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师版.doc_第1页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师版.doc_第2页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师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师版22份)制作人:杨文章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出现的“毕” “修” “引” “次”是等重点实词、“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性文言句式。2、认识作者感情变化,理清文本结构。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学习方法:自读,独学,合作学习。预习必知:1、自读优化探究第63页“作者简介”和“背景简介”。2、文学文化知识 序是一种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序分两类,一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多为 劝勉之辞;一是书序,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文字, 多是介绍成书经过、出版或写作的旨意、作者的情况等。兰亭集序属于书序,作者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琊临沂。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预习要求:1、借助文下注释及字典,读文本,正音。2、把课下注释中的重点实、虚词义意移至文本中。3、不看译文及有关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并记下不懂之处,小组内讨论或看资料,讨论不通再记下以备课堂上询问老师。4、找出文本中所有的通假字、活用词语及特殊句式。5、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6、背诵课文。方法点拔:一、把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1.先根据课文的注释,把全文连起来翻译遍。连译时要顺畅,因此翻译过程中要考 虑词语间组合的协调,并且有时要另加些字词上去。比如原句是永和九年,岁在葵丑。 译句可译为永和九年, (也就是)葵丑年。 2.翻译时要注意一些实词、虚词的意思。3.翻译时还要注意一些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调换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二、把握文言文的朗读方法 1.音读: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2.意读:即以理解作品意义、内容为目的,弄清各节内容间的联系,弄清一节中关键句是 句,弄清整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从而从意义角度把握全文。 3.情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自己是文章中的人,身处情景中,感受作者的情怀。4.美读:深刻领会作品中的情感,体会作品的艺术手法,并融入自己的情感,做到婉转 处,还它个婉转;激昂处,还它个激昂,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自学检测1.解释词语 (l)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修禊事也: ( ) 引以为流筋曲水: ( ) 所以游目骋怀: ( ) 修短随化: ( )( ) 不能喻之于怀: ( ) (6)虽趣舍万殊( )( )(7)信可乐也( )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9)终期于尽( ) (10)向之所欣( )(11)列坐其次( ) (12)因寄所托( )( )(13)以之兴怀( ) (14)感慨系之所以游目骋怀( )( )参考答案:修:治,做;以为:把-当作;所以:用来;修:长;化:自然;喻:明白;趣:趋向,取向;舍:舍弃;信:实在;固:本来;虚诞:虚妄荒诞;期:到,至。向:先前,过去;次:旁边;因:依,随着;所托:指所喜爱的事物;以:因为;兴:产生;系:附着;所以:用来。(2)解释成语(答案见创新设计教师用书76页)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天朗气清: 放浪形骸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列坐其次 古义 今义 (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今义: (3)或取诸怀抱 古义: 今义: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今义 “俯仰”古义: 今义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 今义: (6)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今义: 参考答案:见优化探究教师用书77页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修模事也: (2)死生亦大矣: (3)其致一也: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5)当其欣于所遇: (6)不能喻之于怀: (7)亦将有感于斯文: (9)悟言一室之内 参考答案:1、2、3为判断句,4、5、6、7为定语后置句,8为省略句。 3.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一觞一咏足 (2)以极视听之娱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5)映带左右。 (6)引以为流觞曲水 (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所以游目骋怀 参考答案:1、名作动;2、副作动;3、数作动,形作动;4、形作名;5、名作动;6、7、8、动词使动用法;4、解释下面一词多词。3(1)之:A暮春之初 B及其所之既倦 C不知老之将至 D以之兴怀 E向之所欣 F不能喻之于怀 G兴感之由 H夫人之相与 I悟言一室之内 J仰观宇宙之大 K后之览者 参考答案:A助词 的;B动词 往 ; C助词用在主谓间 ; D代词,指“向之所欣,-”;E语音助词;F代词,指上文产生悲伤感叹的原因;G助词,的;H助词,用在主谓间;I助词的;J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K语音助词。(2)一一觞一咏数词,在此形容较少 俯仰一世 整个 悟言一室之内 数词,一个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活用为动词,把-看作一样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相同 (3)致家贫,无从致书一观 得到,动词/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思想情绪,名词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到达 (4)修茂林修竹 高高的,形容词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寿)长,形容词 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动词 修守战之具 整治,动词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磋悼,不能喻 之于怀。(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6将王羲之的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 兰亭寺仰视碧天际,俯瞰漾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1)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2)诗中俯瞰深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3)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惠风和畅”。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 一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 崭新的、可爱的。兰亭诗赏析:“仰望”二句,即兰亭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由此正可“极视听之娱”,自由地从造物者之无尽藏中获取精神的愉悦。而当此仰观俯察之际,诗人同时也在悟“理”。原来在晋宋人眼中,山水“质有而趣灵”(宗炳画山水序语),而此灵趣又与宇宙之理交融而不可分,山水原是“道”、“理”的体现。因此,对于大自然的审美观照,同时也就是哲理的领悟。故曰“寓目理自陈”。这种领悟当然带着直觉甚至神秘的意味,正与那“妙处难与君说”的审美愉悦的获得相似。 “大矣造化功”以下四句便是诗人所悟之理。“群籁”,指诗人耳闻的大自然中种种音响,亦喻群品、万物。庄子齐物论以山林群籁为喻,说明万物虽千差万别,但都自然而然,“道通为一”;在“道”的面前它们都是齐同、平等的。“万殊莫不均”之说就是受此种观点影响。深受老庄薰陶的诗人,看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等都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那么生动繁复,又那么和谐统一,自然很容易涌起一种万物均齐的情愫;而且感到自己也作为平等的一员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故曰“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亲”。诗人融入忘怀物我的无差别境界之中,这境界是哲理的,也是审美的。与王羲之同时的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不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世说新语言语)也是类似的感受。 7、初读文本感受:(1)、文中抒发感情的句子有哪些?(2)、这些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这些感情是如何变化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参考答案:体现感情的句子有亦足以畅叙幽情;足以极视昕之 娱,信可乐也;快然自足;感慨系之矣;岂不痛哉;不能 喻之于怀;悲犬.有感于斯文等。这些句子包含了作者对摆脱俗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