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分站点HSPA速率低原因及解决办法1. 概述 WCDMA网络商用已经1年左右了,各种业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中更是HSPA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其高速上网速度给大家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带来便利的同时,又接到一些用户的投诉,表示在室内HSPA的速率较慢,甚至连接不上。起初是以为没有安装室分站点或者室分站点覆盖不够所导致,但随着测试的深入,发现并不只是下行覆盖差才可能引起问题。2. HSPA的基础概念及其原理简介HSPA英文全称为High-Speed Packet Access,包括HSDPA和HSUPA两种接入技术。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在下行链路上能够实现高达14.4Mbit/s的速率。通过新的自适应调制与编码以及将部分无线接口控制功能从无线网络控制器转移到基站中,实现了更高效的调度以及更快捷的重传,HSDPA的性能得到了优化和提升。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在上行链路中能够实现高达5.76Mbit/s的速度。基站中更高效的上行链路调度以及更快捷的重传控制成就了HSUPA的优越性能。HSDPA信道包括高速共享数据信道(HS-DSCH)以及相应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S-SCCH)和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S-SCCH)承载从MAC-hs到终端的控制信息,包括移动台身份标记、H-ARQ相关参数以及HS-DSCH使用的传输格式。这些信息每隔2ms从基站发向移动台。上行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则由移动台用来向基站报告下行信道质量状况并请求基站重传有错误的数据块。共享高速数据信道(HS-DSCH)映射的信道码资源由15个扩频因子固定为16的SF码构成。不同移动台除了在不同时段分享信道资源外,还分享信道码资源。信道码资源共享使系统可以在较小数据包传输时仅使用信道码集的一个子集,从而更有效地使用信道资源。此外,信道码共享还使得终端可以从较低的数据率能力起步,逐步扩展,有利于终端的开发。从共用信道池分配的信道码由RBS根据HS-DSCH信道业务情况每隔2ms分配一次。与专用数据信道使用软切换不同,高速共享数据信道(HS-DSCH)间使用硬切换方式。HSUPA最显著的特征是在上行增加了新的传输信道E-DCH, E-DCH借鉴了HSDPA中HS-DSCH信道的些特征。E-DCH传输信道支持基于Node B的快速调度、具有增量冗余的快速物理层HARQ机制和可选的2ms的传输时间间隔(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与HSDPA不同的是HSUPA不是共享信道,而是专用信道,因此与其说HSUPA是上行的HSDPA,不如说HSUPA是具有快速调度和HARQ机制的基于 R99的DCH信道:即每个UE都具有它自己与Node B相连的专用E-DCH传输信道,该通路与其他用户的DCH和E-DCH都是相互独立的。 HSUPA中除了E-DCH外,还需要增加新的信令信道。与HSDPA相比,HSUPA不支持自适应调制,因为它并不支持任何高阶调制。与使用简单BPSK调制的多个并行码信道传输相比,更加复杂的调制方式会使所发送的每个比特消耗更多的能量。在下行,由于发射信道功率具有较小的动态范围,因而存在下行信号的发射功率高于正常信号接收所需功率的情况。这样对HSDPA来说通过使用高阶调制就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而无需增加额外的发射功率。然而上行链路并非如此,较高的数据速率要求所有UE,包括离Node B非常近的UE都要具有足够的可用发射功率用于BPSK和多码传输。3. HSPA优化基本理论3.1 HSDPA 优化基本理论HSDPA速率计算方法如下:比如UE上报CQI 30,可用PDSCH码最大15个,假定SCCH成功率为80,SBLER为10%应用层速率可以按如下方式推算如果发送CQI为30,使用15个PDSCH码,能调度最大的块为25558Schedule速率:25558/2ms = 12.7MbpsServer速率:Schedule速率*SCCH成功率(被调度概率)= 12.7*80%=10.2MbpsMAC层速率:Server速率*(1-SBLER)=9.2Mbps应用层速率还需要出去RLC头开销,算下来应用层速率8.7M左右。影响应用层速率两个重要指标时SCCH成功率和SBLER,如果SCCH成功率很低,SBLER很高,应用层速率会降到很低。所以要提高HSDPA吞吐率,需要想办法保证足够的无线资源,让NodeB能够选择尽可能大的TB块,同时保证有较高的SCCH成功率和较低的SBLER.我们把HSDPA数传类问题分为以下两类:一、 下载速率低或波动从维护的历史数据来看,此类问题最为常见,问题现象及涉及范围也比较广泛,通常与以下因素相关:1.传输质量不稳定。表现为IU或IUB接口丢包、时延抖动以及重复报文等;2 空口无线信号质量差或波动。表现为UE上报CQI低,无法满足测试要求;3. 无线资源受限。表现为下行功率受限,IU/IUB传输资源受限或下行码资源受限等;4. 参数配置不合适。包括RAN侧及CN侧的配置无法满足测试要求;5 UE驱动程序不匹配或存在性能缺陷。表现为不按协议规范动作;6 测试使用计算机性能异常。表现为CPU负荷比较高;7 测试使用FTP服务器(包括服务端软件)存在性能缺陷或限制;8. 产品版本缺陷或早期单板能力存在限制;9. 其他用户同时进行数传造成相互影响。二、 下载速率为零此类问题发生的概率比较少。通常与测试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源端数据受限(服务器异常导致用户面不通),参数配置错误以及UE驱动程序不匹配等因素相关。首先给出每一类问题的现象描述,用于指导所遇到问题是否属于此类,方便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信息收集;其次给出了分析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详细的检查处理步骤;最后列出了分析此类问题所需要收集的全部信息。3.2 HSUPA 优化基本理论HSUPA的理论速率HSUPA增强上行专用物理信道E-DPDCH 支持SF分别为:64、32、16、8、4、2的扩频码,并且支持多码道传输,可以使用的码道集合为N64, N32, N16, N8, N4, 2xN4, 2N2, 2N2+2N4。采用QPSK(注,QPSK为EDPDCH和EDPCCH共同考虑时的调制方式,对单一的EDPDCH为BPSK调制)调制,编码速率为1/3的turbo码。经过速率匹配算法,如果编码速率达到1,增强上行专用物理信道的最大传输能力可以达到5.7Mbit/s。具体计算如下:HSUPA最大可使用2*SF2+2*SF4,那么理论上HSUPA最大速率可支持3.84M1(BPSK)(2*1/2+2*1/4)(2*SF2+2*SF4) = 5.76Mbps。Fixed Ref ChannelTTI msNINFSF1SF2SF3SF4NBINCoding rateNINF/TTIUE catFRC1 22688440038400.7001344kbps2 FRC2 25376220076800.7002688kbps4FRC3280642244115200.7004032kbps6FRC421148422441152015700Kbps6FRC5104800400096000.500480kbps1FRC61096004400192000.500960kbps2&3FRC7 10192002200384000.5001920kbps4&5FRC8106401600024000.26764kbps1表1 不同E-DPDCH固定参考信道对应的比特速率HSUPA消耗CE资源对于华为公司产品来说,HSUPA与R99业务共享基站的上行CE资源。下表给出了 HSUPA Phase 2,不同承载对应的CE资源占用情况。Min SFMax Data RateHSUPA Phase IHSUPA Phase IISF6435 kbps31SF3270 kbps3.51.5SF16170 kbps53SF8338 kbps75SF40.72 Mbps12102*SF41.45 Mbps22202*SF22.91 MbpsNot support322*SF2+2*SF45.76 MbpsNot support48注:上表给出的是HSUPA Phase 2条件下的不同承载占用的CE资源。其中,HSUPA在上行的E-DPCCH以及DPCCH无需计算消耗的CE资源。而在HSUPA Phase I条件下,这2个信道各需要占用1 CE,因而各承载对应的CE消耗要增加2 CE。平均吞吐量需求平均小区吞吐量与平均ROT的门限有直接联系,平均ROT门限越大,所能获得的吞吐量越大,在噪声抬升ROT为3dB时候,吞吐率大约是1Mbps左右当ROT门限为6dB时,可以达到接近1.6Mbps的平均吞吐量。图1 平均小区流量(平均ROT的函数)(TTI=2ms)HARQ对小区吞吐率的影响仿真分析了HARQ在打开和关闭两种条件下对小区平均吞吐率的影响,可以看到由于采用HARQ和软合并技术,提高了链路的频谱效率,小区的吞吐率至少有200kpbs的提高,这与HARQ对链路性能的提高是对应的。图2 HARQ对小区吞吐率的影响HSUPA最大可以支持用户数RAN6.0中,单小区最大可支持20个HSUPA用户;RAN10.0中,单小区最大可支持60个HSUPA用户;RAN11.0中,单小区最大可支持96个HSUPA用户(CPC-DTX/DRX)。4. 问题现象和说明4.1 导致HSDPA相关速率低原因的问题现象4.1.1下载速率比较低且相对平稳下载速率比较低且相对平稳,如下图所示。多数原因是由于用户签约速率受限,不正确的AT命令限速,或者无线资源(码资源、功率资源或传输资源)受限所致。4.1.2下载速率有规律的波动下载速率有规律的波动,包括有规律的阶梯状上升或下降、方波状地波动,在波动过程中吞吐率偶尔也能够达到理论值,如下图所示。导致这种现象的多数原因是参数配置或算法特性在某些环境下配合存在问题。4.1.3下载速率无规律的波动下载速率无规律的波动,这是最常见的波动问题,速率只是偶尔能够达到理论值但是剧烈波动,如下图所示。导致这类问题的原因比较多,需要进行从FTP server到UE的端到端检查。4.2 导致HSUPA相关速率低原因的问题现象4.2.1无法接入HSUPA无法接入HSUPA下载速率很小基本为0,如下图所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接入小区不支持HSUPA或者UE不支持HSUPA功能。4.2.2上传数速平稳但没有达到理论要求上传数速平稳但没有达到理论要求,如下图所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受限或不合适的参数配置(如MBR等)。4.2.3上传数速波动且没有达到理论要求上传数速波动且没有达到理论要求,如下图所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较多,IUB传输质量差(丢包),某些环节限速,空口与传输资源受限,CE资源受限等。5. 问题分析和思路5.1 HSDPA问题分析和思路5.1.1 HSPA数传流程在开始分析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从整体上了解一下HSDPA数传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网元,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1. 便携机发起拨号连接请求,信令流程完成,业务承载建立成功,PDP上下文建立成功;2. 便携机FTP客户端软件发起TCP连接过程(对数据报文处理相同),报文抵达UE;3. UE NAS层将报文送至RLC层、MAC层,并经过物理层将数据送至Node B;4. Node B MAC PDU封装在FP帧里,并通过IUB传输将FP帧送给RNC;5. RNC解FP帧内容,递交至上层并完成RLC层确认,同时将报文通过GTP-U递交给CN;6. CN将数据传送至应用(FTP)服务器,至此UE侧报文抵达了FTP服务器;7. FTP服务器通过TCP发送窗口往下发送数据报文,经过CN后抵达RNC,并存放在RLC Buffer里;8. Node B根据使用的HSDPA流控算法,考虑空口质量(CQI),RLC BO大小,用户优先级等分配一定的流控带宽给RNC。业务建议时会分配一个初始的带宽;9. RNC按此带宽将RLC BO里的内容送至RLC发送窗口(同样需要UE RLC层确认),并按照上面分配的带宽将数据递给下层,通过下行FP帧格式送给Node B;10. Node B完成HARQ功能,将数据通过下行数据层送给UE;11. UE接收到MAC-HS PDU后,解PDU后递交上层,并最终将数据通过USB/PPP送给便携机(应用软件),完成下行数传过程。5.1.2 HSPA分析问题步骤 信令流程检查在定位问题过程中,经常发现用户USIM卡签约信息不合适(开户信息中的MBR比较小),核心网(Core Network, CN)限速,拨号过程中使用了不正确的AT命令限速,手机能力不支持等现象。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限制用户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这些通常可以从信令流程中发现。因此,对于下载速率低且平稳的问题,需要重点检查业务建立过程中信令流程是否正常。对于下载速率能够达到理论值(速率波动)的问题,可以跳过该步骤,因为能够达到理论速率基本上能够说明没有限制用户速率的环节。具体地,需要检查RANAP_RAB_ASSIGNMENT_REQ消息中的MaxBitRate信元,确认CN指派的上下行最大比特速率是否满足测试要求。如果CN指派下来的MaxBitRate小于理论值,则需要检查如下信息。1.笔记本中是否有AT命令限速操作;2.测试USIM卡签约信息(HLR);3.核心网(SGSN/GGSN)允许最大速率。如果CN指派下来的MaxBitRate满足理论速率要求,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业务建立时UE发给网络的RRC_CONNECT_SETUP_CMP消息中标识UE能力的信元hsdsch physical layer category,确认终端能力是否满足测试要求。上图中的结果表明该款UE为HSDPA类8终端,支持物理层7.2Mbps吞吐率,其它类型终端与相应的物理层能力如下表所示。HSDPA终端能力表UE类型支持的最大TB块支持的最大物理层速率(Mbps)11,1236301.81672983.67,8144117.292025110102795214.4如果UE上报的hsdsch-physical-layer-category不能满足理论速率要求,建议更换能力更高的终端进行测试。如果UE的能力满足理论速率要求,但下载速率接近384K,通常原因是小区HSDPA业务没有激活或状态异常使得业务承载在DCH上,此时需要检查HSDPA小区的状态是否已经激活且处于可用状态;否则对空口质量进行检查。空口质量检查空口检查不仅仅检查下行空口质量还要检查上行空口质量,在这里暂时先对下行空口质量作说明。HSDPA在下行引入了HS-DSCH共享信道,没有功率控制机制,取而代之的是链路自适应机制。即UE测量公共导频信道的质量,并将此信道质量(CQI)上报给Node B,Node B根据UE上报的CQI及其它资源状况来调度当前TTI能够发送的TB块大小。不同的CQI上报值就决定了UE所能获得的最大空口速率。如果UE上报CQI低于目标值且波动,则必然导致HSDPA空口速率波动。因此,首先要检查并确认UE上报CQI是否能够稳定在理论吞吐率对应值以上。不同理论吞吐率对应的最低CQI要求如下表示,以类8终端为例,物理层达到7.2Mbps的吞吐率,必要条件是UE上报CQI必须达到25。从下表中可以看到各类HSDPA终端理论速率对应最低CQI要求。HSDPA终端类型支持物理层速率需要HS-PDSCH码数峰值速率需要最低CQICat121.8Mbit/s518Cat63.6Mbit/s522Cat87.2Mbit/s1025Cat1014.4Mbit/s1526跟踪HSDPA下载过程中UE上报CQI变化情况(HSDPA Link Statistics项),可以直接获得当前的无线空口质量信息。根据排查,如果发现下载过程中观察到的UE上报CQI低于目标值且波动,请优化无线环境。还可以检查是否存在器件连接不稳定导致的下行路径损耗过大,检查是否存在较强的同频干扰,检查下行负载是否已经较高等;如果CQI满足前述要求,但下载速率仍不能满足要求,检查上行空口质量,上行空口质量可以着重从小区的RTWP值来考虑。对于WCDMA系统,无论上行干扰是内部产生的还是外部产生的,如果干扰强度很大,持续时间很长,会影响基站的噪声水平,而WCDMA系统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因此上行干扰可能造成WCDMA基站上行覆盖的收缩,在上行干扰严重的情况下,手机有用信号会被噪声淹没而无法解调,这样用户感受可能是无法接入或出现掉话等现象,同时由于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影响了整个基站的用户,相对于某个或某几个用户的下行干扰来说,危害程度要严重,这也是为何我们如此关注WCDMA系统上行干扰的原因。然后检查上行空口质量时可以从两个指标体现RTWP 和TX_Power。根据3GPP协议的规定,NodeB都有检测RTWP(Received Total Wideband Power)功能,NodeB的RTWP测量功能是我们发现WCDMA上行干扰一个重要手段。要讨论WCDMA系统的上行干扰,首先要清楚地了解RTWP的概念,下面是对RTWP在空载和有负载情况下进行的分析。 在空载情况下,由于热噪声的频谱密度为:-174dBm/Hz,在WCDMA的3.84MHz带宽内底噪约为-108dBm/3.84MHz;所以在空载下如果WCDMA系统上行没有受到干扰,假设基站的噪声系数为2.5dB,则RTWP正常值为-105.5dBm/3.84MHz。 在上行有负载情况下,假设上行Interference Margin为3dB(在上行为50%负载情况下),如果WCDMA系统上行没有受到干扰,假设基站的噪声系数为2.5dB,则RTWP正常值为-102.5dBm/3.84MHz。WCDMA上行干扰发现手段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根据跟踪的RTWP结果来进行判断,在发现某个基站的某个小区有干扰时,为了尽快定位干扰,需要对这个小区进行一段时间的RTWP跟踪,跟踪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干扰问题的定位。同时这个小区所在基站的其他小区的RTWP也需要进行跟踪,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小区对应基站的周围基站RTWP也需要同时跟踪,具体需要跟踪RTWP的小区和跟踪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在跟踪完RTWP后,根据RTWP结果判断这个小区的干扰是否需要进行处理,如果需要处理,则分别按照外部和内部干扰定位方法进行定位。外部干扰定位通过专业测试仪器,利用定点和路测以及相关小区RTWP的关联分析法,逐步确定出外部干扰源;对于内部干扰定位通过对天馈部分的检查和测试,最终确定干扰原因。对于TXPOWER而言在能保证正常通信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越小越好,手机发射功率越小,手机的耗电量就越小,待机时间、通话时间越长;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同系统别的手机的干扰越小,这不仅给同系统别的手机创造了好的无线环境,同时对于WCDMA系统来说,这就意味着小区容量越大;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别的无线设备干扰越小,这就给别的无线设备创造了好的无线环境; 在有些情况下,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手机发射功率希望能被调整的大些。手机在小区的远端时,为了保证手机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到达基站后,手机信号仍能被正确解调,也就是手机发射功率要足够大,以克服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的衰减;手机被建筑物或其它遮挡,在无线阴影区内,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手机信号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射、折射及长距离传输的衰减;手机在干扰比较大的情况下,手机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噪声的干扰。 上图为WD联通枢纽楼小区的RTWP图和在该小区下跟踪IMSI的UE发射功率,在该小区下,UE做HSUPA业务,TX_POWER会增大,随之RTWP也会小幅度抬升,当小区下有多个HSUPA用户时,RTWP抬升会更明显。RTWP(Received Total Wide band Power ):接收总带宽功率, RTWP反映了一个小区中的总噪声上行总带宽接收功率。在WCDMA系统中,小区的上行负载是使用RTWP(RoT抬升)来计算的。为保证系统的稳定和服务质量,需要将上行负载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目前系统小区上行负载默认值为75%,即对应6dB的RoT抬升。系统低噪默认值为-106dBm(对应数值为61),当RTWP抬升6dB达到-100dBm左右时,便认为小区已经达到了上行负载门限,用户速率将无法再继续上升。RTWP偏高常见原因l 多个RRU级联共小区时,上行噪声合路会导致RTWP抬升,抬升的数值计算方式为10log(n),n为RRU个数。l 基站下挂直放站时,会导致RTWP抬升,一般来讲直放站引起的RTWP抬升相对稳定,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关闭直放站。l 基站天馈系统或室内分布系统接收元器件异常、故障会导致RTWP抬升,此时需要检查室分系统器件。l 当无线环境中存在较强的外界干扰时,会导致RTWP抬升,此时需要现场进行干扰源排查。l UE存在缺陷,也会导致RTWP抬升,比如手机最大功率发射,建议换手机对比测试。RTWP偏高临时解决办法针对RTWP偏高问题我们一般会通过在RNC上修改BackgroundNoise值来临时缓解RTWP偏高引起的速率低问题。在RNC LMT上执行MOD CELLCAC: CellId=xx, BackgroundNoise=yy;命令进行修改,其中xx对应所要修改的小区CELLID,yy对应需要修改的BackgroundNoise值。多RRU级联共小区时RTWP会抬升,抬升的数值计算方式为10log(n),n为RRU个数。下图中BBU的CPRI1口上的Cell#1级联了2个RRU、CPRI3口上的Cell#2级联了3个RRU,则两小区对应的RTWP分别抬升了10log(2)=3dB、10log(3)=4.7 dB,则在RNC上需要把Cell#1小区的BackgroundNoise由61修改为91,Cell#2小区的BackgroundNoise由61修改为108。无线资源检查主要目的有两点:首先确认各项资源(OVSF、Power和IUB传输)配置是否能够满足测试要求;其次,实际商用网络还需要考虑测试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高优先级)用户抢占资源,这一点在商用网络验收测试过程中尤其要重视。1、 OVSF资源检查参考上一步骤中的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要求检查配置的OVSF资源是否足够。以类8终端为例,理论吞吐率需要的HS-PDSCH码数为10。需要指出,如果RNC配置了HSDPA动态码分配,最大码数目必须大于等于10(如果Node B也打开了动态码功能,则不需要此约束条件)。同时,Node B配置的License也必须要大于10,因为Node B 配置的码资源License是在整个基站共享的,因此其它小区也有可能使用这些码资源。在RNC维护台上直接使用LST CELLHSDPA命令检查配置的HS-PDSCH码道数目,如下所示。LST UCELLHSDPA: LSTTYPE=BYCELLID, CELLID=25174, LSTFORMAT=VERTICAL;HZRNC08HW+ HZRNC08-22 2010-10-27 14:11:15O&M #124676%/*1072356*/LST UCELLHSDPA: LSTTYPE=BYCELLID, CELLID=25174, LSTFORMAT=VERTICAL;%RETCODE = 0 执行成功.查询小区高速下行包接入参数- 小区标识 = 25174 小区名称 = WD杭州联通枢纽楼_4 分配码的方式 = 手动 HS-PDSCH码个数 = 1 HS-PDSCH最大码个数 = HS-PDSCH最小码个数 = HS-SCCH码个数 = 4HSPA总功率相对小区最大发射功率偏置 = 0 HS-PDSCH MPO 常数 = 2.5dB 基于H的码树重整开关 = 关 基于H的码树重整用户数门限 = 基于H的的码树重整惩罚定时器周期 = 5 MIMO用户MPO常量dB = 2.5dB 小区HSDPA状态 = 激活(结果个数 = 1)从上面可以看到RNC配置的HS-PDSCH码资源,分配方式为手动分配,小区分配的HS-PDSCH的码个数是。在NodeB上使用LST MACHSPARA命令检查配置的HS-PDSCH码道数目,如下所示。LST MACHSPARA:;WD杭州联通枢纽楼SF+ WD杭州联通枢纽楼SF 2010-10-27 14:48:24 O&M #167261%/*43269*/LST MACHSPARA:;%RETCODE = 0 执行成功。MAC-HS调度参数报告- 本地小区标识 = 0 资源分配策略 = 码优先 调度算法 = 增强PF 功率余量(%) = 5 CELL_DCH状态下的 HS-SCCH功率控制方法 = 基于CQI的自适应功控 HS-SCCH功率 = 28 Cell DCH状态下 HS-SCCH的误帧率目标值 = 10 单用户瞬时最大发射功率(%) = 100 资源限制开关 = 打开 动态码开关 = 打开 16QAM开关 = 打开 CQI滤波因子 = 0 EFACH HARQ最大重传次数 = 2CELL DCH状态下非会话业务HARQ 进程最大重传次数 = 4 CELL FACH HS-SCCH功率控制方法 = 固定比例分配 CQI 会话类业务调整算法选择开关 = NO_CQI_ADJ CQI 非会话类业务调整算法选择开关 = NO_CQI_ADJ 残留BLER目标值 = 7 本地小区标识 = 1 资源分配策略 = 码优先 调度算法 = 增强PF 功率余量(%) = 5 CELL_DCH状态下的 HS-SCCH功率控制方法 = 基于CQI的自适应功控 HS-SCCH功率 = 28 Cell DCH状态下 HS-SCCH的误帧率目标值 = 10 单用户瞬时最大发射功率(%) = 100 资源限制开关 = 打开 动态码开关 = 打开 16QAM开关 = 打开 CQI滤波因子 = 0 EFACH HARQ最大重传次数 = 2CELL DCH状态下非会话业务HARQ 进程最大重传次数 = 4 CELL FACH HS-SCCH功率控制方法 = 固定比例分配 CQI 会话类业务调整算法选择开关 = NO_CQI_ADJ CQI 非会话类业务调整算法选择开关 = NO_CQI_ADJ 残留BLER目标值 = 7(结果个数 = 2)- END从上面参数配置可以看到RNC侧和NodeB侧对于HS-PDSCH配置方法是不一样的,在RNC侧采用手动配置方式,配置HS-PDSCH的个数为1个。在NodeB侧采用自动配置HS-PDSCH个数,对应不同用户的开户速率和申请带宽做不同程度的调整。DSP LICENSE:;WD杭州联通枢纽楼SF+ WD杭州联通枢纽楼SF 2010-10-27 14:33:23 O&M #167235%/*32619*/DSP LICENSE:;%RETCODE = 0 执行成功。在Node B维护台或M2000查询的Node B License结果如下所示。基站License- 运营商索引 = 0xffff 运营商名称 = Shared 下行频点号 = 不限制频点 License状态 = 正式License 最大上行CE = 256 最大下行CE = 256 最大本地小区数 = 2 HSDPA功能 = 支持 最大HSDPA用户数 = 不限制 HSDPA无线资源控制Package1 = 支持 最大HS-PDSCH码字数 = 30 MBMS功能 = 不支持 HSUPA功能 = 支持 功率共享功能 = 不支持 HSUPA 传输间隔功能 = 支持 小区支持CCPIC功能 = 不支持 是否支持动态CE = 不支持 动态调压 = 不支持 支持DL 64QAM功能的本地小区数 = 0 支持MIMO功能的本地小区数 = 0 联通定制需求 = 买断 支持FDE功能的本地小区数 = 0 支持IC功能的本地小区数 = 0 支持UL 16QAM功能的本地小区数 = 0 支持UL L2增强功能的本地小区数 = 0支持64QAM+MIMO功能的本地小区数 = 0 支持DC功能的本地小区数 = 0 功率430(0.1dbm)的本地小区数 = 2 功率460(0.1dbm)的本地小区数 = 2 多模传输共享 = 不支持 以太网同步 = 不支持 IP Clock功能 = 支持 多模基站 = 支持 GSM/UMTS双模扇区 = 不限制 GU灵活频率间隔功能 = 支持 PSU智能关断开关能力 = 不支持基站紧急License- 紧急设置状态 = 未设置(结果个数 = 1)可以看到在NodeB侧查看license,可以查看该小区是否支持HSDPA和HSUPA功能。由于无法保证测试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DCH用户抢占码资源,需要在测试过程中同时跟踪并观察“小区用户数统计”与“小区码树使用情况监测”两项指标,上图为在LMT上可以在监测中监测小区用户数的情况,下例为WD杭州联通枢纽楼的小区用户数情况上图为WD杭州联通枢纽楼有8个HSDPA用户,8个HSUPA用户。上图为在LMT上监测小区码树使用情况监测上图为WD杭州联通枢纽楼码树使用情况(由于截图原因,只有部分码树分布情况)2 功率资源检查检查HSDPA可用功率配置,将HSDPA可用功率相对小区最大发射功率偏置设置成0,RNC LMT(ADD/MOD CELLHSDPA: HspaPower=0;)。PWRMGN设置为5(SET MACHSPARA: PWRMGN=5;),PWRMGN给R99用户快速功控用的,小区功率不能全部给H使用,需要预留一部分功率用户R99用户快速功控的功率需求,否则会影响R99性能。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在于在保证R99用户速率的同时尽量满足H业务用户的速率。测试过程中,检查小区下行载频发射功率是否已经受限,跟踪方法如下所示上图为在LMT上监测小区下行载波发射功率示意图。上图为小区下行载波发射功率示意图。当观察到的小区下行载波发射功率很多时候超过90%的时候,基本认为功率已经受限了。正常情况下,产品基线配置应该能够满足单用户HSPA数传(7.2Mbps)测试要求。因此,首先需要检查功率相关的参数是否按照基线进行配置(建议HSDPA总功率相对小区最大发射功率偏置为0,也就是HSDPA可以用到小区的最大发射功率。3 传输资源检查根据实际吞吐率需要确认物理带宽(E1数目)是否满足测试要求,同时检查参数配置是否符合该版本对应的传输配置规范。主要包括:1) 配置的物理带宽是否足够?(AAL2PATH或IPPATH)LST IMAGRP:;WD杭州联通枢纽楼SF+ WD杭州联通枢纽楼SF 2010-10-27 15:21:53 O&M #167298%/*1754*/LST IMAGRP:;%RETCODE = 0 执行成功。IMA组配置数据- 机柜编号 = 主柜 机框编号 = 0 槽位编号 = 4 子板类型 = E1扣板 IMA组号 = 0 IMA协议版本 = V1.1 发送时钟模式 = ITC 发送帧长 = D128 最小激活链路数 = 1差分时延容量(毫秒) = 25 加扰方式 = 使能 第16时隙支持 = 禁止 组中的IMA链路数 = 8 IMA链路子板类型 = E1扣板 IMA链路号 = 0 IMA链路子板类型 = E1扣板 IMA链路号 = 1 IMA链路子板类型 = E1扣板 IMA链路号 = 2 IMA链路子板类型 = E1扣板 IMA链路号 = 3 IMA链路子板类型 = E1扣板 IMA链路号 = 4 IMA链路子板类型 = E1扣板 IMA链路号 = 5 IMA链路子板类型 = E1扣板 IMA链路号 = 6 IMA链路子板类型 = E1扣板 IMA链路号 = 7(结果个数 = 1)- END可以看到WD杭州联通枢纽楼配置了8条E1链路。2) TRMMAP映射是否正确?LST TRMMAP:;HZRNC08HW+ HZRNC08-22 2010-10-27 15:27:52O&M #124777%/*1076545*/LST TRMMAP:;%RETCODE = 0 执行成功.查询传输资源映射- TRMMAP标识 = 0 用途描述 = IUB ATM 接口类型 = Iub接口 传输类型 = ATM传输类型 公共信道业务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公共信道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 IMS信令业务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IMS信令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 信令业务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信令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 AMR语音业务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AMR语音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 R99 CS会话业务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R99 CS会话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 R99 CS流业务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R99 CS流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 R99 PS会话业务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R99 PS会话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 R99 PS流业务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R99 PS流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R99 PS高优先级交互业务承载主用PATH = NRT_VBRR99 PS高优先级交互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R99 PS中优先级交互业务承载主用PATH = NRT_VBRR99 PS中优先级交互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R99 PS低优先级交互业务承载主用PATH = NRT_VBRR99 PS低优先级交互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 R99 PS背景业务承载主用PATH = NRT_VBR R99 PS背景业务承载备用PATH = NULL HSDPA信令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HSDPA信令承载备用PATH = NULL HSDPA IMS信令承载主用PATH = RT_VBR HSDPA IMS信令承载备用PATH = NULL HSDPA语音业务承载首选PATH = RT_VBR HSDPA语音业务承载备选PATH =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259-2025饲料中土霉素的测定
- 2025年机关安全检查测试题
- 2025年安全知识面试难点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工程师专业技术知识模拟题集
- 2025年汽车销售顾问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实操模拟题集
- 2025年美术馆学术研究人员资格认证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军事战略规划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AR工程师初级面试重点题集
- 课件中文字的极速处理
- 混凝土管理台账
- 乙炔MSDS技术说明书
- 科学防控近视
- GB/T 3622-2012钛及钛合金带、箔材
- GB/T 31989-2015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 GB/T 24338.6-2018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5部分:地面供电设备和系统的发射与抗扰度
- 幼儿园中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 燃料电池课件
- 学校学生评教表
- 《风力机理论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丽声北极星自然拼读绘本第六级 The Clever Beaver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