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管理岗位技能认证教材-跟工程有关_第1页
网络资源管理岗位技能认证教材-跟工程有关_第2页
网络资源管理岗位技能认证教材-跟工程有关_第3页
网络资源管理岗位技能认证教材-跟工程有关_第4页
网络资源管理岗位技能认证教材-跟工程有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资源基础管理一、 资源数据管理1. 主要通信网络结构1.1. 交换网图1-1交换网典型拓扑结构目前交换网络主要由软交换设备组成,本地CE通过CN2网络连接到SS。1.2. 传输网图1-2传输网典型拓扑结构传输网络通常有SDH网和波分网,均由SDH设备或波分设备通过光纤连接成环形、链形。1.3. 数据网图1-3数据网典型拓扑结构图例为数据网络中比较典型的IP网,该拓扑图主要由出口路由器GSR12000、核心路由器NE40EX16和宽带接入设备5200G、ME60以及大二层交换机S9306构成,业务主要通过大二层交换机接入。1.4. 无线网图1-4无线网典型拓扑结构无线网络中比较典型的网络为CDMA核心网和无线网,CDMA核心网络主要由MGW、MSCe等构成;CDMA无线网主要由BTS、BSC等构成。1.5. 电缆网(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图1-5电缆网典型拓扑结构电缆网络主要由配线架、交接箱、分线盒通过电缆、电缆接头连接而成;配线架、交接箱、分线盒均起到分配电缆现对的功能。1.6. 光缆网(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图1-6光缆网典型拓扑结构光缆网络主要由ODF、光交接箱、光分纤箱、光终端盒通过光缆、光缆接头连接而成;ODF、光交接箱、光分纤箱、光终端盒均起到分配光缆纤芯的功能。1.7. 管道网(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图1-7管道网典型拓扑结构管道网络主要由人(手)井、引上、管孔、子孔等构成。管孔和子孔用来穿放缆线,同时起到保护作用;人(手)井和引上用来改变缆线路由,同时起到引出的功能。1.8. 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及相互关系图1-8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的相互关系核心网主要承担路由及MPLS功能;承载网主要负责数据的汇聚及分流;接入网主要负责末梢设备的接入。2. 网络资源设施基础知识(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1) 机柜机柜(机架)安装在通信机房,用于装置通信设备。一般一个机柜由单面或双面(A、B)构成,每面均有一个或多个子架。设备安装在一个或多个子架内。2) MDF配线架MDF 一般安装在测量室,分直列和横列,直列与主干电缆相连,横列通过局内电缆与交换机相连,直列和横列有跳线连接。3) 光缆配线架(ODF)光缆配线架是指安装在机房内的光连接设备。4) 数字配线架(DDF)数字配线架设备是指安装在机房内的数字连接设备。5) 列头柜列头柜是为机房通信设备提供电源端子的设备。6) 人(手)井人(手)井是管道的终端建筑,地下电缆、光缆的接续分支引上加感点以及再生中继器等都设置在人(手)井中或从人(手)井中引接出去。7) 管道段管道段一般指连通的两相邻人(手)井之间,管道闸与局内(前)井之间、人井与引上点等设施之间的一段管道。引上管属于管道段的一种类型。8) 电杆电杆是通信线路在地面上的主要载体设施。9) 吊线吊线是架空电缆的悬挂支持物,电缆吊线一般采用多股钢绞线制作。10) 电缆交接箱电缆交接箱是用于市话主干电缆和配线电缆交接处的成端设备,在设备内部使用跳线使主干电缆和配线电缆线对间任意进行连接。电缆交接箱包括传统上的室外电缆交接箱(架空、落地),以及有配线的室内电缆交接箱。11) 分线盒(箱)对配线电缆进行分线的设施。12) 电缆接头电缆接头是用于电缆芯线接续的器件。包括分歧接头和直接头。13) 中继电缆中继电缆是指局站之间的通信电缆线路。14) 主干电缆主干电缆是指交换局到该局所属的交接设备或直接配线的分线设备之间的电缆线路。对于ONU 配线箱与电交接箱(或DP)之间的电缆,ONU 配线箱与电交接箱在一起的按跳线管理;ONU 配线箱与电交接箱之间有一定长度,按主干电缆管理。15) 配线电缆配线电缆是指从电缆交接设备到各分线设备之间的电缆线路。16) 联络电缆联络电缆指连接交接箱与交接箱之间的电缆。17) 光交接箱光交接箱是指用于光缆接入网中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节点处的交接设备,可以实现光纤的熔接、终端存储及调度等功能。18) 光分纤箱光分纤箱(或光分配箱)是用于对配线光缆进行终接、保护和调度管理的设备,具有光缆固定、光纤熔接、余留盘绕、配线调度等功能。本设备是为了满足通信网络的最新发展,适用于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远端模块局及无线基站的新型配线箱。19) 光缆终端盒光缆终端盒是供光缆纤芯与尾纤接续并盘绕富余光纤的设备。20) 光缆接头光缆接头是用于纤芯接续的器件。包括分歧接头和直接头。21) 中继光缆中继光缆包括长市中继光缆、局间中继光缆。长市中继光缆是指本地局用局站到长途局站相应光配线架之间的通信光缆线路。局间中继光缆是指局用局站之间相应光配线架之间的通信光缆线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部分局用局站至接入站点间的光缆定义为中继光缆。22) 主干光缆主干光缆是指从局用局站的光配线架出发,末端终结于一个或多个光交接设备(或用户终端设施、接入局站的ODF)的通信光缆线路。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局用局站至接入站点间的光缆定义为中继光缆的情况下,主干光缆从接入站点往下定义。23) 配线光缆配线光缆是指从光缆交接箱(或分纤箱、接入间的ODF)出发,末端终结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设施(如光终端盒,接入间的ODF 等)的通信光缆线路。24) 联络光缆联络光缆是指连接两个光交接箱(光分纤箱)之间的,并且在起始点和终止点都全成端的光缆线路。25) 局内光缆局内光缆是指同一局用局站内,不同机楼之间、同一机楼不同楼层之间或同一楼层不同机房之间所敷设的光缆线路。26) OLTOLT(光线路终端),指PON 网络中的局端接入设备。27) ONUONU 指PON 网络中的光接入远端设备,包括接入设备和终端。28) OBD光分路器,简称OBD(Optical Branching Device),指PON 网络中用于对光进行分波和合波的的器件。OBD 一般分托盘式和盒式,托盘式直接放在光交接箱中,盒式单独放置。29) PDH设备指完成PDH 传输系统节点功能的整套设备。30) 波分设备波分设备指波分复用系统的节点设备。31) SDH传输设备SDH 传输设备包括节点设备和扩展网元设备。SDH 节点设备指SDH 系统的节点主用设备。扩展复用网元设备是在某一网络节点机房内,根据业务需要将ADM 网元节点设备分接出的高阶信号解复用至一系列低阶的支路信号,以便于进行低阶业务开通的设备。32) 同步设备局站内的为各种通信系统,提供外部时钟信号的信号源同步设备。33) 路由器路由器是 TCP/IP 网络上,用于在不同的网段间扮演网关的角色,提供数据包的转发和传输路径的选择的一种网络互连设备。34) 交换机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网卡的硬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35) 防火墙防火墙设备是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基于硬件平台来实施网络之间访问控制的网络安全设备。36) 服务器承载业务平台或提供鉴权认证等功能的工作站和服务器。37) 窄带接入设备窄带接入设备是数据多媒体网中用来实现窄带接入功能的设备,主要包括拨号接入,ISDN 接入。38) 宽带接入设备宽带接入设备是数据多媒体网中用来实现宽带接入功能的设备,如BAS 设备。39) DSLAM设备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40) ATM类设备ATM 类指只用来实现ATM 业务的设备。41) FR类设备FR 类指只用来实现FR 业务的设备。42) DDN类设备DDN 类指只用来实现DDN 业务的设备。43) 交换设备指安装在机房内,在电话网(包括软交换)上完成一个交换节点(交换局)功能或信令点功能等的成套通信设备的总和。44) 业务平台设备指放置于智能网或综合业务中心控制机房中的,实现各种增值或智能业务功能的物理实体的集合。45) CDMA电路域核心网设备指CDMA 核心网络中完成一个交换节点(交换局)功能或信令点功能等的成套通信设备的总和,包括电路域和分组域的设备。46) CDMA无线接入网设备指CDMA 网络中接入侧的设备,包括BSC、各种基站设备、分布系统等。3. 非设施类主要网络资源概念模型(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1) 站点站点是在通信网络中表现为一个通信节点,在地理上表现为包含一个或多个通信机房的建筑物、建筑群、或某一地理位置。2) 机房机房是指包含在站点(机站)内的安装有通信设备及其他辅助设施或者光缆成端的房间。3) 引上点引出设施(如引上管)在地表上正投影的逻辑点。4) 杆路杆路是通信线路在地面上的主要载体,用于架设通信线路及线路附属设施。杆路的主体为电杆。本规范以“趟”为单位对杆路进行描述。5) 吊线段吊线段一般指相邻两个电杆(或撑点)之间的吊线部分。在同一杆路(或吊线路由)中,若吊线的安装程式不变,承载的缆线不变,且延伸方向不发生变化,对于跨越多个电杆(或撑点)的吊线部分也可视为一吊线段。6) 电缆与电缆段电缆段是电缆分支点(或分线盒)至分支点(或分线盒)等设施之间的电缆线段。7) 光缆与光缆段光缆线路由各种复杂拓扑结构的光缆构成。“光缆”指的是密切相关的光缆段所构成的线路集合。“光缆”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在对本地网光缆进行命名之前,首先要对本地网光缆进行正确的划分,然后再根据其“中继”“主干”“配线”的属性按上述规则进行正确命名。判断和划分“一条光缆”的原则如下:由局站出发的一条物理光缆,经接头部分接续或分歧后所产生的所有光缆段,均属于该“光缆”。机房的ODF 或光交接箱,视为该“光缆”的终结点。光缆段是指两个光交接点之间的光缆部分。8) 局向光纤局向光纤是连接两个ODF 或光交接设施端子之间的、由一个光缆段纤芯或多个光缆段纤芯经过熔接所形成的直达光纤。9) 光路光路根据所承载的媒质不同,分为光纤光路和波长光路;对于全程承载在光纤上的光路,我们称之为光纤光路,如果光路全程路由中存在波分复用系统,则称此光路为波长光路。光路特指本地网光缆网中,由一条(对)局向光纤或多条(对)局向光纤经过跳接所构成的业务节点之间的光纤通路(含备用光纤通路)。光路本身不能嵌套定义。光路经过局向光纤的调度配置完成后,对上层业务(包括出租、承载传输系统等)提供光纤资源的集合。在PON 网络中,光信号经过OBD 时经过复接进行分路,形成树状的光路连接结构,为便于管理,将树状结构的光路连接进行分层:OLT 到第一次OBD 之间的光路称作主光路,OBD 到OBD 之间或OBD 到ONU 之间的光路称作接入光路或子光路。10) PDH传输系统PDH 传输系统是采用准同步数字制式的传输设备为业务网络提供通信服务的资源管理逻辑单位,其组网形式表现为指线路速率相同的若干PDH 设备,通过光纤连接所形成的线性拓扑,如点对点、链、环。11) SDH传输系统SDH 传输系统是采用同步数字制式的传输设备为业务网络提供通信服务的资源管理逻辑单位。SDH 传输系统指相同线路速率的若干网元节点设备,通过光纤连接所形成的,能够按一定顺序提供全程路由信息的单环或单链。12) MSTP传输系统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简称MSTP。MSTP 是SDH为适应数据业务交换需求而进行扩展的一项技术, 能够在一个多业务平台上,有效地支持数据、语音和图像业务交换。MSTP 的网络组织与SDH 类似,MSTP 传输系统的划分和定义可参考SDH。13) TMUX系统点对点的一对TMUX 设备构成一个TMUX 系统。由于目前采用的4:1 透明复用器(TMUX 设备)不同厂家采用了不同实现方式,因此对两点之间用TMUX 方式实现的多路复用系统单独命名,称为“TMUX”系统。14) 微波传输系统微波传输系统是指通过微波媒质进行传输通信的资源管理逻辑单位。15) 微波复用系统波分复用系统是采用波分复用技术进行传输通信的资源管理逻辑单位。16) 预连接通道预连接通道是指在传输系统或传输子网中,为开放电路而准备的,两网元节点设备之间的具有一定速率且起止端均能对应设备物理端口或配线架端子(即两端落地)的传输通道。(预连接通道也称为槽路)预连接通道是承载电路业务的资源。预连接通道是电路调度配置的基本单元,一条电路可由一个或多个预连接通道经过跳接构成。4. 网络资源数据分类(引用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规程(试行)1) 按专业分类q 管线网资源数据:电缆资源数据、号线资源数据、光缆资源数据、管道资源数据、电缆配线设备数据、光配线设备数据、无线基站数据等。q 传输网资源数据:传输设备资源数据、光/数字配线设备数据、同步网设备资源数据等。q 交换网资源数据:交换机资源数据、信令设备资源数据、智能网设备资源数据、接入网设备资源数据。q 数据网资源数据:局用数据设备资源数据、服务器设备资源数据、用户数据设备资源数据等。q 动力网资源数据:交流电源设备资源数据、直流电源设备资源数据、制冷设备资源数据、防雷接地设备数据等。q 其它。2) 按层次分类q 空间资源数据:区域、子区域、站点、机房等。q 物理资源数据:电缆、光缆、线对、人(手)井、电杆、光电交接箱、分线盒、机架、机框、插盘板卡、端口等。q 逻辑资源数据:系统、通道、时隙、信令、频率、信号编码等。q 业务信息数据:电路、光路、码号等。二、 网络资源命名管理(引用集团命名规范v2010-11)1. 中国电信本地与长途网络资源命名规范基础知识1) 网络资源对象的命名定义了资源对象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2) 中国电信本地与长途网络资源命名规范制定主要依据的原则包括:唯一性原则、扩充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3) 中国电信本地与长途网络资源命名规范中,要求全网必须统一执行的部分包括:q 所有资源对象的定义必须由规范来统一,如:联络电缆、光缆划分、系统划分等;q 所有资源对象的分类标识符需要统一,如:ZG 代表主干电缆,J 代表交接箱;q 所有资源对象采用的符号代表的意义需要统一,如:连接符“”表示连接关系,斜杠/”表示从属关系;q 相同类的资源对象命名必须采用统一的格式,如:连接类格式为“起点终点”,从属类格式为“上级/下级”。4) 中国电信本地与长途网络资源命名规范中,可以在省层面自行确定的部分包括:q 各资源编号的位数以及含义可根据需要自定;q 资源对象在某个范围内显示的名称可根据需要简化长度;q 某些连接类的资源对象命名可根据需要自定起点和终点的精度,如:连接类资源命名可以是站点到站点、机房到机房、设备到设备之间的连接;q 某些从属类的资源对象命名可根据需要自定从属的层级;q 描述信息部分的字符格式和内容。2. 重要命名标识1) 主要设备厂家标识符厂商英文名或商标简易标识符朗讯LucentLU华为HuaweiHW西门子SiemensSIE斯达康UTStarcomUT烽火WRIWRINECNECNEC阿尔卡特AlcatelALC贝尔SbellSBL诺基亚NokiaNKA北电NortelNTL富士通FujitsuFJT大唐DTTDTT爱立信EricssonERI中兴ZTEZTEAT&TAT&TATTECIECIECI格林威尔GWGW广州邮电通信设备厂GPTEGPTECiscoCiscoJuniperJuniper2) 主要设备标识符标识符说明#人手井标识ALM电缆报警器标识ASON智能光网络标识BITS同步设备标识J电缆交接箱标识CQJ电缆充气机标识DDF数字配线架标识DDM数字配线模块标识DP电缆分线盒标识DT电缆接头标识DX电缆吊线标识DXC(电)交叉连接设备标识E(EXT)扩展复用设备标识F光缆纤芯(光路)标识FJ复接电缆标识FX局向光纤标识G光缆标识GB光缆终端盒标识GDZ管道闸标识GJ光缆交接箱标识GT光缆分歧接头标识HDSL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路LL联络电缆标识LLG联络光缆标识MDF电缆配线架标识M(MSD)SDH 相切相交节点设备标识M (MSTP)MSTPMW微波标识ODF光缆配线架标识ODM光缆配线模块标识P电杆标识PCMPCM 系统标识PDH准同步数字系列PX配线电缆标识PXG配线光缆标识QM电缆气门标识QS电缆气塞标识SDH同步数字系列SPDHSPDHSR电缆气压传感器标识ST卫星电路标识W波长光路标识WDM波分复用ZDP直配分线盒标识ZG主干电缆标识ZGG主干光缆标识ZGT光缆直接头标识ZHX综合配线箱ZJ中继电缆标识ZJG中继光缆标识波长符号3) 传输通道电路类型标识符通道电路类型名称类型标识符说明普通高阶通道电路无155M通道两端接入低端复用设备虚拟高阶通道电路VP两端中至少有一端为低速率直下盘的情况多业务汇聚通道电路HP通道两端接入汇聚平台,可用于开通2M、34M、45M数字电路及速率不超过155M的以太网电路客户独占通道电路CHP该通道被以155M方式延伸到用户来开通低速率电路,无法再 开通其他客户的低速率电路不对称专用高阶通道电路R 或 L高速率一端接入专用业务设备,另一端接入低端复用设备。若电路名称的起始点为高速率接入专用业务设备端,则取L;若电路名称的终止点为高速率接入专用业务设备端,则取R倍增通道电路DB两端接入倍增设备。倍增设备有:DCME设备ADPCM设备。根据倍增设备的情况,倍增通道可以承载多个2M业务电路精品网专用通道电路PN用于精品网的高阶通道,目前有2.5G与155M两种速率DXC冗余共享通道电路RU两端接入DXC设备,作为冗余保护通道备用通道电路BK4) 业务网中继电路类型标识符大类名称业务类型名称业务类型标识说明本地电话中继市话中继电路无两端接入本地市话交换机市话中继电路(含信令)CL两端接入本地市话交换机(含信令话路)长市中继电路两端分别接入长途和市话交换机长市中继电路(含信令)CL两端分别接入长途和市话交换机(含信令话路)七号信令网 A 链CLASP 到 STP 之间的链路七号信令网 B 链CLB同一层面信令转接点之间的链路七号信令网 C 链CLC成对信令转接点之间的链路七号信令网 D 链CLDLSTP 与 HSTP 之间的链路七号信令网 E 链CLE信令点到非本信令汇接区信令转接点的链路七号信令网 F 链CLF直联信令点之间的链路智能网业务电路IN一端接入智能网设备(SCP)小灵通核心层电路PHS小灵通交换机之间的电路MSC 间中继电路MSC两端接入 MSCBSC 间中继电路BSC两端接入 BSCC 网核心网其他中继电路CDMA除上述 MSC、BSC 间外的 C 网核心层设备间的中继电路PSTN 至小灵通互联电路PPHPSTN 交换机至小灵通交换机的电路PSTN 到 C 网的互联电路PCPSTN 交换机至 MSC 交换机的电路ETS 无线接入电路ETSETS 无线网内的中继电路软交换网中继 电路软交换系统电路LSTG各端局至软交换系统中继网关电路软交换系统电路(含信令)LSTGL各端局至软交换系统中继网关电路(含信令)软交换系统信令链路TGSG软交换系统中继网关(TG)至信令网关(SG)网间中继PSTN 至 IP 网互联电路NETPSTN 至 163/169 拨号服务器,NGN 至 ATM,PSTN至 IP 网关的电路数据网中继DDN 中继电路DD两端接入 DDN 数据终端IP 网中继电路IP两端接入 IP 路由器分组交换网中继电路PD两端接入分组交换设备ATM 网中继电路ATM两端接入 ATM 设备帧中继网联网电路FR两端接入帧中继设备PON 网络 OLT 上联中继电路PON一端接 PON 网络的 OLT,一端接数据交换机数据网间中继IP 至 ATM 网间中继DNDDN 至 ATM 网间中继DNFR 至 ATM 网间中继DNDDN 至 FR 网间中继DN接入层电路接入网远端模块接入电路ANPSTN 至远端模块,接入网 OLT 至 ONU,以及 ONU之间的电路小灵通接入电路CSC小灵通交换机至小灵通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至基站ADSL 宽带接入电路AD一端接入 DSLAM 设备的电路特服电路SPS110,119,112,120 等公众服务电路至其他语音平台中继电路VOPSTN 交换机至其他语音平台系统的电路C 网接入层电路SC2BC 网中 MSC 交换机至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至基站全球眼接入电路QQY全球眼网络中的接入中继电路其他业务类型DCN 联网电路DCN两端接入 DCN 设备OA 网电路OA内部办公网电路视频电路V两端接入视频设备网管监控等支撑系统电路NM支撑系统专用的电路PCM 电路PCM两端接入 PCM 复用设备同步链路电路(带业务)S同步链路电路(专用)SL两端接入同步设备5) 客户接入中继电路类型标识符客户接入电路类型名称类型标识符说明PRI 客户接入中继电路PRI一端用户交换机,以 PRI 方式接入局用交换机C1 客户接入中继电路C1一端用户交换机(R2),以一号信令中继接入局用交换机C7 客户接入中继电路C7一端用户交换机,以七号信令中继接入局用交换机IP VPN 客户接入中继电路VL用户数据设备与局端数据设备的中继FR 客户接入中继电路FRL用户数据设备与局端数据设备的中继DDN 客户接入中继电路DDL用户数据设备与局端数据设备的中继ATM 客户接入中继电路ATL用户数据设备与局端数据设备的中继全球眼客户接入电路QQY全球眼客户接入电路业务类型6) 数字客户电路类型标识符用户类型用户类型标识符说明中国移动G中国网通CNC中国联通LT党政PG其他用户NP7) 互联互通电路类型标识符互联电路类型互联电路类型标识符说明中国移动互联中继电路GWM中国网通互联中继电路GWN中国联通互联中继电路GWL中国铁通互联中继电路GWR中国卫星互联中继电路GWS其他客户互联中继电路GWO8) 其他电路属性在电路名称中的后缀标识保护方式后缀说明DXC 恢复保护DXC全程为 DXC 网的恢复保护全程自动保护或恢复P电路全程具有自动保护:环保护、11 自动保护、DXC网的 SNCP 保护等全程人工恢复MP电路全程具有人工保护混和保护MP电路全程有保护,部分人工、部分自动部分保护PP电路有部分路由被保护无保护无三、 资源标识管理(引用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规程(试行)1. 资源标识概念资源的标识是校检网络资源实物与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数据一致性的重要表征,是在网运行资源的身份标志。2. 资源标识粘贴跟制作的基本要求q 网络建设和网络维护操作部门应在各本地网编制的本地网网络资源命名及编码规范的定义范围和粒度内,根据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提供的或能接纳的数据属性,负责对网络资源进行资源标识的制作、粘贴、吊挂、更换等管理。q 资源标识应粘贴或吊挂在相应资源的明显位置,并用坚固、耐用的材料按统一规格制作;并做到一物一名一号,避免重名重号或多名多号。q 资源标识中的编号和命名作为资源的重要属性,必须真实地、完整地反映在工程文件和维护资料中,做到图、实、牌“三者统一”。四、 标准地址与资源关联管理(引用三项服务手册)1. 标准地址的基本术语1) 地理编码 geocoding。地理编码是建立地点坐标与地点描述的对应关系的过程。2) 地点 locality。特定的地方与场所,一般是地名和地址的组合,本规范中就是地名地址。3) 地点描述 stated locality。使用规范化语言对地点地理位置进行的陈述。4) 地点空间数据 locality spacial data。用于实现地理编码的包含标准地点描述和地理坐标的一组地点空间数据。5) 地名 geographical name。人为赋予的不同地域或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通常指地理意义上的条状或者块状区域。6) 标准地名 standard geographical name。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7) 地址 address。地址提供一种关于人、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物体的定位实现,是用来唯一标识特定兴趣点、存取和投递到特定地点、及基于地点定位地理数据的一种实现。通常指特定位置的建筑物、建筑物群及其的内部或者附近。8) 地名标牌 place name plates。在公共场所使用,以标示地理实体专有名称为主题的牌子。9) 街牌 road name plates。标示较宽街道(明确划分车道和人行便道,如路、道等)名称的地名标牌。10) 巷牌 lane name plates。标示较窄街道(如巷、胡同、里、弄等)名称的地名标牌。11) 门牌 household number tablet。标示院落、独立门户名称的地名标牌。电信标准中也指门牌数据。12) 楼牌 building number tablet。标示编号楼房名称的地名标牌。电信标准中也指楼牌数据。13) 地片 zone。指有地名意义的地理区域。14) 区片 block。指城镇居民点内部的区域,包括居民小区。2. 标准地址的分级概念标准地名地址是与业务开通关系密切的地址资源,也是资源确认的数据保证,是按照指定规则进行分级描述的地理位置。地点是地名地址的通称。如果描述的范围是地理意义上的条状或者块状区域,比如长江西路、三孝口,地点地名,即长江西路;如果描述的范围是地理意义上的点,比如长江西路54号金城大厦,地点地名地址,即长江西路54号金城大厦。3. 标准地址对资源的基本要求1) 网络资源与标准地名地址的关联关系图网络资源即指电信的网络实体设备。资源覆盖区主要根据资源的覆盖范围和业务提供范围来定义,根据不同的网络资源类型可以划分不同类型的资源覆盖区,如某些本地网所应用的DP 覆盖区等。资源覆盖区的覆盖范围通过与标准地址间的多对多关联来描述。不同类型的资源覆盖区之间会有包含关系存在,在模型中通过资源覆盖区实体的自关联关系进行描述。网络资源通过资源覆盖区同标准地名地址关联起来。资源覆盖区域的录入原则是以真正的网络资源实体覆盖的范围为基础。例如:某DP 覆盖的范围为半汤小区3 栋2单元,那就需要建立一个资源覆盖区域为半汤小区3 栋2单元,而无需再细化到房号。2) 资源与地址的关联,地址数据与空间资源关联的基本知识与管理意义。标准地名地址的管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可以根据网络资源信息来进行管理,即把网络资源实体的地址标准化;第二阶段可根据地理信息,把还没有网络资源覆盖的区域的标准地址进行管理。网络资源同标准地名地址关联,是通过用户安装地址快速定位网络资源的先决条件,支撑实现营业前台资源确认,实现网络资源的自动配置。属于中国电信本地网络资源管理达标水平评估标准提升级要求。标准地名地址同空间资源关联,在电子地图上赋予标准地名地址坐标数据,是通过GIS平台展现地名地址数据的应用拓展,支撑实现图形化的资源配置,提升客户自助查询体验,并促进将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应用于企业的其它领域。属于中国电信本地网络资源管理达标水平评估标准优秀级要求。第二章 资源数据动态管理一、 资源动态管理流程的要求2006年集团公司发布的中国电信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规程(试行)(本文简称规程)具体规定了资源动态管理流程的实施要求,包括各类部门的资源管理职责、工程建设引发的资源数据变更、业务开通引发的资源数据变更、网络维护引发的资源数据变更、网络资源数据的纠错管理、地理信息维护管理、网络资源的资产信息维护等相关内容。1. 资源管理职责划分资源管理职责划分在规程的第二章予以规定。该章指出了网络资源数据维护的管理原则,明确了资源管理的组织架构,将本地网组织架构按资源管理的需要分成网络建设部门、网络维护操作部门、网络资源管理部门三类,并对各级各类部门的资源管理职责予以定义,对数据维护职责的划分提出了要求。1.1 组织架构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的管理原则是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管理。各省公司和地市分公司应明确具体部门负责网络资源管理工作,保证网络资源数据管理和资源数据维护岗位人员到位。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管理的组织结构示意图:注:图中“网络资源管理部门”、“网络建设部门”和“网络维护操作部门”均是指具备相应职能的组织而非实际部门名称,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实际的实体部门,例如“网络维护操作部门”泛指具有对网络进行维护、操作及施工职能的前、后端各相关部门。1.2 组织职责1) 各地市分公司网络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 q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关于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管理规程实施细则的编制与具体实施工作,将网络资源数据维护职责落实到与资源数据变更有关的维护、建设、市场等部门; q 组织制定资源数据维护作业计划并按计划做好数据维护工作及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根据资源数据维护规程和中国电信网络资源命名规范等相关要求,维护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唯一性; q 建立并完善网络资源数据质量监督检查机制,按照网络资源数据质量考核指标要求对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分析网络资源数据质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q 组织制定新扩建和大修改造工程的网络资源数据验收规范,参与本地网网络资源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工作,负责组织竣工资料数据的验收确认。 q 组织本地网内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人员的技术和资源管理水平。 2) 各地市分公司网络建设部门的职责: q 认真贯彻执行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组织制定网络建设过程中资源数据管理的具体管理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网络资源数据的准确、完整与规范性负责; q 根据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要求,做好新扩建网络资源的标识工作;指导设计与施工单位将资源数据的维护管理要求落实到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各环节中;按要求及时提交工程资料与数据,确保所交付的工程数据的准确、完整和规范,做好由工程建设引起的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的及时动态更新工作。 3) 各地市分公司网络维护操作部门的职责: q 认真贯彻执行本地网网络资源数据维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组织制定网络维护过程中资源数据管理的具体管理措施,负责本部门维护工作引起的资源变化的数据动态更新工作,并对所涉及的网络资源数据的准确、完整与规范性负责;q 参与本地网网络资源工程验收工作,检查核实工程交付数据的准确性,确保资源系统数据与实际网络资源的一致性。1.3 数据维护责任的划分网络资源管理部门是网络资源数据维护管理的业务领导部门,负责组织网络建设、网络维护等部门开展网络资源数据维护工作。 本地网原则上根据本地网资源动态管理流程以及各专业的维护责任来划分各专业网络资源数据的维护管理责任,各专业网络资源数据维护人员负责本专业管理范围内的网络资源数据的入库以及动态变更等数据维护工作。 各专业维护边界间的共用网络资源,都应纳入本专业数据维护管理范围,并按照“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做好专业间数据管理的接口工作。1.4 岗位责任制1.4.1 总体要求岗位责任制应由人力资源部门会同网络资源管理部门制定,各相关部门应将网络资源数据维护工作落实在具体岗位中。网络建设部门和网络维护操作部门的资源管理岗位发生人员变动,应及时向网络资源管理部门备案。 网络建设部门和网络维护操作部门的资源管理岗位职责进行调整,应通知网络资源管理部门。1.4.2 岗位职责规程规定的资源管理岗位包括网络资源管理部门资源管理岗位、网络资源管理部门资源调度岗位、网络建设部门资源管理岗位、网络维护操作部门资源管理岗位。1.4.2.1 网络资源管理部门资源管理岗位职责: 1) 资源数据管理相关职责: q 编制和落实相应的网络资源数据管理制度、办法和流程,并负责对相关岗位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q 负责网络资源编码命名、基础类型数据统一管理等规范性工作; q 负责工程资源数据的验收管理; q 定期开展资源数据的周期性抽查工作,对抽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严格考核;2) 资源能力分析相关职责: q 负责本地网内网络资源数据的汇总、分析,定期形成对整个资源利用情况的分析报告; 3) 资源调配相关职责: q 负责资源合理利用率管控,通过利用率分析,以效益为目标,进行调配管理; q 提供资源预警报告,并结合前端资源需求预测,提出网络资源调配、优化、新建、扩建方案意见,组织落实网络资源优化工作,并参与工程设计会审; q 对各专业提出的网络资源优化、 调配、 新/扩建意见进行审核和评估; 4) 其他q 担负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赋予后端资产管理员的职责,负责后端网络资源实物与资产对应的归口管理; q 对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提出相应的要求。 1.4.2.2 网络资源管理部门资源调度岗位职责: 1) 资源调度相关职责: q 接应资源调度需求任务,并在 SLA 协议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资源的确认和调度; q 负责网络资源的调度,对资源的调度进度进行管控; q 负责网络资源使用分配管控; q 对于无法调度的工单及时提出资源调配及新建的需求; 2) 其他 q 负责本地网内网络资源调度数据的汇总、分析,定期形成对整个资源调度情况的分析报告; q 对本地网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提出相应的要求。 1.4.2.3 网络建设部门资源管理岗位职责: 1) 工程资源数据管理相关职责: q 参与相关的网络资源数据动态管理制度、办法和流程的制定、优化和完善,并贯彻执行; q 负责新建、扩建、调配工程资料的及时整理与入库管理,负责新增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及时性; q 负责配合网络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制定涉及网络资源数据的相关竣工资料验收规范; q 负责相关电子地图的获取,并及时提交更新; 2) 其他q 负责将网络资源数据管理的相关规定落实到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1.4.2.4 网络维护操作部门资源管理岗位职责: 1) 资源数据维护相关职责: q 参与专业相关的网络资源数据动态管理制度、办法和流程的制定、优化和完善,并贯彻执行; q 负责专业职责范围内网络资源数据维护管理,开展资源动态管理工作,负责进行周期自查、考核,确保资源数据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维护及时性; q 负责专业职责范围内网络资源数据的汇总、分析,提出网络资源调配、优化、新建、扩建的建议并参与工程设计会审; q 负责专业职责范围内网络资源数据的纠错处理; q 负责专业职责范围内工程竣工资料核查及验收工作; q 接应资源调度,按规定完成施工、竣工反馈和资源占用更新,对于无法执行的工单及时反馈; q 收集地理信息变化; 2) 其他q 负责专业职责范围内的资产保管。二、 资源动态管理流程设计1. 资源的全生命周期图1 资源生命周期管理如上图所示,电信网络资源全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工程、投入使用、维护和退网六个阶段。资源的生命周期和资源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在投入使用到退网之前的阶段,由于产品对资源服务的占用,资源数据会经历预占、实占、释放等状态的变迁。资源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轮回转换主要取决于常规工程、应急工程、网络优化和大修、设备退网、业务需求、地理信息修改、网络排障和抢修等七大起因,同时触发各类工作流程:资源生命周期可以和电信BPR流程手册定义的各类动态管理流程相对应。1) 常规工程流程:网络资源入网的常规工作流程,包括设计、建设、资源数据入库、验收等环节。2) 应急工程流程:网络资源入网的应急工作流程,为了应对业务的快速开通,建设施工作业上需要采用一些灵活的措施。3) 网络优化和大修流程:对在网的网络资源进行优化调整或大修改造的工作流程,包括作业申请上报、审批、作业实施、变动资源入库、作业完工反馈等环节。4) 设备退网流程:网络资源退出网络的工作流程,包括退网申请上报、审批、作业实施、资源删除、作业竣工等环节。5) 网络排障、抢修流程:当电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处理流程,包括:故障发生、故障处理、故障资源变更、故障端口修复、修复资源数据的恢复等各环节。6) 业务开通流程:是电信产品的装、移、改、拆等操作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定单生成、服务设计、资源配置、服务配置、服务报竣等环节。7) 地理信息管理流程:是电信站点、机房或标准地址等地理地域资源增、改、删等操作的管理流程。包括申请、审批、资源数据操作、现场标识操作、完工反馈等环节。以七大起因为主线,把握关键环节,是资源动态管理流程设计的总体思路。2. 总体设计原则及方法资源动态管理流程总体设计原则是:以主要的网络资源数据的管理为突破口,分阶段实施;在理顺整体流程的基础上,设定关键岗位,分担相应的KPI考核指标。其要点是:q 集中管控:集中管控资源数据质量及资源的合理利用;q 集中调度:集中调度或配置资源;q 分散维护:分散维护资源数据;q 专业实施:资源资料及时反馈,按时限和质量完成工单的实施。在服从总体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资源动态管理流程在设计方法上,必须围绕资源动态管理的核心理念,把握五个关键点,并最终以五项指标来衡量实施效果。资源动态管理的核心理念是:资源集中调度管理、资源数据集中管理、环路增强型管理。q 资源集中调度管理包括资源的分配调度管理、资源使用规则的制定和规则执行的监控,核心是资源使用分配的集中管控。q 资源数据集中管理指的是资源数据平台必须囊括网络资源的物理层、逻辑层和业务层信息,核心是资源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的集中管控。只有将所有网络资源的物理层、逻辑层、业务层的数据和生产流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资源数据集中管理。q 环路增强型管理是以管理资源变化情况为突破口,紧紧抓住“新扩建工程、资源日常调度”等引发资源变化的关键环节点,建立与资源动态管理要求、支撑前端资源需求相适应的生产和管理流程,各流程的制定都向保证资源动态管理数据质量的关键指标方向迈进,同时各流程间建立紧密的关联性,形成闭环增强性的流程体系。下图是环路增强型管理的实现机制:资源管理的五个关键点是:q 网络资源入库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是资源动态管理的基础。q 工程资料的及时反馈、录入以及数据质量是资源动态管理的难点。q 资源调度是资源动态管理的核心之一。q 资源数据与实物的抽捡和复核是保障资源数据准确的重要手段。q 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资源管理的目标之一。衡量资源管理工作效果的五项指标是:q 准确率:考核的是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与存在资源之间的一致性。q 完整率:考核的是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与存在资源的差额情况。q 规范性:考核的是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与标准编码的统一性。q 及时率:考核的是变化资源在流程规定时限内更新入库的效率。q 合理利用率:考核的是资源的有效使用情况。三、 网络资源数据动态变更规定网络资源数据动态维护的要求在规程第五章予以规定。该章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按起因规定数据动态变更的要求,一部分是对纠错管理的要求,还有一部分是对类型数据、资产信息等基础信息的维护要求。1. 各类起因引发的网络资源数据变更规程第五章的一、二、三、五节规定了各类起因引发的网络资源数据变更的维护要求,对资源动态管理的七大起因进一步归纳成工程建设、业务开通、网络维护、地理信息四类起因,其中,常规工程、应急工程、设备退网等三个起因归入工程建设类;网络优化和大修、网络排障和抢修等两个起因归入网络维护类。1.1 建设引发的网络资源数据动态变更工程建设引发的数据变更是指本地网网络建设部门根据网络发展滚动规划、业务需求或配合市政建设改造等需要,在组织实施网络建设的过程中,网络资源的装、拆、移、改等变化,所引发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相应数据的动态改变。 网络资源管理部门应会同网络维护操作部门介入工程建设的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管理环节,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数据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案或建议;严格管控工程文本、资料中体现网络资源数据准确率、完整率、规范率的指标;严格管控工程项目资源数据动态更新的及时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