维护不便等问题。c 大空间过渡季节可采用全新风。d 客房风机盘管加新风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节省空间、布置灵活(各房间能单独调节控制不住人时可关掉机组不影响其它房间的使用)、节省运行费用。3 工程概况3.1 工程名称南京某宾馆中央空调系统设计3.2 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及功能介绍本建筑是一幢十三层高的宾馆建筑,地处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地处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6,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本宾馆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属于二类建筑。地下一层为地下室机房,一层为大堂及营业厅,二层为餐厅,三、四层为娱乐场所,五层为会议室, 六层以上为客房。一层、二层、五层的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其他楼层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一五层层高均为4.5m,六十三层层高均为3.6m,建筑物总高度约为59.8m。总建筑面积约为12171.8m。本系统管线不复杂,施工方便,夏季空调和冬季供暖同用一套系统,无论从经济、使用寿命,还是从美观、清洁的角度讲,该系统都很符合建筑用途的要求。厕所设置排风扇,保持厕所的相对负压,通过其他房间渗透补充厕所风量,再通过厕所风机排出,使厕所异味不能扩散至其他房间。正压控制的问题,为防止外部空气流入空调房间,设定保持室内510Pa正压,送风量大于排风量时,室内将保持正压。3.2.1 各层空调设计要求地下室要求有良好的通风、防火和防排烟系统,以满足地下室通风要求和满足作为战时人防工程的要求;空调房间要求有良好的空调环境和较高的室内空气品质,以满足室内人员舒适性要求,能提供舒适性的空调环境。各层洗手间要求有排风设计,设计机械排风系统。 该设计中采用的计算方法和数据依据主要来源于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参考文献1、陆耀庆主编的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参考文献2,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关资料。3.2.2 建筑物相关资料1)屋面预制03-1-35-3,传热系数为0.607 w/.,保温材料为水泥膨胀珍珠岩,厚度为150mm。屋面示意图如下:图3.1 屋面示意图2)外墙外墙为厚度240mm的普通砖墙,型号为砖墙36-240-1。墙内表面为水泥砂浆厚度为15mm,墙外表面为抹面胶浆6.0mm厚和聚苯板30mm厚。传热系数为0.889 w/.。外墙示意图如下:图3.2 外墙示意图3)外窗塑钢中空玻璃窗,为5mm厚的平板玻璃,内有活动百叶帘或布窗帘作为内遮阳,传热系数为2.61 w/.。玻璃幕墙为普通玻璃和空气层和10-16mm双层空气层,隔热玻璃组成的三层窗,为5mm厚的平板玻璃,内有活动百叶帘或布窗帘作为内遮阳,传热系数为2.009 w/.。4)内墙内墙为混凝土隔墙004001,属于供热空调内墙。由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浇筑而成。传热系数为2.33 w/.。5)内门内门是属于常用门,为木(塑料)框单层实体门,传热系数为3.35 w/.;楼梯间采用双层金属门板,中间填充1518厚玻璃棉板,传热系数为2.52 w/.。6)人数人员数的确定是根据各房间的使用功能及使用单位提出的要求确定的,本宾馆人员密度按不同使用类型房间人均面积进行估算。7)照明、设备由建筑电气专业提供,照明设备为暗装荧光灯,吊顶玻璃内的荧光灯,反射通风系数为0.6。8)空调使用时间宾馆空调每天使用12小时,即8:0020:00。9)动力与能源资料a 动力:工业动力电 380V50Hz;b 能源:由自备空调机房供给,及热力公司提供的蒸汽。10)气象资料及室内计算参数 查参考文献1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以及参考文献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知道南京地区的相关气象资料及室内计算参数,见下表:表3.1 室外气象参数表地理位置(南京)海拔(m)大气压力(Kpa)室外平均风速m/s北纬东经8.9冬季夏季冬季夏季3110118431025.21004.02.62.6表3.2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表冬季夏季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空气调节通风空气调节空调日平均通风-623531.43228.3表3.3 室内计算参数表名称房间用途温度()湿度(%)室内风速m/s夏季办公室25550.15v0.30冬季办公室20450.10v0.20夏季营业厅25650.15v0.30冬季营业厅18550.10v0.20夏季宾馆大堂25600.15v0.30冬季宾馆大堂18550.10v0.20夏季餐厅25500.15v0.30冬季餐厅18500.10v0.20夏季娱乐场所25550.15v0.30冬季娱乐场所20500.10v0.20夏季会议室25650.15v0.30冬季会议室18500.10v0.20夏季客房、多功能厅25550.15v0.30冬季客房、多功能厅20500.10v0.20夏季走廊25650.15v0.30冬季走廊16500.10v0.2011)其他新风量也是按不同类型的场所取不同的新风量,营业厅、宾馆大堂10 m/h.p、餐厅、走廊20 m/h.p、娱乐场所、客房、多功能厅、会议室30 m/h.p;噪声声级不高于40 dB;空气中含尘量不大于0.30 mg/m; 室内空气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4 设计方案的论证4.1 宾馆空调特点4.1.1 建筑特点宾馆的外围护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采用自重的轻型墙体材料作为外围护结构。大量采用玻璃幕墙。4.1.2 使用特点宾馆的使用性质与时间全楼大体一致,所以整幢楼可选择用同样的空调系统和设备,管理比较方便。宾馆一般采用集中或半集中空调系统。4.1.3 宾馆空调系统注意事项a 分区问题:按建筑物分为内区和外区,也可以按朝向分或根据房间用途、标准高低、负荷变化以及使用时间等特点划分系统。b 过度季节问题:过度季节外区可不用冷热源,但内区仍需要降温,这时应用室外空气直接进入内区降温,即节能又简单;或考虑采用一台小容量的制冷机。c 特殊房间的个别控制问题:用风机盘管系统以便控制。4.2 确定空调方案的因素 由参考文献1空气调节设计手册(第二版)我们可以知道,空调系统的方案确定与很多因素有关,在设计是应与建筑、结构、工艺等专业密切配合,其中主要需考虑以下的因素:(1)外部环境1) 气象资料:建筑物所处的地点,纬度,海拔高度,室外气温、相对湿度、风向、平均风速,冬季和夏季的日照率等。2)周围环境:建筑物周围有无有害气体放散源、灰尘放散源;周围环境噪声要求;属于住宅区、混合区还是工业区;周围建筑的位置、规模和高度;环保、防火和城市规划等部门对本建筑的要求等。(2)所设计建筑物的特点1) 规模:需要所空调净化的面积,所在的位置。2) 用途:目前的用途,今后可能的改变。3) 室内参数要求:要求的温度、相对湿度及其允许波动范围,有无区域温差要求;允许的工作区气流速度和均匀度;房间的净化要求;需不需要过滤、需要的净化级别;噪声的控制要求等。4) 负荷情况:房间朝向、围护结构的构造,窗的构造和尺寸;设备的发热情况,人员及其流动情况,照明等发热情况;排风量。5) 能源:有无区域供热、供冷及其压力、温度,可供应的量、价格等。4.3 方案比较表4.1 全空气系统与空气水系统方案比较表比较项目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设备布置与机房1 空调与制冷设备可以集中布置在机房2 机房面积较大层高较高3 有时可以布置在屋顶或安设在车间柱间平台上1 只需要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2 风机盘管可以设在空调机房内3 分散布置、敷设各种管线较烦风管系统1 空调送回风管系统复杂、布置困难2 支风管和风口较多时不易均衡调节风量1 放室内时不接送、回风管2 当和新风系统联合使用时,新风管较小节能与经济性1 可以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变化和室内负荷变化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充分利用室外新风减少与避免冷热抵消,减少冷冻机运行时间2 对热湿负荷变化不一致或室内参数不同的多房间不经济3 部分房间停止工作不需空调时整个空调系统仍需运行不经济1 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可根据各室负荷情况自我调节2 盘管冬夏兼用,内避容易结垢,降低传热效率3 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 续表4.1比较项目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使用寿命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较长安装设备与风管的安装工作量大周期长安装投产较快,介于集中式空调系统与单元式空调器之间维护运行空调与制冷设备集中安设在机房便于管理和维护布置分散维护管理不方便,水系统布置复杂、易漏水温湿度控制可以严格地控制室内温度和室内相对湿度对室内温度要求严格时难于满足空气过滤与净化可以采用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满足室内空气清洁度的不同要求,采用喷水室时水与空气直接接触易受污染,须常换水过滤性能差,室内清洁度要求较高时难于满足消声与隔振可以有效地采取消防和隔振措施必须采用低噪声风机才能保证室内要求风管互相串通空调房间之间有风管连通,使各房间互相污染,当发生火灾时会通过风管迅速蔓延各空调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表4.2 风机盘管+新风系统的特点表优点1)布置灵活,可以和集中处理的新风系统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2)各空调房间互不干扰,可以独立地调节室温,并可随时根据需要开停机组,节省运行费用,灵活性大,节能效果好3)与集中式空调相比不需回风管道,节约建筑空间4)机组部件多为装配式、定型化、规格化程度高,便于用户选择和安装5)只需新风空调机房,机房面积小6)使用季节长7)各房间之间不会互相污染续表4.2缺点1)对机组制作要求高,则维修工作量很大2)机组剩余压头小室内气流分布受限制3)分散布置敷设各中管线较麻烦,维修管理不方便4)无法实现全年多工况节能运行调节5)水系统复杂,易漏水6)过滤性能差适用性适用于旅馆、公寓、医院、办公楼等高层多层的建筑物中,需要增设空调的小面积多房间建筑室温需要进行个别调节的场合表4.3 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表供给方式示意图特点适用范围房间缝隙自然渗入1)无规律渗透风,室温不均匀2)简单、方便3)卫生条件差4)初投资与运用费用低5)机组承担新风负荷,长时间在湿工况下工作1)人少,无正压要求,清洁度要求不高的空调房间2)要求节省投资与运行费用的房间3)新风系统布置有困难或旧有建筑改造机组背面墙洞引入新风1)新风口可调节,冬、夏季最小新风量;过渡季大新风量2)随新风负荷变化,室内直接受影响3)初投资与运行费节省4)须作好防尘、防噪声、防雨、防冻措施5)机组长时间在湿工况下工作同上房高为6m以下的建筑物续表4.3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1)单设新风机组,可随室外气象变化进行调节,保证室内湿度与新风量要求 2)投资大3)占有空间多4)新风口尽量紧靠风机盘管,为佳要求卫生条件严格和舒适的房间,目前最常采用此方式单设新风系统供给风机盘管1)单设新风机组,可随室外气象变化进行调节,保证室内湿度与新风量要求2)投资大3)新风接至风机盘管,与回风混合后进入室内,加大了风机风量,增加噪声要求卫生条件严格的房间,目前较少采用此种方式本设计为宾馆的空调系统设计,系统的选定应注意档次和安全的要求,按负担室内空调负荷所用的介质来分类可选择四种系统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全水系统、冷剂系统。全空气系统分一次回风式系统和二次回风式系统,该系统是全部由处理过的空气负担室内空调冷负荷和湿负荷;空气水系统分为再热系统和诱导器系统并用、全新风系统和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并用;全水系统即为风机盘管机组系统,全部由水负担室内空调负荷,在注重室内空气品质的现代化建筑内一般不单独采用,而是与新风系统联合运用;冷剂系统分单元式空调器系统、窗式空调器系统、分体式空调器系统,它是由制冷系统蒸发器直接放于室内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对于较大型公共建筑,建筑内部的空气品质级别要求较高,全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只能消除室内的余热和余湿,不能起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作用,所以全水系统和冷剂系统在本次的建筑空调设计时不宜采用。终上所述,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用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4.4 方案的确定根据以上空调系统方案确定因素的分析,本空调系统方案确定如下:(1) 本宾馆建筑的一层、二层和五层均是大空间,如宾馆大堂等。由参考文献1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可知,对于负荷变化较小或间歇供冷风的,如大型建筑的内区、影剧院、商场等,宜采用集中式全空气系统。由于每层没有设置空调机房,故在每层设置吊顶式空气处理器。(2) 三四层和六到十三层的客房这类空调房间排风量少,要求舒适。可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它有投资少,使用灵活性高等优点。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从其名义上可以看出它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在系统内,按房间分别设置许多个风机盘管机组,它的主要功能是负担房间随时变化的冷、热负荷,第二,它设有一个新风系统,通常这一新风经过了空气的冷、热处理。风机盘管空调方式,这种方式风管小,可以降低房间层高,但维修工作量大,如果水管漏水或冷水管保温不好而产生凝结水,对线槽内的电线或其它接近楼地面的电器设备是一个威胁,因此要求确保管道安装质量。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占空间少,使用也较灵活,但空调设备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对于该系统所存在的缺点,可在设计当中根据具体的问题予以解决和弥补。综上所述,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直流式空调系统加一个循环式小空调系统组成,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 与直流式相比,节省能源,此系统的新风量只是以保证卫生标准为基础,不承担房间负荷,因此新风量相对较小,处理新风的冷、热量也较小。2) 与一次回风系统相比,可进行局部区域的温度控制,各房间可通过风机盘管控制其供冷量、供热量,一满足正常使用的需求。当部分房间负荷变小时,其供冷量可随自动控制而减小,如果房间不使用,房间温度标准可降低甚至可以停止风机盘管的运行,这对于有客房(24小时使用)又有办公室(10小时使用)的建筑更为方便。3) 可部分节省整个大楼空调系统的电气安装容量。风机盘管系统属于全水系统范畴,冷、热水送至使用房间,由于水的比热远大于空气,因此,输送同样的冷、热量至统一地点时,用水管输送时的能耗小于用风输送的能耗。4) 由于风机盘管体积小,结构紧凑,因此分布较为灵活。5) 由于各空调房间都设有风机盘管,因此其台数较多、导致检修和日常维护工作量增加。6) 水管进入室内,要求施工严格,特别是冷冻水管的保温施工要求较好,否则将导致水管漏水或产生凝结水滴至吊顶,严重影响房间的正常使用。7) 室内空调噪声主要取决于风机盘管本身的质量,因此在选型时应注意到风机盘管的噪声。8) 每个风机盘管必须凝结水管,其排水坡度的要求有时也会影响到吊顶的布置,或导致水流不畅,因此,凝结水管的坡度不小于5。4.5 风机盘管机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风机盘管机组是空调机组的末端机组之一,就是将通风机、换热器及过滤器等组成一体的空气调节设备。机组一般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可以按室内安装位置选定,同时根据室内装修要求可做成明装或暗装。风机盘管通常与冷水机组(夏)或热水机组(冬)组成一个供冷或供热系统。风机盘管是分散安装在每一个需要空调的房间内(如宾馆的客房、医院的病房、写字楼的各写字间等)。风机盘管机组中风机不断循环所在房间内的空气和新风,使空气通过供冷水或供热水的换热器被冷却或加热,以保持房间内温度。在风机吸风口外设有空气过滤器,用以过滤被吸入空气中的尘埃,一方面改善房间的卫生条件,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换热器不被尘埃所堵塞。换热器在夏季可以除去房间的湿气,维持房间的一定相对湿度。换热器表面的凝结水滴入接水盘内,然后不断地被排入下水道中。由于本系统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有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即把新风处理到室内参数,不承担房间负荷。这种方案既提高了该系统的调节和运转的灵活性,且进入风机盘管的供水温度可适当提高,水管结露现象可以得到改善。机组由风机、电动机、盘管、空气过滤器、室温调节装置及箱体等组成(见图4.1) 。图4.1 风机盘管机组构造图5 空调负荷计算夏季空调负荷包括冷负荷和湿负荷。冷负荷主要由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室内热源的散热量而形成;湿负荷由室内湿源的散湿形成。根据参考文献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的计算公式进行负荷计算,详细计算过程如下:5.1 外墙和屋面传热冷负荷计算公式5.1.1 外墙或屋面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W),按下式计算: Q=KFt- (5.1)式中F计算面积,; 计算时刻,点钟; -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外墙或屋面外侧的时刻, 点钟;t-作用时刻下,通过外墙或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注:例如对于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点房间的传热冷负荷时,应取计算时刻=16,时间延迟为=5,作用时刻为=16-5=11。这是因为计算16点钟外墙内表面由于温度波动形成的房间冷负荷是5小时之前作用于外墙外表面温度波动产生的结果。当外墙或屋顶的衰减系数0.2时,可用日平均冷负荷Qpj代替各计算时刻的冷负荷Q: Qpj=KFtpj (5.2)式中tpj负荷温差的日平均值,。5.1.2 外窗的温差传热冷负荷通过外窗温差传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按下式计算: Q=KFt (5.3)式中t计算时刻下的负荷温差,; K传热系数。5.1.3 外窗太阳辐射冷负荷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1) 当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时 Q=FCsCaJw (5.4)式中 Jw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2) 当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时 Q=FCsCaCnJw (5.5)式中 Jw计算时刻下太阳总辐射负荷强度,W/;3) 当外窗只有外遮阳板时 Q=F1Jn+FJnnCsCa (5.6)注:对于北纬27度以南地区的南窗, 可不考虑外遮阳板的作用,直接按式(5.4)计算。4) 当窗口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板时 Q=F1Jn+FJnnCsCnCa (5.7)式中 Jn计算时刻下,标准玻璃窗的直射辐射照度,W/;Jnn计算时刻下,标准玻璃窗的散热辐射照度,W/;F1窗上收太阳直射照射的面积;F外窗面积(包括窗框、即窗的墙洞面积)Ccl、CclN冷负荷系数(CclN为北向冷负荷系数),无因次,按纬度取值; Ca窗的有效面积系数;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注:对于北纬27度以南地区的南窗, 可不考虑外遮阳板的作用,直接按式(5.5)计算。5.1.4 内围护结构的传热冷负荷(1) 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窗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5.3)计算。(2) 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负荷,可按式(5.1)计算,或按式(5.2)估算。此时负荷温差t及其平均值tpj,应按零朝向的数据采用。(3) 当邻室有一定发热量时,通过空调房间内窗、隔墙、楼板或内门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负荷,按下式计算: Q=KF(twp+tls-tn) (5.8)式中 Q稳态冷负荷,下同,W;t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n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tls邻室温升,可根据邻室散热强度采用,。5.1.5 人体冷负荷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按下式计算: Q=nq1CclrCr (5.9)式中 Cr群体系数;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q1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Cclr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5.1.6 灯光冷负荷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应根据灯具的种类和安装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1) 白炽灯和镇流器在空调房间外的荧光灯 Q=1000n1NX-T (5.10)(2) 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的荧光灯 Q=1200n1NX-T (5.11)(3) 暗装在吊顶玻璃罩内的荧光灯 Q=1000n0NX-T (5.12)式中 N照明设备的安装功率,kW;n0考虑玻璃反射,顶棚内通风情况的系数,当荧光灯罩有小孔, 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为0.5-0.6,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视顶棚内通风情况取为0.6-0.8; n1同时使用系数,一般为0.5-0.8;T 开灯时刻,点钟;-T从开灯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h; X-T-T时间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5.1.7 设备冷负荷(1) 热设备及热表面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按下式计算: Q=qsX-T (5.13)式中 T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点钟; -T从热源投入使用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时间,; X-T-T时间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qs热源的实际散热量,W。(2) 电热、电动设备散热量的计算方法如下:1) 电热设备散热量 qs=1000n1n2n3n4N (5.14)2) 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发量 qs=1000n1aN (5.15)3) 只有电动机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 qs=1000n1a(1-)N (5.16)4) 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房间内的散热量 qs=1000n1aN (5.17)式中 N设备的总安装功率,kW; 电动机的效率; n1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取0.5-1.0; n2利用系数,一般可取0.7-0.9; n3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5左右; n4通风保温系数; a输入功率系数。5.1.8 渗透空气显热冷负荷(1) 渗入空气量的计算1) 通过外门开启渗入室内空气量G1(kg/h),按下式估算: G1=n1V1pw (5.18)式中 n1小时人流量; V1外门开启一次的渗入空气量,m3/h; pw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2) 通过房间门、窗渗入空气量G2(kg/h),按下式估算: G2=n2V2pw (5.19)式中 n2每小时换气次数;V2房间容积,m3。(2) 渗透空气的显冷负荷Q(W),按下式计算: Q=0.28G(tw-tn) (5.20)式中 G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总空气量,kg/h; tw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5.1.9 食物的显热散热冷负荷进行餐厅冷负荷计算时,需要考虑食物的散热量。食物的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每位就餐客人8.7W考虑。5.1.10 伴随散湿过程的潜热冷负荷(1) 人体散湿和潜热冷负荷1) 人体散湿量按下式计算 D=0.001ng (5.21)式中 D散湿量,kg/h; g一名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2) 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W),按下式计算: Q=nq2 (5.22)式中 q2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 群体系数。(2) 渗入空气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1) 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kg/h),按下式计算: D=0.001G(dw-dn) (5.23)2) 渗入空气形成的潜热冷负荷(W),按下式计算: Q=0.28G(iw-in) (5.24)式中 dw室外空气的含湿量,g/kg; dn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 iw室外空气的焓,kJ/kg; in室内空气的焓,KJ/KG。(3) 食物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1) 餐厅的食物散湿量(kg/h),按下式计算: D=0.0115n (5.25)式中 n就餐总人数。2) 食物散湿量形成的潜热冷负荷(W),按下式计算: Q=8.7n (5.26)(4) 水面蒸发散湿量及潜热冷负荷 敞开水面的蒸发散湿量(kg/h),按下式计算: D=(a+0.00013v)(Pqb-Pq)AB/B1 (5.27)式中 A蒸发表面积,; a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 v蒸发表面的空气流速; 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 Pq室内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 B标准大气压,101325Pa; B1当地大气压(Pa)。现以标准层6001房间为例进行详细计算,室外温度35,相对湿度81%;室内温度25,相对湿度65%;计算具体结果如下表:表5.1 6001负荷计算表计算时刻8:009:0010:0011:0012:0013:00东外墙长:7.8宽:3.6面积:21.96传热系数:0.89传热负荷温差12.0711.9211.9712.2212.6313.11总辐射照度W/637639535370177174冷负荷236233234239247256东外窗长:1.5宽:1.8面积:2.7传热系数:2.61传热负荷温差5.416.186.887.598.228.72直射面积2.700辐射照度W/436|96403|121272|136100|1440|1460|144冷负荷542539435284184189东外窗长:1.8宽:1.9面积:3.42传热系数:2.61传热负荷温差5.416.186.887.598.228.72直射面积3.423.423.423.4200辐射照度W/436|96403|121272|136100|1440|1460|144冷负荷687683551359234239北外墙长:8.15宽:3.6面积:29.34传热系数:0.89传热负荷温差9.569.49.319.289.39.38总辐射照度W/149147165174177174冷负荷249245243242243244 续表5.1南内墙长:5.75宽:3.6面积:20.7传热系数:2.33邻室温差333333冷负荷453453453453453453西内墙长:4.5宽:3.6面积:16.2传热系数:2.33邻室温差333333冷负荷355355355355355355南内墙长:2.34宽:3.6面积:6.74传热系数:2.33邻室温差333333冷负荷148148148148148148南内门长:0.8宽:2.1面积:1.68传热系数:3.35邻室温差333333冷负荷535353535353人体显热|全热76|12360|9458|9258|9157|9157|91湿负荷0.06990.04990.04990.04990.04990.0499新风显热|全热177|439126|314126|314126|314126|314126|314湿负荷0.44720.30180.28090.25550.22850.2021续表5.1设备显热|全热8|87|76|66|65|55|5灯光显热|全热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143表5.1 6001负荷计算表计算时刻14:0015:0016:0017:0018:0019:00东外墙长:7.8宽:3.6面积:21.96传热系数:0.89传热负荷温差13.5613.9314.2214.4514.6314.75总辐射照度W/16514711784430冷负荷265272278282286288东外窗长:1.5宽:1.8面积:2.7传热系数:2.61传热负荷温差9.039.098.788.638.147.46直射面积000000辐射照度W/0|1360|1210|960|690|350|0冷负荷18817915913810976东外窗长:1.8宽:1.9面积:3.42传热系数:2.61传热负荷温差9.039.098.788.638.147.46直射面积000000辐射照度W/0|1360|1210|960|690|350|0冷负荷23822620217513897北外墙长:8.15宽:3.6面积:29.34传热系数:0.89传热负荷温差9.59.669.8510.0710.2810.5总辐射照度W/1651471491701270冷负荷248252257262268274续表5.1南内墙邻室温差333333冷负荷453453453453453453西内墙邻室温差333333冷负荷355355355355355355南内墙邻室温差333333冷负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