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短学期实习小结.doc_第1页
道路勘测设计短学期实习小结.doc_第2页
道路勘测设计短学期实习小结.doc_第3页
道路勘测设计短学期实习小结.doc_第4页
道路勘测设计短学期实习小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勘测设计短学期实习小结 21710214 崔恒超引言道路勘测设计是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道路专业入门必备。上学期我们在学校进行理论方面的实习,本次短学期实习,我们通过实地对一条长约750米左右的道路的勘测设计工作,强化了道勘相关知识的强化,熟练了工程测量工具的使用,熟悉了道勘工作的相关流程,初次接触了道路设计专业软件Dicad并利用其进行辅助设计。知行合一中收获颇丰,为我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野外测量实习I实习的任务、目的和要求(1) 实习的任务: 对句容下蜀林场4号线进行改建设计,设计路段属低山丘陵区,路线经过的地段位于林场中部,全长700多米,起于2号线之端,终于老银杏树上,地形呈波状起伏,高差变化较大。设计要求采用双车道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行车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m。(2)实习目的: 对工程测量工具能熟练操作; 熟悉勘测流程,实地参加公路选线、测角、水平、断面各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业组的基本训练; 熟悉测工的工作方法,并进行测工的基本训练;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外业勘测内容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熟练运用道路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并掌握利用GPS进行放样的方法。另外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II实习的时间、地点和安排 (1)时间安排:周一:实习动员周二:领取仪器,乘车去实习基地,下午选线周三:测角量边 绘制导线点周四、周五:基平测量,碎部点测量周六:确定中桩点、放样周一、周二:中平、横断面测量周三:拔桩周四:返校(2)实习地点:句容下蜀林场4号线(3)实习指导老师:程建川 陆子文(4)分组: 本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杨洪 组员:李梓佳 苏永姬 邱维 陈思鹏 吴一凡 张宜照 朱展 崔恒超III实习的内容 2012年8月21日,选线选线时由于路线的起终点已经给定(用木桩定),我们只需要将导线点分布在其中。布置导线点的要求就是要通视,不必在乎该段中间有多长,选好后用钉子连结瓶盖或红布条子定下,方便后续工作。当天天空不作美,选线过程中下起了雨,不过体验到山里雨中雨后清新的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2012年8月22日,测角量边 绘制导线点依据前一天定的导线点,利用全站仪测量导线点数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测右角 路线测角一般规定为测右角(即前进方向与右侧路线的夹角)。 右角用全站仪,以全测回法观测,两次观测差不超过40”。 计算转角 右角按下式计算:右角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当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时,应将后视读数加上360度,然后再减去前视读数。 测边 取前视、后视导线边长的观察值的平均数,即为最终的导线边长,以作展图之用。 导线点坐标计算 要注意角度容许闭合差的验证()和分配、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验证()。 绘制导线图 全天最大的收获是全站仪操作极大地熟练化,架设仪器棱镜、调平、找点、读数,在反复操作后,使用起来很顺手。 2012年8月23日,基平测量 碎部点测量 基平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定出起终点的高差、导线点的高程,为纵断面设计服务。整个测量以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测量时路线选取要求构成闭合导线。测量时要遵循“后前前后”的读数顺序,注意每段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红黑面尺常数差等要符合要求(),测完全段高差闭合差也要符合要求( mm(为单程水准路线长度,以公里计),符合精度要求时取平均值。 全天最大的收获是熟练了水准仪的操作。 2012年8月24日,碎部点测量碎部点地形、地貌的平面轮廓由一些特征点决定,这些特征点统称碎部点。选点时,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如第四段有一水渠,就要测其角点。碎部点选取尽可能多,道路两边尽可能延伸,一般一侧向外无特殊地形地貌至少测两个点,这样绘制的地形图才能更详细的反映地形地貌,为更好的路线设计服务。我们组所在的第四段由于一边陡崖一边斜坡的条件限制,安全起见,只能尽可能站在路边把棱镜尽可能向外伸。 2012年8月25日,确定中桩点、放样前面的工作做完后,用Dicad绘出地形图并进行定线,电脑辅助自动生成中桩点数据,再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放样需要全站仪操作和棱镜移动配合,对摆棱镜的人提出较高要求,在全站仪固定后,棱镜要在指定角度的直线上移动到要求距离处,然后打下桩,为之后的横断面、纵断面测量做好标记。放样时,整桩点与特征点桩号差值在5m之内以特征点为准进行放样。 2012年8月27、28日,中平、横断面测量中平测量是确定中桩高程,为纵断面设计提供最基本的资料。本次高程测量时没有基平测量的要求标准高,读数时无须“后前前后”,只要后前就行,水准路线应起、闭于水准点,其限差为mm ,中桩高程取位至厘米,其检测限差为10cm。导线点检测限差为5cm。横断面作业的主要任务是:在实地逐桩测量每个中桩在路线的横向(法向方向)的地表起伏变化情况,并画出横断面的地面线。路线横断面测量主要是为路基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计算及今后的施工放样提供资料。测量时我们使用的是抬杆法(如图所示),利用花杆标尺直接测得平距和高差,由于不如水准仪精确,测量和积累误差较大。由于地形的原因(一边陡坡一边崖),我们也无法保证左右两边各有至少四个点,我们只能尽全力测量我们能够测出来的横断面点。IV实习的生活进山实习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得的体验,也可以说是我未来工作的一个预演。大学越上越觉得迷茫空虚,感觉也就那么回事,读书本知识考试拿高分才是最紧要的,但是觉得学的都是空的没有意义的,此次实习让我真真切切感觉到了什么叫充实。虽然实习看似比较辛苦,进山测量起的早,有时艳阳,有时雨水,晚上回宿舍还要计算操作软件,没热水洗澡,没手机信号,没网络,但并不感觉不耐烦,作为志在成为工地男的我来说,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山上的十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切身的体验中。大学之中的同学关系不如初高中的近,交流的范围往往是寝室或其周围的小圈子,班级的观念团体的观念比较淡薄。本次实习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使平常不熟悉的人彼此间有了更深的了解。首先作为测量一段路的小组,大家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工作时聊聊天吹吹牛,吃饭围在一个大桌子上(伙食着实不错),忙测量不高兴下山带饭上山蹲在一起吃(发现比坐着吃香),好不热闹。再者晚上找点乐子,随便喊几个人打打牌、三国杀,或者蹭有设备的人一起看电影动画,要不出去打打球,才发现大学的人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冷漠,只是需要一个平台和媒介去激发。可能实在是喜欢这种生活,平时一向内敛的不喝酒的我,在离开的最后的晚餐上喝的酩酊大醉(不只是我,大家都疯掉了)。真心的,离开那天,有很多不舍,没办法,走就走吧,这次经历将是我人生一笔很大的财富。室内设计工作I内业设计的任务、目的和要求(1)内业设计的任务: 内业设计主要是根据外业勘测的资料进行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本次内业设计要求先用手工做一遍,然后用DICAD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出图表文件,并进行比选。要求线性顺畅、合理、经济、符合规范。(2) 内业设计的目的: 学习路线而布局的基本方法,了解路线方案比较的方法,公路路线线形的概念,进一步加深课堂所学勘测知识。学习公路各种曲线的敷设方法,基本能掌握各类地形、曲线的运用。 能够较全面地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外业勘测与内业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外业勘测与内业设计的关系、道路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提高熟练运用道路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II内业设计内容 平面线形设计 设计时键入数据先进行导线的布设,输入碎部点,再选取路线,确定平曲线,不断根据规范对路线进行修改,使其符合道路公路设计的标准。设计时速40km/h,直线最小长度、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3s行程,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00m,极限最小半径60m,一个转角处两段缓和曲线与圆曲线长度总和大于100m。 我们所做的第四段路线有一个很大的钝角弯,设计时满足要求难度较大,研究生指导说此处实在不行不必按要求,此处半径大于10m就好,能大则大。 平面设计生成逐桩坐标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绘出平面设计图等。 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是对平面设计确定的路线所经地面的纵断面在高程上定出设计线,输入中桩高程资料,成出地面标高图后进行竖曲线设计,试坡、调整、校核再定坡,然后进行竖曲线设计。要求纵断面最小纵坡0.3%,最大纵坡7%,最大坡长700m,合成坡度10%,竖曲线要分情况确定其竖曲线半径一般值极限值、竖曲线长度一般值极限值。设计要满足“平包竖”的要求,初步估计填挖值。 对于第四段700m左右的路线,我试图只设计一条竖曲线,由于路线天然状况下坡度本来就较大,导致竖曲线半径很大,没能做到“平包竖”的要求。 纵断面设计生成竖曲线表,绘出纵断面图等。 横断面设计 路线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段路基的断面形式和尺寸,为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路基施工提供资料。横断面设计要进行加宽、超高设计。加宽依圆曲线半径而定,计算机会自动生成;超高本次设计一般值2%,极限值4%,因为为改建公路,超高过渡方式绕路中线旋转。另外,路基边坡设计是横断面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路基设计边坡的陡缓,不仅直接影响土石方工程量大小,而且还关系到路基的稳定,因此必须审慎对待,边坡模板的设计也是其中的一大难点。为保证路基稳定,设计时应根据公路沿线地面水和地下水等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排水设备,以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如低填方格路段设置边沟,断面形状采用梯形,边沟深度及底宽一般不小于0.4米,沟底纵坡不小于0.5。设计要避免大填大挖,本桩利用最大化,注意填挖平衡。横断面设计生成路基设计表、土石方表,绘出各桩处横断面图等。结语 三周紧张而又难忘的道勘实习结束了,不管是充满野趣的室外测量,还是略显轻松的室内设计,我了解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本次实习,把大一学习的工程测量和上学期学习的道勘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巩固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让我们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操作,强化了我们的绘图能力并完成了一件感觉蛮浩大的工程,使我们对我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有了理性上的认识。 以上算是温习的话,设计软件Dicad的学习使用可以说是全新的收获,不用不知道,软件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我们的设计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