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单元测试班级 姓名 分数 1.填空1.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的身高为1.64_;课桌宽46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小红的鞋长为24_,金星到南麻的距离为40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2.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_cm_mm.3.用测量工具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不能_,只能尽量_.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_的.4.如图所示,用某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此物体的长度为_cm.5.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6.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合_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_S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200m比赛,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4S,则相当于_min.7.一列火车长3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1.2km的大桥,则共需要的时间为_10.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4)小华看着窗外路边的白杨树,它们正急速地向后退去_。8.清晨,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_。1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以 为参照物的。9如右图所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所测木块的长度是 cm。10一名奥运会百米赛跑冠军,他起跑后第3秒末的速度是8m/s;第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是13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11某同学在风速为5m/s的东风天气中匀速直线奔跑时,他感觉到无风,则他在向 方奔跑;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他奔跑的速度为 。1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_的物理知识所致。13.小明和小李两个同学在研究水玻璃管中的气泡的运动规律时,画出了气泡运动的s-t图像,哪个同学记录的气泡运动的速度快?_14.一辆小汽车在通往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司机在车到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为13:20,到了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表,时间为14:00,则小汽车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 km/h。15 .1m/s=_km/h,1km/h=_m/s。108km/h=_m/s,10m/s=_km/h。二、实验与探究题1.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d.用L/n 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d; (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 ,应分别改为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该为(填字母序号) 。三.单项选择1、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论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铁轨B、在车内行走的乘务员C、车窗D、路边的树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根据歌词中描述的情况,先后选取的参照物是( )A、竹排、青山B、青山、江水C、青山、竹排D、江水、青山4、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湖岸B、湖水C、游船D、岸上的建筑物5.如图所示是路程时间的图像,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A 6.在站台上并列的两列火车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乙车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也向东运动,如果以站台为参照物,则(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B 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快.D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但甲车比乙车运动慢.7.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8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路程之比是3:2,则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5:2 B9:10 C10:9 D3:59.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D以上都不可取10.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11、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A、大人B、小孩C、一样快D、无法确定四、计算题1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南江8:000广门9:309:40100无州10:2010:301602.如右表所示,是ZB2010次列车的时刻表,求:(1)列车从南江至广门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列车从广门至无州段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大?3、体育课上,同学们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由四位同学分别测出李军跑步经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路程/m010203040时间/s03.25.36.89.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李军跑步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_m/s。(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m/s。(3)分析表中数据和你计算所得的数据,可以发现李军跑步有什么规律_4、小明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5、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