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书技法学习的相关问题 引导语: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以下是整理的行书技法学习的相关问题,欢迎参考阅读! 一、行书的艺术特征 行书用笔灵活多变,方笔圆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并用,点画之间连笔较多,篆、隶、楷、草诸体笔法皆可用之于行书。 行书结体不像楷书那样森严工整,也不象草书那样点画勾连、结体省减、放纵不拘,其连写笔画可多可少,往往一字有多少种写法,潇洒灵活。 行书章法安排较为自然随意,主要随着作者的性情,作品的内容等方面来安排章法,体现作品形式的丰富性。 明项穆书法雅言云:“真则端楷为本,作者不易速工;草则简纵居多,见者亦难便晓。不真不草,行书出焉。” 基于以上特征,行书的临习与创作会产生两种倾向,一是行书学习很容易,不需要临帖,就是在楷书的基础上书写得快一点,增加些连带,这是一种错误观念。二是行书学习太难,因为笔法、结体、章法的多变性,而导致行书创作很难把握。因此,在书法创作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篆书、隶书、楷书写的好的人,行书却不入门;很多人静不下来,沉不下去,没有行书训练的基础,一上来就想表现自己的个性,随性书写,没有规矩,不入法度。其实行书是有规矩有法度的,不是随意书写的,也需要经过大量的临习。对于行书的学习,应该像篆、隶、楷、草一样都需要认真地临帖,掌握行书的基本笔法、结体、章法布置等技巧,熟能生巧,水到渠成。 二、学习行书的基本原则 (一)入古忘我,脱胎换骨。 当今社会,生活状态都是快节奏的,行书因为快捷而变得最为普及,不管是硬笔还是软笔书写使用的最多的字体是行书。因为硬笔的普及,毛笔书写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所谓童子功的基础,因此很多人想写好行书时,书写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没有行书基础的状态下,学好行书应该从临古开始,入古忘我,学习古代行书经典法帖,丢掉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和书写习气,扎根到传统的经典法书中去,如数“拿来”,从点画、结体到章法布局全盘继承,脱胎换骨。包世臣艺舟双楫云:“每习一帖,必使笔法、章法透入肝膈,每换后帖,又必使心中入无前帖。积习既久,习过诸家之形质性情无不奔会腕下,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怀柕轴矣。”行书学习的第一关是追求“形似”,即临摹某一法帖做到笔法、结体准确到位,然后临什么像什么。在“形似”的基础上进入第二关,追求“神似”,“神似”,要求在笔法、结体的基础之上,重在追求原帖的精神气质。没有“形似”就没有“神似”,熟能生巧,没有“形似”量的积累,就谈不上“神似”质的蜕变,这是当下行书学习必须要历练的。在临习阶段,不必要过分强调自我风格的形成,功夫到了,把传统经典学到手以后,自然就会化为己有,写出自我,写出风格。所谓的风格是与生俱来的,十个人临圣教序,十个风格特点,这是每个人的个性不同使然,功夫到了,风格也就水到渠成。风格有好与坏、高雅与低俗之分,入古忘我,脱胎换骨式关键。功夫好,天赋高,学养深者能够走到一定的层次。否则,急功近利就会形成低俗的风格。当今社会,书法学习越来越升温,而有的人越写越好,有的人越写越差,脱胎换骨式的积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只有“与古为徒”才能“自怀柕轴”。 (二)取法乎上,先专后博 古人云:取法乎上。行书入门学习取法非常重要,就好比走路,路子要对,否则沿着错误的轨道越走越远,那样麻烦就大了,改起来会非常困难。“上”在哪里?“上”在古代经典。古人有书不入晋徒成下品之说,强调了书法学习取法的重要性。行书入门学习最好的法帖是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行书学习的不二法门,历代行书有成就者无不在此下过很深的功夫。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刊刻于唐代,取自王羲之行书,每一个字都是精选出来的,整个碑刻的完成怀仁花了二十四年的时间,堪称经典。虽然是刻帖,但是由于刻工精细,笔法、结体刻画得细致入微,可以说字字都是典范,由此进入,学习行书,路子正,收益大。在具备了一定的技法之后,再做进一步研习,将临习的重点放在二王手札,继续加强笔法、结体的训练,同时开始注意章法的安排与变化。魏晋二王手札的章法布局也是我们学习行书最好的范例。专攻阶段,时间可能要长一些,需要耐得住寂寞,做得了冷板凳,一旦扎进去过后,后面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这个阶段的学习不能囫囵吞枣,不能偷懒,投机取巧,既注重“量”,更要注重“质”。有了扎实的基础,行书学习即可深入进行,根据个人的审美取向和选择,由魏晋而下,唐、五代、宋、元、明、清时期的一些经典行书法帖,均可作为个人风格取法的突破口。博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需要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广泛吸收重点突破,最终形成适合自我表现风格的作品。 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量的积累最终达到质的飞跃。但是“量”不是简单的积累和重复,而是分析,提取,为“质”变服务,最终化古为我,创作出有水准的行书作品。 三、学习行书的工具和材料 学习行书,笔、墨、纸需要讲究。 笔,行书用笔根据个人喜好。一般来说,临写手札风格的小行书,最好选择一些弹性较好的兼毫或狼毫毛笔。因为小行书对笔法变化的极为讲究,笔锋要聚笼性好,尖厉,有弹性,这样才能写出丰富多变的笔画。临写明清时期的大字行草书也可选择羊毫成分多一些的毛笔,以适应生宣涨墨的效果。毛笔的大小根据书写内容、字的大小来确定。 纸,行书入门学习,用纸最好选择吸水性中等的毛边纸、元书纸或半生不熟的宣纸,不宜用生宣。行书的行笔速度相对较快,毛边纸、元书纸或半生不熟的宣纸渗墨不快,容易观察和控制笔法,生宣墨浓则涩滞,墨淡则洇化,表达不出笔法效果,不渗墨的纸,墨不容易干,影响书写的节奏和速度。 墨,入门学习,临帖时对于墨没有过多的讲究,写出效果就行,创作阶段,可自行磨墨或选择好的墨液。 砚,适宜调整笔锋的砚即可,有条件的可以用好砚台,砚台的大小随创作作品尺幅的大小的需要来确定。另外,密封比较好的大口玻璃瓶也是盛墨比较理想的工具,瓶口光滑,更适合蘸墨调锋;在干燥的北方,墨不容易干,玻璃瓶密封性能好,适合大幅或间断作品的书写,容易保持墨色的一致性。现在都用墨液,不像古人,墨需要磨才能使用,因此,对于砚台没有太多的要求。 四、学习行书的方法与步骤 (一)关于临帖的路径 学习行书首先要取法经典。 路径之一:由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入手,然后临习王羲之手札、王献之手札、大观帖里面部分经典行书法帖,再到杨凝式韭花帖,最后宋代的手札,主要以苏、黄、米、蔡手札为主。这是一条比较传统经典的行书路线,主要是给行书的学习定下一个格调:以二王为基础,取法乎上。 路径之二:在上述技法训练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审美取向,可有选择的重点突破汉代简牍帛书、魏晋残纸;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位、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王宠、董其昌、王铎、刘墉、金农,朱耷、赵之谦等明清时期极具个性特点的行书大家。路径之二主要是寻求笔法的拓展与个性的抒发,写意抒情,从风格上有所突破。 (二)临帖的方法 对临。忠实原帖,笔笔到位,紧盯笔法的变化;结体准确,抓住结体的开合、收放。切不可囫囵吞枣。临帖首先要做到忘我入古,细致精微,务必讲究精到。这是为下一步进入自由创作做准备,变化是在准确到位的技法基础之上的自然形成,杜绝浅尝辄止。初学临帖,字的大小以2寸为宜,一般是根据自己情况,也可大可小。 背临。在对临的基础之上,选择法帖的某一部分,不看字帖临写,然后再对照原帖,找出差距,反复几次直到熟练掌握。这是一个检查与巩固的过程,目的是熟练掌握原帖的笔法,结体,为下一步创作做准备。 意临。意临已经带有半创作的的成分,经过了对临、背临之后,将帖上的某些内容按照自己的想法组合,以原帖为主,适当的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为下一步创作打基础。王铎留下了许多类似的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南欧式花园施工方案
- 文达咨询策划方案
- 校长在国旗下讲话:拒绝校园欺凌共筑和谐校园
- 绍兴人民医院供热燃气锅炉房建设项目
- 公文写作排版部分
- 地下室出租营销方案模板
- 农牧企业咨询培训方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CPA)考试战略管理科目模拟试题集
- 人力资源行业工艺流程与标准
- 2025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形考大作业答案
- 化工安全网络培训课件
- 2025年超细氢氧化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88)
- 肺康复护理进展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培训课件
- 2025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6表内除法》教案
- 2025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 电子元器件供货方案与保证措施
- 2025便利店便利店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集全册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