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左传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研究【摘要】 本文以左传为研究书目,采用穷尽性的定量分析和归纳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第一人称代词“我”字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本研究经分析总结得出:左传中 “我”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我”作主语和宾语时一般为单数,作定语时则几乎都为复数;左传中“我”复数使用的情况最为普遍。本研究加入徐国莉的文献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 以比较“吾”与“我”而力求对“我”进一步了解和探讨。【关键词】 左传 第一人称代词 我总概述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我”用来表示单数和复数。当表示单数时,可译为“我”;当表示复数是,可译为“我们”。“我”用来表示单数、复数的例子在左传中出现的情况非常多,且常代表复数。“我”通常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左传中,“我”作主语、宾语、定语的例子都非常多。从笔者对左传中第一人称代词“我”的复数和单数归类中发现,基本上所有复数都作定语,而“我”用作主语、宾语时基本上都是单数。第一人称代词“我”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当中。左传中“我”总共出现664次。用作主语242次,宾语262次,定语130次,同位语13次,兼语17次。 我单数复数主语242宾语262定语130一、“我”用来表示单数和复数的情况分析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我”用来表示单数和复数,表示单数时,可译为“我”;表示复数是,可译为“我们”。“我”用来表示单数、复数的例子在左传中出现的情况非常多,且常代表复数。(一)“我”常用来表示复数,可译为“我们”,例如:1、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我:指鲁国士兵】2、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候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隶。尔贡 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我:我们的。】3、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我:我们】4、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我:我们】5、“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 夏、商、周之见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 我文公帅诸候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候 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我:我们】6、“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淆地,奸绝我好,代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复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放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我:我们。最后两个“我”指的是晋国,表示单数。】7、“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螫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俊,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 我羁马,我以是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我:我们】8、“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以是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 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 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谁,而我 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代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 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与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我:我们】9、欲至曰:“韩之战, 惠公不振旅;萁之役,先轸不反命;泌之师,不复从;皆晋之耻也!子亦见君子事矣,今我辟楚,又益耻也。” 【我:我们】9、至曰: “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其二卿相恶!王卒以旧;郑陈而不并不整;蛮军而不陈;陈不违晦;在陈而加嚣。合而加嚣。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 【我:我们】10、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 【我:我们】11、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加此盟!”【我:我们】12、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 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我:我们】13、今吴不如过,而越大于少康,或将丰之,不亦难乎?勾践能亲而务施,施不失人,亲不弃劳。与我同壤,而世为仇雠。 【我:我们】(二)“我”也用来表示单数,可译为“我”。例如:1、十年春,齐帅伐我。【我:称代鲁国。】2、公曰:“吾享祀丰髫,神必据我。” 【我:指言者虞公】3、大子日:“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 【我:指言者太子】4、将适齐,渭季隗曰: “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我:指的是言者重耳】5、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我:指的是言者季隗】6、夏,齐孝公伐我北鄙。 【我:指的是鲁国】7、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我:指的是虞国】8、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 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 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候,而谋 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 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 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而不恐。” 【我:指的是鲁国】9、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我:指的是晋国】10、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我:指的是言者杞子】11、宣子曰:“乌呼!诗曰: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我:指的是言者赵盾】12、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 【我:指的是言者申舟】13、王曰:“杀女,我伐之。” 【我:指的是言者楚王】14、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我也。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 【我:指的是宋国】15、王送知,曰:“子其怨我乎?” 【我:楚共王】16、王日:“子归,何以报我?”【我:指的是言者楚共王】 17、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峰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我:鲁国】 18、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 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 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我:指的是言者子产】19、棠君尚谓其弟员曰:“尔适吴,我将归死。吾知不逮,我能死,尔能报。闻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亲戚为戮,不可以莫之 报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 死不辟,勇也。父不可弃,名不可废,尔其勉之!相从为愈。” 【我:指的是言者棠邑大夫伍尚】20、公曰:“唯据与我和夫!” 【我:指的是言者景公】21、告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 我,王嗣也,吾欲求之。 【我:指的是言者吴国的公子光】22、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 【我:指的是言者伍员】23、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 【我:指的是言者申包】24、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子西不悛。 【我:指的是言者胜】25、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楚国,第我死,令尹、司马,非胜而谁?” 【我:指的是言者子西】 二、“我”作主语、宾语、定语的情况分析“我”通常可以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在左传中,“我”作主语、宾语、定语的例子都非常多。从笔者对左传中第一人称代词“我”的复数和单数归类中发现,基本上所有复数都作定语,而“我”用作主语、宾语时基本上都是单数。本研究对“我”作主语、宾语、定语的情况分析不再如分析“我”用来表示单数和复数的情况般采用穷尽性的定量分析,而是采取归纳比较研究的方法,每种情况列举三例进行研究。(一)“我”可以用作主语,例如:1、大子日:“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2、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3、王曰:“杀女,我伐之。”(二)“我”可以用作宾语,例如:1、十年春,齐帅伐我。2、公曰:“吾享祀丰髫,神必据我。”3、将适齐,渭季隗曰: “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三)“我”还可以用作定语,例如:1、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2、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3、“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螫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俊,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 我羁马,我以是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三、上古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 (一)“吾”与“我”都是上古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常对举。“吾”和“我”的分别,就大多数的情况看来是这样:“吾”字用于主格和领格,“我”字用于主格和宾格。当“我”用于宾格时,“吾”往往用于主格;当“吾”用于领格时,“我”往往用于主格。在任何情况下,“吾”都不用于动词后的宾格。“吾”作主语,“我”作宾语例:(1)子三困我于朝,吾惧,不敢不见。吾过,子姑告我。何疾我也?(左传襄公22年)(2)吾无求於龙,龙亦未求於我。(左传昭公19年)(二)上古人称代词的单复数没有明确的界限。当然,有些人称代词是专用于单数的,如“朕”、“予”(余)、“台”、“印”。“我”、“吾”则可以兼用于单数和复数。左传中“吾”表复数的共约123例,约占总数的20;“我”表复数的共约375例,占其总数的60左右。“我”表复数时,常指说话人自己这一方面,如自己国家、自己军队等。如:(1)楚弱于晋,晋不吾疾也;晋疾,楚将辟之,何为而使晋师致死于我?(左传襄公11年)(表单数)(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15年)(表复数) (三)“我”常用于表示对自身的强调、加重语气,有比较强烈的主观色彩。如说话者将敌方力量与自己方面对照时,常用“我”与“彼”相对而言,形成“彼我”的惯用格式,一直沿用至今(在左传中没有见到“彼吾”的句式)。如:(1)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左传隐公9年)(2)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10年)“吾”用作主语有时与“我”形成对照:“我”表示对第一人称的强调和加重语气;“吾”常用以表示礼貌、自谦的意味。表示礼貌的用法常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如“吾子”连用,是对对方的尊称。又如“吾”常与“闻之”构成习惯语“吾闻”。这一句式多出现在外交辞令或其他正式的谈话中。在左传中就没有发现“我闻之”的例句,在其他典籍中也极难见到。(四)“吾”字起源较晚,甲骨文中还不见。(上古最初用“我”用作主语、宾语、定语都很普遍,可以说是最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以后“吾”的使用日渐频繁。上古汉语中“我”、“吾”的发展,从总的趋势来说,似乎贯穿着这样一条发展线索:只有“我”叶“吾”开始出现,但以“我”为主_+“我”、“吾”使用频率大致相当_+书面语中“吾”的使用频率超过“我”。从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来看,它们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是略有分工的。 参考文献 何乐士左传的人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评估中的统计方法试题及答案
- 提高通过率的2025年软件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VB程序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 山东济宁任城区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沟通协作工具介绍试题及答案
- 法学与社会公正的互动关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轨枕模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物业管理师三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数据结构c语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铥激光在膀胱肿瘤应用课件
- 2022年西双版纳景洪市事业单位选调考试真题
- DB14-T 2373-2021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分类与编码
- 1纪委监委执纪审查案件卷宗模版检查卷模版
- 区域地理-加拿大
- 浙江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土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知名企业
- 2023年汽车设计习题库含答案
- 2023年安徽中烟阜阳卷烟厂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1年教师结构化面试试题汇总
- 劳动教养心灵-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初探 论文
- 《硬件工程师手册(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