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XXXX公司XXXX年XX月编制本预案编写人:XXX本预案校核人:XXX本预案审核人:XXX本预案审定人:XXX本预案批准人:XXX预案发布令 为了保证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XXXX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裁 年 月 日1目的和使用范围为了保证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常备不懈”的原则,制定本预案。本预案规定了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分工职责等基本要求。本预案适用于列入本预案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发生的、可能导致重大以上伤亡的事故。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预案的引用而成为本预案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预案,同时,鼓励根据本预案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3.术语与定义3.1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或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有关条款。3.2 重大以上伤亡事故本预案中的重大以上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或者大面积中毒事故。3.3事故单位 指重大事故发生时所属管辖范围内的单位。4.企业基本情况及重大事故风险分析4.1企业基本情况公司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XX市XXX路XX号。生产区占地面积XX平方米,东西最大间距XXm,南北最大间距XXm。全公司共有XX个职能部门,XX个生产厂,从业人员XX人。公司危险化学品涉及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等多个环节,主要是离子膜法与隔膜法生产烧碱、电石工艺路线生产聚氯乙烯树脂。公司原材料有工业盐、电石、工业酒精等。中间产品涉及氧气、氮气、氯气、氢气、氯乙烯单体等其它化工中间产品。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烧碱XX吨/日,液氯XX吨/日,盐酸XX吨/日,次酸XX吨/日;聚氯乙烯树脂粉XX吨/日;氯代异氰尿酸系列产品,粉料产能达XX万吨/年,粒料产能可达XX万吨/年,片料产能可达XX吨/年;敌百虫产量XX吨/年、三氯化磷产XX吨/年;合成氨产量XX吨液氨/年。公司距市中心约XX公里,东面紧靠XX路,南面濒临XX路,西面为农田及山丘,北面距市区主要交通要道XX路约XX米。其中除东面外,其余三面为低洼地带。距生产区围墙500米范围内的单位及社区有:XX合成纤维厂、XX车队、XX矿粉厂、XX皮鞋厂、XX乡政府、XX市场、XX赖氨酸厂、XX村、XX燃汽轮机发电厂等单位及居民区;居民人口总数约XX余人(按XX区人口密度估算)。距生产区围墙1000米范围内的单位及社区有:除 500米范围内的单位以外,有XX铝厂、XX水厂、XX技校等单位及居民区;居民人口总数约XX余人(按XX区人口密度估算)。该区域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季风交替显著,冬季盛吹东北风,夏季盛吹东南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东风。 XX市各项气象要素年、月综合统计值见下表。XX市各项气象要素年、月综合统计值月份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气 压(毫巴)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米/秒)最多风向及频率风向频率(%)风向频率(%)112.817.39.61012.1751.8C26ENE17214.117.311.21010.0792.0C20ENE16317.621.514.81006.8832.1C19SSE15422.026.319.01003.1822.2C19SE14526.030.722.7999.3802.1C17SSE14627.431.924.4995.5822.0C19SE14728.333.025.1996.3822.1C16SSE15827.832.524.71000.8831.7C25E13926.631.623.31006.6191.6C30ENE121023.328.619.51010.4751.5C33ENE101118.624.114.81012.2751.5C35ENE121214.719.811.01008.2751.6C30ENE15平均21.626.318.31004.1791.8C25E1342 重大危险源确定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的辩识结果,确定以下单元为重大危险源,具体情况如下:重大危险源所在位置主要设备及规格主要危险物质可能发生事故类型1#1#为酒精库区位于化学合成厂东南面,东面为化学合成厂废水处理岗位,西面为化学合成厂三氯化磷岗位,南面为XX公司,北面为化学合成厂主要生产区甲醇贮槽600m3,1#乙醇贮槽600m3,2#乙醇贮槽600m3,领料酒精槽45m3,乙醇计量罐30m3,甲醇计量罐30m3,酒精低位槽5 m3甲醇乙醇火灾爆炸事故2#2#为聚合车间位于聚氯乙烯厂生产区内,东面为氯碱厂液氯包装及液氯液化岗位,西面为聚氯乙烯厂分馏岗位,南面为聚氯乙烯厂树脂仓库,背面为聚氯乙烯厂空压岗位及冷冻岗位聚合釜30 m3 8台,单体计量槽30 m3 2台氯乙烯火灾爆炸事故、中毒事故3#3#为液氯液化及包装岗位位于氯碱厂生产区内,东面为氯碱厂次酸岗位、溴化锂岗位、透平机岗位、干燥楼,西面为聚氯乙烯厂聚合车间,南面为聚氯乙烯厂厂办公室、机修班办公室,北面为动力厂循环水岗位液氯计量槽8.4 m3 4 台;液氯贮槽34m3 3 台;液氯钢瓶1t2397只,0.5t610只;热交换器3m35 台;液氯蒸发器0.85m3 4 台液氯中毒事故4#4#为化学合成厂合成五楼位于化学合成厂区内,东面为化学合成厂旧敌百虫包装岗位,西面为化学合成厂真空站、氯化楼,南面为化学合成厂冰机岗位,北面为新敌百虫包装厂房甲醇贮槽1台20003000,贮量7吨甲醇火灾爆炸事故5#5#为单体贮槽区位于聚氯乙烯厂生产区内,东面为聚氯乙烯厂聚合车间,西面为聚氯乙烯厂合成车间清净岗位,南面为聚氯乙烯厂分馏楼,北面为聚氯乙烯厂合成车间合成岗位单体贮槽30 m3 4台氯乙烯火灾爆炸事故、中毒事故6#6#为氯化楼四楼位于化学合成厂区内,东面为化学合成厂真空站、合成楼,西面为化学合成厂废酸岗位,南面为化学合成厂冰机岗位,北面为新敌百虫包装厂房酒精计量槽2台14002200,2t/台酒精火灾爆炸事故7#7#为三氯化磷贮槽区位于化学合成厂区内,东面为酒精库,西面为新聚氯乙烯车间,南面为市砖厂,北面为电石渣场1#三氯化磷贮槽32007500,50t;2#三氯化磷贮槽220010000,80t;3#三氯化磷贮槽22009245,45t三氯化磷中毒事故8#8#为盐酸贮槽区位于氯碱厂厂区内,东面为盐酸车间合成岗位,西面、南面、北面为厂内铁路。盐酸贮槽60T5(钢衬胶);60T2(玻璃钢);100T1(玻璃钢);250T3(玻璃钢)氯化氢中毒事故9#9#为乙炔气柜区位于聚氯乙烯厂区内,东面为聚氯乙烯厂净化岗位,西面为聚氯乙烯厂乙炔车间,南面为聚氯乙烯厂成品仓库,北面为聚氯乙烯厂转化岗位。单体气柜1000 m3 1台乙炔气柜600 m3 1台,300 m3 1台乙炔氯乙烯火灾爆炸事故、中毒事故10#10#为液氨贮槽区位于化学合成厂合成氨氨包装岗位,东面为化学合成厂合成氨空分岗位,西面为化学合成厂合成氨厂房,南面为化学合成厂氢氮气柜,北面为化学合成厂合成氨车间办公室15.5m3 二台25m3一台3.35m3一台液氨中毒事故、火灾爆炸事故5.应急资源及管理规定5.1应急资源见附件5。5.2应急资源管理规定应急资源依据安全管理(XXXX公司企业标准Q/XXXXG11 0022004)进行管理。6.机构与职责6.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本公司成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公司领导、安全消防部、武装保卫部、生产部、机动部、环保部、供应部、技术中心、公司办公室、事故单位等部门领导组成,以领导小组为基础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主持日常工作,由安全消防部负责,其他部室协助,实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6.2现场总指挥公司总裁为本预案的现场总指挥,或公司总裁委托一名公司副总裁为本预案的现场总指挥;指挥部指定各个相关应急救援工作的现场指挥人,负责具体的应急救援工作。6.3 指挥部主要职责组织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负责重大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6.4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主要职责制定及适时修改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执行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决议和指令,主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各生产厂(部)制定相关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定期演练;对各生产厂(部)制定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备案。6.5 总指挥职责公司总裁为本预案的现场总指挥,也是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对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全面负责。6.6各成员单位职责6.6.1 副总指挥:6.6.1.1 生产副总裁负责指挥事故报警、事故抢险、事故处置、事故报告、通报等工作;6.6.1.2总工程师负责事故抢险及事故处置的技术工作;6.7.1.3设备总裁助理负责指挥抢险抢修工作;6.7.1.4管理副总裁负责指挥应急救援的后勤工作;6.7.1.5经营副总裁负责指挥救援物品的供应、抢运工作;6.7.1.6其它公司领导协助做好救援的指挥工作。6.7.2 指挥助理:6.7.2.1安全消防部长协助指挥部做好事故报告、灭火、洗消、医护救援和事故现场保护及调查等工作; 6.7.2.2武装保卫部长负责警戒、治安、 临时道路管制、抢救伤员,指挥群众疏散,协助事故单位实施堵漏等工作;6.7.2.3生产部长负责通讯联络、停开车、紧急事故处置工作;6.7.2.4机动部长负责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漏和有关设备容器的冷却及工程抢险工作;6.7.2.5环保部长负责事故现场及时测定环境危害的成分和程度;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测;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现场遗留危险物质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消除。6.7.2.6供应部长负责应急救援物资供应、运输工作;6.7.2.7技术中心主任负责应急救援应采取的工艺处理措施;6.7.2.8公司办公室主任负责应急救援后勤工作;6.7.2.9事故单位厂(部)长 负责启动厂(部)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一线(厂级)现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在事故点附近安全区域范围内),听从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应急指令灵活地实施事故应急救援,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指挥部上述人员如正职不在,则副职接上,职责和任务不变。7.应急指挥与分级响应71现场救援专业组的建立及应急指挥见附件7。公司重大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成立以下现场救援专业组,当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调动。 7.1.1 通信联络队由生产部组成,共6人。担负指挥部与各专业救援队之间的联络、协调和对外通信联系任务。负责人:生产部长。7.1.2 抢险队事故单位骨干10人、专职消防队员8人。担负灭火、对事故源点的应急处理、洗消和抢救伤员的任务。负责人:安全消防部长7.1.3 治安队由武装保卫部经济民警和公司基干民兵应急分队组成,共30人。担负事故现场的警戒、治安、交通管制、指导群众疏散、撤离的任务。负责人:武装保卫部长7.1.4 抢修队由机动部、事故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钳、焊、电、起重、机床等工种人员组成,共30人。担负抢险抢修任务。负责人:机动部部长。7.1.5 医疗救护队由急救站、集团公司职工医院组成,共6人。担负受伤、中毒者的现场救治、转送任务。负责人:安全消防部长。7.2分级响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分级响应类别。 请求外部救援响应条件1、1#目标火灾事故的响应当酒精库发生泄漏起火乃至于爆炸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2、2#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聚合釜或单体计量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堵漏未成功或泄漏起火乃至于爆炸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3、3#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 当发生液氯泄漏堵漏未成功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4、4#目标火灾事故的响应当甲醇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起火乃至于爆炸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5、5#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单体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堵漏未成功或泄漏起火乃至于爆炸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6、6#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酒精计量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起火乃至于爆炸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7、7#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三氯化磷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堵漏未成功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8、8#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盐酸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堵漏未成功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9、9#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乙炔气柜或单体气柜发生泄漏堵漏未成功或气柜发生火灾乃至爆炸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10、10#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液氨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堵漏未成功或液氨贮槽发生火灾乃至于爆炸时,必须向市消防支队请求支援。 公司级救援响应条件1、1#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酒精库发生泄漏但未起火,堵漏未成功时;2、2#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聚合釜或单体计量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但未起火,分厂处理10分钟还未成功时;3、3#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 当发生液氯泄漏,分厂处理10分钟还未成功时; 4、4#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甲醇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但未起火,分厂处理10分钟还未成功时;。5、5#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单体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但未起火,分厂处理10分钟还未成功时;6、6#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酒精计量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但未起火,分厂处理10分钟还未成功时; 7、7#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三氯化磷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分厂处理10分钟还未成功时。 8、8#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盐酸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分厂处理10分钟还未成功时;9、9#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乙炔气柜或单体气柜发生泄漏但未起火,分厂处理10分钟还未成功时。10、10#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液氨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分厂处理10分钟还未成功时。 分厂级救援响应条件1、1#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酒精库发生泄漏但未起火时;2、2#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聚合釜或单体计量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但未起火时;3、3#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 当发生液氯泄漏时; 4、4#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甲醇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但未起火时;5、5#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单体贮槽发生泄漏但未起火时;6、6#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酒精计量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但未起火时; 7、7#目标泄漏事故的响应当三氯化磷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时。8、8#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盐酸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9、9#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乙炔气柜或单体气柜发生泄漏或气柜区发生火灾时;10、10#目标泄漏或火灾事故的响应当液氨贮槽或相关管道发生泄漏或液氨贮槽区发生火灾时。8.基本应急程序8.1报警、接警与通知8.1.1内部报警通讯联络方式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报警装置主要为对讲机,当事故发生时将对讲机统一调到“1”频道;24小时正常运转重大事故报警电话主要为生产调度电话251或252,其他报警电话为消防队电话390,急救站电话234,安全消防部电话212或258。当值班调度接到报警电话,立即向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汇报情况,本预案启动后,由总指挥或总指挥指定负责人通过公司对讲机“1”频道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指挥部。指挥部通过指挥部电话(由生产部负责架设)随时与公司内、外部保持联系,保证公司内部之间、公司内部与公司外部之间信息畅通。8.1.2外部报警通讯联络方式当需要外援时,通过电话向市消防支队求救。向其他有关政府部门报告事故信息通过公司传真,事故信息标准格式表如下:重大事故传真快报时 间: 签发人: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电 话事故单位事故类别事故时间事故地址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简况8.2警报 警报通过公司广播传递。8.3危险区域的隔离和警戒8.3.1危险区域的划分当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时,危险区域划分情况如下:(一) 事故中心区域。中心区即距事故现场0300m的区域。此区域危险化学品浓度指标高,有危险化学品扩散,并伴有爆炸、火灾发生,建筑物设施及设备损坏,人员急性中毒。事故中心区的救援人员需要全身防护,并佩戴隔绝式面具。救援工作包括切断事故源、抢救伤员、保护和转移其它危险化学品、清除渗漏液态毒物、进行局部的空间洗消及封闭现场等。非抢险人员撤离到中心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中心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二) 事故波及区域。事故波及区即距事故现场300500m的区域。该区域空气中危险化学品浓度较高,作用时间较长,有可能发生人员或物品的伤害或损坏。该区域的救援工作主要是指导防护、监测污染情况,控制交通,组织排除滞留危险化学品气体。视事故实际情况组织人员疏散转移。事故波及区域人员撤离到该区域以外后应清点人数,并进行登记。事故波及区域边界应有明显警戒标志。(三) 受影响区域。受影响区域是指事故波及区外可能受影响的区域,该区可能有从中心区和波及区扩散的小剂量危险化学品危害。该区救援工作重点放在及时指导群众进行防护,对群众进行有关知识的宣传,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做基本应急准备。8.3.2危险区域的隔离和警戒事故现场隔离区警戒线的设立由指挥部确定,保卫部负责警戒,未经指挥部批准,任何人员和车辆不得擅自越过警戒线。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按危险区的设定,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1、事故中心区以距事故中心约300m道路口上设置红白色相间警戒色带标识,写上“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圆周每50m距离上设置一个警戒人员。专业警戒人员(保卫科)必须着正规服装,并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义务警戒人员必须佩戴印有“警戒”标识字样的袖套。若政府其他部门的人员参与警戒,必须着正规服装。2、事故波及区以距事故中心约500m道路口上设置红白相间警示色带标识,写上“危险化学品处理,禁止通行”字样,在路口设身着制服带“警戒”标识字样袖套一人。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由保卫部门负责制定预案。1、事故中心区外的道路疏导由保卫部负责,在警戒区的道路口上设置“事故处理,禁止同行”字样的标识。并指定人员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2、事故波及区外道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禁止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并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8.4员工疏散总指挥通过对讲机“1”频道通知各厂(部)负责人进行员工疏散。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与方法人员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由当班班组长负责清点本班人数。当班班长应组织本班人员有秩序地疏散,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班长清点人数后,向分厂厂长或者值班长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员工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当当班班组班长缺席,由车间主任指定清点负责人。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与方法由总指挥负责发出撤离命令,接命令后,当班负责人组织疏散,人员接通知后,自行撤离到上风口处。疏散顺序从最危险地段人员先开始,相互兼顾照应,并根据风向指明集合地点。人员在安全地点集合后,负责人清点人数后,向事故分厂厂长(部门负责人)或者值班长报告人员情况。发现缺员,应报告所缺人员的姓名和事故前所处位置等。部门人员的清点由部门副职领导负责并进行登记(副职领导缺席,由一名科级领导补缺),岗位人员的清点由车间主任负责并进行登记(车间主任缺席,有车间副主任补缺),然后层层向上汇报,最后由指挥部汇总清点结果。8.5事态监测与评估 事故现场空间有害成分含量检测由环保管理部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及现有的资源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可能危害的区域汇报指挥部。8.6急救与医疗8.6.1伤害分类按照公司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的伤害,受伤人员按以下分类:1、化学性烧伤包括液碱体表烧伤和硫酸体表烧伤的两种,其中也包括眼部的接触烧伤。主要伤害对象岗位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2、高温物理性烧伤包括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表面的烧伤,高温的水、汽烫伤,发生爆炸事故而导致的高温烫伤、以及高温热焰烧伤。主要伤害对象以岗位作业人员、爆炸危险源点50m半径范围内应急救援人员。3、误食有毒物质的中毒包括聚氯乙烯单体中毒、硫酸或烧碱消化道烧伤、磷或三氯化磷,中毒包括误食磷制品、污水等的物质导致的中毒。主要伤害对象以周边居民误食被磷污染的水源而导致,岗位员工在逃生时不明道路情况而误入污水池(沟)淹溺食入。4、气体中毒和窒息包括吸入有毒气体导致的中毒和因为环境中氧气浓度低而导致的窒息伤害。伤害对象主要有岗位操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8.6.2事故接报急救站在接到事故报警时,应问清事故发生单位、时间、地点、毒物名称、中毒人数、伤员情况,以便于站内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并报告有关领导及部门.地点应选在靠近指挥部及事故现场附近上风向非污染区,以便于现场救治。8.6.3接触人群检伤分类方案依据人群检伤分为急性化学品吸收中毒类(含呼吸吸入、消化道吸收、皮肤吸收);急性化学品烧伤类(含呼吸吸入灼伤、皮肤酸碱灼伤);意外伤类(含骨折、高空坠落、各种复合性外伤及大出血)。执行人员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接触人群检伤分类。依据检伤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现场紧急抢救方案 依据检伤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类,并用黄、红、黑布条将大批伤员分成轻、中、重、死亡四类,以便于现场救治。8.6.4现场紧急抢救方案医护人员应在抢救人员配合下,将受害者迅速、安全由内到外撤离事故现场,采用“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由医生护士按伤员分类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对生命垂危者坚持现场先紧急抢救,及时送往医院尽可能记下姓名,了解事故原因告诉医院. 对接触者按分类进行医学观察:检查生命体征及心肺情况,吸入毒物无症状和体征者也需观察12天,遇爆炸伤及高空坠落伤员应检查骨折情况并固定,如病情加重者立即送上级医院救治。8.6.5患者转运及转运中的救治方案 患者由公司救护车或市120救护车转运。视事故原因及伤员情况进行抢救,重伤者由医生随车监护。氯、氨中毒造成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及应用氨茶碱等药物,呼吸衰竭者给予洛贝林等药物抢救;酸碱灼伤者用生理盐水冲洗。 8.6.6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视事故原因及患者伤情而定, 酸碱灼伤者现场用大量清水冲洗或药物中和,后用生理盐水冲洗; 氯、氨中毒造成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及应用氨茶碱等药物,呼吸衰竭者给予洛贝林等药物抢救;外伤大出血者止血包扎后送医院治疗.视事故原因及患者伤情对症治疗.转送时视患者伤情和受伤程度以及附近医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送,避免二次转送.医院的处置方案:告知医院事故原因后由医院主管医师视患者伤情对症处理. 8.7应急人员安全8.7.1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在接指挥部通知后,立即带上救护和防护装备赶扑现场,等候调令,听从指挥。由队长(或者组长)分工,分批进入事发点进行抢险或救护。在进入事故点前,队长必须向指挥部报告每批参加抢修(或救护)人员数量和名单并登记。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完成任务后,队长向指挥部报告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抢险(或救护)人员安全状况,申请下达撤离命令,指挥部根据事故控制情况,必须做出撤离或继续抢险(或救护)的决定,向抢险(或救护)队下达命令。队长若接撤离命令后,带领抢险(或救护人员)撤离事故点至安全地带,清点人员,向指挥部报告。8.7.2检测人员防护、监护措施检测人员应穿戴全封闭劳保服,携带防爆型通讯设备,经指挥部同意方准进入事故现场,并随时与指挥部保持联络。8.7.3 抢险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抢险救援行动由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救援专业队伍进行,其他单位或人员不得擅自行动;抢险救援人员必须正确穿戴有效的劳保防护用品,携带防爆型通讯设备,在接到指挥部有关指令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并随时与指挥部联系,不得擅自单独行动。8.7.4抢救原则 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 救护人员进入事故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 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 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事故区域物质及事故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 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 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 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 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 救护在高处作业的伤员,应采取防止坠落、摔伤措施。 抢救触电人员必须在脱离电源后进行。8.7.5人员防护一般泄漏的防护要求:呼吸系统的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防护规定着装,并注意风向,在黄磷、油类的燃烧救援时,应配备有照明灯具。8.7.6人员监护参加救护、救援人员的以互助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在救援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队员受伤的,其他救援人员发现时必须向指挥部报告,并作出是否申请支援的决定,若申请支援时,由指挥部下达预备救援队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救援的命令。8.7.7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如发现发生有重大事故的可能,立即向指挥部汇报,并自行尽可能向事故发生点的上风方向迅速撤离,或得到指挥部指令后有序迅速撤离。1、发生以下情况,应急救援、抢险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 事故已经失控; 个体防护装备已经损坏,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 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发生下列情况,指挥部必须下达让应急救援、抢险队员撤离的命令: 事故已经失控; 应急救援、抢险队员个体防护装备损坏,危急队员的生命安全时; 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8.8应急处置8.8.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如果泄漏物的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2)泄漏源控制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3)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8.8.2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先控制,后消灭。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正确选择最适和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8.8.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即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因人员。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首先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弯管工具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一般情况下完成了堵漏也就完成了灭火工作,但有时一次堵漏不一定能成功,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用长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以防止较长时间泄漏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准备再次灭火堵漏。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一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气体贮罐或管道阀门处泄漏着火时,在特殊情况下,只要判断阀门还有效,也可违反常规,先扑灭火势,再关闭阀门。一旦发现关闭已无效,一时又无法堵漏时,应迅即点燃,恢复稳定燃烧。8.8.4易燃液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易燃液体通常也是贮存在容器内或用管道输送的。与气体不同的是,液体容器有的密闭,有的敞开,一般都是常压,只有反应锅(炉、釜)及输送管道内的液体压力较高。液体不管是否着火,如果发生泄漏或溢出,都将顺着地面流淌或水面漂散,而且,易燃液体还有比重和水溶性等涉及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扑救的问题以及危险性很大的沸溢和喷溅问题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大面积(50)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如果普通泡沫强度加大,可以减弱火势)。因此,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对特殊物品的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一旦现场指挥发现危险征兆时应迅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并把火势限制在上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8.9外部救援为防止贻误救援时机,造成事故后果扩大,当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按以下程序实施内部救援和外部救援。853FGJBEK1000976412ACDHIL网络图说明:1、 双线箭头为关键线路,事故件用时视情况定。2、 事件内容见下表:事件内 容A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B调度室立即通知指挥部成员赶赴现场。C调度下达各专业救援队集合的指令。D各专业救援队赶赴现场集合,向指挥部报到。E指挥人员收集事故情况,商讨决策,下达救援指令。F指挥部向上级报告、向友邻通报事故情况。G友邻、上级配合工作,包括疏散人员、组织协助救援队伍。H各专业救援队明确救援任务。I各专业救援队实施救援。J指挥部与上级、友邻保持联络、通报情况。K上级、友邻协调、协助救援。L救援结束,善后工作,包括事故调查、处理、抢修恢复生产。当实施外部救援时,由指挥部通过电话向市消防支队或市应急救援联动中心呼救,应做好以下工作:1、向救援单位汇报事故详细信息,包括事故的性质、初步原因、涉及的危险物质种类和数量、伤亡和受困人员情况及位置、事故扩大可能导致的后果等。2、事故现场、消防设施及周围环境介绍及指引。3、事故救援及建议,包括工艺分析、扑救方法和对策。4、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对策建议。5、协助实施有关扑救、堵漏、重要物质转移等抢险救援工作。6、为外部救援队伍提供有关后勤支持。8.10现场恢复当事故得以控制,消除环境污染和危害,并已经进行取证工作后,由总指挥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由安全部门通知事故单位解除警报,由保卫部门通知警戒人员撤离,在涉及到周边社区和单位的疏散时,由总指挥通知周边单位负责人员或者社区负责人解除警报。8.101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各个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向指挥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部确定是否事故得以控制,环境污染和危害是否消除,取证工作是否已经进行。8.102事故解除通报当指挥部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由总指挥通过对讲机“1”频道下达解除应急救援的命令,解除事故警报,通知警戒人员撤离;在涉及到周边社区和单位的疏散时,由总指挥通知周边单位负责人员或者社区负责人解除警报。8.10.3清消程序清消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由小组长负责登记人数、人员姓名、进入现场时的时间,汇报指挥部同意后方可进场;当清消工作完毕后,对人员进行核对,并向指挥部汇报。9.具体应急方案9.1.酒精库发生事故时应急方案(1).酒精库酒精贮罐着火时:.酒精班人员及周围群众在发现酒精库酒精贮罐着火后立即向公司消防队(电话555)和生产调度(电话251)报告酒精库酒精贮罐着火情况,同时上报仓库主任,在报告中心须说明清楚事故发生的地点、着火部位、物料名称、事故简况等。.公司消防队接到火警电话后立即组织消防车赶赴现场进行火灾救援工作。生产调度亦向相关部门及领导通报情况,相关部门及领导应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并成立临时指挥部。.酒精班在报警的同时,班长应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先期组织本班力量进行有效隔离及扑救,减少事故损失。(关闭与着火贮罐相联系的阀门,启动泡沫消防系统和冷却系统。).仓库主任得知情况后马上打电话向主管安全的副经理报告,然后组织仓库义务消防队员一道火速赶到酒精库。.接到报告后,主管安全的副经理迅速向部门经理汇报并一起组织本部门义务消防队员赶赴火灾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指挥各组队员进行灭火救援工作:a. 抢救伤员班班长带领救护人员迅速查明现场有无伤员者,并以最快速度将伤员救离现场。b.灭火班班长带领队员立即灭火器材协助先期灭火的酒精班队员进行灭火。(先期扑救的酒精班队员负责开启泡沫消防泵,灭火班队员负责用灭火器对贮罐周围可能着火的地方进行灭火。)c.隔离班班长带领队员协助先期工作的酒精班队员一起切断该贮罐与其他贮罐之间联系以防危及其他贮罐。d.由供应公司安全员带领的维护秩序班设立警戒线,疏散在场群众,禁止非抢救人员进入库区,同时保证消防车辆和救护车辆顺畅。e.救护车及急救站随时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工作。f.抢救物资班班长带领队员抢救有用的物资。大火扑灭后,清理好现场。如有残火再进行灭火。.灭火工作完成后,救援领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就火灾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救援总指挥和副总指挥负责就调查结果向上级领导汇报。.安全员负责把事故经过、原因及处理记录结果在案。.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