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人间词话赏 古典诗词,“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真景物”是说写景要妙造自然、体物得神,而非刻板描摹、知求形似;“真感情”是说感情发自肺腑、诚挚深切,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有“境界”要求既写真景物又抒真感情,要把逼真传神的写景与诚挚深切的抒情统一融合起来。,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二、情景须真三、鲜明真切的表达,“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标志;而是否有意境,又是判断古典诗歌是否为上乘之作的标志。,风急天高猿啸哀,诸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合。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情景交融,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此诗中以情景混合言之,云、天、夜、月、落日、秋凤,物也,景也;与天共远,与月同孤,心视落日而犹壮,病遇秋凤而欲苏与,我也,情也。他诗多以景对景,情对情,人亦能效也;或以情对景,则效之者已鲜:若此之虚实一贯,不可分别,则能效之者尤鲜。”,关河令(宋)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融情于景。本词上厥先写薄暮凄清之景,孤独的旅客默立于客庭中,长鸣传来,不见雁影,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下片的孤灯与上片相呼应,孤寂凄苦之情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间。,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唐韦应物,前舟已渺渺,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问:“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答:评分标准:由“山”、“雨”的角度评析出孤寂、凄怆等情感给3分;由“鸟”的角度评析出思乡之情给3分。评析示例: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这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腹思乡的离思哀愁。,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绝句二首(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答:(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以景结情,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王昌龄,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呢?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许浑,上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结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别情更富感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赤壁(明) 杜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完成下题: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与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在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兴感的眼前风物,不堪回首是伤感于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三国英雄今安在,苏子泛舟何处寻。面对荒矶鸥鸟、衰草寒烟,多情善感的诗人抚今追昔,感慨万端,更兼仕途失意,生活坎坷,命运乖舛,一腔忧思愁绪向谁说,以景结情,诗人的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空虚感相交织的凄怆意绪。,古代诗歌意境鉴赏,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领悟意象寓意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 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有意象无意境)马致远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思之祖”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思乡的代名词。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借指思乡之情。双鲤。典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捣衣,行为类意象,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流水。绵绵的愁丝,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猿猴。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杜鹃鸟。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菊花。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 “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 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草木。古人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长城。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柳营。后代多以“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请缨。以其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羌笛。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8)其他类,(1)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书信、音讯(2)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3) 尺素:书信(4)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5)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6)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7)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8)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9)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10)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11) 青云:高的地位(12) 孤雁、落帆、断鸿:孤独游子(13) 丁香:愁心或情结(14) 落花:伤春(15)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16)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2.同一个意象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狱咏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西陆:西边的大地,这里借指秋天。隋书天文志载“日循黄道东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南冠:楚国的帽子,这里是囚犯的代称。左传成公九年载:“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挚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玄鬓:飘忽的鬓发,暗喻蝉。古代妇女将鬓发梳为蝉翼之状,称之蝉鬓。,白头吟: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起兴,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船。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 海幢,即海幢寺。 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答:晚:归艘 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何为意象?,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浙江卷)正宫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注侬:我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前四句共写了“小径”、“流水”、“青山”、“白云”四个意象,对应题目中的分析,不难得出答案:分别是流水、白云。,分析意境特点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 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意境鉴赏题的答题要点和答题步骤:,(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主要景物。语言力求优美。(2)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主要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 应答出具体的情感。,描绘诗中展现的意象和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灵活变通:有时第一和第二步的顺序可以变换.有时只需答出意象即可而不必描绘.,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请描绘出诗中的意象和画面特点.,蜀相,全诗选取了游览诸葛亮祠堂时所见之景:柏树,碧草,黄鹂,描绘一幅祠堂中幽静,寂寞的图景,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追念悼惜之情,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chn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答: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总结与预测题
- 2025年医学影像技术专家认证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养老评估师考试高频考点梳理
- 拉毛拉条灰施工课件
- 2025年进排气系统:进排气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抢救患者应急预案课件
- 2025年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测评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家政保育员题库及答案
- HAD+101.09-1990滨海核电厂厂址设计基准洪水的确定
- 中核集团中辐院招聘笔试真题2022
- 2024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水机空调安装合同范本
- 本校学生对学校食堂满意度调查问卷
- 泡沫箱子合同范本
- 智能制造装备与集成 课件 02 智能制造架构与装备
- 典范英语7the king of football概括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土豆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八上)数学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