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治”从“治吏”开始_第1页
“吏治”从“治吏”开始_第2页
“吏治”从“治吏”开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吏治”从“治吏”开始“吏治”从“治吏”开始“研究历史,最终是为了开拓未来”。作为整体的古代官吏制度是皇权专制统治的一部分,是皇权专制王朝的修复机制。然而其中具体制度的设置还是许多对我们有启发的。本书在这方面屡有提示,也许与作者长期从事组织工作有关。中国古代吏治札记是一本专门评述和研究古代官吏制度与文化的著作。作者认为,所谓“吏治”,“包括官吏的设置、配备、选拔、任用、升黜、奖惩、考核、监察、教育、培养、道德、操行、规章、制度等有关官吏管理的诸多方面的内容”。这本书从制度建设与文化背景两个方面考察了选官,官吏的考课、行政监察,任官的“回避制度”“职官体制”,以及“官德”、“儒家人才思想”、“贪官和惩贪”、“吏治思想演进”、“古代政治革新”、“古代盛世兴衰启示”等方面。前面偏重评论官吏制度的得失,后面则深入考察了这些制度的文化背景。它展示了古代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原则。也就是说制度不是无源之水,是有儒家意识形态为依据的。这是“吏治”成功的保障。另外,制度本身的设置也是十分严密和完整的。它是一个分权制衡、并具有自我协调机制的有机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吏拥有权力却不负责任,行使权力却不受监督和抑制2/3滥用权力现象的出现,也就是说,这套制度本身具有“治吏”的功能,从而在保障社会稳定上起了很大作用。“治吏”首先表现在选官上,它不仅改变了先秦的“世禄世卿”制度,还竭力避免“亲贵合一”,官吏被特权集团垄断,追求官吏来源的普泛与公正。两汉的察举、魏晋的九品中正,隋唐及以后的科举等制度的出现和改变都是要解决官吏来源问题的。到了明清的科举考试,大致做到了“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张榜公布”,基本实现了选官向全社会开放。虽然科举制度的设计总目的是削弱朝中大臣权力和加强皇帝个人权力的,但这个制度破除了世袭制,给身处下层社会的青年以希望,把社会精英人士吸引和凝聚在朝廷一边。其作用远远大于选官本身。礼记中说“官者,管也。”古代官吏就是管人的,而且无所而不管。明代有个笑话说,某官外出,见一轻薄子摇摇摆摆走在街上,风吹起他的长衣,露出红绫子裤腿。官怒其奢侈,叫衙役拿下,按倒打他十板子,刚打了五板,轻薄子跳了起来说“老爷上半截是麻布接的。”从这个笑话里可以感受到官的权力和威严。他无所不管,对于治下百姓,拥有无限的权力。官的这种属性本身,就易于使其权力膨胀,并导致滥用,以权谋私。因此在“吏治”系统中设置许多约束机制,抑制其恶性发展。3/3古代官吏文化与制度中对官吏的约束主要有三条。在选拔官吏过程中关注这些预备官吏受儒家思想约束的程度。如明清两代为什么要考八股文有人说,八股使人不学、使人做不好文章;他们不懂八股不是培养学问家和文章家的,八股是制造官员的。因为八股文体是要代圣贤立言的,十几年、几十年都模仿圣贤说话作文,其题目又多来自“四书”等经典,儒家仁政学说自然渗入其骨髓,其影响不能低估。另外,体现官德的官箴长期流传,形成了舆论,如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