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知错就改》优秀教案.doc_第1页
小学思想品德《知错就改》优秀教案.doc_第2页
小学思想品德《知错就改》优秀教案.doc_第3页
小学思想品德《知错就改》优秀教案.doc_第4页
小学思想品德《知错就改》优秀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思想品德知错就改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 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 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与“勇于认错”一课同属一个德目,是在要勇于认错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教育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必须及时改正,才能不断进步。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在日常生活中犯错是难免的。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对待,不能知错就改,就会助长错误的发展,影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因此,对他们进行“知错就改”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课文讲的是小学生孙芳和周丽知道自己做了错事,立即改正的故事。这个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孙芳和周丽犯的错误也是生活中常见的错误,而她们能够主动改正。故事中人物的年龄与二年级学生接近,这样利于学生体会教材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利于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法建议 1备课时,教师应对学生中“知错就改”利于进步的事例有所了解,以便课上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2本课第一个栏目“想一想”,可以让学生对“勇于认错”一课有所回忆,这样利于引出本课的教学目标,也使教学增强连续性。 3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中的角色,体验孙芳、周丽急于练习跳皮筋准备参加比赛时的心情;听了李爷爷的劝告立即改正错误后的心情。这样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4“读一读”栏目中的名言和谚语,让学生抄写在功课表旁,或制成书签,时刻提醒自己。 5建议将“议一议”“讲一讲”栏目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教学中使用。“讲一讲”栏目可以让学生为故事配画外音,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错就改”“小错不改会犯大错”道理的理解。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知错就改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知错要及时改正。 2知道知错就改才能不断进步。 情感: 愿意及时改正错误。 行为: 做了错事能主动及时地改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导入新课。 1提问: (1)上节思想品德课讲的是什么内容? (2)能承认错误是具有什么好品质的表现? (诚实、勇敢) (3)能承认错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是改正错误的前提) 2小结并过渡(要点): (1)小学生年龄小,懂得的道理不多,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强,犯点小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怎样对待这些错误。 板书:错误 (2)能承认错误是诚实、勇敢的表现,是一种好品质,并且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前提,犯了错误首先要承认。 (3)我们犯了错误不能只停留在认识错误、承认错误的阶段。 板书:认错 (4)请同学们想一想,承认错误以后又应该怎样做呢?平时,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板书:及时改慢慢改不改 二、打比方,喻明道理。 1引言。 同学们在认识错误也就是知错以后,往往有这样三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是及时改正;第二种是准备慢慢地改;第三种是不改。下面,我们就打几个比方,看看这三种不同的做法可能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2小虫和大船的启示。 (1)边讲故事边演示投影片。 故事内容同教材“讲一讲”栏目文。 投影片共2组活动抽拉片。 第一组:木板上有一些小虫眼。钉在木船底。木板上的虫眼变大,变多。虫眼连成一片。形成大洞。 第二组:木船在海上航行。木船沉入大海。(同“讲一讲”栏目图) (2)讨论: 大木船为什么沉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虫眼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结要点: 开始时船上的虫眼很小、也很少,后来发展到很多,连起来就变成大洞。海水涌进来船就沉没了。这说明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祸。 我们身上的错误、缺点也是这样,如果不及时改正,也会由小变大、由少变多,“小错不改,酿成大错”,像船沉没一样,还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有错不改多么危险! 板书:不改大错错多危险 3小树苗的启示。 (1)讲小树苗的故事,同时演示图片。 故事内容略。 图一棵弯的小树,一棵弯的大树。 图一棵直的小树,一棵直的大树。 (2)讨论: 小树苗长弯了,老爷爷是怎样做的? (扶直、捆好。) 老爷爷为什么把小树苗扶直捆好?(演示图)不这样做会怎样?过几年再捆行不行?(演示图) 从小树苗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小结要点: 小树苗树干细、软,变弯了容易矫正过来。树越长大,树干越粗,弯曲的部分越不容易矫正。 这和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一样,错误小容易改,错误少容易改,初犯时容易改。所以我们改错越及时越好。 4“铅笔道”的启示。 (1)让学生在纸上画一条比较轻的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再让学生在纸上同一地方反复画铅笔道,然后用橡皮擦。 (2)谈一谈体会,受到什么启示。 引导: 只画一次的铅笔道留下的痕迹和反复画铅笔道留下的痕迹有什么不同? 擦起来有什么不同?擦后结果有什么不同? 如果把这些铅笔道比做我们身上的缺点、错误,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3)小结要点: 初犯错误,由于留下的“痕迹”浅,最容易改正,这样才容易进步。 板书:进步快 如果不及时改,反复犯错误,犯得越多,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就越不容易改正。 板书:不易改 5学生小结。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参考板书内容。) (2)通过比较,你知道知错以后,怎样做最好?为什么? 板书:就改 6读课题知错就改,说一说是什么意思。(把“就”和“及时”用线连起来。) 三、学习课文指导行为。 1读课文,看插图。 2讨论: (1)孙芳和周丽犯了什么错误?她俩原来是怎样想的?犯错的原因是什么?(缺乏爱护小树的知识和保护小树的意识;想问题不周到,只想到方便自己。) (2)如果不及时改错有什么危害? (3)孙芳和周丽知道自己错了是怎样做的? (4)她们能及时改正错误有什么好处? 3小结要点。 (1)孙芳和周丽能及时改正错误,不仅保护了小树,而且也懂得了遇事不能只图自己方便,应想到维护他人、社会的利益。 (2)知错就改,才能进步。 (3)像孙芳和周丽这样,能做到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四、辨析练习,深化认识。 1议一议,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 小宝和大伟在陈阿姨窗前踢球,不小心打碎了玻璃,他俩立即向陈阿姨认了错,还给陈阿姨送来了玻璃。 从此以后,大伟再也不在别人家的窗前踢球了。小宝仍在那儿踢球。 2答案要点。 (1)大伟做得对。他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改正彻底,这样进步快。 (2)小宝做得不对。他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后,他还可能碰碎别人的玻璃或惹出别的祸。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思想、行为不改,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这样下去还会犯更大的错误。 五、谈作会,联系实际。 1联系自己知错就改的事情,说一说这样做的好处。 2联系自己或别人的事例,说一说知错不改的危害。 六、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