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的棱镜效果1.doc_第1页
透镜的棱镜效果1.doc_第2页
透镜的棱镜效果1.doc_第3页
透镜的棱镜效果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镜的棱镜效果一、 球镜上任一点的棱镜效果 光线通过棱镜后的偏向角与入射点无关,但光线通过透镜上不同点的偏向角则不一定相等。这是因为任何球面透镜都可以看成由若干顶角不等的棱镜组合而成,边缘的顶角大,对光线的偏折大,越向中心顶角越小,对光线的偏折也越小,中心处两面平行,光线通过光心不偏折。常把薄透镜上某点对光线的偏折称为该点的棱镜效果。如图:L点发出的一条光线从透镜上高度为h的点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偏向角为,的大小可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内角和来求得,为 u h L -u L -l l = u - u式中u 和u分别为物方和像方倾斜角,由图可近似的 u = h/l, -u = h/(-l)因而 = h/l- h/l 当透镜光焦度为,L为L的像点时,成像公式为 = 1/ l- 1/l 由上面二式可得 = h若用棱镜度表示偏向角,则Prentice公式,即 P= h式中入射高h以厘米为单位,透镜光焦度以屈光度为单位。上式说明透镜上某点的棱镜效果除与透镜光焦度成正比外,还与入射高h成正比。透镜光心处h = 0,因而无棱镜效果,随着h的增加,正负透镜的棱镜效果都加强,只是正透镜的底朝内,负透镜的底朝外。在Prism公式种P正负无意义,计算时不代入符号。Prism公式可不考虑入射角而计算透镜上任一点的棱镜效果,但由于推导过程中运用了近轴成像公式,因而当h及较大时计算结果是近似的。00.51.01.52.02.53.0P()0.20.40.60.81.01.2h(cm)0.250.51.51.02.03.02.54.05.06.08.010152041.5D利用图可求出任意球镜在任意高度的棱镜效果。横轴是入射点距透镜中新的高度,纵轴是透镜在入射点的棱镜效果,斜线上的数字是透镜的光焦度。如从1.5斜线与1.0纵轴的焦点向左,在纵轴上读出1.5,即1.5D的球镜在距球心1.0cm处的棱镜效果为1.5。 推导Prism公式过程中还假设透镜为薄透镜,考虑透镜形状和厚度以后, 棱镜效果与计算值略有出入,见表后顶点焦度 (D)棱镜度()理论偏向角等双凸(凹)平凸(凹)弯月形+1054.934.894.87-1055.025.025.05-201010.1810.1810.28-301515.5915.6115.84 例1:设远用镜=-4.00 D,瞳孔在镜片光心上方5mm、左方10mm的Q点。求透镜在Q点的棱镜效果。 解:Q点的棱镜效果为 P= h=(0.5)2+(-1)24=4.47 =tg-1y/x = 153 P =4.47B153 例2:第一次戴近视镜的人常常觉得地面上升而踏空。设其眼高为1.7m,戴近视镜 =-6.00D,通过眼镜光心下方2cm处看前方1m远的地面A点。计算地面上升数值。 1.7m A A B 1m 解:由于近视镜的下半部好象是底朝下的冷静,因而看到的A点好像在A点。由 P = h可知,透镜的棱镜效果为 P = h=12由眼到A点的距离l为 l =(1.7)2+12 =1.97m AA = Pl = tg-11/1.7 =30.46 A点上升的高度AB为 AB=Plsin=12cmA点向前移的距离AB为 AB = Plcos=20cm即A点看起来向上升了12cm,向前移了20cm,这足以使初戴者不习惯了。同样也可以解释因戴正透镜而看台阶下降常抬脚不足被绊的原因。二、 柱镜上任一点的棱镜效果柱镜沿轴向无光焦度,故无棱镜效果,仅在与轴垂直的主向度上有棱镜效果,其底顶方向垂直于轴向。柱镜上任伊点的棱镜效果为 P=hc式中是柱镜主光焦度,hc为该点到柱镜轴的垂直距离。A透过柱镜看远处的十字线,让正轴与纵线重合,纵线通过入射到眼睛,由于无棱镜效果,纵线无横向位移,因而内外十字线连续。将柱镜顺时针转动一小角度,在纵轴和眼之间有一个底朝向柱镜轴的棱镜,纵线上的A点要向棱镜顶偏移到A点,AA的连线垂直于柱镜的轴,且A点移动的方向与柱镜的转动方向相反,称为逆动。以此类推,与负轴重合的横线与负轴顺动,且横线上的B点的像B点移动方向垂直于负轴。正轴AB负轴B例3:求柱镜+1.00DC30上点Q(1,2)的棱镜效果。 Q hc 轴解: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可得Q点到柱镜轴的垂直距离hc为 hc=(y-xtg)cos=1.23cm p=hc=1.23 =+270=300 P=1.23B 300三、 球柱镜上任一点的棱镜效果当镜片为球柱镜时,其上某点Q(x,y)的棱镜效果为球镜棱镜效果与柱镜棱镜效果之矢量和。或将球柱镜写成正交形式,求两个主向度上棱镜效果的矢量和。例4:一透镜为-6.00DS +2.00DC40,求其光心上方8mm、左方3mm处一点的棱镜效果。解:1)求球柱镜棱镜效果的矢量和: 球镜在Q点的棱镜效果 Psx=0.36=1.8Psy=0.86=4.8柱镜在Q点的棱镜效果,Q点到柱轴的距离为hc,其分量hx和hy为hx=(ycos-xsin)sin=0.27cmhy=-(ycos-xsin)cos=-0.32cmPcx= hxc=0.54Pcy= hyc=-0.64 球柱镜在Q点的总棱镜效果 Px= Psx+ Pcx=2.34 Py= Psy+ Pcy=4.16 P=P2x+ P2y =4.77 =tg-1 Py/ Px=61 P=4.77B61 2)求正交柱镜的棱镜效果矢量和:将球柱镜转换为正交柱镜 =-6.00DC130 -4.00DC40分别计算P40及P130。计算从略。 P40=1.68B130 P130=4.46B40 求矢量和 在不太精密的场合,可将眼镜尺寸放大,将柱轴及所求的点绘在之上,用尺量出 h、hc,计算P的分量后,再用作图法求出P,至少可得两位有效数字的精度。四、 考虑z后的棱镜效果(了解)由Prism公式求得的透镜的棱镜效果P=h没有考虑到眼球与透镜的相对位置。考虑了透镜光心到眼球回转中心的距离z以后的情况如图所示。注视线 Z j 远用视线 h 透镜光轴 O Fz f图中,光心与远用视点的偏离为h,当眼睛注视正前方无限远时,由于透镜的棱镜效果,眼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使注视线与透镜的交点距光心为j,此时的棱镜效果不再是P=h,而是 Pz=j 由图可以得到 j:f=(j-h):z (1)式中f是透镜的焦距,将=1/f代入,得j=h/(1-z) (2)将(2)式代入(1)式得 Pz=h/(1-z)=P (3)式中P=h为不考虑z时的棱镜效果,为=1/(1-z) (4)式(3)表明考虑z的棱镜效果为原来的倍 Z 对于负透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