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基本知识.doc_第1页
古音基本知识.doc_第2页
古音基本知识.doc_第3页
古音基本知识.doc_第4页
古音基本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音基本知识一、古音的基本概念1、声母方面字母、声纽、声类、音纽、纽:音韵学家用来指称汉字声母的代表字。请说出现代汉语声母的发音部位。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 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音:j、q、x;舌根音:g、k、h。 五音 七音唇音:重唇音(帮滂并明);轻唇音(非敷奉微)。舌音:舌头音(端透定泥);舌上音(知彻澄娘)齿音:齿头音(精清从心邪)。正齿音(照穿床审禅)牙音:(见溪群疑)。喉音:(晓匣影喻)。半舌音:(来)。半齿音:(日)。 清、浊全清音: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帮非);次清音:送气、声带不振动(滂敷);全浊音:声带振动强烈(并奉);次浊音:声带振动不强烈(明微)。 2、 韵母方面韵与韵母有何不同?韵:音韵学术语。指韵部,如广韵“东”韵等;指韵母。如通常所谓“声韵”,“声”指声母,“韵”指韵母。 韵部:音韵学术语。简称“韵”,诗歌押韵字的分部。音韵学家把经常在一起押韵的字归为一部 ,如广韵分为206部。韵母:指汉语音节除起首辅音以外的部分,也指汉藏语系其它许多语言的音节除起首辅音以外的部分。如“海”hi中的ai。 阴 阳 入阴声韵:没有韵尾和以元音结尾的韵,如广韵中的泰韵,韵母为ai,就是阴声韵; 阳声韵:以鼻辅音m、n等结尾的韵,如广韵中的寒韵、唐韵,韵母为an、ang;入声韵:以轻塞音 b 、d、g结尾的韵,如广韵中的铎韵、曷韵。四呼(根据韵母开头元音发音时唇型的不同)开口呼:不是i u 或不以i u 为韵头的韵母; 齐齿呼:i和以i为韵头的韵母;合口呼:u和以u为韵头的韵母; 撮口呼:和以为韵头的韵母。 3、 声调方面请说出现代四声及其调值。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平 上 去 入 ; 平(平声)仄(上声、去声、入声) 二、三十六字母现代汉语的声母有多少个?都是什么?23个:b、p、m、f、d、t、n、l、k、h、j、q、x、zh、ch、sh、r、z、c、s、y、w。“三十六字母”是古人总结的汉语的36个声母。是宋朝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见课文)四、古代的注音方法譬况天 释名释天:以舌腹言之风 释名释天:横口合唇言之直音康熙字典:栭,并音而。康熙字典:西,音粞。是,音姼。读若说文:铗,读若夹。汉书高帝记:“从间道走军。”服虔注:“走音奏。”反切顿, 都 困 反(切) dn d n上古音简说一、古今语音的异同汉语古今的语音是否有差异?1、建立语音发展的观点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诗经邶风燕燕)梁代经师沉重毛诗音注“南”,“协句,宜乃林反。”唐玄宗读到尚书洪范“无偏无颇,遵王之仪”,令人把“颇”改作“陂”。 朱熹的诗集传、楚辞补注是“叶音”的集大成者。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一章:“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朱注:“华,叶芳无反。”二章:“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朱注:“行,叶户郎反;英,叶于良反。”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朱注:“能,叶奴代反。”“叶音说”的错误: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明末的焦竑和陈第批判“叶音”说的错误。 “士人篇章,必有音节;田野俚曲,亦各谐声。岂以古人之诗而独无韵乎?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入。”(陈第毛诗古音考) 陈第挑选了五百字考证它们的古音。证明方式:“别本证、旁证二条,本证者,诗自相证也;旁证者,采之它书也。” 2、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1)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语音;以诗经的语音系统为代表。 (2)中古音:六朝到唐宋时期的汉语语音;以切韵的增订本广韵的语音系统为代表。(3)近古音(近代音):元、明、清时代的汉语语音;以中原音韵的语音系统为代表。 (4)现代音:以现代普通话语音系统即北京音系为代表。二、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1、诗经用韵的归纳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邶风绿衣四章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祇搅我心。 诗小雅何人斯四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诗邶风燕燕三章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诗鲁颂泮水八章 说明“林、音、琛、金、南、心、风”等字上古同韵部。这种归纳韵脚字的方法就叫做系联法,又叫做“丝联绳引”。 2、谐声字的归纳 形声字的声符又叫做主谐字,以主谐字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又叫做被谐字,被谐字还可以作为主谐字构成新的形声字。这样,以第一主谐字作为声根所形成的整个谐声谱系就叫做谐声系统。例如:芝 诗 榯之寺时志 待 鲥清人段玉裁根据谐声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诗豳风东山三章垤”、“室”、“窒” 同在诗经“质”部。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卫风氓一章 韵脚字中共含有“之、丝、某、其、丘”五个谐声声符,以它们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常见的有:之蚩芝寺志诗持时侍待丝蕬兹某媒煤谋其淇期欺旗祺琪骐丘蚯邱谐声字的归纳扩大了上古韵部的归字范围。 3、学者的古韵研究顾炎武:古音表,分古韵为十部。段玉裁:六书音韵表分古韵十七部江 永:古韵标准,十三部。戴 震:声类表,二十五部。孔广森:诗声类,分十八部。王念孙:古韵谱,二十一部。江有诰:音学十书,二十一部。章炳麟:成均图,二十三部。黄 侃:音略,二十八部。王力:音韵学初步、汉语语音史,三十部。罗常培、周祖谟:三十一部。三、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和方法异文:“异文”是指上古文献中同一词的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伏羲”与“庖羲”。声训:是指古注释家对被释词用同音词或近音词所作的训释,如释名宫室:“房,傍也。室之两旁也。”注音:是指古代注释家用同音字或反切为某些字所注的音, 如左传成公二年:“请曲县繁缨以朝。”经典释文:“繁,步干反。” 重文:是指古籍中重出的古今异体字。如: 说文解字“份,文质僣(“备”之误)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谐声字:即形声字。说文解字中有80%以上的字都是谐声字。如:童僮瞳穜曈董幢撞冲憧锺1、古无轻唇音 清人钱大昕提出 “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并明”。(1)、“非”古读作“帮”诗:“东有甫(非)草。”韩诗作“圃(帮)草”。论语:“子贡方(非)人。”郑康成本作“谤(帮)人。”谐声字:非(非)悲(帮);发(非)拨(帮)。(2)、“敷”古读作“滂”诗:“铺(滂)敦淮濆。”释文:“韩诗作敷。”谐声字:孚(敷)脬(滂) (3)、“奉”古读作“并”诗“凡民有丧,匍(并)匐救之。”檀弓引诗作“扶(奉)服”。家语引作“扶伏”。周易系辞下“古者庖(并)牺氏之王天下也”,孔安国尚书序“古者伏(奉)牺氏之王天下也”。谐声字:冯(奉)慿(并) ,凡(奉)芃(并) 。(4)、“微”古读作“明”水经注汉水篇:“文(微)水即门(明)水也。”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微)成。”帛书老子:“大器免(明)成。”谐声字:文(微)闵(明),亡(微)氓(明) ,未(微)昧(明)地名的读音 :阿房宫:音 png gng,秦宫名。“房”属奉母。逢泽:音png z,古泽薮名。“逢”属奉母。2、古无舌上音 这是钱大昕提出的,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 后汉书杜笃传:“摧天督(端)。”注:“即天竺(知)国。”书禹贡:“大野既猪(知)。”史记作“既都”(端)。谐声字:竹(知)笃(端),追(知)磓(端)。(2)“彻”古读作“透”诗:“左旋右抽(彻)。”释文云:“抽,敕由反,说文作搯(透),他(透)牢反。” (3)“澄”古读作“定”说文:“冲(澄)读若动(定)。”诗:“实惟我特(定)。”释文:“韩诗作直(澄),云相当值也。”说文:“田(定),陈(澄)也。”齐陈氏后称田氏。陆德明云“陈完奔齐以国为氏”,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田、陈声同。谐声字:兆(澄)桃(定),盾(定) 輴(澄) 3、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章太炎提出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日二母在上古均读作泥母。(1)“娘”、“日”归“泥”书言“典祀无丰于昵(娘)”,以昵为祢(泥)。谐声字:奴(泥)呶、拏(娘),尼(娘)泥(泥) 。 (2)“日”归“泥”白虎通德论、释名皆云:“男(泥),任(日)也。”又曰:“南(泥)之为言任也。” 古音“任”同男、南,本在泥纽也。释名:“入(日),内(泥)也。”谐声字:而(日)耐(泥),若(日)诺(泥),弱(日)溺(泥)。4、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 曾运干在他的喻母古读考中提出:所谓“喻三归匣”是指中古的“喻三”(即云母,曾氏称于)在上古读作匣母。所谓“喻四归定”是指中古的“喻四”(即以母,曾氏称喻)在上古应读作定母。 (1)喻三归匣(下文注中喻三称“云”,喻四称“以”)春秋左氏经襄二十七年“陈孔奂”(匣),公羊作“陈孔瑗”(云)。诗:“出其东门,聊乐我员(云)。释文:“员,韩诗作魂(匣),神也。”谐声字:雩(云)鄠(匣),爰(云)缓(匣) 。(2)喻四归定释名释亲属:“妻之姊妹曰姨(以),姨,弟(定)也,言与己妻相长弟也。”尚书“皋陶(定)谟”,离骚、尚书大传、说文并作“繇”(以)。谐声字:舀(以)稻(定),也(以)地(定)。5、照二归精说 黄侃先生观点:所谓照二(庄组)归精,是指中古的照二穿二床二审二(即庄初崇生)四母在上古读作齿头音精清从心。 谐声字:(1)庄、崇古读为精斩(庄)渐(精) (2)初、崇古读为清刍(初)趋(清) (3)庄、崇古读为从在(从)茬(庄) (4)生古读为心山(生)仙(心) 联绵字:萧(心)瑟(生),萧(心)森(生),萧(心)疏(生)。以黄侃为代表, 将古声母归并为十九纽:唇音:1帮(非),2滂(敷),3并(奉),4明(微)。舌音:5端(知章) ,6透(彻昌书),7定(澄船禅),8泥(娘日) 9来。齿音:,10精(庄),11清(初),12从(崇),13心(邪生)。牙音:14见,15溪(群),16疑。喉音:17影(以云) 18晓,19匣。 课文中将上古的声母数定为三十二个声母(见课文P1064)。 四、上古的声调问题段玉裁:古无去声江有诰:古有四声黄 侃:古有平、入二声王力:古无去声说周祖谟、李方桂、张世禄、严学宭:古四声说1诗经用韵诗经中平上去入四声各自独用的韵段超过相互混押的韵段, 说明上古有四声的存在。诗经用韵统计表:平声独用段:693;上声独用段:275;去声独用段:128;入声独用段:243。平上混押段:102;平去混押段:127;平入混押段:3;上去混押段:67;上入混押段:5;去入混押段:64;平上去混押段:35;平上入混押段:1;平去入混押段:3;上去入混押段:5;平上去入混押段:4。诗经中平上去入字同类相押者共为1339段,约占总押韵段的76%,其它混押段之合为416段,约占总押韵段的24%。这说明平上去入在上古的存在。 麟之趾,(上)振振公子。(上)于嗟麟兮!麟之定,(去)振振公姓。(去)于嗟麟兮!麟之角,(入)振振公族。(入)于嗟麟兮! 周南麟之趾 终风且暴,(去)顾我则笑。(去)谑浪笑敖,(去)中心是悼!(去)终风且霾,(平)惠然肯来。(平)莫往莫来,(平)悠悠我思。(平) 邶风终风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平)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去)心之忧矣,之子无带。(去)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入)心之忧矣,之子无服。(入) 卫风有狐此说明平上去入在上古的存在。 2、谐声材料 说文共含有1401个谐声系,2403个谐声组。兹将这些谐声组分类总计如下: 同调相谐者:异调相谐者:平谐平523平上互谐356上谐上205平去互谐359去谐去216平入互谐64入谐入292上去互谐196合 计1236 上入互谐44 去入互谐148合 计1167同调相谐在说文中占主流地位, 揭示了上古四声存在的事实。 平谐平:卢芦鸬胪栌舻颅庐垆炉驴黸攎纑籚上谐上:禹瑀萭踽楀鄅去谐去:会荟哙脍桧侩浍绘刽禬旝廥襘入谐入:失苵迭跌詄胅鴩昳秩瓞帙佚镻泆抶紩轶此类例子中,被谐字为数虽多却均属同一声调, 说明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存在。中 古 音 简 说 一、切韵 现在能看到的最早韵书是隋陆法言所撰的切韵。该书编写的目的:一是为研究音韵的人提供一本正音字典,一是为诗人提供一本检韵的韵书。 唐代,切韵被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失传了。 二、广韵的产生 北宋初年,陈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诏令据切韵及唐人的增订本对切韵进行了修订。修订本改名为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收字大为增加,计有26194字,比切韵的字数(11000余字)多出一倍以上。广韵分韵为二六韵,比切韵多出13韵。 三、根据广韵探求中古音的方法 广韵中共有反切上字452个,反切下字1195个。 清人陈澧提出归纳反切上下字的方法系联法,系联法的基本依据就是反切的原理, 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必然相同, 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及声调必然相同。1、关于反切上字的系联(1)基本条例:因为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前提),所以,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切上字,其声母必属同一声类(推论)。同用例:切上字如果用同一个字作反切上字,则切上字的声母属于同类。如:冬 都宗切 当 都郎切互用例:两个切上字如果相互作为对方的反切上字,则此两个切上字的声母属于同类。如:当 都郎切 都 当孤切递用例:甲切上字以乙字作为切上字,乙字又以丙字作为切上字,则甲乙丙三字的声母属于同类。如:冬 都宗切 都 当孤切边布玄切布博故切 补博古切伯博陌切北博墨切博 补各切巴伯加切。通过系联,证明边、布、 补、伯、北、博、巴八个切上字的声母同属一类。(2)分析条例 广韵共含有3875个小韵(即同音字组), 每个小韵用了一个反切,各个反切的读音都不会是相同的,据此推断,两个反切的下字如属同类,则其上字必不同类。例如:红 户公切 烘 呼东切根据系联,“公”、“东”二字的韵母属于同类(同属东韵一等),据此可以肯定“户”、“呼”二字的声母一定不同。(3)补充条例:是一种根据“又音”将两类反切上字系联起来的方法。 广韵对多音之字一般都互注切语,如涷字有平去两读,广韵于东韵涷字所在小韵的第一字下注“德红切”,又在涷字下注“又都贡切”;于送韵涷字下注“多贡切,又音东” 。说明“都”与“多”实为一类。多 得何切 得 多则切都 当孤切 当 都郎切这样多、得、都、当系联为一类。2、关于反切下字的系联(1)基本条例:因为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相同(前提),所以,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切下字, 其韵母必属同一韵类(推论)。同用例:切下字如果用同一个字作为反切下字,则切下字的韵母属于同类。如: 东 德红切;公 古红切。互用例:两个切下字如果相互作为对方的反切下字,则此两个切下字的韵母属于同类。例如:公 古红切;红 户公切递用例:甲切下字以乙字作为切下字,乙字又以丙字作为切下字,则甲乙丙三字的韵母属于同类,例如:东 德红切;红 户公切。鱼第九渠,强鱼切鉏,士鱼切徐,似鱼切除,直鱼切蜍,署鱼切书,伤鱼切居,九鱼切猪,陟鱼切诸,章鱼切且,子鱼切虚,去鱼切菹,侧鱼切初,楚居切胥,相居切摅,丑居切虚,朽居切于,央居切鱼,语居切胪,力居切余,以诸切如,人诸切袽,女余切疽,七余切疏,所葅切。经过如此系联,证明渠、鉏、徐、除、蜍、书、居、猪、诸、且、虚、菹、初、胥、摅、虚、于、鱼、胪、余、如、袽、疽、疏等字的韵母属于同类。 (2)分析条例:在广韵中各个小韵反切的读音是不会相同的。如果两个反切的上字属于同类,则其下字必不同类。例如:公,古红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