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化解营销瓶颈?什么是营销瓶颈呢?这上概念的提出是根据公司营销情况而定的,总体上来说这是区于一切妨碍了营销发展趋向的因素都可以称之为瓶颈。那么这些瓶颈会给我们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如何才能打破这个营销瓶颈?一、正确认识公司的营销瓶颈。业内很多人士,习惯以营销的增长停滞或负增长用来说明一个公司遭遇到了营销瓶颈,这不足以说明公司的营销是否遭遇了瓶颈,同时,即使是公司的营销滞长问题短期内得以解决了,也不足以说明公司的营销瓶颈已经打破。这是因为,任何营销数据仅仅是公司软实力的最终表现,公司的软实力有无问题才是决定公司营销瓶颈的根源所在。如果把公司的资金、土地、厂房和广告等硬件定义为公司硬实力,那么公司的软实力,即指除公司的资金、土地、厂房、广告等之外的,影响公司品牌成功推广的一些要素。抛开其他因素不谈,产品、渠道和人才是公司发展最核心的软实力。二、如何打破公司的营销瓶颈。找到公司营销的瓶颈其实并不是难事,无非是考察产品、渠道和人才三个方面。可是,虽然如今,很多公司已经清楚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可是就是找不到公司打破发展瓶颈的具体办法。如何成功打破发展瓶颈呢?下面的案例希望能给我们一些启发。A公司是起步于1999年,是上海知名的民营化妆品公司之一。该公司从创立之初,便确立了以当时盛行的商超为主要营销渠道,以大包装、低价格、高品质的洗涤品和护肤品切入市场,通过实施多品牌、大日化、全覆盖的市场拓展战略,2005年,该公司产品已进入大半个中国的商超系统,年营销也已逼近1亿元。为了冲破亿元年营销额的门槛,2006年,该公司决定实施分品牌管理,即按品牌成立不同的事业部来运作旗下不同的品牌。在这一方针指引下,该公司大力引进营销管理人才壮大营销团队,扩充至近70名区域经理队伍。虽然营销人员增加了,公司一贯推行的标准化市场操作手法也一样坚持推行着。三、走出打破营销瓶颈的误区。最近,越来越多的中小公司,为了寻求打破营销瓶颈的有效办法,为了多快好省地提升销量,他们把目光始终盯住成功的公司,试图学习和模仿他们的操作模式,试图把他们的优秀人才挖至麾下。知己知彼,重视学习借鉴和优秀人才引进,固然是赢得竞争的重要前提,但是刻意模仿和照搬照抄是一件十分不可取和没有意义的。因为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不同公司的基础和所处的背景都是不一样的,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别人成功的模式在别人那里是可行的,是可以成功的,别人的人才在别人那边是能创造价值的,而把其他公司成功的模式照搬到自己这边,未必就能成功,有时反而会弄巧成拙,让公司错过了本身的发展良机,为公司雪上加霜。视野决定成败,实效方显高效。总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解铃还需系铃人。唯有重视战略,坚持理想,尊重人才,脚踏实地,把软实力磨炼提升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中小公司成功打破营销瓶颈的根本所在。所以想要走出公司营销的困境,那就必须要先从你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有哪些合同范本
- 农村蔬菜订购合同范本
- 咨询造价公司合同范本
- 工装纯设计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解除的案例分享
- 砂石采购合同范本
- 公司旧车销售合同范本
- 平民楼房销售合同范本
- 礼服馆租借合同范本
- 甲醇采供合同范本
- 血透室手卫生管理课件
- 风电场安全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轨道工程制图教学课件
- 2025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 苯职业病防护课件
- 老年饮食健康课件
- 2025年湖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
- 小米实体店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政府采购与招标投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苯丙酮尿症(PKU)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