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ASY 004-2000 Q/ASY 0042000食品有限公司 发布2010-11-20实施2010-11-20发布复 合 调 味 料 Q/HBSF 004-2000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Q /*0001S20101 Q/* 0001S2010目 次前言1 范围12 引用标准13 技术要求.14 试验方法.25 检测规则.26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3I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严格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由*食品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本标准由*食品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年*月*日。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001-2007。II复合调味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复合调味料产品的定义、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植物油、精制食用盐、味精、白砂糖、脱水蔬菜、香辛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用香精,经加工制成的粉状、酱状、油状复合调味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20 味精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4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群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群检验GB 4789.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菌群检验 GB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09.24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4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461 食用盐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DB11/515 固态调味品卫生要求DB11/516 半固态(酱)调味品卫生要求DB11/517 液态调味品卫生要求QB/T2640 咸味食用香精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复合调味料 以食用植物油、精制食用盐、味精、白砂糖、脱水蔬菜、香辛料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用香精,经加工制成的粉状、酱状、油状复合调味料。分为调味酱(包)、调味油(包)、调味粉(包)、脱水蔬菜等。4 技术要求4.1 原辅料4.1.1 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4.1.2 味精应符合GB 2720的规定。4.1.3 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4.1.4 食用植物油应符合GB2716的规定。4.1.5 香辛料应符合GB/T 15691的规定。4.1.6 复合食品包装袋应符合GB 9683的规定。4.1.7 食用香精应符合QB/T2640的规定。 4.2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感官指标品名项目调味酱(包)调味油(包)调味粉(包)脱水蔬菜色泽调味酱呈酱红色或酱色调味油应有的色泽淡棕色、灰白色或淡黄色等特有的色泽原品种具有的颜色气味调味酱无焦味、无异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气味无焦味及其它异味具有本品种应有的香气无异味滋味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滋味,无异味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滋味,无不良滋味具有该品种应有的滋味,无不良滋味无不良滋味形态半固体状液体、半液体或半固体态状粉末状或小颗粒状、无结块脱水蔬菜呈片状或颗粒状杂质无砂粒,无肉眼可见杂质无砂粒,无肉眼可见杂质无砂粒,无肉眼可见杂质无砂粒,无肉眼可见杂质4.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食盐 (以氯化钠计),%(调味粉、包) (调味酱、包) 7035水分及挥发物,% (调味粉、包) (脱水蔬菜) (调味酱、包) (调味油、包) 1014380.6总砷(以As计),mg/Kg 0.5铅(以Pb计),mg/Kg 0.9总汞(以Hg计),mg/Kg 0.05黄曲霉毒素B1,( g/Kg) 5氨基酸态氮(以N计)% (调味粉、包) (调味酱、包) 0.9 0.3*挥发性盐基氮, mg/100g 50#酸价(以脂肪计)/(KOH), mg/g 3.0#过氧化值(以脂肪计), mg/g 0.25备注:*仅限于添加了肉制品的半固态调味料,#仅限于添加了植物油的调味料 4.4 微生物指标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表3 微生物指标项 目指 标菌落总数,cfu/g (固态、液态调味料) (半固态调味料) 100005000大肠菌群,MPN/100g (固态调味料) (半固态、液态调味料) 15030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4.5 单件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4.6 食品添加剂4.6.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4.6.2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2760的规定。4.7 生加工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5 试验方法5.1 感官检验取适量试样于洁净的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和外观,以鼻嗅、口尝的方法检查气味和滋味。5.2 理化指标5.2.1 食盐 应遵照GB/T12457的规定执行。5.2.2 总砷应遵照GB/T 5009.11 的规定执行。5.2.3 铅 应遵照GB 5009.12 的规定执行。 5.2.4 总汞应遵照GB/T 5009.17 的规定执行。5.2.5 水分应遵照GB 5009.3 的规定执行。5.2.6 氨基态氮 应遵照GB/T 5009.39 的规定执行。5.2.7酸价、过氧化值 应遵照GB/T 5009.37 的规定执行。5.2.8挥发性盐基氮 应遵照GB/T 5009.44 的规定执行。5.3 微生物指标5.3.1 菌落总数应遵照GB 4789.2 的规定执行。5.3.2 大肠菌群 应遵照GB 4789.3 的规定执行。5.3.3 沙门氏菌 应遵照GB 4789.4的规定执行。5.3.4 志贺氏菌 应遵照GB/T 4789.5的规定执行。5.3.5 金黄色葡萄环菌应遵照GB 4789.10的规定执行。 5.4 单件净含量应遵照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执行。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 出厂检验6.2.1 每批产品须经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6.2.2 检验项目:调味酱:感官、水分及挥发物、净含量允许偏差、食盐、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调味油:官、水分及挥发物、净含量允许偏差、食盐、酸价、过氧化值。调味粉:感官、水分及挥发物、净含量允许偏差、食盐、氨基态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6.3 型式检验6.3.1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全部项目。6.3.2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a)原料、工艺、设备有较大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b)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c)出厂检验与上批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d)供需双方发生产品质量争议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6.4 组批以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料、按同一工艺流程、同品种、同规格的产品为一组批。6.5 抽样在成品库中没批随机抽样5箱,每箱抽取10包,型式检验应在检验合格的产品中加倍随机抽样。6.6 判定规则6.6.1 出厂检验项目或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为合格品。6.6.2 微生物指标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6.6.2 除微生物指标外,其他项目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在原批次产品中加倍抽样复检一次;判定以复检结果为准,若仍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项目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7.1.1 产品的销售外包装标志应符合GB 191规定。7.1.2 产品的预包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狼嚎叫课件教学课件
- 安全教育文案培训总结课件
- 电气工程节能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报告课件
- 农业产业链金融2025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创新研究评估报告
- 粮食贸易面试题库及答案
- 联合利华ai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客户导向面试题库及答案
- 考研机构面试题库及答案
- 农业产业园项目2025年农业生态保护与效益评估报告
- 2025版外墙保温涂料分包工程合同范例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
- 湘少版(三起)(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小屁孩日记阅读课件
- 医院网络信息安全培训
- (完整版)保安培训课件
- 建筑识图题库及答案
- 《幂的运算》习题精选及答案
- 异质结TCO设备:RPD与PVD比较分析(2021年).doc
- PPT汇报评分表(共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