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运行方案.doc_第1页
采暖运行方案.doc_第2页
采暖运行方案.doc_第3页
采暖运行方案.doc_第4页
采暖运行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暖系统运行操作规范1、 采暖系统概述本采暖系统只为金川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内部供暖,供暖范围为厂房、食堂、倒班楼、办公楼等。在本系统投运前,应完成系统的冲洗、试压与设备的调试工作,且均完好。二、设备主要参数 采暖循环泵参数:设备名称采暖循环泵制造厂家广州信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电机型号型号:Y3-180M-2功率/电压/电流功率:22KW;电压:380V;电流:41A;转速:2940r/min泵型号型号:XHS-100流量/扬程/转速流量:100 m3/h;扬程:40m; 转速:2900r/min功率功率:22KW采暖补水泵参数:设备名称采暖补水泵制造厂家广州信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电机型号型号:Y3-132S2-2功率/电压/电流功率:7.5KW;电压:380V;电流:14.9A;转速:2900r/min泵型号型号:XHS-100流量/扬程/转速流量:17 m3/h;扬程:45m; 转速:2900r/min功率功率:7.5KW采暖再生泵参数:设备名称采暖再生泵制造厂家靖江市华电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电机型号型号:Y2-112M-2功率/电压/电流功率:4KW;电压:380V;电流:8.1A;转速:2880r/min泵型号型号:流量/扬程/功率流量:15 m3/h;扬程:40m; 功率:4KW;转速:2900r/min采暖加热器参数:设备名称采暖加热器技术参数容器净重:1780Kg;换热面积:65m2;设计压力:管程1.6Mpa,壳程:1.2 Mpa折流板间距:400mm;耐压试验压力:管程2.4Mpa,壳程1.8 Mpa;设计温度:管程150,壳程200;工作介质:管程水,壳程蒸汽和水3、 采暖系统的投入3.1投运前的检查:3.1.1关闭供暖系统母管放水门。3.1.2关闭供暖系统出、回水分气缸放水门,开启分气缸供、回水至#1、#2机炉供暖门、回水门、暖风机供暖门、回水门,开启至厂前区供暖门、回水门。(其他门关闭)3.1.3关闭#1、#2加热器汽、水侧放水门及汽、水侧排空门。3.1.4关闭补水箱底部放水门,#1、#2、#3热网循环泵进口滤网放水门、再生水箱放水门。3.1.5关闭辅汽至加热器供汽总门、调整门及前后手动门、旁路门。3.1.6关闭化水至补水箱总门,关闭化水至补水泵入口母管门,开启化水至补水箱补水调整门前后手动门,关闭调整门及调整门旁路门,开启补水泵至补水箱自动泄压门前手动门。3.1.7开启#1、#2、#3热网循环泵进口门,#1、#2补水泵进口门,再生水泵进、出口门及补水泵入口母管门。3.1.8开启#1、#2加热器水侧进、出口门,及汽侧进口门,开启#1、#2加热器疏水器进、出口门,关闭旁路门。3.1.1.9检查热网循环泵及补水泵油位正常,油质量好。3.2投运3.2.1联系热工送有关设备电源,检查仪表指示及显示正确。3.2.2联系电气送#1、#2、#3热网循环泵电源,并实验泵联锁正常。3.2.3联系电气送#1、#2补水泵电源,并实验泵联锁正常。3.2.4联系电气送#1、#2再生泵电源,并实验泵联锁正常。3.2.5联系化水启动至热网补水泵,开启化水至热网补水箱补水总门,用补水调整门调整补水箱补水至正常水位。(注:根据逻辑水位可以自动调整,但未调试,故水位无法实现自动调整,只能用手动调整。)3.2.6启动一台补水泵,缓慢开启出口门,向供暖管道补水至满水,启动正常后,投入泵联锁。(注:根据逻辑,补水泵可根据供暖母管压力,实现向供暖母管内自动变频补水,现设计定值在0.38MPa,低于0.38应自补水,高于0.38停止补水,现只能人为调整。)3.2.7启动一台热网循环泵,缓慢开启出口门,调整出口压力在0.38MPa以上,启动正常后,投入泵联锁。(根据需要可启动两台泵运行。)3.2.8开启#1、#2加热器水侧排气门,有水溢出后关闭。3.3热网水、汽侧投入3.3.1开启辅汽至热网管道的有关疏水门。3.3.2稍开辅汽至加热器供气总门,对热网管道进行暖管,温升控制在每分钟2,升至正常温度、压力后全开供气总门。3.3.3开启辅汽至加热器调整门前后手动门。3.3.4缓慢开启辅汽至加热器调整门,向#1、#2加热器供汽,根据需要,通过调整进气量,调整加热器出水温度。(按逻辑,可自动调整,但现无法实现,只能手动调整。)3.4.1启动再生泵,开启出口门,调整再生水箱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启动正常后,投入泵联锁。(根据逻辑,再生泵课根据再生水箱水位,实现自动控制,现只能人为调整。)3.4冬季供暖期间,应做好巡逻检查及调整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采暖系统退出4.1加热器的退出4.1.1缓慢关闭加热器进汽总门。4.1.2关闭加热器疏水器进、出口门及旁路门。4.1.3关闭加热器水侧进、出口门。4.1.4开启加热器汽、水侧疏水门。4.1.5开启加热器汽、水侧排空门。4.1.6退一台加热器时,注意调整加热器的进汽两侧出口温度。4.2热网循环泵的退出4.2.1解除将退出泵的“联锁”,停止泵运行,联系电气切断泵电源。4.2.2注意检查运行泵的运行情况。4.2.3关闭退出泵进、出口门,开启进口滤网排污门。4.3补水泵的退出4.3.1解除将退出泵的“联锁”,停止补水泵运行,联系电气切断泵电源。4.3.2注意检查运行泵的运行情况。4.3.3关闭退出泵进、出口门。4.4再生泵的退出4.4.1解除将退出泵的“联锁”,停止再生泵运行,联系电气切断泵的电源。4.4.2注意检查运行泵的运行情况。4.4.3关闭退出泵进、出口门。4.5采暖供热站的退出4.5.1关闭化水至热网补水箱补水调整门、补水总门。4.5.2解除补水泵“联锁”,停止补水泵运行,关闭出口门,联系电气切断电源。4.5.3关闭辅汽至加热器供汽调整门及供气总门,开启有关疏水门。4.5.4解除热网循环泵“联锁”,停止热网循环泵运行,关闭出口门,联系电气切断泵电源。4.5.5解除再生泵“联锁”,停止再生泵运行,关闭出口门,联系电气切断泵电源。4.5.6开启热网进、回水分气缸的底部放水门,放尽热网母管存水。4.5.7开启热网补水箱及再生水箱底部放水门,放尽存水。4.5.8联系热工切断有关设备电源。4.5.9停供暖期间,应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防设备损坏。5、 运行巡回检查及维护 5.1运行检查5.1.1定时检查热网补水箱水位在正常范围。(现无定值,应在1/3至2/3之间) 定时检查再生水箱水位在正常范围。(现无定值应在1/3至2/3之间) 定时加热器水位在正常范围。(现无定值应在1/3至2/3之间)5.1.2定时检查热网供暖母管压力在正常范围。(现无定值,应在0.38以上)5.1.3定时检查热网运行循环泵电流、出口压力、声音、轴承振动及油质、油位正常。5.1.4定时检查热网运行补水泵电流、出口压力、声音正常,轴承振动、温度及油质、油位正常。5.1.5定时检查运行再生泵电流出口压力声音正常,轴承振动、温度计油质、油位正常。5.2事故处理5.2.1如发现热网循环泵运行异常,应按下相应的事故按钮,停止该泵运行,并检查备用泵联启正常,如未联启,应及时手动启动备用泵。5.2.2热网补水箱水位高、低水位过高处理:1) 如调整门自动开大,应及时调整关小,如无法实现,应关闭调整门前、后手动门,用旁路调整水位,并联系热工处理。2) 如误开补水旁路门,应及时关闭。水位过低处理:1) 误开补水箱底部放水门,如误开,应迅速关闭。2) 化水至补水箱补水中断,应及时联系化水将补水回复。3) 误关补水箱调整门或前后手动门,应及时恢复开启。5.2.3热网循环泵事故处理:如运行泵跳闸,应及时检查备用泵联动正常,如未联动,应手动启动。1) 关闭连锁泵出口门。2) 启动连锁泵运行,及时开启出口门。3) 关闭故障泵进、出口门,联系电气退电源。4) 检查运行泵运行正常。5) 检查跳闸泵故障原因,如是电气原因,应联系电气检查处理,如是设备原因,应联系检修处理。5.2.4热网补水泵事故处理:运行泵跳闸,应检查备用泵联动正常,如未联动,应手动启动。1)关闭连锁泵出口门。 2) 启动连锁泵运行,及时开启出口门。 3) 关闭故障泵进、出口门,联系电气退电源。4) 检查运行泵运行正常。5) 检查跳闸泵故障原因,如是电气原因,应联系电气检查处理,如是设备原因,应联系检修处理。5.2.5再生泵事故处理:1)关闭连锁泵出口门。 2) 启动连锁泵运行,及时开启出口门。 3) 关闭故障泵进、出口门,联系电气退电源。4) 检查运行泵运行正常。5) 检查跳闸泵故障原因,如是电气原因,应联系电气检查处理,如是设备原因,应联系检修处理。5.2.6如加热器水位异常升高,开启疏水器旁路门,处理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