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疃初中语文科导学提纲 8、课题:三颗枸杞豆 目标要求: 1、 继续学习写实文学和虚构作品的区别; 2、 了解课文倒叙、顺叙、补叙、插叙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并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层次结构; 3、 理解本文的深刻含义,珍惜时光,热爱生命,勤奋学习,永不放弃。课文导读:诵读下列惜时名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今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清钱泳明日歌) 1、导、学、练【预习感知】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枸杞(gu q) 蚱蜢(zh mng) 叶鞘(xio)B诱人(xi) 蹑手蹑脚(ni) 一绺(li)C耳坠(zhu) 擎着(jng) 花蕊(ru)D香蒿(ho) 缝隙(x) 鲜为人知(xin)2下列文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训斥和拳头,确实使我乖乖地上了几天学,但没有几天,我经过小树林的时候,又旧病复发了。(原有的毛病又发作,这里比喻原先到山谷里的树林里玩的想法现在又产生了。)B那时正值三月,春天几乎从山沟里溢出来了。(原指水漫山,这里指春天的气息很浓,到处充满春的气息。)C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事先潜藏起来,准备给对方出其不意的一击。)D他狡猾地一笑,又问:“它有几个花瓣?几根花蕊?”(诡计多端,不可信任。)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比喻句( )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B那位三叔像一位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C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D不拿群众一针一线。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B小张明天要去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C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D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5阅读下列语句,回答问题。(1)我吓了一大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我赶忙在一棵大杨树后面躲起来,从浓密的草丛缝隙里头看。语句采用了_的手法塑造人物。“打埋伏”是指_我的行为体现了我什么样的性格?_(2)那人慢慢地站起来,手里拄着桦水削成的绳子,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似乎已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上列语句采用了_、_的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征?_(3)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采用了_、_的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征?_阅读下列选段,完成各题。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到:“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能!能呀!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1把太阳说成“红色的车轮”有什么含义?答:_。2“捉住太阳”是什么意思?处三叔的一番话,表达了他此时怎样的心情?答:_。3为什么说把太阳捉到手,太阳就能“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答:_。4“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所以才这么亮”事实真的这样吗?它的含义是什么?答:_。5三叔连说了两遍“这也是太阳”,前一遍句末用问号,后一遍句末用感叹号,表意有什么不同?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答:_。6纵观这段文字,想一想:“三叔”是怎样一个人?答:_。参考答案:1D 2D 3C 4B5(1)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原指敌我双方在军事上的一种形式,课文中用来比喻我认为老师是识破了我的伎俩,有意事先就在这等我。这里体现我对老师反感 叛逆(2)动作、外貌 衣不蔽体,瘦弱,健康状况不好。(3)语言、动作 神思恍惚、情绪激动参考答案:1含有时光过得很快的意思。2“捉住太阳”就是掌握了时间,成了时间的主人。此时的“三叔”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但已确信,时间“能”抓得住。3因为抓住了时光,就会勤奋不懈地学习、工作,就会创造出无限的财富,就能展现时间给人类创造的价值。4事实并非真的如此。而是说时光使人类创造了各种辉煌的业绩、成果,时光也因此发挥了它最大的价值。(注:此答案主旨与3大抵一致,分开来作两题,意在强化理解。)5第一个“这也是太阳”后用问号,表示对“我”能否成为“太阳”的怀疑,而第二个“这也是太阳”后用感叹号,则表示对“我”成为“太阳”的坚信不疑。前后两个不同的句子类型。反映了“三叔”对“我”能否成为“太阳”的思想转变过程。“三叔”把“我”的脸蛋比作“太阳”,是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朝气蓬勃,像太阳一样放出光和热,把握住时光,朝着一个理想坚定不移地奋进。6从这段文字中,反映了“三叔”他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他清醒地认识到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的重要性,而当自己后悔莫及时,他又把教训留给了后人,希望后生把握时光,做出有为的业绩。二、1、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2、突出表现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3、(1)表达出渴望和眷恋之情。(2)形象地表现了决心之大。4、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5、喜欢不喜欢的作品:略;喜欢的理由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不喜欢的理由是没有人物个性。参考答案:1D 2D 3C 4B5(1)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原指敌我双方在军事上的一种形式,课文中用来比喻我认为老师是识破了我的伎俩,有意事先就在这等我。这里体现我对老师反感 叛逆(2)动作、外貌 衣不蔽体,瘦弱,健康状况不好。(3)语言、动作 神思恍惚、情绪激动参考答案:1含有时光过得很快的意思。2“捉住太阳”就是掌握了时间,成了时间的主人。此时的“三叔”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但已确信,时间“能”抓得住。3因为抓住了时光,就会勤奋不懈地学习、工作,就会创造出无限的财富,就能展现时间给人类创造的价值。4事实并非真的如此。而是说时光使人类创造了各种辉煌的业绩、成果,时光也因此发挥了它最大的价值。(注:此答案主旨与3大抵一致,分开来作两题,意在强化理解。)5第一个“这也是太阳”后用问号,表示对“我”能否成为“太阳”的怀疑,而第二个“这也是太阳”后用感叹号,则表示对“我”成为“太阳”的坚信不疑。前后两个不同的句子类型。反映了“三叔”对“我”能否成为“太阳”的思想转变过程。“三叔”把“我”的脸蛋比作“太阳”,是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朝气蓬勃,像太阳一样放出光和热,把握住时光,朝着一个理想坚定不移地奋进。6从这段文字中,反映了“三叔”他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他清醒地认识到抓紧时间学习、工作的重要性,而当自己后悔莫及时,他又把教训留给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空间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 客服转正考试题及答案
- 炼钢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燃气储运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铝电解筑炉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铝电解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拖拉机燃油喷射系统装试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球团原料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固体废物监测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业余少体校管理办法
- 天津校外培训管理办法
- 小学生晨会课件
- 依法治校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与化解策略
- 2025至2030锆英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
- DB44∕T 2499-2024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
- 地质灾害诱因成因分析方法-洞察阐释
- 护林防火培训
- 大小便失禁护理指南
- 物业弱电维修课件
- 部编版语文(2024)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