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郏县临沣寨游记临沣寨位于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中国传统古村落,河南还有其它十五个古村落入选,此中郏县就占了四个。2013年3月15号,我们一行从襄城县城驱车沿s238省道前往临沣寨参观游览。经路人指点,我们走了一条较为僻静且颇有韵味的乡间公路,看到了走大路通常看不到的景物。车子跨越了著名的汝河,宽阔的河床与汉江可有一比;经过了大片标注有“中华牌卷烟原料生产基地”的区域,我突然想起郏县曾属许昌专区管辖,而许昌地区有种植优质烟叶的传统和优势,所以随处可见烤烟房也就不足为奇了。穿行在沃美的乡间公路上,饱览着公路两侧绿油油的农田,我的思绪不禁回到数年前第一次来郏县时的情形来。郏县古时属颍川郡、汝州等,可谓人杰地灵之地,这里留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在郏县西北二十公里处有著名的“三苏坟”,现在叫做“三苏园”。“三苏”是指北宋著名词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作为四川眉县人死后葬于此地十分耐人寻味。2006年4月间,因去豫西路过郏县,参观了大名鼎鼎的原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也就是现在的广阔天地乡。1955年12月27日,毛主席为郏县大李庄乡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写下“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批示。1968年7月,郏县成立“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8月迎来首批下乡知青,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被誉为“知青圣地”。当时该乡建有一座知青纪念馆,陈列有许多黑白照片和实物,其中有江青寄给知青们的毛著,还有她鼓励知青们的亲笔信。作为六零后的我,当年曾同一群来自郑州上街铝厂的知情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年,对那个年代留下了永难磨灭的美好印象。参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实属滋养生命之旅,希望今天能够顺道前往。在古老中国,寨、村、店、庄、营等尽管都是村庄的称谓,但其内涵还是稍有差别的,我们今天要参访的是一座寨子,它会是什么样子呢?临沣寨位于我们所行走的南北向乡村公路的西侧,待我们开车走过数百米停车问路时,才知道我们已经走过了就坐落在公路一侧的临沣寨,调头回走我开始眺望临沣寨,却原来它被树荫掩映着静卧在距离公路二百多米处。车子驶入进寨的道路,在距离寨门五十余米处停下来,我们决定徒步进入,不打算惊扰这座依然安静的古寨,但心情却开始激动起来。我们要通过古寨的东门(东南门)进入寨子,据介绍大凡游人来访都要先经此门进入古寨。但见东寨门外护城河环绕,寨河宽约十米,深不见底,历经二百年依旧保存完整,在冷兵器时代或对付土匪、散兵游勇等非正规部队攻击应该是绰绰有余的。行人要先通过一座石桥才能进入寨子,石桥外是两颗高大的树木,仿佛是保寨护家的士兵,两名村妇婀娜地闲走在我们前面,徒增一道靓丽风景。寨墙为红色,沿东寨门向两侧蜿蜒延伸,所谓“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大概就是源于此。东门高约十五米左右,寨墙高约四米左右,比我曾经看到过的许多古都城墙要低矮许多,上有寨楼,东寨门通道宽约两米左右,刚好能够容纳现在的汽车一辆通过,门头的石头上镌刻着“溥滨”二字,穿过东寨门我们就算进寨了,只见一条土路向西南而非正西方向延伸,古民居在路的两侧排列着,因年久失修,许多古建筑已成危房,但显原汁原味。我们登上东寨门楼,沿城墙向西南方向走去。走在寨墙上向寨内看,整个寨子的形制及房舍外形情况尽收眼底,临沣古寨大约占地一万余平方米,寨子形制基本上属于鹅卵形,村民全部都住在寨子里面,外面是农田。寨子里古宅居多,现代建筑较少,想当年建造及使用此宅者必定有不凡的经历和故事。向寨墙外看,与寨墙二米间隔的护寨河完整地保护着寨子,水清河深,绿色水草轻浮在水面,游动的小鱼儿也在享受着初春时节的惬意,安静之极,真是一块休闲绝好之地。沿寨墙行走约四百多米,我们走到了临沣寨的南门(西南门),向北眺望,寨墙几乎笔直的向北延伸,但因寨墙年久失修,在上面行走已显不便,我们随即在南门走下寨墙仔细端详,西南门处一座暗堡还完整地保存着,寨墙内留存的诸多射击孔及瞭望空还赫然存在。据了解,临沣寨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分别受到日军和解放军攻城部队的两次猛烈攻击,其中解放军陈谢兵团在攻击此寨时就有150多名子弟兵倒在了红墙外,但细细端详,由红条石垒成的城墙上看不到太多的被攻击痕迹,远不如南京中华门,因中华门乃用灰砖砌成,当年日军攻击时留下的战争印记赫然在目,由此不禁揣想,是哪位神人设计了此处坚不可摧的防御堡垒?此时一位下地的老农路径此地,我们遂上前搭讪了解些情况,老农非常朴实热情,他告诉我们他也是朱家的后人,今天朱家大院开门了,要进去看赶快去,多少天没有开了。闻听此言,我们辞别老农快速前往。沿着一条向北的土路,行走约百米向东拐入一条通往东寨门的大路,该路正在整修,向东走约百米来到了所谓的朱家大院,也就是清同治年间汝州直隶盐运司知事朱紫峰的大宅,好家伙,这座宅院相当气派,突然想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更何况朱紫峰还是专管盐运的知事,该君应不差钱!我们和一群“骑行天下”的老驴友们邂逅相遇在朱家大院门前,但见大门紧闭,经打听原来是当地干部在陪同参访的客人们闭门参观,此处院落还没有对外商业化开放。一个在朱家大院西侧开小卖店的女老板告诉我们,平时朱家大院较少开放,你们今天来还是幸运的,弄不好说一说还能进去看看。原来临沣寨的开发工作进展的并不顺利,始终没有引来资本进行商业开发,朱家大院是临沣寨的重要遗存,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院落。等了一会儿还是大门紧闭,我们一行人遂到别处先走走看看,看到了许多虽经二百年,但依旧真实得令人震撼的景观,那小学堂,那大队部,那些古屋,那些有些朽态的精美木雕,那些年代的标语口号,还有那颗古树和依旧生活在古树下朴实善良的耄耋老汉!中间我们走到临沣寨的西门(西北门),这个大门门头上写着“临沣”二字,临沣寨名就得于此。当地人们到西及西北区域耕作就要经过此门,这样我们就看遍了所有三个寨门。一处不大的关帝庙紧邻西寨墙,关帝庙前还有一处废弃的深井,关公像前还有拜祭过的痕迹,人们处处拜关公,其实拜的还是他忠义的品格。关公之首埋在了洛阳关林,而其身躯埋在了湖北当阳的关陵,这两个地方我都曾去拜祭过,一代忠义英豪竟落得尸首两地,这是人性的悲哀,也是华夏民族的悲剧。我们又回到朱家大院门前,此时已时近中午,里面的人还没有出来,门外的骑行驴友们也等得有些不耐烦了。正在此时大门突然打开了,一行人鱼贯而出,我们遂上前请求走马观花看一下,真情感动了尹主任陪同的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和尹主任打了个招呼,我们遂如愿进入朱家大院参观。同许多明清建筑一样,朱家大院设计相当精致合理,布局紧凑,长于防守,极适于家丁看家护院、保护主人,可见主人修建此屋时的良苦用心,这是何故?该院落修建于道光年间,房舍院落错落有致,院房功能齐备,颇具明清建筑之美,这和江南古镇及徽派建筑可有一比,尤以其坐落在丘陵地带的古汝州,更显得弥足珍贵。对我来说真有种来了就不想走的感觉。因为开发保护的原因,该处院落已经没有人居住,看如今寂寥的院落,想当年不知道这里面发生了多少令人感叹的故事。郏县临沣寨景区讲解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临沣寨景区参观游览。临沣寨景区位于郏县城东南13公里处的堂街镇朱洼村,距平顶山市25公里,占地1.3平方公里。是中原地区发现的唯一的一座红石古寨。该寨周长1100米、占地7公顷,寨外有我们看到的护寨河,寨内有明清建筑100余栋、400多间其建筑属典型的河南民居风格。布局严谨,类型齐全,从明末至今在年代上没有缺坏。400多件明清建筑集中在一个村庄中,且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仍坚固如初,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具有较高的建筑史学及文物价值。2002年9月,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将该寨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至2008年,先后有摊牌、挂帅、做局等多部电视剧、电影在这里拍摄;2005年9月,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把古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是我省第一个获此荣誉的村寨。09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分8个时段,以“临沣寨传奇”为题,连续播放了介绍古寨风情的记录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现在看到的临沣寨德东南门“溥滨门”,取自“利溥渠之滨”之意。历朝历代的官员、贵宾来临沣寨都要从此门入。“溥滨门”有三层含义;第一层,请大家回过头来,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两颗大树旁边的那条河,在明清时期叫利溥渠。所以东南门叫“溥滨门”。第二层,出自孟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就是说,临沣寨历朝历代都是中央政府的地盘,这里的臣民,祖辈效忠,永不反叛。第三层,“溥”通“普”,“滨”通“宾”谐音,历朝历代的官员、商人、三教九流,进了临沣寨,都是我们的朋友。临沣寨东门前接大路,后连南大街,左右与寨墙连接。临沣寨东门保存完好。朱氏三兄弟的老大朱紫云,以行医为业。学得神奇药方,所熬制的膏药专治妇女乳腺病。药到病除,疗效极佳。再严重的病情,贴上止疼,三天见效,七天痊愈,且永不复发,因此,也挣下万贯家财,虽不像老二朱紫峰有钱有势,也算得上富甲一方,所建宅院仅次朱镇府。朱紫云宅院座南朝北,一进三的四合院,气魄壮观。一进门楼,东西厢房正面全是木制棂子门,虽历经一个半世纪而不腐烂衰败。木质坚硬,做工考究,木制浮雕惟妙惟肖。东厢房门楣上方是浮雕“补过”二字;西厢房是浮雕“迁善”二字。这是朱紫云留给子孙的家训。所以后来棂子门的膏药只施舍不卖钱,只为积德行善,泽被后世。进入第二进房屋,正面是一块高大的匾额,“裕德堂”三个鎏金大字,熠熠闪光,更是体现了主人以德立业,传禀后世的良苦用心。穿过二进房屋,到第三进院落。高大宽敞的五间楼房是主人的住房,东西是厢房,供子媳居住。五间正房有四个石刻窗户。中间两个,是整块青石透雕而成,四周是翠竹浮雕;两边两个,是用整块红色花岗岩透雕而成,古朴典雅,以拙见工,其艺术价值令专家赞叹不已。临沣寨西门因门临沣溪而取名“临沣”,临沣寨也因此而得名。西门门洞宽2.7米,高3.2米,门楼高5米。装有两扇10厘米厚铁皮镶裹的榆木大门;南边一扇铁皮上刻有“同治元年”,北边一扇铁皮上刻有“()在壬戍”;二扇门由两道穿杠,两条门褡裢可封闭寨门。两扇门下边各有一个直径6厘米的枪眼。门楣上方红石匾上,楷书“临沣”两个大字,右首是“壬戍季春上浣”,右首是“朱俊甫题”,周围浮雕花瓶,内插鲜花。西门洞外两边各有两道石槽,汛期发洪水时,用木闸板插入,里边用沙袋填实,防止洪水进入寨内。临沣寨西门前距右河道沣溪300米,后连临沣寨北大街,左右与寨墙连接。临沣门至今保存完好。临沣寨南门是正方向,东西两门是偏方向,即东南门,西北门。南门原来门洞宽2.7米,高3.2米,门楼高5米。1947年12月,解放军太岳兵团九纵27旅80团在解放临沣寨时,南门被打毁。1975年冬,朱洼大队用预制板及水泥重修。门洞西邻是炮楼一座,南面、西面各有高、中、低枪眼四个,向外射击之用。也有两道防洪闸板槽,没有寨门。南门正对明清时期叶县通往洛阳的官道,官道经西寨墙外围墙路蜿蜒北去。临沣寨南门名叫“来曛”,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门匾在解放军解放临沣寨时打毁。临沣寨南门前接官道,后连南大街,东连寨墙,西接炮楼。临沣寨南门除炮楼完整外,其余部分都残缺,两扇寨门现装在东门。临沣寨寨墙周长1100米,高8米,底宽5米,顶宽35米不等;外石内土结构,石条宽60厘米,为纯一色红色花岗岩砌筑而成;建于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三月,由汝州直隶盐运司知事朱紫峰创建,寨墙弯弯曲曲为封闭式不规则的椭圆形,寨内是朱洼村,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寨墙的砌筑样式独特而坚固。红石条每一顺石必隔一把石,中间空挡用三至四块红石条顺着填满,里面用黄土屯住夯实。这样既防水又坚固,不会被洪水冲跨。当时给寨墙放线时,为求得公正,让一个人用黑布蒙住双眼,手提装满白灰面的篮子放线,所以建成的寨墙就弯弯曲曲的了。因为当时太平军起义,整个寨墙用三个月就建成了。临沣寨北2公里是平顶山至郏县的公路,寨西5公里是郑州至南阳公路的西线,东边是紫云山,南边是平顶山。临沣寨寨墙在解放后修水利时,拆掉上半部的红石条;现存高度为4米,保存完整,无缺口。寨内居民152户,550口人。临沣寨古称水田村。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载:柏水(今石河)经城(宝丰)北复南;沣溪自香山东流入郏境。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曰“水田”。后因当地地势低洼,朱氏家族发达而改称“朱洼”至今。建寨墙时,寨外留下5至10米围墙路开始挖护寨河,挖出的土打寨隍。护寨河与寨墙同时完工。护寨河宽15米,深4米,绕寨一周长1500米,内种莲藕。沿护寨河内沿植柳树;在三个寨门处建有三个红石板桥,可与寨内相通。临沣寨护寨河有一半深度被泥沙淤积,2001年11月,由堂街镇人民政府组织朱洼村1800口村民按义务工疏浚修复,现水深2米,放养鱼苗,每到盛夏,流水潺潺,树木葱郁,与雄伟壮观的红石寨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亮丽的田园风景线。临沣寨方圆十里之内,是千亩芦苇荡,只有几条小路可以通向寨内。明朝万历年间,朱氏先民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到河南郏县水田村落户,给土著的张姓种地。因当地盛产芦苇,农闲时节,也从张姓手中学会了编织芦席的手艺。朱洼村的芦席遍销北汝河流域,受到了周围百里人们的喜爱,也给朱氏家族带来了滚滚财源。经过长期发展,朱氏逐步成为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到清朝道光年间,家族达到鼎盛时期。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告老还乡的河南省汝州直隶盐运司知事朱紫峰,在朱洼村大兴土亦修建了宅院,号称“汝河南岸第一府”。现在只有北寨墙有十多亩芦苇,其余都毁掉种烟叶了。临沣寨南寨墙里侧有一古井,被寨墙包在里边。该井直径一米半,深一丈五尺,红石块券砌。石头寨墙上留一大一小两洞。上边供奉井王爷;下边一个较深,且越来越小,至今不明白有何用途。该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新控股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包含模拟题
- XX年美术教师技能培训计划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考试模拟题库
- 量子药物分子测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标准化种植技术国际合作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塑料制品行业环保政策实施对市场增长潜力与绿色转型影响报告
- 2025年城市规划应急指挥中心技术员招聘考试预测题
- 电除颤技术远程指导操作流程
- 养老护理员规范操作标准培训计划
- 2024-2025年生物材料领域金纳米粒子技术创新与市场趋势报告
- 《康复护理学》3章康复评定(第二节心肺功能评定)
- YY/T 1421-2016载脂蛋白B测定试剂盒
-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配电站房工程设计
- 照相凹版制版法课件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课件 第一章
- 轨行区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申请表
- 云南省食品经营许可申请表
- 校园管制刀具排查记录表
- 财务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笔记串讲
- 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PDF高清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