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营销团队的内部腐败.doc_第1页
当心营销团队的内部腐败.doc_第2页
当心营销团队的内部腐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心营销团队的内部腐败管理者对待营销团队中的腐败现象,认为防不胜防或视而不见,都是纵容和短视。如果有一本书名为营销经理快速致富宝典的读物,我相信定能吸引不少人的眼球,这本书里传授的“秘技”是所有西装革履的经理们所不齿的,但事实上又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身体力行的,例如:挖掘薪资外收入的N条途径、和经销商合穿一条裤子的N种方法、如何参股自己的供应商等等,类似以上来自企业营销系统的种种腐败行为,其实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并且它广泛存在于各大小公司。有人会说,那是小企业、新企业制度不健全、防范不到位引起的,果真如此吗?我们来看一个近例,三个月前,国内一家著名空调企业的中层经理因涉嫌贪污4600余万元人民币而收审,业内哗然。也有人会说:问题只是出在本土企业人,事实是,那些常自诩出身“西点军校”外企营销人一样腐败,在一家享誉全球的消费品公司,一度心照不宣的盛行着“项目金额的10%是供应商应付的回扣”! 管理者们困惑了,难道面对来自营销团队的内部腐败,真的只能望“腐”兴叹,“爱”莫能助吗? 官僚宫殿一家保健品公司的销售经理说:“刚到这个公司时,对公司各层级、各部门普遍存在的官僚文化深恶痛绝,时间长了,不但适应了,而且还深受其益。”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官僚体制让干事的人累,却让想混的人轻松,更让想趁机谋私的人摸到了路径,成为腐败者的温床。就是这位销售经理,每个月光虚报下面的促销人员工资就达四五千,通行几年,屡试不爽。他的上司当然心知肚明,何苦管那么多,再说谁屁股上没点脏东西,本部门的人还是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好。负责审核的财务部门也不会查根问底,还是少树敌多交友,混个好人缘于己于公都方便。这一切的背后,是结党营私。正因为有这样的土壤,当你听说自己公司的一个代理商竟然是全国销售经理的舅舅,并且欠款百万,就不足为奇了。监管缺位一位从惠普空降到国内一家PC公司的高级经理,董事会赋予他的首要职责是整顿朝纲,他的感受是,该企业从来都不缺“制度”!而且时下流行的管理思想及工具也常能被企业上下追捧。然而,整个营销团队依然绩效低下、腐败泛滥。一个大区经理竟然截留货款200余万元,用来注册自己的公司。官僚体制下的腐败是没人想管,而监管缺位下的腐败是没人去管。就像上面那位大区经理,业绩好时回到公司往往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他眼里只认老总;业绩差时便稍加收敛,逍遥在外,乐得做自己的封疆大吏。类似这样的公司、这样的人,为数不少,真的是鞭长莫及吗?显然不是。直到现在,很多企业领导者都把“监管”看做事后补救的措施,是不得已而为之,员工们也认为,所有的“监管”都是基于“不信任”。而事实上,监管本身就应当是一种“制度”,事前的“制度”,它不只在事中或事后。对营销团队最有效的监管方法就是常规化、制度化的内部审计与纪律监督。财务指标考察的往往多是已经结束了的结果,过程和行为不在检查之列,但内部审计和纪律监督却能透过数字看事实,从账里账外、企业内外等多种角度评价营销经理绩效的真实性和行为的合法性。信息差蓝丁刚加入一家大公司不久,有热心的“几朝元老”告诉他:不当问的不要问,不当知道的,知道了也要装不知道。在这家公司,不同职级、不同部门的人有着不同的“圈子”,相对于外面的人或部门,则筑起不同的“篱笆”。以蓝丁为例,他是销售主管,但他对客户开发政策、产品价格体系等事务的理解不是来自公司统一的培训,或者格式化的文件,而是来自直接上司的耳提面命,很多本该统一规范的事,却是因人而异、因人而变。可奇怪的是,经销商却没一个投诉,相反把销售人员看成手眼通天的“大爷”,敬若上宾。蓝丁的前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被经销商喂饱了、塞足了,现在见好就收,自费留学去了。蓝丁的上司也不是省油的灯,光给大经销商年头考核信用等级、年尾兑现市场推广费用就能获利不少。类似以上的团队深埋祸根。很多部门经理、区域经理、客户经理都在极力打造自己的独立王国,有时甚至假借“规范管理”、“流程重组”之名为本部门、为自己争取更多有利权限,而在实际执行时,将公权变私权,不断扩大部门与部门间、上司与下属间、总部与分部间的“信息差”,以图暗箱操作,寻找一切可以谋私的招财之道。以邪制邪像虚报差旅费、交通费这样的事,在大多数的营销人员身上都或多或少的上演过,那些单据,在很多管理者手里,大都睁只眼闭只眼放马过去。钱到了不少企业的营销人员手里,也很少受之有愧。原因是:出差津贴苛刻到不足以支付正常的出差费用,只能弄虚作假。请不要一味的指责做这些事的个人!在检批这些“不正之术”的同时,别忘了来自管理者的自检。以同理心去想像一下奔波在市场一线的营销人员,去寻找那些你不愿意看到的事之所以屡禁不止的真正原因。管理者对待营销团队中的腐败现象,认为防不胜防或视而不见,都是纵容和短视。每个优秀的领导人,都有义务向员工表明企业正直与诚信的基本价值观,并且不遗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