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空调能散发出致癌的苯吗?小耿 2012-08-06 12:19:44流言称,进入汽车后要先开一会儿窗,因为车内空气中释放的苯会致癌。这条流言问题很多,不仅其主要观点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而且文中充满技术错误。在国外,流言的英文原版还引起了美国癌症协会的关注,专门在其网站上进行了辟谣。来看看这种说法不靠谱在哪里。流言: 进入车内不要马上打开空调,先打开车窗通风几分钟再开空调。因为根据研究,汽车的仪表盘、沙发、空气过滤器会释放苯(闻一闻你车里高温下的塑料味儿吧),这是一种致癌毒素。暴露其中会导致白血病,大大增加患癌的风险。除了致癌之外,苯还会侵蚀我们的骨骼,造成贫血和降低白血球数量,长期也可能导致流产。苯的可接受水平为每 平方英尺 (注:原文如此)50毫克。停在室内、窗户紧闭的车辆可产生400-800毫克的苯。停在户外大太阳下、温度超过60华氏度(15.6),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许量的40倍!车内的人将不可避免地吸入过量的毒素。在进入车内之前,建议先打开门窗让空气对流。苯是会影响肾脏和肝脏的毒素,而且很难从身体中排出。破解: 这条流言本身就被误读得很厉害。许多读者看完这则流言后的印象是:它警告司机不要使用汽车空调,因为空调系统本身就会散发出苯。实际上,文章想表达的是:不要一上车就立刻开空调,而应该先摇下车窗、让积累的“苯气味”(按流言的说法是由仪表盘、内饰等组件散发的)从车中散出去,然后再关上车窗打开空调。另外,我们知道,讨论气体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应描述为每单位“体积”中的质量,而非每单位“面积”中的质量。流言称苯的可接受水平为“每平方英尺”50毫克,显然是不对的。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网站在评论这条流言时说:虽然这只是个小的技术问题,但它也反映出此流言创作者可能对于基本科学概念所知非常有限。抛开这两个技术细节不谈,剩下的内容里,又有多少是事实呢?苯确实是一种致癌物质美国癌症协会指出,有证据表明苯与白血病风险增高有关联1:“相当多的人类研究证据表明,苯与癌症之间存在关联。最初有报道称,对于暴露在高水平苯环境下的工人(化工、制鞋、炼油等行业),白血病、尤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风险有所增加。近期更多的研究则针对暴露在相对较低水平下的工人。”动物研究也取得了相符的结果。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证据证明了苯的致癌性。一些重要的动物实验结果支持早先的发现:吸入和摄入的苯可导致人类白血病风险增加。综述此类研究的详情,苯与癌症的关联性得到肯定。苯的“可接受水平”美国管理部门并未设立过所谓“苯的可接受水平”。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研究所(NIOSH)对于工作场所的苯含量有两个限制值:短期(15分钟内)为每立方米3.2毫克,长期平均为每立方米0.32毫克。而流言中说的“每立方英尺50毫克”可换算为每立方米1765.7毫克,比短期暴露的限制值还大了数百倍!只能理解为流言创作者弄错了单位或犯了别的数学错误。“每立方英尺50毫克”这个数值毫无意义。虽然NIOSH提供的两个苯含量限制值是针对一些行业的工人的,但我们也可以作为参考,衡量汽车内部空气的苯含量水平。汽车中真的可以产生达到潜在致癌级别的苯吗?这一点并没有科学证据。2001年韩国的一项研究调查了城市区域内、车辆通勤时间较长的人群(包括坐小轿车和坐巴士),虽然确实发现车辆使用会增加苯的暴露,但他们的发现与上述流言中的描述有明显的区别2: 研究发现的是,乘坐车辆增加了多种有害物质的暴露水平,苯是其中之一。但导致这一情况的首要因素是车辆使用的油料,而非仪表盘等车内组件。 研究发现旧车中苯的含量要高于新车。这说明仪表盘、内饰等组件散发出的“新车味”并非影响车内苯含量水平的首要因素。 研究发现在冬天的月份中,苯暴露水平显著升高。这说明汽车空调的使用并非苯暴露的主要因素。 这项韩国研究也没有发现通勤导致的苯暴露和癌症发病之间有什么联系。2007年德国有一项研究是关于“停泊车辆内部空气的毒性”3。研究人员设置了相同品牌的一辆新车和一辆使用三年的旧车,置于14000瓦灯光之下,使温度上升到150华氏度(65.6),收集了车内气体。之后他们将来自人类和仓鼠的实验室培养细胞暴露在这些气体的提取物中。这是毒性测试的正常手段。研究表明,来自新车的气体并没有表现出毒性,只是引起了一些微小的免疫反应,理论上这些反应在一些人体内可能导致过敏。旧车则无此现象。研究结论称: “停泊车辆的内部空气没有发现明显的健康危害”。研究还发现,新车内的挥发性有机物总量为每立方米10.9毫克,其主要成分并不包括苯。而流言却宣称:太阳下车辆内的苯含量可达每立方英尺2000-4000毫克,合每立方米70.6克-141.3克。这个数量的苯收集起来,体积几乎有一两瓶花露水之多!显然是荒谬的。即使我们假定流言创作者弄错了单位,“帮他”把上述数值中的“克”改为“毫克”,仍然不合理。如此修改后,流言所称的苯这一种物质的含量,仍比上面研究实测的所有挥发性有机物总量还要大10倍左右。何况苯甚至还不在研究检测出的40多种有机物之中。美国癌症协会还调查了德国、韩国和美国的其他几项研究,最后总结道:“我们在已发表的研究中,没有发现能确证(流言中)这一观点的证据。在一部分针对行驶车辆的研究中,苯暴露水平超过了工作场所慢性苯暴露推荐水平,但这些程度的苯在保养适当的车辆中不太可能出现。”热天发车先开窗是对的,但与苯无关流言中有一个观点是可取的:在热天,当你回到门窗关闭的车辆中时,应该先打开车窗晾一会儿再开空调。但原因和苯无关,而是因为停在太阳下、门窗紧闭的车辆会产生一种温室效应,使得车内温度比车外高出很多。开一会儿车窗可以通过气体交换来加快温度下降,这比单靠空调降温要有效。如何避免和降低苯危害尽管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车内空气的苯含量足以导致癌症,但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途经可能会接触苯。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如果你担心车内的苯污染,大可定期开窗通风,或将空调设置为循环状态,使车内外空气流通。以下一些方法也可以降低日常接触苯的量: 远离香烟。如果你是吸烟者,请戒烟。 吸烟是苯暴露的主要来源。 如果你的工作坏境中含有苯,可与雇主商量改变工作流程(例如采用其他溶剂替代苯,或确保将苯适当地保存在封闭条件下),或使用个人保护装备。如需要,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可提供信息咨询或前往进行检查。 减少接触汽油,加油时小心操作,或选择有油气回收系统的加油站。汽油含苯,应避免皮肤接触。 最后,当遇到一些溶剂、油漆、颜料等化学物质时,借助常识判断其是否可能含苯。减少和避免与这些物质共处,特别是在不通风的场所。 结论: 这则“汽车空调散发出致癌的苯”的流言,包含诸多概念与观点的谬误。事实上,虽然有研究发现使用车辆会略增加苯的接触,但并未发现这一接触水平会导致癌症风险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入职场新人面试技巧与常见问题解答
- 20XX年度XX市社会保基金管理局信息系统运维服务项目采购需求
- 单韵母的教学课件
- 2025年水利工程管理专业初级考试要点回顾与热点预测题集
- 中式面点师教学课件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美术学科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媒体运营师实战手册与模拟题集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电信诈骗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数学科目模拟题与解析
- 配电带电作业工考试试卷与答案
- 2025年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试(兽医防治员·高级技师/一级)(综合评审技能)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医院综合门诊部综合管理体系建设
- 2025至2030年中国SCADA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医院感控知识培训
- 2025年广东高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宜昌市猇亭区招聘化工园区专职工作人员(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山西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1.1 网络层次化拓扑结构设计
- 厂区参观流程规范
- 民间配资双方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