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纯手工紫砂成型作品辨识.doc_第1页
真正的纯手工紫砂成型作品辨识.doc_第2页
真正的纯手工紫砂成型作品辨识.doc_第3页
真正的纯手工紫砂成型作品辨识.doc_第4页
真正的纯手工紫砂成型作品辨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j2真正的纯手工紫砂成型作品辨识当今的紫砂业界,铺天盖地都是号称纯手工成型的作品,商家无一例外都号称自己手中的商品是纯手工成型的,但究竟能够有多少人真真确确的在做纯手工的作品呢?究竟什么样子壶,才能算是传统的、真正意义上的纯手工作品呢?我们将一把壶拆分成若干个份子,然后逐一分析。一.壶的最高的部分,是壶钮,传统光素器圆器的壶钮的成型工艺一般分为四种:1.借助模具成型两片合模。粗工者可看到中分线,细工者完全看不到任何痕迹,圆润饱满而且线条漂亮,但泥门会很松,若身桶是纯手工成型的,细看之下,壶钮的泥料结构会和身桶的泥门结构不一样。2.纯手工成型(粗工)用泥条在转动中搓出形状,然后略微整形。这类壶钮形状不均匀,歪纽几率很高,属于早期壶、古壶的常规做法。3.纯手工成型(粗工之二)捏一个略大的实心壶钮,放在转盘上用车刀车出形状,然后覆盖脂泥掩盖车工刀痕,这类壶钮的下半部,常见横向拉丝纹、横向刀刮纹,属于现代壶器纯手工粗工做法,泥门结构会被破坏。4.纯手工成型(细工)首先,按照第3种方式车出一个壶钮;然后,用车出来的实物对照边缘弧度线条做一个竹片工具。保证竹片工具可以刚好卡入壶钮,与车出的壶钮完全吻合。然后,按照第2种方式搓出一个壶钮,再用竹片工具压出形状,直到壶钮形状和竹片内弧度完全吻合为止,再光明针。这类壶钮,泥门结构紧致,会很漂亮。二.盖子虚片,这个部分的成型工艺一般分为两种:1.借助模具成型常规做法是将泥片压入一个向内凹的半月形状石膏模,用力向外顶出弧度,然后搪圆。这类虚片的外观泥门会很松,烧成品颗粒内收,如果身桶是纯手工打片的,则虚片泥门颗粒质感会和身桶的质感不一样,泡养久了,会发现盖子和身桶变色程度都会不一样。2.纯手工成型常规做法是将泥片铺在一个“范”上,“范”就是向外拱起弧度的半月形工具(如蛋形或球体),泥片铺在“范”上,用拍子打出形状,切掉多余的泥片,形状即出。这类虚片因为是向内受力,经过拍打后,泥门更加紧致,成品效果是颗粒在挤压中外凸。三.子口,这个部分成型工艺一般分为三种:1.借助模具成型(之一)借助模具有整个盖子已经开好的石膏模,将泥片嵌入,子口接上,然后搪出形状,切除多余泥片即可。这类子口看起来厚薄均匀、浑圆、生硬无活性、不自然。2.借助模具成型(之二)虚片可以是纯手工成型的,子口部分,可以将泥片外套上钢圈,搪出形状后再接到盖子上。这类做法和1很接近。辨别方式也雷同。3.纯手工成型手工打出泥片,手工接片,利用纯熟的基本功用工具修圆。这类做法,子口厚薄不均,线条活性足,自然。四、身桶这个部分一般分为三种:1.借助模具成型即挡胚成型,身桶前后有哈夫线,壶内壁多出现横向拉丝纹,横向搪胚纹或完全无痕迹。外观泥门很松,浆负面,颗粒内收者居多。2.纯手工成型纯手工打片成型的壶作,以前有过多次介绍,成品痕迹包括泥凳纹、收缩纹、外观拍打痕、对着光转动看有不均匀波浪纹等这里需要强调的一个部分,是纯手工成型的作品,泥门紧致,因泥片在成型过程中不断向内受力,颗粒结构挤压,烧成品颗粒在挤压中外凸。多看实物会很容易辨别。3.仿手工成型痕迹首先,纯手工打泥片,将身桶打出78成形状,不上底片,放入石膏模,然后带上塑料薄膜手套轻微向外顶,顶出形状后再上底片。为之仿手工成型做法。这类壶具备一切纯手工成型工艺的特点,包括泥凳纹,收缩纹,局部拍打痕,壶内印章等。但是!由于放入石膏模内之后向外发力顶的部分,必定使得泥料结构变松,烧成品的外部泥料结构会发生变化,顶的部分越多,泥门结构越松散,最终仿手工成型的壶器,没有向外受力的局部,颗粒在积压中外凸,被向外受力的局部,颗粒内收且平坦。细心观察,上手实物多了,很容易辨认。备注:成型工艺只有三种模子壶,仿手工,纯手工。并无什么“半手工”或者“全手工”之说,如果说不是用脚做出来的都叫“全手工”,或者连工具都不用只靠手捏出来的才叫“纯手工”。五.流、把这个部分一般分为三种:1.合模这种方式清初已有,清初时期所用流把模具一般为石模或木模,成形后中间哈夫线从来不去处。2.灌浆当代做圆器、方器大三弯流的陶手,很多人习惯用灌浆工艺成型,这类壶的流部很容易辨认,泥料结构松散,很多用冲浆做法。只要细看,流的泥料结构和身桶泥料结构是肯定不一样的。3.纯手工成型这个就不多做解释了,以前写过很多就不重复了,需要强调的是,纯手工成型的流部,泥门紧致,泥料结构和身桶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检验一切紫砂壶,究竟是不是纯手工成型的。需要认真告诉大家的是,要做一把真正意义上认真的纯手工紫砂壶器,是需要好多天才能完成的。的确有一天内可以完成12把纯手工紫砂壶的记录,但那些都是粗工,而且常年累月的做,早已形成机械化的习惯。绝非认真的纯手工成型作品。纯手工盖片 借助模具盖片纯手工身桶借助模具身桶纯手工成型的痕迹手工成型泥门结构及痕迹1.先看壶钮,这两个壶钮,泥门紧致,颗粒凸现。如果是借助模子成型的,要么有中分线,要么泥门松散,颗粒内收。2.看盖子虚片拱起的做法,究竟是借助“模”还是借助“范”。这两件盖子,都是借助“范”的,因为要泥片压在拱起弧度的实物上拍打,所以泥门依然保持紧致,因外部没有受模具固定,所以活性和张力十足。若有固定外膜,泥片贴上去向外靠,则泥门会松散的多,也会平整的多。3.看壶肩,壶肩的部分,是整把壶接受拍打次数最多的地方,因为要在转盘上旋转式的拍打,本来就紧致的泥门会更加紧致。颗粒在挤压中外凸,而且,旋转中手工拍打身桶不可能十分均匀,受力点和受力重量不同,所以壶肩的部分,如果对着光看,旋转的时候能看到轻微起伏的波浪纹。当代做纯手工壶的人,有部分人在打片完成之后,用箅子箅身桶,因用力太大,导致外观破皮或者将身桶压憋进去一点点,又或者打片的时候用力大了,拍子印留下的比较清晰。这些都可以通过后来的办法修复。例如通过覆盖脂泥盖住痕迹。但被脂泥盖住的部分泥门会略微感觉松散,因为脂泥没有经过拍打。所以或多或少会掩盖了一点点外凸的颗粒。但即便覆盖了脂泥,一样可以清晰看到波浪纹和不规则的痕迹。多看便会知道。而且,覆盖脂泥,不会是全部,只会是少数。大家切记,纯手工成型的作品,远观色泽温润柔和,近看颗粒密布挤压。4.看腰部这个部分,是全壶几乎不接受拍打的部分,所以这个局部的泥门是纯手工成型作品最松的地方,荷塘今天用于考试的部分,其中就是剪切了腰部的泥料结构特写,用这个部分的图片来考试,是可以考晕人的。只要看过做壶过程的人几乎都清晰,一把壶接受拍打次数最多的部分是壶肩和壶腹。而不会有陶手拿着拍子去拍腰部的。所以,看泥门几乎不需要看腰部,而是要多看壶肩和壶腹。5.看壶腹这个部分接受拍打的次数仅次于壶肩,所以,看这个部分的泥门结构,完全可以参考壶肩的结构。壶腹收线长,转动的时候,更容易看到不均匀的波浪纹。如果是一把模子壶,无论是壶肩还是壶腹,你转动壶的时候平视,壶肩线所走线条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弧度,壶腹线亦然,即便套过模子之后,潮湿身桶再整形,肩线位怎么看走势都是对称的。还是那句,多看多对比便会知道。手工壶区分细图讲解辨泥识紫砂 亦有大学问2011年12月29日 20:30来源:北京商报紫砂矿料主要产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山丘之中和丘陵地带。黄龙山位于宜兴丁蜀镇北西处,面积约2.5平方公里。历史上紫砂矿料出处均属于黄龙山矿区范围。由于长期开采加上市政工程建设,如今的黄龙山已今非昔比,仅仅留存部分小山体。目前,紫砂泥料主要分紫泥、红泥和绿泥三种。紫砂泥料的种类紫泥雅称“富贵土”,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青泥”、“大红泥”,为制作紫砂壶(器)的主要原料。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广东大埔和宜兴丁蜀地区都有紫砂矿。紫砂泥烧制的成品有紫砂壶、紫砂煲、紫砂花瓶、紫砂茶具,以及其他紫砂工艺品。得益于饮茶风气,紫砂壶最为常见,其特点是不夺茶香,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若将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红泥俗称“朱泥”、“朱砂泥”。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故名。产于宜兴任墅赵庄山,质坚如石,其含铁量高,产量甚稀。红泥收缩率大,常制小件器物, 红泥分高温红泥、低温红泥。高温红泥烧成以后的物理性能及效果与紫泥相同,只有颜色上的区别,如声音、质感、手感,泡养以后的效果都跟紫泥一样。低温红泥又称朱泥,其矿岩疏松,瓷性好、声音清脆、颜色发红、有鲜艳之态。朱泥在烧制过程中最具表现力,根据各种窑温、气氛,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如紫色、紫红色、紫青色、墨色、墨黑色、草绿色、宝兰色,应有尽有。朱泥极品被称为大红袍,因为清代大红袍泥料已经断源,极难仿制。现代所谓的大红袍应是朱泥窑变以后的效果,成大红鲜艳之色,有鲜艳欲滴之感觉。然而市场上的大红袍大多是人工调配的“化料”壶。绿泥俗称“本山绿泥”,故名“梨皮泥”。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制作小件产品和作为“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各色装饰泥。开采困难,数量极少,以至目前市场上纯正本山绿泥制作的茗壶很少见到。用本山绿泥制成茗壶,经过长时间泡养,上茶色即成古铜色,老成古朴,极具古玩之貌,本山绿泥在特定的烧制过程中,能生成各种颜色,如各种梨皮颜色、绿色、单绿色等。如何辨别紫砂泥料看密度密度不同导致同样体积的紫砂壶重量不同。矿物中各种氧化物和蛋白质的含量不同导致烧制的紫砂密度不同,类紫砂的陶土较重,而真正的紫砂泥烧造后内壁结构中会形成团聚体,有气泡,所以密度稍小,上手稍轻。看质感真正的紫砂泥烧成的紫砂壶犹如豆沙一样,再精细的紫砂看起来仍有半悬浮态的颗粒感,摸上去也不会太光滑,但也不会拉手,类紫砂的陶土摸起来有涩感,而掺了化学原料的又过于光滑。听声音紫砂与瓷器不同,不用专门上釉,烧结后表面就会自然形成有附着感的“泥门”浆体表皮,不漏水但透气,声音传导没有瓷器那么清脆,但也不闷,而类紫砂陶土发闷。看颜色真正的原矿紫砂泥料颜色暗淡,表面略显毛糙。如果一把紫砂壶颜色过于鲜艳光滑,极有可能是添加氧化物或者是抛光的。商报记者 陈杰/文北京紫砂艺术馆/供图相关链接紫砂泥料问答 紫砂老泥与新泥有何区别紫砂并不存在老泥、新泥之说。紫砂矿料形成至今有亿年时间,但紫砂艺术历史总共不过几百年。所谓的新泥、老泥只是在陈腐期上区别而已。泥料的陈腐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越久越好,陈腐期久的泥料相对于陈腐期短的泥料可塑性要高一点。 宜兴紫砂是否被禁采2004年,宜兴市人代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宜兴紫砂保护和发展议案,并出台了7个方面的政策意见。其中一项就是于2005年4月中旬颁布实施的“禁采令”:暂时冻结对紫砂泥土的开采,实现紫砂资源的科学利用。“紫砂议案”及“禁采令”的贯彻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全方位呵护紫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0年6月,宜兴政府决定恢复开采紫砂矿。原矿紫砂料壶和化工料壶的区别与鉴别方法2012年04月06日 13:51来源:紫砂网紫砂壶第一讲究紫砂材质,讲究砂质的效果,紫砂矿岩从矿石风化到颗粒状,然后用石磨碾成带有颗粒的粉沫,加水练成熟泥,制作茗壶,这种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壶的透气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优良的材质颗粒效果!.。.原矿紫砂壶是指,取用原矿宜兴紫砂泥料制作的紫砂壶。原矿紫砂泥有非常复杂的练泥流程,大致要经过:天然风化泥料粉碎筛选除染级配练制陈腐等原料加工过程。化工料壶是指,取用普通陶土(甚至是田间泥巴)混合一定金属氧化物为原料制作的紫砂壶;化工料壶不具有紫砂壶泡茶的优势,同时如果化工泥料拼配不科学,对身体健康有副作用。原矿紫砂壶的优点1.原矿紫砂泥是从砂锤炼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2.原矿紫砂壶便于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3.原矿紫砂壶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4.原矿紫砂壶陶质耐烧,冬天置于温火烧茶,壶也不易爆裂。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决非偶然。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所以特别喜爱用紫砂壶的原因。原矿紫砂料壶和化工料壶的区别1.纯正紫砂壶只有一点儿土腥味,泡几壶茶后基本消失,而化工壶的腥味不同于土腥味,并且也很难消除,尤其是用开水泡后,味道一辩即明。2.纯正紫砂壶颜色黯雅,不会很鲜艳,记住,纯正紫砂壶是不会大红大紫大绿的,只会给人以古朴的感觉,很容易养成。而化工料壶加入了色素,颜色会更鲜艳,毫无纯正紫砂料淳朴的美感。3.纯正紫砂料壶即使目数再大,也会有温润的颗粒感,化料壶没有砂质感,给人的感觉比较死板,不温润,且手感更加光滑。4.真正的紫砂泥烧成的紫砂壶犹如豆沙一样,再精细的紫砂看起来仍有半悬浮状的颗粒感,虽有颗粒但仍很圆润,摸上去也不会太光滑,但也不会拉手,类紫砂 的陶土摸起来有涩感,而掺了化学原料的又过于光滑。通过传统手工加工碾磨的砂粉其手感和机器加工出来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5.好的紫砂,通过养壶泡茶,然后用纯棉布干擦,每天几次,时间一长就能看出哑光色质,油性很重,时间养的越长,色质越深沉,古朴,直至产生壶之灵气,与人通性情。紫砂拍卖市场升温 近200件紫砂精品齐亮相2012年05月17日 10:10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马海燕“温故知新王鹏紫砂收藏及当代紫砂艺术精品展”16日在中华世纪坛开展。192件展品汇集了现当代紫砂艺术名家和新秀的精品力作。紫砂起源于宋朝,自明清盛行以来便始终活跃于文人雅士之间,以温润的色泽和婉约的气质散发着独特意韵。近些年,紫砂的价值逐渐被市场所认可。1994年紫砂首次亮相于嘉德秋拍,四件紫砂工艺品中有两件成交,成交额为人民币40700元。到了2011年秋季,嘉德两场紫砂专场成交额已达7000余万元。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