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观察.doc_第1页
糖尿病足的护理观察.doc_第2页
糖尿病足的护理观察.doc_第3页
糖尿病足的护理观察.doc_第4页
糖尿病足的护理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七病区业务学习 2014年3月 日糖尿病足的护理观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因为下肢中小血管病变以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并发感染所致,早期以双足感受麻木、发凉,疼痛各主要表现。常致足部溃疡坏疸,甚至截肢,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通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可控制坏疸的发生发展,降低截肢率,减轻病人的痛苦,现将我们收治的10例急性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护理措施 1.1控制血糖和综合措施,血糖如控制不佳,会增加神经病变和截肢的可能性,所以,控制血糖是预防的关键,尽量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严格控制高血脂,高血压,应用软化血管的药物等,预防微血管病变,小剂量应用肠溶阿斯匹林或潘生丁,积极治疗已出现的血管和神经病变。 1.2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糖尿病病程迁延不愈,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治疗费用高,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致使患者悲观失望,言语过激,脾气暴躁,我们应该要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及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关心,安慰鼓励患者,做好糖尿病的知识宣教,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担忧,适时疏导,耐心解释病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参与治疗方案,支持家属陪伴,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1.3把握病情,合理控制饮食,对于糖尿病病程较短,体质较好,尤其是以糖尿病足为首发表现,且创面多为湿性坏疸的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摄入。对于糖尿病病程达10年以上者,身体瘦弱,抵抗力低下,创面紫泔,伤口不易愈合者,饮食中必须有充足的蛋白质,多食瘦肉,鱼汤,猪蹄等富含精蛋白和胶原蛋白的食物,禁止饱餐,绝对戒烟限酒,并随时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剂量,使空腹血糖维持在6-9mmoL/L之间,保证患者的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1.4创面处理,皮肤破溃未感染创面及浅表感染创面,用生理盐水棉球洗净创面,用压舌板挑出普济溃疡膏摊涂在沙布敷料上约2毫米厚,敷盖在创面上,胶面条固定,每1-2天换药一次,深部严重感染,溃烂较深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并有坏死组织者,应先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剪除坏死组织,用压舌板挑出普济溃疡膏摊涂在沙布敷料上约2毫米厚,敷盖在创面上,胶面条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2 体会 普济溃疡膏的主要成份有植物油、血竭、藏红花、紫草、桃仁、珍珠、黄连等是外观暗褐色,质地细腻,是油状光泽的半固体糊状油膏,能有效溶解化脱坏死的腐肉,舒张疏通周围及底部的毛细血管,增加患处组织的血流量,激活新肉芽生长和上皮组织生成,修复创面,使溃疡愈合,同时应用降糖、扩血管、搞盐等内科治疗,可以使糖尿病足加快愈合,降低截肢致残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丽芹,张连瑞.糖尿病足的预防J.哈尔滨医药,2006,26(1):3536.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方法,提高老年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86例高龄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前、中、后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86例因各种原因停止透析者44例,改腹膜透析者2例,因心力衰竭、脑出血、心肌梗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引起死亡者17例。现仍维持性血液透析23例。结论:中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多,危险性大,做好透析全过程的护理工作,严密观察透析中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饮食指导和管理,是提高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质量和延长生命的关键,也是高龄尿毒症患者顺利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保证。关键词尿毒症;血液透析;老年病学;护理尿毒症是各种原因致肾功能损伤的终末期表现,因肾脏排泄和调节功能失常,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代谢紊乱的表现,特别是老年患者其他脏器功能有所降低,常会危及生命,需要积极治疗和护理。血液透析是目前尿毒症患者可靠而又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一种方法。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老年尿毒症患者86例,经过血液透析、全身对症治疗及透析前后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就其护理体会作一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4例,女32例;年龄6094岁。原发高血压肾病2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梗塞性肾病12例,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痛风肾3例,多囊肾5例,其他原因10例。12透析时间 86例接受透析时间16年。血液透析23次周,每次4 h。13透析方法内瘘穿刺,血流量200250 mlmin,首次肝素剂量为2 000 IU或50 IUkg,于透析前10 min从内瘘静脉端注入,而后用肝素泵以1 0001 200 IUh维持,使用贝朗D型机,聚丙烯晴膜12 m2血滤器,长征制药厂置换液,每次置换量为8 000 ml,采用后稀释法输入。透析水为反渗水,重碳酸透析液,透析液流量700 mlmin,每次透析时间为4 h。血液透析滤过每月25次,其他时间仍做序贯透析(HD)。14结果5年间因各种原因放弃或停止透析44例;改腹膜透析2例;因并发心力衰竭、脑出血、心肌梗死、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引起死亡17例;现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23例。该23例中透析充分12例,病情稳定,营养状况良好,血压维持在187213812 kPa,血红蛋白维持在76109 gL;ll例透析基本充分,营养状况一般,血红蛋白维持在6575 gL,透析中能保持安静合作。全组患者穿刺侧肢体、内瘘及穿刺静脉血管保护良好且畅通,在家人的协助下能自行穿衣、吃饭、人卫生间、上下床及行走。2护理21 血透前心理护理老年人最忌孤独,易产生失落孤独感。本组透析患者均已离休,虽然他们有医疗保障,家庭条件良好,但是面对现实仍有恐惧心理。针对不利因素,护士和透析工作人员以热情、关怀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对影响患者的家庭因素,采取针对性处理,取得其家属的合作,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给予说服解释,取得患者的合作,减轻心理负担,鼓励患者消除顾虑。增强自身生活自理能力,从事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活动,以体现其自身价值。22透析中护理221使用综合征此征是由于生物相容性,患者首次使用新透析器时所出现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胸痛,伴或不伴背痛,可在透析开始的几分钟内发生,也可延长至1 h后,本组有4例次透析05 h后439出现,给予吸氧,15h后症状消失。消除首次使用综合征重在预防,对新透析器在治疗前充分冲洗,也可按复用的方法处理后再使用,可避免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222失衡综合征 此征是患者初始接受透析治疗时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为透析后血肌酐浓度的梯度差异所致,主要表现为轻度头痛、恶心、呕吐,重者可有惊厥,甚或意识障碍、昏迷等。常发生在透析后期及透析结束后。本组8例发生失衡综合征,6例发生在透析后期,仅表现为头痛,2例发生在透析结束后,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给予吸氧并严密观察,约3 h后症状缓解。故对首次透析常采用诱导透析,即短时间、低流量的方法,并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精神、面色等,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输入高渗葡萄糖或高渗盐水,下机后嘱患者卧床休息,不要急于起床。223低血压本组11例发生砥血压,主要发生在透析3 h后,因此超滤不宜过多过快,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有上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应立即减慢血流量,暂停超滤,并输入生理盐水或高渗糖,必要时吸氧,处理无效者立即终止透析。224高血压有7例发生高血压,故应首次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情绪,并减慢血流量,按医嘱给予镇静降压药,处理无效者应终止透析。225心绞痛本组9例患者在透析后12 h发生心绞痛。发生心绞痛时应及时吸氧,含服硝酸脂类药物,并调整血流速度,不能缓解者应终止血透。近年来,醋酸盐血透已基本淘汰,而超滤脱水引起低血压所致的心血管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23透析后护理231 观察生命体征、体重及透析效果患者如有头晕、恶心、呕吐、极度疲劳,应留透析室休息观察2030 min,待症状消失后再回病房。注意敷料是否有渗血情况,如有,应立即更换,预防感染。232指导患者保护好动静脉内瘘 患者可适当活动建瘘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局部水肿和血液渗出,以避免局部粘连、机化,影响长期血液透析进行。每日清洁建瘘肢体皮肤,在建瘘部位涂擦少许保护性油脂、喜疗妥或红霉素眼药膏,使皮肤柔软。血液透析结束拔针后,需适度压迫止血,防止瘘管凝血栓塞或出血。同时,指导患者注意瘘管处避免受压和过度牵拉,严禁在瘘管处做各种穿刺、治疗、采血等。衣袖应宽松,袖口勿过紧,最好摘去手表、饰物等,避免使用造瘘手臂提举重物。233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给予热量、高蛋白、低盐多种维生素,限制水的摄入,食盐要440限制在48 gd。同时要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如桔子、香蕉、土豆等。还应注意避免含磷食物(鱼肉类、蛋黄、乳制品)的摄入,又要保证蛋白质的量。指导患者记饮食El记,教给患者饮食计算方法,使患者能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体重的变化是液体平衡的最好指标,以两次透问体重增加为干体重的35为宜,让患者每日1次认真记录出入液量和自测体重。234皮肤护理要保持患者的清洁,勤换内衣,床铺干燥、平整,内衣采用柔软、吸水性和透气性好的纯棉布料。出汗较多时,用温水轻轻擦洗,切忌用力,肥皂要冲干净。皮肤瘙痒时,勿用力抓挠,以免皮肤感染,剪短指甲,以免睡眠时抓伤皮肤。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有无紫癜,确定是否碰伤,以便为透析时肝素量的使用提供依据。235 做好陪护人员的宣教工作 教会患者家属或陪护者做好家庭护理,细心照料患者,不要与之争辩,患者外出时必须有家人陪护,以防走失,避免剧烈运动,以免摔伤或骨折。药品应定量存放在固定位置或加锁保存,严防患者误服。对高盐、高钾的食物,如西瓜、香蕉、花生、香菇、腌肉或其他腌制品等应尽量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患者的水钠潴留。严格控制每日的饮水量,控制干体重,保证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3讨论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在逐年增多,由于老年尿毒症患者生理功能的改变,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差,使老年透析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年轻患者。在血液透析时提供良好的护理,保证透析时的安全,对提高此类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数小时的透析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有时难以坚持,因些需严密观察,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如使用综合征的预防、失衡综合征的处理、低血压的护理等。老年血透患者透析过程中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有资料表明E2,3,在透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老年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多于青壮年人,特别是心绞痛的发生率高,心绞痛的发生机制主要与超滤脱水引趣的低血压、醋酸盐血透有关,由于老年人常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不足,低血压更加剧了心肌缺血缺氧,要及时处理。另外,要加强饮食指导和护理,做好陪护人员的宣教工作。对高龄痴呆患者的护理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除透析过程中的护理之外,患者回家后必须有良好的家庭护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与亲人共同生活是痴呆患者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H J。家庭的心理支持以及家人对护理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可以给高龄痴呆患者最好的照顾H5J。笔者对86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全身对症治疗,并加强透析前后的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参考文献1张安雪中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2):2292 刁秀竹,柴树人,杨沐,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的临床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16(5):2903 季曙明,黎磊石,季大玺,等老年血透患者长期存活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11(3):1554南京市卫生局医药科技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426431。4675谢娟高龄痴呆患者32例的家庭护理指导总结J医学信息200720(6):1050105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指导贯穿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始终,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坚持科学地、系统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护理 临床护理 对策老年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治疗目的是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防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指导,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为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108例;年龄6086岁;病程130年。空腹血糖(10.84-3.61)mmolL,餐后血糖(16.64-2.8)mmolL,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可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体重下降;善饮、多食;消瘦、疲乏;皮肤瘙痒;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视力模糊等。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器官,主要有: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皮肤病变、感染等。2 护理2.1 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多,往往因病程长,用药多而出现忧虑、抑郁心理,易产生消极情绪,有时拒绝服药不配合治疗。故护理人员要理解、关心患者,多与患者交谈,多讲解一些治疗效果好,患者配合好的事例。将糖尿病的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诱发因素等告诉患者和家属,使他们知道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终身治疗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也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长寿。只要有信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就能延缓和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2.2 饮食护理多数老年患者摄入肉、鱼、蛋、食油较多,从而导致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故应控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注意补充维生素、钙和铁,增加磷的摄人,其可提高红细胞释放氧的能力,防止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总热量每天三餐各占三分之一,或少食多餐,使糖分平均分配。禁食糖果、糕点;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饮食以少盐清淡为宜,少食动物内脏、少食松花蛋黄、少食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少食肥肉、动物油等。最好是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蔬菜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的饮食能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高血糖。记录每天出入量,定期复查血糖、尿糖、24小时尿糖定量,观察病情转变情况,定期测量体重,发现病情变化,应遵医嘱适当改变进食量。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治疗是糖尿病重要的基础治疗,应严格和长期执行。2.3 运动指导运动疗法能促进糖的氧化利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对胰岛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将更多的皮下注射储存的胰岛素调动到血液中,使肥胖患者的体重降低,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应要求患者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采取的锻炼形式应为需氧活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健身操及家务劳动等,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定时、定量。一般每日坚持半小时左右,可酌情延长至1小时。运动时间宜在餐后1小时,可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不宜空腹运动,长时间运动者应适当增加食量。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但活动要以不感觉疲累为主,运动时手边要备有糖块或饼干等易食用的小食品,一旦自觉有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食用,以预防或减轻低血糖症状。2.4 药物指导及护理降糖药: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数为型糖尿病,常常给予口服降糖药治疗,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剂量数据、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经饮食控制无效的肥胖患者及饮食控制加磺脲类降糖药未能控制血糖的非肥胖患者,可选用双胍类药物治疗。胰岛素:胰岛素不能冷冻,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不宜30)及剧烈晃动,注射前1小时自冰箱内取出。普通胰岛素于餐前30分钟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小时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以免长效混入短效内影响普通胰岛素的速效作用。注射部位应选皮肤松软处,如上臂外侧、臀部、大腿前及外侧、腰部、腹部,且要按顺序轮流选择,每次注射要离开上次注射处至少3厘米,重复注射部位要间隔8周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