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清明节应急预案_第1页
2016清明节应急预案_第2页
2016清明节应急预案_第3页
2016清明节应急预案_第4页
2016清明节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2016清明节应急预案2016年清明节墓区应急预案重点地区县太阳山公墓和白云公墓及周边区域高峰期4月2日4月8日高峰日4月4日4月6日根据全国清明节工作视频会议和民政部通知精神,落实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做好2016年清明节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清明祭祀有利时机,扎实推进“绿色、生态”殡葬,积极引导群众开展“低碳、文明”祭扫,加快推进和深化殡葬改革,保障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文明、低碳、安全、有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工作原则1、大力推行绿色生态殡葬、文明低碳祭扫,切实保障祭扫安全有序。把清明节期间群众的文明、低碳、安全祭扫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公墓管理全体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紧紧依靠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参与,强化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保护能力,加强通往墓区道路的清障工作,提高科学指挥水平,积极倡导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祭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方式,实现祭扫文明、低碳、安全、和谐、有序。2、落实应急工作责任制,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在民政牵头下,明确交警、公安、消防、工商、2/14交通、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参与安全祭扫保障工作中的职责,充分发挥公墓管理工作人员在清明节期间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防止踩踏、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3、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坚持依法规范、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清明节期间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控制、处置等依法实施管理,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应对。二、组织领导县民政局成立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清明节期间公墓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进行总负责、总协调,其他相关人员为成员,按分工做好各自工作。联系各有关单位,根据部门职能进行分工协作、明确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清明期间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三、清明节期间可能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1、交通安全事故。由于通往公墓的公路狭窄,公路两旁菇农生产原料随意堆放,更加剧了道路的拥堵,加上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家庭出车扫墓,车流人流混杂,极易引发交通事故。2、山林火灾。由于现阶段群众祭扫活动的习俗大多3/14数还以焚烧香烛、纸钱等为主,墓区内树木茂盛,极易引发火灾。3、拥挤踩踏事故。由于祭扫人员较多,在人流量高峰时段及墓区狭窄地段容易引发拥挤踩踏事件。4、群众打架斗殴事件。由于祭扫人员较多,容易就一些小的误会、口角、拥挤摩擦升级为群体性的打架斗殴事件。5、祭扫人员摔伤、突发疾病事件。墓区山高路陡,容易发生不慎摔伤、扭伤;扫墓时一些祭扫人员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会因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佳而引发身体不适,诱发一些突发疾病。四、应对措施1、认真落实祭扫活动工作安排。由“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清明节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公墓管理单位要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夜间巡防制等,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在墓区主要路口设置墓区指示牌、警示牌,修缮墓区道路、防护栏;在墓区主干道和显眼地段悬挂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和横幅,对祭扫群众广泛宣传清明扫墓期间注意事项,大力弘扬文明祭扫新风。2、针对交通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公路两旁随意堆放的香菇原材料,由交通管理部门4/14先行治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提醒市民尽量采取骑车或步行前往祭扫的方式,以免在停车中给自己带来不便。在交通高峰时段,交警部门对通往太阳山公墓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和疏导工作,大型机动车禁止通行,派专人引导机动车安全停靠至指定地点,尽量避免拥堵情况的发生。3、针对墓区火灾的应急措施指派专人对各墓区进行不间断巡查,劝阻祭扫人员不安全用火行为,在祭扫形式上,要摒弃烧纸、烧香、点香烛等传统祭奠方式,采用“鲜花祭祀”、“无烟祭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健康的祭祀方式,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和报告。在各墓区放置灭火器材,及时清除墓区绿化内的干枯树枝、杂草,检查更换老化的电线线路,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万一发生火灾事故,各墓区巡查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有序疏散祭扫人员,小的火情用灭火器材进行扑灭,大的火情迅速通知、引导消防部门灭火。4、针对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措施及时疏散密集人群,提醒年老体弱者不要单独到墓地祭扫。5/14踩踏事件万一发生,迅速组织救援并立即报警,通知救护车和医务人员抢救伤员,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5、针对祭扫群众打架斗殴事件的应急措施打架斗殴事件一旦发生立即报警,由公安人员到场调解处置。6、针对祭扫人员摔伤、突发疾病事件的应急措施在一些危险地带设置警示牌,提醒祭扫人员注意安全;准备充足的开水和避暑药品免费提供,预防祭扫人员因天气炎热而引发中暑等身体不适,诱发一些突发疾病。一旦发生祭扫人员摔伤、突发疾病等事件,立即组织人员看护或护送到安全地带,并通知医护人员到场救护。五、注意事项在整个清明节祭扫过程中,各岗位人员应各负其责,各单位应严密注视、紧密配合,尽量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必须迅速到位,避免事态扩大发展,酿成严重后果。12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高新区管委会,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机关各部门,市各有关单位6/14为切实做好2016年清明节期间祭扫工作,保障群众祭扫安全文明有序,推动全市殡葬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思想认识,落实工作责任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群众开展殡葬活动的高峰期,也是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意见要求,推动深化殡葬改革工作的关键期。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工作的重要性,各项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要设立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等临时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密切协调沟通,细化具体措施,形成保障合力。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安全责任主体和部门监管职责,提前开展安全隐患研判和专项排查,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及时到位,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和人员。要强化应急保障机制建设,完善本地、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突发信息事件和事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要及时按规启动预案,做到处置及时得当、措施得力有效,确保清明节期间人民群众安全、有序、文明祭扫。二、强化防范措施,保障祭扫安全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强化各项防7/14范措施,努力杜绝各类事故发生。要全力抓好祭扫设施防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祭扫服务设施场所的管理监督。各祭扫服务场所要制订完善清明节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完善疏散路线、引导标识和应急分流限流措施,严防拥堵踩踏和意外事故发生,同时严格落实火源管控、现场监护等消防安全措施,实行全员上岗和24小时值班,消除各类事故隐患。要切实抓好交通安全防控。公安部门要提早制定清明祭扫交通路线、交通疏导应急预案,并及时发布重点路段的交通管理信息,提示群众选择出行线路和出行注意事项,同时要适时采取增加临时性停车场所等措施,维护好祭扫区域和祭扫服务场所周边交通秩序。交通、建设等部门要根据清明节的客流特点,科学调度运力资源,增开祭扫公交专线,加大客流线路班次密度,确保满足祭扫群众出行需求。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防控。农林、消防部门要督促相关场所、单位完善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加强山林防火安全尤其是殡葬整治区域、历史自然散乱墓区和零散坟墓等野外祭扫用火的巡查检查,做好灭火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三、严格执法维权,规范秩序环境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清明节期间涉殡葬管理服务矛盾诉求集中的特点,加强丧事活动和用品市场秩序监管,依法打击侵害公共利益和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种违法违规行8/14为。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采取公布热线电话、定期巡查检查、部门联合执法等措施,严肃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违规行为。民政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加强行业监管,鼓励支持殡葬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强化行业自律,维护殡葬服务市场公平秩序。工商部门要加大对无照殡仪经营行为和销售冥币等封建迷信用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物价部门要严格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乱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流动礼炮扰民等违反治安管理的殡葬服务行为和殡仪服务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占道经营的清理整治,加大对在市区及祭扫地区附近主要道路、广场、公共绿地焚烧冥币和祭品等的治理力度。四、提高服务能力,推广生态殡葬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和XX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带头深化殡葬改革的榜样力量,积极完善基本殡葬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提高殡葬管理服务水平,为推动以“节地生态、惠民利民、文明节俭”为目标的殡葬改革创造有利条件。积极推广文明低碳祭扫。要以文明低碳祭扫为主题,逐步发展网络祭奠平台,积极组织网络祭扫、集9/14体共祭、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等文明低碳的现代追思活动,主动开展“鲜花换纸钱”、“爱心平价鲜花”和“时空信箱”等免费公益活动,同时要大力弘扬烈士精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烈士纪念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鼓励节地生态安葬。要进一步加快文明集中治丧、公益性立体式骨灰安放等基础殡葬设施建设,倡导开展骨灰撒海、可降解骨灰盒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活动,鼓励推行去世后捐献器官或遗体行为。同时大力推进现有公墓节地生态葬法建设,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生态骨灰安葬服务,逐步引导群众摒弃传统石材墓穴葬式。积极提高殡葬服务水平。民政部门要组织殡葬服务单位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行风建设月和优质服务月活动,严格落实各项服务公开、承诺制度,强化服务意识,扎实推进行风建设,不断规范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美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殡葬管理服务单位建设成为行业示范引领、群众放心满意的服务窗口。五、广泛宣传教育,营造环境氛围清明节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殡葬工作的焦点时刻,也是宣传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和殡葬改革的重要时机。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清明节期间工作实际,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殡葬改革主题宣传月活动。要在2016年3月15日至410/14月15日期间,开展“党员干部带头深化殡葬改革主题宣传月”活动。宣传部门要积极协调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新闻媒体,深入殡葬服务单位基层一线采访,挖掘和宣传党员、干部推动殡葬改革的先进典型,总结和宣传殡葬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和好做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殡葬改革正能量。实施殡葬改革宣传进社区活动。要通过新闻发布、政府微博微信、巡回展示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基层社区宣传、深化殡葬改革政策、殡葬执法管理情况和绿色生态殡葬方式,弘扬清明节“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节俭办丧、厚养薄葬、文明祭扫、移风易俗等殡葬新风尚。建立完善殡葬改革宣传常态机制。要积极应用XX市殡葬管理网站、殡葬服务设施和社区公告公示栏等各类宣传载体网络,构筑引导群众摒弃殡葬陋习,自觉深化殡葬改革的常态良好氛围。12清明节是缅怀先人、悼念逝者的传统节日,是广大群众开展祭祀活动的高峰期。为做好2016年清明节期间我街道群众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维护正常祭扫秩序,倡导绿色文明祭扫,确保街道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长芦街道特制定清明节期间祭扫工作方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化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责任。11/14做好清明节期间祭扫管理和服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和相关责任单位要按照“重安全、强服务、惠民生、树新风”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突出重点、措施上狠抓落实,使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开展。为此,街道办事处成立清明祭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建军葛德成执行组长王小康张宝年郭成存刘保钢高志和成员杨权勇朱红玉林正用陈德茂时长龙胡德龙郑国民陈强王世州王敏任足玉二、狠抓措施落实,做好安全防范。目标任务保证祭扫安全、秩序井然,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祭扫陋习,倡导绿色文明祭扫新风尚。工作措施根据公墓周边地形及实际情况设置相应卡点,由街道及社区安排专人具体负责,同时安排派出所民警、边防武警、协警、保安以及城管队员等协助把守和维持秩序,在公墓周边一定范围内实行交通管制,禁止车辆驶入,严禁将烟花爆竹带入公墓及祭扫区域内。农业科仅负责做好12/14清明祭扫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卡点设置及派出所民警、边防武警、协警、保安以及城管队员具体安排如下1、桃花山公墓共设卡点三处,分别为长芦自来水厂门前卡点1名民警、2名保安、1名交协警、1名城管。桃花山公墓门口卡点1名民警、2名保安、1名交协警、1名城管、2名边防武警。荣欣化工厂门口卡点1名民警、2名保安、1名交协警、1名城管、2名边防武警。2、三教寺公墓共设卡点二处,分别为三教桥路口卡点2名民警、2名保安、2名城管沿滁河路卡点由2名民警、2名保安、2名城管带班制度为了强化措施落实,实行领导带班制,预测祭扫高峰为四天,在这四天当中确保每天有一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同时各社区每天要至少安排一名街管干部在公墓大门口处做好执勤服务工作。各卡点的执勤人员必须按时到带班领导处报到,统一在签到簿上签字后,由街道社会事务科安排专人统一收回备存。抽调的民警及保安由刘保钢和王敏、任足玉负责安排,抽调的交协警及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