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卦掌之内劲练法八卦转掌为高级动桩,内含最上乘内功气功,为道门无上奥秘。小成三年,以苦练转掌为主,体悟三十六歌诀。大成七年以精研四十八法诀为主。初级以练身法为主,中级以研究用法为主,高级以炼神意内功为主。高级阶段还是要不停地走转,但意念要求完全不同。初、中阶段以练外为主,在三十六歌诀、四十八法诀的指导下实践、体悟怎样走圈、如何应用。以内外三合练有形(功力、速度、技巧、手法、身法)为主,是守规矩的阶段。高级阶段是练无形为主,内外兼修,以意念变化为主,是脱规矩的阶段。分上盘,即天盘;下盘,即地盘,中盘,又名人盘。三盘之要道中盘也。上盘练凌空之术,下盘练遁甲之道。其理至深,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理解。 掌劲炼八卦非内力深湛不可,以静坐修道炼气为主,再由转掌将内气转化成活劲。吐纳之功又必与转走相配合,练招式时注意气的运用,气功自然形成,这是自然和灵动的气功。炼内劲的方法是静桩与动桩,透过静桩的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拧腰坐胯、曲腿趟泥、放松调息、松柔沉着的锻炼产生内劲,再透过动桩与转掌,将内劲用到拳法上。发力用指尖不用掌根,求力透不求发人于丈外。走转行拳时时注意力贯指尖,久之指力自然坚强。八卦不过是炼一旋转的铁球。是经年累月左旋右转走出来的,走到一定程度,整个人体如同一个旋转自如的金刚球体,别人一碰就落空,就要受到跌翻或打击,人乃一球形,击必求其中心,我亦球形,遇击则圆转以走。对方打来身如球,拧走转换莫停留,进入盘蛇吸食走,刚柔互济着意求。八卦放出去的是抽弹劲,用法如大蟒钢鞭。走圈是内劲的基础,可练出八卦掌的全部劲力,只有走几年圈练出内劲,招式才用得上,走转功夫是发力训练的重要部分。能靠步打人,要让身体练出绷簧劲,有了这个劲,胳膊只要碰到你,你就得出去,两臂如有电,不论是打别人,还是别人打他或格挡他的攻击都会被击出。绷簧劲就是结构原理,加走转步法练出来的。定式掌加意念练是练习绷簧劲的主要功法。下按掌两手如按在球上,两胳膊如拦一大气球,松肩撑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上身稍向圆心转,走趟泥步。设想在齐腰深的水中,要带着按的球和胸前拦的球一齐走,不让球跑掉,又不能把球挤压破。边走边体验,每次练习都要有这样的意念,常习一摆出架势,有一点意念,马上就有感觉。双抱掌指分掌凹,如抱直径五六十厘米大气球,设想在齐肩深水中走趟泥步,既不让球跑掉,又不把球挤坏。设想水的波动冲击球上浮下沉、向胸等各方向动,不论向哪里,都要阻止,令球随人动。定式掌其它六式与这两式大同小异。意念不可太重,否则会头晕脑胀。随着功力的加深,意念逐渐淡化,做到似有似无。出现各种感觉不理不睬,一切顺其自然。寸劲打人极易造成内伤,按在肋骨处,外表不显,可打伤内脏。松肩坠肘、虚领顶劲、节节贯通、周身协调、前手打人、后手使劲、意要深长。找一大小适中的小树,先用手指按在树上,后用掌根突然击之,做到周身一致,掌与树接触瞬间全身一紧,意欲把树击倒。后重心返回,恢复平时松灵状态,掌根离树,只用手指肚按在树上,开始先用顺步式,右掌击左掌后撑。再用拗步式。把两米多长木板埋在地里一米,板上部钉上狗皮,反复练习塌掌、掖掌等。如选大树或墙壁没弹性,练不出寸劲,还会把手腕弄伤。八卦劲性的根底全在一个推字上。明劲更是以推字诀为基础。推字诀强调的是一个瞬间状态。推重物时的身体状态就是全身整劲的状态,将这个身体状态体悟于心,运用到每一个临界出拳的初始状态中,无论是刚练还是柔练,都能很快找到打出整劲的状态。把劲含在身上练拳。由松至刚再由刚得柔,柔练刚用,刚是用的时候才体现出来的。拳练的就是身体的一种状态,等这种状态上身,劲也就练出来了,到时候一举一动皆有拳意。真正有了内劲,一个单换掌也可以生出无数的变化,要怎么打就怎么打。点重身松,要练到身子稳稳的,一伸手就把力搁到人家身上,很大的力量搁到你身上,而人家的身体重心却没有给你,使你无法招架。八卦劲好可怕,一打人就打坏了。抓黄鳝手到之处黄鳝身上立刻象鼓了气一样,抓哪里就哪里有。这和内家拳里说的“周身无点不弹簧”的意思是一样的。练拳的时候,就是要全身含上劲来练,练到了极处,就能达到一动周身皆动的效果。转掌其实也要求周身象蟒蛇一样蹭上劲来走,碰上就不得了。八卦开始踏地掌式一成,身上带的就是掤劲,是最好的防守劲,掤劲一起,全身各处连接贯通,就形成一个类似与拱桥似的受力桩态,外来之力皆不能突破这个桩态,必然滑走,这就是来力不入,利用的是桩架的优势护体。掤劲是防守劲,也能用来打,不管对手出什么手法,你只管从自己中线起掤,一直掤到对方脸上就是,化打结合。正确练法,是一直含着掤劲打到底,不管什么动作,发什么劲,掤劲都不能丢。这样掤劲就长在身上,溶进了其它劲里,发什么劲都能含进掤劲,出手就能破开敌招直接打中对方,那才是真正的化打合一。横劲讲究起横不见横,是因为横的是身子不是手,能横飞人就在于身上有这八方支撑力,三体式开始站的就是这个支顶力。八卦之用如大蟒钢鞭,其刚之一面全在此劲上。八卦是由根练起,从根往梢上练,一切以桩为基础,刚劲就表现在桩功上。八卦最先能出劲的地方在肩肘。这是由根往梢的表现。如单换掌,刚打时不要想着一下掌指上能有多大劲,那样容易失去姿势的中正。而应在换式时想着好象敌人在你肩、肘的位置,实战时就要偷步到这个位置上,就用换式时腰胯旋转身体的力量带动肩肘一撞一砸就是了,初练时肩肘好使,功深自到掌上,这就是练了发力,其钢鞭劲就在于此。然有刚而无柔终不能用,其柔在开合、拧转,塌掌、撞掌劲都在开合上,带掌、穿掌劲在拧转上。大开展的式子练的都是开合,身上出不来开合,此类掌式展不出劲来。而束身、拧转的式子练的就是拧转劲。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蓄发。拧束后必有展发,展后必有合,合即拧束。展亦打,如铁捶撞击,如钢鞭砸人,如青龙摆尾。合亦打,如蟒蛇缠身,缠抱合击、怀中抱月。其一在此。其二在其身法。八卦拳的拳劲、丹田之气,是由合乎姿势的走转产生的,做到之时,自会发现人体之劲、力、气都合于丹田的部位上,在心静时不思而生,随身动而自有感。初练时都是要求稳与沉,去拙力而求巧劲,不憋气而空胸下气,求心不动而意捷、神足,善借地力与骨力及腰腹丹田鼓荡之合劲节节贯穿而达落点。走圈转掌就可以产生惊人力量,杀伤力就是从转掌中得出的,根本不需要外家练法辅助。八卦真正的打法全部依靠内功,是转圈儿转出来的,挨人人就起。稍稍接触手似软绵力量却能应运而生,一重重的内力排山倒海,陷对手力场之内无法自拔。练功的目的是将身体四肢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练的是全身骨节松开,节节贯通,四肢在全身整体协调之下发挥着各自独立作用的一种整体力。长期苦练转掌式,就练出了全身的整劲儿,练出了双掌在行走中的发力,走中有打。单纯练套路不能代替走圈转掌之功,走圈功用几个单一的式于强化训练,出功更快。通过转掌能够得到所有功夫,八卦掌所需要的整劲和独特功夫,通过走圈都能练出来。拧旋走转练至合一,也就产生了八卦掌不停运动中以螺旋劲统领下的浑元劲。八卦不是单纯练手法,练的是身法,手的变化也是身法的变化,手的劲力就是全身的整力。就是以腰为轴,腰练活了,力就出来了。要想把腰练活,就得先松腰胯。若想松腰胯,就得先松臂膀,沉肩坠肘,顺项溜臀。只有把肩膀及腰胯彻底松开,力才能贯通四肢。转掌时应练出走“整圈”(胯面向前方,在圈线上不动,腰带双手转向圆心为走“半圈”;胯如前不动,腰与双掌面向身后仍能走转自如为走“整圈”),说明腰胯已经松开,运动自如,力贯四梢,肢体的劲力一定非常饱满。弹劲,周身无处不弹簧,松灵圆活,节节贯通,令对方不敢轻易撒手改攻其它部位,可连续发放,有时如弹簧,有时如钢条。练滚钻争裹力,如臂膀未松到家,其滚钻之力必有限,两臂不活,缺少变化,速度也慢。只有多走圈才能做到松肩坠肘,松腰松跨,气沉丹田。而仅仅去习练套路,效果不明显。争裹不仅指双手之争裹,身体也要有争裹之力,练走圈就为了练出合抱力和整体力,顶头悬与五趾抓地就是争,合肘掩心出抱力就是裹,争与裹出来了,旋也就在其中。八卦掌螺旋力也叫螺旋劲、拧钻劲、拧肩调背,是八卦掌中的一个特殊练法。要能在逆中求顺,练功时的身架呈上下互反的双向螺旋状。人体沿圈走转时,膻中穴是向内收的,自然产生一种削砍之力,同时背后的夹脊处也必然会产生一种离心力。旋转时百会上顶,会阴松提,就可产生一种如同水一样的向上漂浮之力,可使敌方拔根,而失去稳定性。练八卦掌旋转时要求眉心部位对向圆心,这样会产生一种如同火一样的吞噬之力。这就是利用肩和背部之力传递于臂部,达到增大臂力之目的。这种发出于全身的力,要比单独依靠肘部或肩部肌肉伸缩而得到的力大得多。螺旋力在技击时用处很大。利用臂部紧贴对方之躯干而拧钻,不但力大,而且更重要的是时刻改变运动的方向,给对方造成错觉,从而很容易使对方失去平衡。八卦步法主要原理是借扭身扣腿储势令身体变成人肉发条,大大加强了移步速度和冲力而且加强了掌击的杀伤力。双手一前一后放置,用错肩之力使其前后左右都有争力,空胸紧背使其上下之力互争互聚,躯旋步直自然产生旋拧之力,以胯驱身自然产生纵横竖不同比例复合的浑圆之力。转圈、技击时要气沉丹田,腹心松静,收腹溜臀,在腰腹的主宰下提顶吊裆,空胸紧背,这样可形成混元无懈的旋转球体。八卦的精华与生命力在于走转,而走转形成的整劲具有的特性,与站桩得出来的有很多不同之处,二者虽然相异但有相当大的互补性。如果把站桩得出来的整桩,简单的应用到走转中,那只是动起来的定桩罢了,练不出八卦的走打劲道。八卦走转中含有不间断的整劲。在运动中以腰带动四肢和全身,头挂在天上,全身的骨节松开,身子上系天而下坠地,周身内外浑元力。走圈转掌有功夫,运动中可以达到腰无时不旋,手与脚无时不合,双臂在自然松长状态中出螺旋之力,双腿无时不与身、手和谐,头无时不与天说着话,两脚之掌心左右交替与地摩擦。头挂于天而脚扎于地,身体之八卦处处归位,全身运动起来成为一个整劲。八卦拳的发力原则是三空、四催、十二紧。三空者,身心空、手心空、脚心空,即寓上中下三盘皆成圆空之意,因空则圆满无间而正气从之。四催者,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腕,以腕催指,是为上四催。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踝,以踝催足是为下四催。十二紧者,舌抵上腭,悬顶裹裆,两膝相抱,剪子腿,趟泥步,五趾抓地,沉肩垂肘,腕紧指实。达到内外相贯,上下相随,全身拧成一个劲,形成浑厚饱满的立体圆。圆的特性是力量集中,在实战中方能灵活不滞,避实击虚,虚实相兼,动静相合,小可胜大,弱可胜强,借力还力,以柔克刚,是为八卦拳发劲、变劲之基础。八卦拳有以下几劲:1、钻翻伸缩矛盾劲。做到在拧劲的前提下钻翻伸缩。钻是拧住劲后不断地朝里扣裹并向前探进;翻是将手臂拧住劲后再不断的朝外挣、朝前探,钻到极点就产生了翻,翻到极点产生了钻。推、托、带、领、搬、扣、拦、截八个劲意必须是在钻、翻、伸、缩的前提下变化产生出来的。2、惊弹抖炸爆发力。八卦拳中高层次发力是惊、弹、抖、炸四劲之和。惊是猝然性的;弹是伸缩性的;抖是震动性的;炸是突然破裂并产生大量的能和强大的气体物质。来源于三空、四催、十二紧,久之可产生出如电击般的感觉效应,触者随即飘出丈外。3、凌空飘出平板力。平板力是把对方击出后,身体像板一样平着飞出。训练平板力要在内功达到一定的基础后,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在此基础上,双掌蓄力触摸对方身体向外的同时两掌跟随小臂内旋,在上托的同时并震推迅疾发出,其五趾抓地,谷道上提,臀部下沉,坐胯脊椎如弓,辅之惊弹抖炸之和,撕裂推托之合力瞬间爆发出去,大有天崩地裂之气势4、震碎内脏穿透力。穿透力有震伤内脏、断裂经脉、渗透肌肤之功效,主要是撕、托之合力。撕是触之肌表向外及两侧拉,同时用托劲,使掌根有下沉之力。劲要一气完成,不能有丝毫的间歇,然不忘三空四催之要领和惊弹抖炸之妙用。5、浑厚饱满含蓄力。支撑八面之力,蓄意味着弓已拉开,箭已上弦,一旦松手,箭就迅疾而出,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是非遇目标而不发。在三空、十二紧的基础上,其内劲得以积蓄,进行四催发力的训练,并气沉丹田,以气催力,只有这样才能节节贯穿,力从根发,足为人身之根,丹田为中节之根。蓄力要配合身法中的吞吐开合,起落旋转,并还要配合呼吸之法。蓄为合为吸,发为开为呼,发力时便知其劲的大小与变化,借力还力。 八卦步先练直蹚泥步,练的蹚步平稳了再练走圈蹚泥步;然后学练站八卦桩,而后再学练掌。由开始蹚不出去步,练得趟出去而又稳健。趟泥步利于气往下沉,主要练习重心的水平移动,它比形意的直线水平移动要难,因为它要走圈,人体的重心要在一个水平的圆圈上移动。八卦步练好了,自然会融会贯通,重心要向不同方向的水平移动也就不难了。能够把重心水平地向着一个方向移动,并把整体重量输送到一点上,从而得到很好的打击效果。站架行桩,内守中定,外重八要,身动意不变,如水漂木,一气流行。趟泥步迈步象平时走路,但身体仍如三体式一样,有三折之形,行步是趟泥步的基础,练习行步之后再走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行步的练习方法是:一、身体保持中正,放松,沉肩坠肘、涵胸拔背等;二、双掌下按至丹田处,意如按水中浮木;三、屈膝下蹲至适宜高度;四、重心放于左胯,右脚蹬地,向前趟出;五、左右胯重心相互转换,向前直行;七、摩膝趟胫,脚掌平起平落。初练时不求速度,八卦步看似潇洒飘逸,实则沉稳刚健。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步步为营,熟练后自可走转自如。慢练不同于断练,行云流水,虽慢而不断,务必形断意不断,意断而神相连。双手下按意在丹田,久则有鼓荡感觉,双膝有顶意,双足如泥中行路,提时犹如泥中拔腿,落时带有淌踩定之意,重心及时转换,久练则轻松自如,再于圆圈上练习就会更容易掌握了。走圈是八卦门独特、简捷、高效、重要的功夫。传统八卦是先走八步,功深再走小,旧时的八步等于现在的十六步,一步走一卦位,即是现在的两步走一卦位。直径五尺的圈,按八步一圈走转。里脚直出,外脚里扣,外脚里扣随时能扣步转身,里脚直迈可随时外转对付圈外之敌。头正身松,沉肩坠肘,实腹畅胸,两腿裹裆。双手下按于丹田,如按浮木。要身如坐轿不偏不倚,不得上下起伏,前倒后仰,左右歪斜,足心含空,落地五指抓地,双脚前虚后实,行似流水,步若趟泥,精神专注,气入丹田,支撑八面,身如拧绳,稳准后再求迅速。前腿弓步,把重心移至此腿,把后腿跟上,并以胯抬起后腿,这时后腿必须放松,走步时要夹腿这样才出功夫。稳中求变,走趟泥步时要求稳重低沉同时慢慢体验用胯走转,练时是速度慢、步法低,前脚趟泥如搓麻绳,夹胯而行,若正确走转会感腰后部有热账感。转圈把架子放低,越慢越好。练时不能蹲身要坐身,蹲则腰滞,坐则腰活。用砖平围直径2米圈,砖平放地上,中间不可有空,头顶、肩松、背紧、胸空,双手可合抱于前胸,身向圈内转90度面向圆心,提掣精神,小心翼翼,突出稳、缓、匀、探、实。泥外的身体如能和泥中的身体松静一体。尽量全脚掌似擦非擦的贴着地走,时间长了,脚、腰、胸、腹、掌中都会有感觉。坐在两腿之上,一天走个两小时,有“只见物漂,不见水流”的感觉,走步时要轻要稳,落步后要实。这样才能灵活自如。一要身下蹲,脚平起平放,不可翻蹄亮掌。二要如撑船篙,前脚如船后脚如篙交替前行。三要剪子股趟泥步磨膝磨胫,双腿交替时形如剪刀,大腿内侧相磨,两膝内侧、两踝内侧均需相磨,且双脚不可抬高,抬走之脚不可高于站立脚之踝部。四要慢,一定要慢,慢起慢放,缓缓前行,周身松沉不可有丝毫叫劲。转掌每次至少一个半小时,坚持不断才能出功夫,行走时抽住胯,就什么都有了。稳如坐轿身不动,行如水中漂木,抽身换式稳如山。下盘练法是大腿水平,能到下盘自会体会到八卦掌的技击魅力。步走趟泥就是趟劲,实战时用脚把就可以把对方掀起来。磨胫骨目的是体会在泥中行走,体会阻力,不是真去趟着地走。两腿互相磨胫是为了打通下肢的经脉和守中用中,防止对方把腿插到我两腿之间,且在进攻时可以自然而然的直接踏进对方中门。两脚要擦地走,把脚上摩擦劲练出来,脚要是摩擦着地走会立刻感觉到身上有力,打拳觉得好象浑身灌铅,这就是劲从脚起的正确练法。走的是腰劲,是以腰为主宰,刚开始的时候均整,慢慢的协调一致后再用意念把刚劲逗出来,这样的明劲才具有刚柔相济的特性,才具有实战威力。八卦鼓荡步利用腰腹的鼓荡增强下肢运动的力量,暗藏扫劲。淌泥步并不是提脚运动,而是意会不拔脚的泥中运动,想象在水中承受强大的阻力练套路,想象在巨大抵抗力中移动身体,对于皮肤感觉的敏锐化,细小肌肉群的控制有好处。八卦走步是在运动中求重心的稳定,内脚是平行而出,而与外脚造成的夹角,大致45度角,如果两脚夹角大于45度,则成为一顺,失去外撑之力,在技击中更容易被人牵动重心,或因自己的惯性而失去平衡。两脚交叉运行,平起平落;起脚时不要先抬脚跟,以胯带膝,以膝带足,两脚的内踝骨相互摩擦;两足要扣摆分明,两膝要相合相开,落脚时要与地有摩擦之感,迈步如深渊之意。两脚起落时要有从泥浆中拔起或轻浮于泥浆之上,借助泥浆的浮力来转换重心。周身如同拧绳一般,上下合一,初练时要慢稳松活;求于自然,不要时身体过于僵硬,但也不能松散。急步也称自然步,走法是微将身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节日促销活动方案
- 车展创意活动方案
- 自制故事盒活动方案
- 焊工考试题及答案
- 贵州选调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中电气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比高矮比长短测量概念启蒙
- 企业资产追踪及使用记录标准化模板
- 服装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那一次我真感动八年级作文(8篇)
- T-CACM 1560.1-2023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推拿
- 护理美学-第三章 护士审美修养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高清版)JTG 5211-2024 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 人教精通版6年级上下册重点单词和句型默写
- 大学生生涯发展展示 (修改版)
- DB32T4062-202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正式版)JBT 14897-2024 起重磁铁安全技术规范
- 三D打印公开课
- 西方节日-英文介绍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