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问答.doc_第1页
种植技术问答.doc_第2页
种植技术问答.doc_第3页
种植技术问答.doc_第4页
种植技术问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植技术问答-第四章 果园建立1、栽培蓝莓选择土壤类型的标准是什么?栽培蓝莓选择土壤类型的标准是:坡度不超过10%;土壤PH值4.05.5,最好4.34.8;土壤有机质含量8%12%,至少不低于5%;土壤疏松,排水性能好,土壤湿润但不积水。如果当地年降雨量少时,需要有充足的水源。2、蓝莓栽植地的气候条件应注意什么?气候条件本着适地适栽的原则,栽植适应当地气候的种类和品种。北方寒冷地区栽培蓝莓时主要考虑抗寒性和霜害俩个因素。冬季少雪,风大干旱地区不适宜发展蓝莓,即使在长白山区冬季雪大地区也应考虑选择小气候条件好的地区栽培,晚霜频繁地区,如四面环山的山谷栽培蓝莓时容易遭受花期霜害,应尽量避免。3、栽植蓝莓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园地选择好后,在定植前一年深翻并结合压绿肥,如果杂草较多,可提前一年喷除草剂杀死杂草。土壤深翻深度以2025cm为宜,深翻熟化后平整土地,清除石块、草根、硬木块等。在水湿地潜育土这类土壤上,应首先清林,包括乔木及小灌木等,然后才能深翻。在草甸沼泽地和水湿地潜育土壤上,应设置排水沟,整好地后进行台田,台面高2530cm、宽为1m;在台面中间定植一行。如果土壤PH值较高,需要施S粉调节时,应在定植前一年结合深翻和整地同时进行。蓝莓定植后生长寿命可达100年,所以定植前的整地工作应认真准备。4、土壤PH值过高时怎样调节?土壤PH值过高是限制蓝莓栽培范围扩大的主要因素。由于PH值过高,常造成蓝莓缺Fe失绿,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这类土壤需要改良。当土壤PH值5.5时,就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土壤PH值。最常用的方法是土壤施S粉或(Al)2(SO4)3施入硫磺粉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pH值,随着施S量的增加,土壤pH值降低,而且,施S后1个月土壤pH值迅速降低,第二年仍可保持较低的水平。施入1kg/m3、1.5kg/m3和2.0kg/m3的处理,半年后土壤pH值分别为5.08、4.48和4.21,基本能稳定在4.0-5.0范围内,从图5-1中也可看出,当施S量超过2 kg/m3达到2.5 kg/m3时,土壤pH值可降到4.0以下,施S量超过达到3.0kg/m3时,pH可降至3.0,超出了适宜蓝莓生长的pH值范围,不利于蓝莓的生长,随着土壤施硫量的增加,土壤pH值并不是呈梯度下降的,近中性的土壤中加入1kg/m3的硫磺粉时,土壤pH值约下降2个pH单位,而加入2kg/m3的硫磺粉时pH约下降2.7-3个单位。施入S粉时要在定植前一年结合整地进行。将S粉按所计算施用量均匀撒入地中,深翻后混匀。施S粉要全园施用,不要只施在定植带上。根据对我国长白山区暗棕色森林土壤的研究,将暗棕色森林土土壤PH值由原来的5.9降至5.0以下,每公顷需施用S粉约1300kg(表5-3),其效果可维持3年以上,而且施S粉之后可以有效的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单果重和产量。不同的土壤类型施用S粉的用量不同,关于施S粉量的计算表列于表5-4,供应用时参考。除了用S粉调节土壤PH值外,土壤中掺入酸性草炭也可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如果草炭与S粉混合使用效果则更佳。5、土壤PH值过低时怎样调节?当土壤PH值低于4.0时,由于重金属元素供应过量,造成重金属中毒,使蓝莓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死亡。此时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土壤PH值,最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是施用石灰。当蓝莓在PH值为3.3的土壤上栽培时,施用石灰8t/ha可使产量提高20%,而当PH值为4.8时,增施石灰则对产量提高没有作用。石灰的施用也应在定植前一年进行。施用量根据土壤类型及PH值而定。6、怎样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有机质?当土壤有机质含量5%时及土壤粘重板结时,需要掺入有机物或河沙等改良。掺入河沙虽然能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但不能降低土壤PH值,而且使土壤肥力下降。因此最好是掺入有机物质。最理想的有机物是腐苔藓和草炭,土壤掺入后不仅增加土壤有机质,而且还具有降低PH值的作用。此外烂树皮,锯末及有机肥也可作为改善土壤结构掺入物。应用烂树皮和锯末时以松树材料为佳,并且配以S粉混合施用。土壤中掺入有机物可在定植时结合挖定植穴同时进行,一般按园土:有机物=1:1比例混匀填入定植穴。土壤掺入有机物可以防止土壤温度剧变,降低PH值,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菌根真菌发育,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土壤掺入有机物在蓝莓栽培中已作为一种常规措施而广泛应用。7、蓝莓可在什么时间定植?春季和秋季定植均可,其中以秋季定植成活率高。若春季越早越好。8、怎样挖定植穴?定植前挖好定植穴。定植穴大小因种类而异,兔眼蓝莓应大些,一般1.31.30.5m;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可适当缩小。定植穴挖好后,将园土与掺入有机物混匀填回。定植前进行土壤测试,如缺少某些元素如P、K则将肥料一同施入。9、不同类型蓝莓的株行距怎样确定?兔眼蓝莓常用株行距为2m4m、至少不少于1.5m3m,高丛蓝莓株行距为0.6m1.5m3m,半高丛蓝莓常用1.2m2m,矮丛蓝莓采用0.5m1m1m。10、栽植蓝莓时需要配置授粉树吗?高丛蓝莓、兔眼蓝莓需要配置授粉树,有些品种自花不实,必须配置授粉树。蓝莓配置授粉树后可以提高坐果率,增加单果重,提高产量和品质(表5-7)。矮丛蓝莓品种一般可以单品种建园。授粉树配置方式可采用1:1式或2:1式。1:1式即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每隔1行或2行等量栽植。2:1式即主栽品种每隔2行定植1行授粉树。11、定植怎样操作?定植苗龄最好是生根后抚育23年生大苗,1年生生根苗也可定植,但成活率低,定植后需要精细管理。定植时将苗木从营养钵中取出,在定植穴上挖20cm20cm小坑,填入一些酸性草炭,然后将苗栽入,栽植深度以覆盖原来苗木土团3cm为宜。定植完后,埋好土,轻轻踏实。有条件时要浇透水。但我国长白山区春秋土壤水分充足,定植后不浇水成活率也很好。种植技术问答-第五章 土肥水管理技术1、土壤管理对蓝莓生长的重要性?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多孔、通气良好。土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创造根系发育良好的土壤条件。2、清耕法怎样操作?在沙土上栽培高丛蓝莓采用清耕法进行土壤管理。清耕可有效控制杂草与树体之间的竞争,促进树体发育,尤其是在幼树期,清耕尤为必要。清耕的深度以510cm为宜,浅耕使耕层下土壤板结,限制根系发育,而深耕使下层土层疏松,促进根系向深度和广度发育。但是清耕不宜过深。因此,用于蓝莓耕作的工具其高度一般不超过15cm。另外一方面,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过分深耕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造成根系伤害。清耕的时间从早春到8月份都可进行,入秋后不宜清耕,秋天清耕对蓝莓越冬不利。3、台田法有什么优缺点?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的土壤(如草甸、沼泽地、水湿地)栽培蓝莓时需要进行台田。台田后,台面通气状况改善,而台沟则积水,这样既可以保证土壤水分供应又可避免积水造成树体发育不良。但是台田之后,台面耕作、除草不利于机械操作,而需人工完成。4、生草法的优缺点?生草法的土壤管理在蓝莓栽培中也有应用,主要是行间生草,而行内用除草剂控制杂草。生草法管理可获得清耕法一样的产量效果。与清耕法相比,生草法具有明显保持土壤湿度的功能,适用于干旱土壤和粘重土壤。采用生草法,杂草每年腐烂积累于地表,形成一层覆盖物。生草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利于果园工作和机械行走,缺点是对控制蓝莓僵果病不利。5、土壤覆盖对蓝莓生长有什么作用?蓝莓要求酸性土壤和较低地势的条件,当土壤干旱、PH值高、有机质含量不足时,就必须采取措施调节上层土壤的水分、PH值等。除了土壤掺入有机物外,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是土壤覆盖技术。土壤覆盖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杂草等。矮丛蓝莓土壤覆盖510cm锯末,在3年内产量可提高30%,单果重增加50%。土壤覆盖物应用最多的是锯末,尤以容易腐解的软木锯末为佳。土壤覆盖锯末后,蓝莓根系在腐解的锯末层中发育良好,使根系向广度扩展,扩大养分与水分吸收面,从而促进蓝莓生长和提高产量。用腐解好的烂锯末比未腐解的新锯末效果好且发挥效果迅速,腐解的锯末可以很快降低土壤PH值。土壤覆盖如果结合土壤改良掺入草炭效果会更加明显。6、可以选择哪些土壤覆盖材料?覆盖锯末在苗木定植后即可进行,将锯末均匀覆盖在床面,宽度1m、厚度1015cm,以后每年再覆盖2.5cm厚以保持原有厚度。如果应用未腐解的新锯末,需增施50%的氮肥。已腐解好的锯末,氮肥用量应减少。除了锯末之外,树皮或烂树皮作土壤覆盖物可获得与锯末同样的效果。其他有机物如稻草、树叶也可作土壤覆盖物,但效果不如锯末。应用稻草和树叶覆盖时需同时增大氮肥的施用量。在清耕时(NH4)2SO4用量为123kg/ha,而覆盖稻草和树叶时(NH4)2SO4用量为336kg/ha,分2次施入,间隔期为6周。如果应用粪肥或圈肥效果不如锯末,而且还有增加土壤PH值的副作用。应用黑塑料膜进行土壤覆盖效果比单纯覆盖锯末好。应用黑塑料膜覆盖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控制杂草,提高地温。如果覆盖锯末与黑地膜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但覆盖黑地膜塑料膜时如果同时施肥,会引起树体灼伤。所以在生产上,首先施用925kg/ha10-10-10完全肥料,待肥料经过2年分解后,再覆盖黑塑料膜。黑塑料膜覆盖的缺点是不能施肥,灌水不便,而且每隔23年需重新覆盖并清除田间碎片。所以黑塑料膜覆盖最好是在有滴灌设施的果园应用,尤其适应于幼年果园。7、蓝莓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如何?适当的土壤水分是蓝莓生长所必需的,水分不足将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和产量。从萌芽至落叶,蓝莓所需的水分相当于每周降水量平均为25mm,从坐果到果实采收为40mm。沙土的土壤湿度小,持水力低,需配置灌水设施以满足蓝莓水分需要。8、常用的灌水方法有哪些?沟灌、喷灌、滴灌和依赖土壤水位保持土壤水分的下层土壤灌溉方式。9、怎样确定灌水的时间?灌水必须在植株出现萎蔫以前进行。灌水的确定应视土壤类型而定,沙土持水力强,容易干旱,需经常检查并灌水,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持水力强,灌水可适当减少,但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上,黑色的腐殖土有时看来似乎是湿润的,但实际上已经干旱,易引起判断失误,需要特别注意。10、可以根据田间经验确定灌水与否吗?判断灌水与否可根据田间经验判断进行,用土铲取一定深度土样,然后放入手中进行挤压,如果土壤出水则证明水分合适,如果挤压不出水,则说明已经干旱。取样的土壤中的土球如果挤压容易破碎,说明已经干旱。根据生长季内每月的降水量与蓝莓生长所需降水也可作出粗略判断。当降雨量低于正常降雨量2.55mm时,即可能引起蓝莓干旱,需要灌水。比较准确的方法是测定土壤含水量或土壤湿度,也可测定土壤电导率或电阻进行判断。测定土壤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准确。从田间取1545cm深土壤样品,接通电阻计,当土壤失水干旱时电阻值升高。11、喷灌的优缺点?固定或移动的喷灌系统是蓝莓灌水常用的方法。喷灌的特点是可以防止霜害或减轻霜害。在新建果园中,新植苗木尚未发育,吸收能力差,最适采用喷灌方法。在美国蓝莓大面积产区,常采用高压喷枪进行喷灌。13、滴灌和微喷灌的优缺点?滴灌和微喷灌方法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多。这两种灌水方式投资中等,但供水时间长,水分利用率高。供应的水分直接供给每一树体,水分流失少,蒸发少,供水均匀一致,而且一经开通可在生长季长期供应。它所需的机械动力小,很适应于小面积栽培或庭院栽培使用。与其他方法相比,滴灌和微喷灌能更好地保持土壤湿度,不致出现干旱或水分供应过量情况。因此,它比其他灌水方法能明显增加产量及单果重。利用滴灌和微喷灌时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滴头或喷头应在树体两边都有,确保整个根系都能获得水分,如果只在一边滴水则会使树冠及根系发育两边不一致,从而影响产量。二是水分需净化处理,避免堵塞。14、遮荫应如何操作?树行上方拉置遮阳网是近几年来智利广泛应用推广的一项实用技术。遮阳网一般设在树行的正上方,另外一种是设在行间的正上方(使树体接受更多的光照)。遮阳网的功能非常明显,功能也是多样的。15、遮荫对蓝莓生长的作用?延迟成熟:这是遮阳网(开花期设置)最重要的一项功能,一般可使果实成熟期延迟7天以上,尤其对于晚熟品种来讲,可延长鲜果供应期。分散成熟:遮阳网可使果实成熟过程延缓,同一树体和果穗上的果实成熟分散,对分期分批采收有利。增强树体生长势,增大果个,增加果实硬度,增加果实的耐贮运能力。具有防霜功能。16、蓝莓的营养特点?蓝莓属典型的嫌钙植物,它对钙有迅速吸收与积累的能力,当在钙质土壤栽培时,由于钙吸收多,往往导致缺铁失绿。从整个树体营养水平分析,蓝莓属于寡营养植物,与其他种类果树相比,树体内氮、磷、钾、钙、镁含量很低。由于这一特点,过多施肥往往导致肥料过量而引起树体伤害。蓝莓属喜铵态氮果树,它对土壤中铵态氮比硝态氮有较强的吸收能力。17、蓝莓对氮肥的施肥反应?蓝莓对施氮肥的反应因土壤类型及土壤肥力而异。对高丛蓝莓,连续7年对土壤施入氮肥(从34kgN/ha到136kgN/ha),在前5年对产量没有影响,而后2年却降低了产量。在我国长白山区暗棕色森林土壤上栽培的“美登”蓝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渐降低,百果重降低,果实成熟期推迟,而且越冬抽条严重(表6-7)。因此,当土壤肥力较高时,施氮肥对蓝莓增产无效,且有害,施氮量过多时甚至造成植株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蓝莓都不施氮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在北方试验站,施氮肥降低产量,而在肯卡斯农场却明显地增加了产量(表6-8)。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蓝莓需要增施氮肥:(1) 土壤肥力差、有机含量较低的沙土和矿质土壤栽培蓝莓。(2) 栽培蓝莓多年,土壤肥力下降时。(3) 土壤PH值较高(5.5)。总分2次施入:萌芽前施入1/2,4周以后再施入1/2,一次施入。18、蓝莓对磷肥的施肥反应?水湿地潜育土类型的土壤往往缺磷,增施磷肥效果显著,蓝莓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树体生长,明显增加产量。但当土壤中磷含量较高时,增施磷肥不仅不能提高产量而且延迟果实成熟。一般当土壤中含速效磷低于6mg/kg时,就需增施磷肥1545P2O5kg/ha。19、蓝莓对钾肥的施肥反应?钾肥对蓝莓增产效果显著,增施钾肥不仅可以提高蓝莓产量而且提早成熟,提高品质,增强抗寒性。但钾肥过量对产量的增加没有作用,而且使果实变小,越冬受害严重,导致缺镁症等情况发生。在大多数栽培蓝莓的浆果地土壤上,适宜的钾施用量为40K2Okg/ha。20、应施用哪些种类的肥料?蓝莓施肥中,施用完全肥料比单纯肥料效果要好得多。施用完全肥料比施用单纯肥料产量可提高40%。在兔眼蓝莓上单纯施用氮肥6年使产量下降40%。在我国长白山区暗棕色森林土壤上施入NP、NPK肥料增加了产量和百果重,而单纯施入氮肥降低了产量和百果重(表6-7)。因此,蓝莓施肥中应以施用完全肥为主。蓝莓对铵态N容易吸收,而硝态N不仅不易吸收,且对蓝莓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铵态N肥在蓝莓上最为推荐的是(NH4)2SO4。土壤施入(NH4)2SO4B不仅供应蓝莓铵态N,而且具有降低土壤PH值的作用,在PH值较高的矿质土壤和钙质土壤上尤其适用。21、施肥方式与时期怎样确定?蓝莓施肥以撒施为主,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可采用沟施,但深度要适宜,一般1015cm。土壤施肥的时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如果分次施入,则在萌芽后,进行第二次。蓝莓施肥分两次以上施入比一次施入能明显增加产量和单果重,值得推荐。分次一般分为两次,萌芽前施入总量的1/2,萌芽后再施入1/2,两次间间隔46周。22、施肥量怎样确定?蓝莓对施肥反应敏感,过量施肥容易造成产量降低,生长受抑制,植株受害甚至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是必须慎重,不能凭经验确定,而要视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来确定。23、肥料比例怎样确定?蓝莓施肥的肥料比例大多数趋向于1-1-1,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上,N肥用量应减少,肥料比例以1-2-3或1-3-4,而在矿质土壤上,P,K含量高,肥料比例以1-1-1为宜,或者采用2-1-1。蓝莓施肥种类和比例的确定可按以下原则进行:(1)酸性肥料 N-P-K(14-8-8),以(NH4)2SO4,作N源,当土壤PH值5.2时用此配方。(2)非酸性肥料 N-P-K(18-10-10),以尿素作N源,当土壤PH值5.2时用此配方。蓝莓土壤施肥的肥料比例、用量及时间见表6-9,可供生产参考使用。微量元素除了叶面喷施外,也可土壤施肥,见表6-10。24、缺铁失绿表现为哪些?缺铁失绿是蓝莓常发生的一种营养失调症,其主要症状是叶脉间失绿。开始出现症状是叶脉间失绿,但叶脉保持绿色,症状严重时叶脉也失绿,其中新梢顶部叶片表现症状早且严重。引起缺铁失绿的主要原因有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土壤石灰含量高,土壤PH值过高,土壤中Ca2+含量过高等。缺铁失绿的矫治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施用酸性肥料(NH4)2SO4,若结合土壤改良同时掺入草炭效果更好。叶片喷施Fe2SO4只能暂时使叶片恢复绿色,而且Fe2SO4在叶片中很难扩散,施用后只出现斑状恢复。叶面喷施螯合铁效果较好,30天内叶片转绿,且第二年仍然有效。25、缺镁时表现哪些症状? 其症状是浆果成熟期叶缘和叶脉间失绿,主要出现在生长迅速的新梢和老叶上,以后失绿部位变黄、变橘黄色,最后呈红色。缺铁失绿症可用MgO来矫治,施用量为22.4kg/ha。26、缺硼时表现哪些症状? 其症状是芽非正常开绽,萌发后几周顶芽枯萎,变暗棕色,最后顶端枯死,引起缺硼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不足,可以通过叶面喷硼来矫治。以上是3种田间条件下常发生的缺素症状,其他元素的缺素症状及其矫治方法列于表6-13,供检索参考。27、导致蓝莓矿质元素缺乏的因素有哪些?导致蓝莓矿质元素缺乏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1)土壤水分含量不足或分布不均。(2)土壤排水不良,虫害,肥料伤害,病害和土壤板结而引起根系发育不良。(3)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不足。(4)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可以看出,土壤理化性状是导致矿质元素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在蓝莓栽培时,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条件,不仅促进蓝莓的生长结果,而且可以避免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而引起的各种营养失调症。28、叶分析技术有什么优点?利用叶分析进行蓝莓树体营养诊断有准确、迅速的特点。根据叶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施肥方案,避免盲目性。但在叶分析的同时应该进行土壤分析,以便找出营养失调的原因,叶分析结果能否正确反映树体营养状况关键在于取样的方法,包括取样的时期及取样的部位。下面是蓝莓叶分析的程序:29、应用叶分析技术时怎样确定取样时期? 在果实采收前到采收后12周内进行,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准确反映树体营养水平。选株 在一片果园内,每一品种选择至少10株树,可采用Z型或对角线法选株,使所选株能代表整个果园情况。所选树树龄、所处的土壤的肥力、地势应一致。如果一片果园地势肥力变化较大,应分别选树取样。 取样 在结果枝上选从顶部第 46片生长成熟的叶片,每株树按方位均匀取 5片叶,共 50片叶组成一个样本。病虫叶、机械损伤叶应避免。如果叶片出现缺素现象,应单独取样。30、取样后的样品怎样处理?叶片采完后,先在0.1%中性洗涤剂中清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无离子水冲洗至少两次,在7080烘箱中烘干。在田间条件下,可用尼龙网袋装叶片,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注意每一样品要写好标签、注明操作人员姓名、样品品种。在取样时,应调查产量、植株生长状况、果园施肥及农药应用情况。31、怎样进行样品分析?样品烘干后,送到指定的测试分析中心分析。叶分析的同时要进行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包括土壤结构,PH值,有机质含量及速效养分含量。32、如何利用叶分析技术进行营养诊断?根据叶分析标准、叶分析的结果、土壤分析结果及果园管理状况,对果园树体营养盈亏做出判断,制定施肥方案。33、蓝莓的叶分析标准值是怎样确定的?叶分析标准值是进行营养诊断的主要依据。它的制定需经过田间试验,沙培试验多年的研究。比较细的叶分析标准值应以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品种为基础建立,但工作量很大。美国根据蓝莓的类型建立了叶分析标准值。34、如何根据叶分析结果确定施肥方案?根据叶分析结果与叶分析标准值比较,做出合理判断,确定施肥种类及施肥量。 氮低氮(叶片N含量低于正常值) 按每增加叶片中N含量0.1%,增施纯N10%计算施N量。如果土壤PH值高于5.0,用(NH4)2SO4;如果土壤PH值低于5.0;则改用尿素。不可施用含氯氮肥 或NH4NO3。高氮(叶片N含量高于正常值) 按每降低叶片氮含量减少施纯氮10%计算。 磷低磷(低于正常值) 可以在一年内任何时间施用45%的磷肥201kg/ha。高磷(高于正常值) 施肥项目中删除磷肥。 钾低钾(低于正常值) 在秋季或早春施用 430kg/ha硫酸镁钾或180kg/ha硫酸钾。如果K含量正常,但K/Mg高于4.0,则从施肥项目中删除钾肥。高钾(高于正常值) 从施肥项目中删除钾肥。 钙低钙(低于正常值) 参照土壤测试,如果土壤PH值低于4.0时,施用石灰。如果土壤PH值高于4.0,则在秋季或早春施用1120kg/ha硫酸钙。高钙(高于正常值) 参照土壤测试降低土壤PH值。 镁低镁(低于正常值) 参照土壤测试,如果土壤PH值低于4.0则增施石灰。如果土壤PH值高于4.0则施入硫酸镁280kg/ha,如果镁含量在正常范围,但K/Mg比高于5.0,则增施MgO,90kg/ha,改善K和Mg平衡。高镁(高于正常值) 参照土壤测试降低土壤PH值。 锰低锰(低于正常值) 在生长季节2次叶面喷施螯合锰6.7kg/55L/ha。高锰(高于正常值) 参照土壤测试,增加土壤PH值。 铁低铁(低于正常值) 在夏季和下一年开花后叶面喷施螯合铁6.7kg/55L/ha,检查施用效果,并根据情况加以纠正。如果土壤PH值在正常范围(4.04.5),但低铁状况仍持续几年,则土壤施用螯合铁28kg/ha或硫酸亚铁17kg/ha。高铁(高于正常值) 不施铁肥。 铜低铜(低于正常值) 在开花后和果实采收后叶面喷施螯合铜2.24kg/55L/ha。高铜(高于正常值) 不施铜肥。 硼低硼(低于正常值) 在晚夏和下一年初花期叶面喷施1.7kg/55L/ha硼酸。如果低硼持续几年而土壤PH值在正常范围(4.55.0),则土壤表面施用5.6kg/ha硼酸。高硼(高于正常值) 不施硼肥。 锌低锌(低于正常值) 在花后、采收前和晚夏叶面喷施2.24kg/55L/ha螯合锌或硫酸锌。如果低锌连续持续几年则土壤施用硫酸锌,11.2kg/ha。高锌(高于正常值) 不施锌肥。35、蓝莓园中应用化学除草剂会产生哪些问题?一是土壤中过高含量的有机质可以钝化除草剂,二是过分湿润的土壤使用除草剂的时间不定,三是台田栽培时,台田沟及台面应用除草剂很难控制均匀。尽管如此,在蓝莓园应用除草剂已较成功。36、常用的果园除草剂有哪些?敌草隆是蓝莓园中最常用的除草剂。它能够杀死大多数的1年生阔叶杂草,包括荞麦和牧草。蟋蟀草和红根草也可被控制。应用敌草隆可基本上控制蓝莓园杂草而对树体和产量无不良影响;过量使用(4.5kg/ha)连续5年才略有树体伤害。使用适宜量为2.24kg/ha,使用的时间从春季到果实采收前1周。敌草隆对多年生杂草无效。西马津对控制1年生杂草有效,它主要靠根系吸收起作用,应在杂草萌芽前施用。在杂草出土以前,当有充足降水之后马上喷施西马津,这样药剂很快被杂草所吸收而起作用。西马津作用的症状是杂草叶片和顶端失绿。使用剂量为4.5kg/ha,时间在萌芽前。西马津对蓝莓不仅没有伤害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地上部生长。氯苯氨灵使用剂量为6.7kg/ha,应用时间为春季萌芽前和秋季,用于控制1年生杂草,春季施用对控制菟丝子和攀援荞麦有效。但对1年生阔叶杂草无效,使用时需与其他除草剂配合使用。2,6-二氯苯应用剂量为4.56.7kg/ha,从11月中旬到3月初对一些多年生杂草和冬天一年生杂草有效,但6月份以后失去作用,需用敌草隆、西马津作为补充。草甘膦用于难以控制的多年生恶性杂草的控制,如鹅观草。但在生长季应用可引起蓝莓枯梢、叶片失绿等症状,在成年树上土壤施入少量时,药害症状需过1年后才能恢复。因此,应用草甘膦主要在行间,或台沟。百草枯为接触型杂草剂,用于多年生杂草控制。它对蓝莓也产生伤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喷洒到12年生的枝条上。应用4%颗粒112168kg/ha,春季萌芽前应用。百草枯不能阻止杂草种子的萌发,所以在施用时应与西马津、敌草隆等配合使用。37、蓝莓可以安全越冬吗?尽管蓝莓中的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抗寒力较强,但由于各地不适宜的低温,仍有冻害发生,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冻害是越冬抽条和花芽冻害。在特殊的年份可时地上部全部冻死。因此,在寒冷地区蓝莓栽培、越冬保护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38、人工堆雪防寒有何优点?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雪大而厚,冬季可以利用这一天然优势进行人工堆雪,来确保树体安全越冬。与其他方法如盖树叶、稻草相比,堆雪防寒具有取材方便、省工省时、费用少等特点,而且堆雪后可以保持树体水分充足,使蓝莓产量比不防寒的大大提高,与盖树叶、稻草相比产量也明显提高(表6-16)。防寒的效果与堆雪深度密切相关,对北蓝半高丛蓝莓人工堆雪,并非堆雪越深产量越高(表6-17)。因此,人工堆雪防寒时厚度应该适当,一般以覆盖树体的2/3为佳,对北蓝品种,最佳厚度为15.230.5cm。39、还有其他哪些防寒方法?在我国东北黑穗醋栗等小浆果栽培中,普遍应用埋土防寒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树体越冬,在蓝莓栽培中可以使用。但蓝莓的枝条比较硬,容易折断,因此在定植是应采用斜植方法,以利于埋土防寒。其他方法,如树体覆盖稻草、树叶、塑料地膜、麻袋片、稻草编织袋等都可起到越冬保护的作用。40、鼠害及鸟害怎样防治?树体越冬时,有时易遭受鼠害,尤其是土壤覆盖秸秆、稻草时,更易遭受鼠害,如田鼠啃树皮,使树体伤害甚至死亡。因此,入冬前田间应撒鼠药,根据鼠害发生的程度与频度来确定田间鼠药施用量。蓝莓成熟时,果实蓝紫色,对一些鸟特别有吸引力,常常招鸟食果。据调查,鸟害可造成10%15%的产量损失。比较简易的防治方法是在田间立稻草人。如果栽培面积较小,如庭院栽培,可将整个果园用尼龙网罩起来。美国蓝莓生产园中,设置电子发声器,定时发出鸟临死前的惨叫声,可吓跑鸟群。41、采用昆虫辅助授粉有什么作用?蓝莓花器的结构特点使其靠风传播花粉比较困难,授粉主要靠昆虫来完成。为蓝莓授粉的昆虫主要有两种,蜜蜂和大黄蜂。有些品种的花冠深,蜜蜂不能采粉,主要依靠大黄蜂授粉。正是由于这一点,蓝莓栽培中保护蜜蜂和大黄蜂显得很必要。在授粉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杀虫剂。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果园人工放蜂,以提高坐果率。2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在开花期,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有促进坐果的作用,在蓝莓上应用比较成功的是赤霉素,在盛花期喷施 20mg/L的赤霉素溶液,可时蓝莓坐果率提高,并产生无种子果实,果实成熟期也可提前。在美国已生产出蓝莓专用赤霉素药剂。种植技术问答-第六章 修剪技术- 1、修剪的目的是什么?蓝莓修剪的目的是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矛盾,解决通风透光问题。2、修剪需要掌握的原则是什么?修剪要掌握总的的原则是达到最好的产量而不是最高的产量,防止过量结果。蓝莓修剪后往往造成产量降低,但单果重、果实品质增加,成熟期提早,商品价值增加。但修剪时应防止过重修剪,以保证一定的产量。3、修剪程度怎样确定?修剪程度应以果实的用途来确定:如果加工用,果实大小均可,修剪宜轻,提高产量;如果是市场鲜销生食,修剪宜重,提高商品价值。4、蓝莓的修剪主要有哪些方法?蓝莓修剪的主要方法有平茬、疏剪、剪花芽、疏花、疏果等,不同的修剪方法其效果不同5、修剪方法怎样确定?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法,应该视树龄、枝条多少、花芽量等而定。在修剪过程中各种方法应配合使用,以便达到最佳的修剪目的。6、高丛蓝莓的幼树如何修剪?幼树定植后第一年、第二年就有花芽,开花结果后会抑制营养生长。幼树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系发育、扩大树冠、增加枝条,因此,幼树期修剪以去花芽为主。定植后第二年、第三年春,疏除弱小枝条。第三年、第四年应以扩大树冠为主,但可适量结果,一般第三年株产应控制在1kg以下,结果枝结果为主。7、高丛蓝莓的成年树如何修剪?进入成年以后,内膛易郁蔽,树冠比较高大,此时修剪主要是控制树高,改善光照条件,修剪以疏枝为主,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及根系产生的分蘖。生长势较开张树疏枝时去弱枝留强枝,直立品种去中心干、开天窗,并留中庸枝。大枝结果最佳的结果年龄为56年,超过时要回缩更新。弱小枝可采用抹花芽方法修剪,使其转壮。成年树花芽量大,常采用剪花芽的方法去掉一部分花芽,一般每个壮枝剪留23个花芽。平茬修建: Smolarz Kazimiersz,1998年对13年“蓝丰”蓝莓采用平茬修剪,试验处理为:离地面5cm;50cm和100cm 平茬,修剪当年,只有对照结果,第二年,50cm 和100cm 处理结果,第三年,全部结果。与对照相比,修剪后第三年树体长势健壮,单果重增加,产量提高50%。8、高丛蓝莓的老树如何更新?定植约25年后,蓝莓地上部衰老,此时则全树更新,即紧贴地面用圆盘锯将其全部锯掉,一般不留桩,若留桩时,最高不超过2.5cm。这样从基部重新萌芽新枝。全树更新后当年不结果,但第三年产量可比未更新树提高5倍。兔眼蓝莓的修剪与高丛蓝莓基本相同,但注意控制树高,避免树冠过高不利于管理及果实采收。9、矮丛蓝莓的修剪方法有哪些?矮丛蓝莓的原则是维持壮树、壮枝结果,主要有平茬和烧剪两种。10、什么是烧剪?如何操作?即在休眠期将地上部全部烧掉,使地下茎萌发新枝,当年形成花芽,第二年结果,以后每两年烧剪1次,这样可以始终维持壮树结果。烧剪后当年没有产量,但第二年产量比未烧剪的产量可提高1倍,而且果个大、品质好,时产量损失得以弥补。另外烧剪之后,新梢分枝少,适宜于采收器采收和机械采收,提高采收效率,还有消灭杂草、防止病虫害等特点。烧剪的时间宜在萌芽以前的早春进行。烧剪时,田间可撒秸秆、树叶、稻草等助燃,国外常用油或气烧剪。11、烧剪需注意哪些问题?烧剪的时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防止火灾,在林区栽培蓝莓时不宜采用此法;二是将一个果园划分为两片,一片烧剪,另一片不烧剪,轮回进行,保证每年都有产量。12、平茬修剪如何操作?平茬修剪原理同烧剪一样,从基部将地上部全部锯掉。关键是留桩高度,留桩高对生长结果不利,所以平茬时应紧贴地面进行。平茬修剪后地上部留在果园内,可起到土壤覆盖作用,而且腐烂分解后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根系和根状茎生长。 平茬修剪的关键是要有合适的工具。我国泰州市林业机械厂生产的背负式割灌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效率高等特点,很适合用于矮丛蓝莓的平茬修剪。平茬修剪时间为早春萌芽前。种植技术问答-第七章 病虫害防治 - 1、为什么要进行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蓝莓栽培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各种病虫害主要危害蓝莓的叶片、茎干、根系及花果,造成树体生长发育受阻、产量降低、果实商品价值降低甚至失去商品价值。我国蓝莓尚未进入大面积栽培阶段。2、目前我国蓝莓产区是否有大面积病虫害发生?迄今为止,在引种栽培研究过程中,尚未发现严重的病虫害发生。鉴于蓝莓在我国是一个新的树种,在从国外引种及国内各地引种栽培中,应严格把好检疫关,据病虫害与国门之外,防患于未然。危害蓝莓的病虫害有上白种,这里只介绍一些常见的、危害较为严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3、危害蓝莓的虫害主要有哪些?据调查,危害蓝莓的虫害达9个目、57个属、292各种。危害比较普遍和严重的主要有蔓越橘根蛆虫、蓝莓茎干螟虫、蓝莓花象甲、蓝莓茎虫瘿和蓝莓蛆等。4、气候条件对虫害的发生有什么影响?气候条件是影响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发生虫害的年份和程度与适宜虫卵发育的气候条件直接相关。尖鼻叶蝉和蓝莓芽螨,一年只产生一代,短时间的气候反常可显著降低其危害。冷凉潮湿气候条件可以减少李象虫、樱桃果蛆虫和蔓越橘果蛆虫的产卵量并增加幼虫的死亡率。干热气候缩短蓝莓果蝇的生活史并增加产卵。暖冬气候增加李象虫和蔓越橘果蛆虫的数量但可降低蓝莓果蝇的发生。暖冬气候往往蓝莓芽螨危害严重。总之,极端的气候一般对蓝莓害虫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如果极端气候发生在产卵或卵孵化之前,则抑制作用更为明显。5、田间环境对虫害发生有什么影响?蓝莓害虫的大多数天敌生活在野生蓝莓或与其相近的植物上,因此,蓝莓商品园周围这些植物的分布多少对蓝莓害虫的发生程度有关。在蓝莓商品园周围的野生蓝莓保持田间卫生,可控制蓝莓花象甲、蔓越橘果蛆虫和李象虫。在美国蓝莓栽培中,主要采用烧剪和清除害虫寄生植物来达到这一目的。6、危害蓝莓害虫的天敌主要有什么?天敌对蓝莓害虫的控制起重要作用。所有的蓝莓害虫都有一个到几个天敌,蚂蚁是其中最主要的天敌。蚂蚁以花象甲、李象虫、蔓越橘果蛆虫、蓝莓虫瘿的卵或蛹为食物,从而控制其发生数量。瓢虫是蓝莓介壳虫的天敌。小黄蜂的产卵、幼虫及蛹阶段均在樱桃果蛆虫和蔓越橘果蛆虫的卵上寄生发育,估计大约有50%的虫卵可被小黄蜂产卵寄生而致死。一些寄生性的真菌主要寄生在蔓越橘果蛆虫和樱桃果蛆虫的休眠幼虫上,这种寄生可以高达 48%。7、耕作方式对蓝莓虫害的发生有什么影响? 清耕方式对控制蓝莓害虫发生有一定的作用。连续清耕可使花象甲、李象虫和蔓越橘果蛆虫的休眠幼虫和卵暴露在表面,易被其天敌捕食,而在耕作较差、杂草较多时往往害虫发生较严重。8、危害蓝莓花和芽的虫害主要有哪些?危害蓝莓花和芽的虫害主要有蓝莓蚜螨、切根毛虫和尺蠖、蔓越橘象甲等。9、蓝莓蚜螨的危害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蓝莓蚜螨是危害蓝莓未开绽芽的最重要害虫之一,虫体极小,肉眼难于发现,并且蓝莓蚜螨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芽内。蚜螨的发生可以从其危害症状来鉴别:芽子部分粗糙,赘状物伴随变红色,有时幼果出现红色斑点,危害严重时造成芽死亡,产量下降。防治的方法是在果实采收后每公顷喷施马拉硫瞵0.62kg/1200L水溶液,68周后再喷施1次,或在果实采收后施用马拉硫瞵油溶剂。10、切根毛虫和尺蠖危害特征有哪些?如何防治?蓝莓的花芽也可以被切根毛虫和尺蠖危害,其危害主要症状是花芽上蛀虫孔,引起花芽变红或死亡。一般这两种虫害危害较轻,不至于造成产量损失。在开花前施用1605即能有效控制。11、蔓越橘象甲的危害特征有哪些?如何防治?蔓越橘象甲是北方蓝莓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体长约3.15cm长,暗红色。在早春芽子刚膨大时从芽内钻出为害。主要造成花芽不能开放,叶芽出现非正常的簇叶。其防治主要是在叶芽放绿和花芽露白时喷施桂森。12、危害蓝莓果实的虫害有哪些?危害蓝莓果实的虫害主要有蓝莓蛆虫、李象虫、蔓越橘果蛆虫、樱桃果蛆虫等。13、蓝莓蛆虫的危害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危害北方蓝莓果实最严重和最普遍的是蓝莓蛆虫,成虫在成熟果实皮下产卵,使果实变软疏松,失去商品价值。成虫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需要经常喷施杀虫剂。采用诱捕方法监测幼虫数量对确定喷药时间和次数有效。叶面或土壤喷施亚胺硫磷、马拉硫瞵和桂森对蓝莓蛆虫的控制效果较佳。14、李象虫的危害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李象虫是危害蓝莓果实的另一个重要害虫,成虫体长约0.4cm,在绿色果实的表面蛀成一个月牙状的凹陷并产一个卵。1只成虫可产114个卵。幼虫钻入果实并啃食果肉,引起果实早熟并脱落。判别李象虫发生的主要特征是,果实表面月牙状的凹陷痕和果实成熟之前地表面脱落的萎蔫的果实。控制的方法是,在授粉之后,当果实发育到约0.4cm直径时,施用对硫磷。15、蔓越橘果蛆虫的危害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蔓越橘果蛆虫在绿色果实的花萼端产卵,幼虫从果柄与果实相连处钻入果实,并封闭入口直到果肉食用完毕。然后钻入另一个果实继续为害。 1只幼虫可危害36个果实。被危害的果实可在幼虫入口处充满虫粪,被危害和未被危害的果实往往被丝状物网在一起。被危害的果实往往早熟并萎蔫。对硫磷、桂森和亚胺硫磷对防治蔓越橘果蛆虫效果较好。16、樱桃果蛆虫的危害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樱桃果蛆虫幼虫在果实花萼里出生并啃食果实直到幼虫成熟一半,然后转移邻近的果实上继续为害。这一转移过程中幼虫不暴露,最终使两个受害果实粘在一起。喷施对硫磷、亚胺硫磷可有效防治这一虫害。17、危害蓝莓叶片的虫害主要有什么?如何防治? 蓝莓叶片虫害最普遍和最严重的是叶蝉。叶蝉为棕灰色,楔形,体形约0.074cm。叶蝉对蓝莓叶片的直接为害较轻,但携带并传播的病菌可造成严重的生长不良。第一次喷施控制蓝莓果蛆虫的药剂可控制叶颤,但需要第二次喷施以控制第二代和第三代幼虫的发生。叶螟和卷叶螟对蓝莓产生的经济损失则较小,现已发现主要有两各种。它的为害主要是幼虫将其危害的叶片卷起。喷施防治果实虫害的药剂即可有效防治叶螟和卷叶螟。18、危害蓝莓茎干的虫害有什么?如何防治?介壳虫是危害蓝莓茎干的主要害虫,介壳虫可引起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寿命缩短。如果修剪不及时,往往侵害严重。防治的方法是在芽萌发前喷施3%的油溶剂。另一种危害蓝莓茎干的害虫是茎尖螟虫。它在枝条茎尖产卵,幼虫啃食茎尖组织造成生长点死亡。喷施防治危害果实虫害的药剂可有效控制茎尖螟虫的成虫。19、危害蓝莓的病害有哪些种? 危害蓝莓的病原有真菌、细菌和病毒,共有几十种病害。这里只介绍生产中危害较普遍的几种。20、僵果病的发生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僵果病是蓝莓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它是由Monilina Vaccinii-corybosi真菌引起的。在侵害初期,成熟的孢子在新叶和花的表面萌发,菌丝在叶片和花表面的细胞内和细胞外发育,引起细胞破裂死亡。从而造成新叶、芽、茎干、花序等突然萎蔫、变褐。34周以后,由真菌孢子产生的粉状物覆盖叶片叶脉、茎尖、花柱,并向开放花朵传播,进行二次侵染,最终受侵害的果实萎蔫、失水、变干、脱落、呈僵尸状。越冬后,落地的僵果上的孢子萌发,再次进入第二年循环侵害。僵果病的发生与气候及品种相关。早春多雨和空气温度高的地区往往发病严重,冬季低温长的地区发病严重。生产中可以通过品种选择、地区选择降低僵果病危害。入冬前,清除果园内落叶、落果,烧毁或埋入地下,可有效降低僵果病的发生。春季开花前浅耕和土壤施用尿素也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使用药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生阶段,使用不同的药剂。早春喷施50%的尿素,可以控制僵果的最初阶段,开花前喷施20%的嗪胺灵可以控制第一次和第二次侵染,其效果可达90%以上。嗪胺灵是现在防治蓝莓僵果病最有效的杀菌剂。21、茎溃疡病和枝条枯萎病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茎溃疡病是美国东北部蓝莓生产中一个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它是由Phomopsis Vaccinii真菌引起。茎溃疡病危害最明显的症状是“萎垂化”,或者茎干在夏季萎蔫甚至死亡。严重时,一个植株上多个茎干受害。气候炎热时受害叶片变棕色。随枝条成熟,叶片卷在枝条上呈束状。茎干溃疡病侵染部位往往位于枝条基部,并呈扁平状。侵染部位的小黑点里包含孢子。孢子的传播主要是由雨水冲刷传播。枝条枯萎病往往发生在515cm的当年生枝条,主要症状是顶尖死亡。防治的方法是,在休眠器修剪时,剪除并烧毁萎蔫和失色枝条,在夏季,将发病枝条剪至正常部位。园地选择上,尽可能避免早春晚霜危害地区,采用除草、灌水和施肥等措施促进枝条尽快成熟。喷施防治僵果病的药剂可以减轻茎干溃疡病的危害。22、病毒病害一般是如何发生的?蓝莓生产危害较重的病毒性病害有几种,一般情况下,病毒性病害传播主要是昆虫类,如蚜虫、线虫、叶蝉、蜜蜂等。一旦植株感病,则危害一生。防治的最好措施是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应尽快清除感病植株,同时喷施杀虫剂,控制害虫携带病毒向外传播。23、蓝莓枯焦病毒的发病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蓝莓枯焦病毒可以引起叶片和花死亡。受害植株最初表现病状是在早春花期,主要是花萎蔫,并少量死亡,接近花序的叶片少量死亡,老枝上的叶片叶缘失绿,这种病状每年发生。一些抗病性稍强的品种只表现叶片失绿症状。受侵害萎蔫的花朵往往不能发育成果实,从而引起产量降低。蓝莓焦枯病在田间传播迅速。防治这一病害最佳方法是定植无病毒苗木,选择定植园时,确保该地及邻近园没有此类病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邻近蓝莓园种植的是抗病品种,虽无症状表现,但却可能感病,是永久性的病源。一旦发现植株受害,应该马上清除烧毁,并在3年内严格控制蚜虫,防止未来发病。24、蓝莓鞋带病毒病的发病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蓝莓鞋带病毒病是蓝莓生产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该病最显著的症状是当年生枝和1年生枝的顶端长有狭长、红色的带状条痕,尤其是向光一面表现严重。在花期,受害植株花瓣呈紫红色或红色,大多数受害叶片呈带状(由此而称“鞋带”),少数叶片沿叶脉呈红色带状或沿中脉呈红色带状。有些叶片呈月牙状变红或全部变红,受害枝条往往上半部弯曲。蓝莓鞋带病的传播是从植株到植株,主要靠蓝莓蚜虫传播。这一病毒的潜伏期为4年,即受侵染植株4年后才表现症状。利用带病毒植株繁殖苗木是这一病毒在园片之间传播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防治最重要的措施是杜绝病株繁殖苗木。在田间,当发现受害植株后,用杀虫剂严格控制蓝莓蚜虫,利用机械采收时,应对机械器具喷施杀虫剂,以防其携带病毒蚜虫向外传播。25、蓝莓叶片斑点病的发病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 蓝莓叶片斑点病到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