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 言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12.6万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占贫困村总数的84%,共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789亿元,村均投入财政扶贫资金约63万元。整村推进使贫困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村容村貌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提高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目前,保定市已编制完成了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涞源编制了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规划;按照“水电路讯房建设、山水林田村整治、科教文卫保配套”要求,为贫困村专门编制了单项扶贫规划。保定市对列入规划的434个贫困村,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发展基础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基本服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以财政资金为引导,整合行业部门资金,集中投入,重点帮扶,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增收项目,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落实好“十二五”省级扶持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要求,涞源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项扶贫工作会议,把西道沟村定为扶贫工作整村推进村。加快实现脱贫目标,推进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结合本村村情,石佛乡西道沟村制定涞源县北石佛乡西道沟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依据涞源县北石佛乡西道沟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西道沟村进行安排工作部署,实地勘察测算,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种殖、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编制涞源县北石佛乡西道沟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背景31.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1.2编制依据3第二章 相关规划内容2.1基本情况.52.2规划目标.6.2.3建设任务及实施计划.72.4百名致富能手培训计划.8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93.1资源概况93.2资源可利用量103.3降雨、径流103.4气象113.5工程地址11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计划134.1项目建设内容确定134.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4第五章 预期成效155.1变“输血” 为 “造血”,增加基层党组织凝聚力155.2调整产业结构,让农民增产增收有“甜头”155.3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新农村16第六章 投资测算176.1投资测算依据176.2总投资估算176.3资金来源与筹措17第七章 项目组织实施187.1建立村扶贫发展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187.2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187.3按照最贫困农户最优先的原则将项目落实到农户187.4加强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工作197.5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监测体系19第八章 项目效益分析20第九章 监管体制219.1资金保障219.2加强监管21第一章 项目背景1.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群众脱贫致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充分把握和利用好国家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结合村情,发挥优势,利用资源、挖掘潜力,全民动员、群众参与,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总体目标。(二)基本原则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为目标,确保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的水、电、路、气、房和社区环境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 在扶贫项目选择上,将根据贫困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依据财政扶贫资金、行业部门整合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投资来源,在项目实施村群众参与的基础上确定。主要包括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等项目。 1.2编制依据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十二五”规划保定市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涞源县“十二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总体规划(2011-2015年)涞源县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规划涞源县北石佛乡西道沟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涞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涞源县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2020年)涞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涞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省、市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第二章 相关规划内容为落实好“十二五”省级扶持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要求,加快实现脱贫目标,推进全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县扶贫办的指导下,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结合本村村情,制定涞源县北石佛乡西道沟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2.1基本情况北石佛乡西道沟村位于涞源县城西108国道北,距县城7公里处。全村平均海拔883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74,无霜期165天,年平均降雨量53663 mm。全村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00亩,山场面积3500亩。全村总户数211户,649口人,劳动力人口450 人,其中贫困户151户,461人。由于受立地条件制约,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收入水平低且无保障。种植业以玉米、谷子、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一年一茬靠天收,结构单一,产量低,效益低;养殖业以庭院式养猪、养鸡模式为主,基本没有形成规模。虽然近年来通过大力调整种养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农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由于基础条件差,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主导产业投入不足发展速度慢等因素的制约,全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农民收入偏低。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250元。2.2规划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吃粮靠村南,致富靠村北”的发展思路,以产业扶贫为手段,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户致富能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民收入达到全县中等以上水平。具体目标是: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做到:1、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村内行路、饮水、用电、就学、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满足农户生活的基本要求。2、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效提升,生态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成为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3、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每户贫困户都能掌握1-2项实用致富技能,贫困人口生活稳定有保障。4、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贫困户全都脱贫。2.3建设任务及实施计划(一)玉皇山生态农业示范园1、项目区概况:玉皇山位于我村村北,总面积3500亩,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为了把荒山秃岭变成村民的“钱袋子”,村党支部、村委会通过征求党员村民意见、请专家论证,确定了山区综合开发的路子。十几年来,全村党员群众,“冬战三九夏干三伏”,坡改梯500亩,修盘山公路6公里,挖水窖240眼,修蓄水池4个,建窑洞8个,建蔬菜大棚3亩,栽植油松、柏树、槐树等50000株,栽植杏扁,好吃杏40000株,速生核桃2000多株,杂果1000株,基本形成了“山顶苍松翠柏,山腰果树飘香,山底菜粮养殖同步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为了提升示范园品味,真正形成富民产业。2010年,我村确定了打造一个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的发展目标。园内以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为主,遵循“科技、生态、绿色、有机”的原则,综合经营,多层次发展,形成养、种、沼、游、乐、教的循环经济模式,与我县建设“山水宜居城市、生态旅游胜地”的总体规划相得益彰。 2、建设内容:(1)种植区:面积1000亩,包括优质核桃示范园800亩,无公害蔬菜150亩,无公害蔬菜大棚5000平米,新品种示范区4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根据整体规划,对山场进行集中整治,新修步游路,部分陡坡改梯,对易塌方部位进行护坡修理;在适当地方建设人工景观;防渗管网铺设;蔬菜大棚建设;照明和消防设施建设。(2)畜禽养殖区:面积100亩,建设1000平方米驴舍进行肉驴养殖,利用开阔的山场采取圈养与散养相结合的方法养殖本地柴鸡。设计养驴120头,柴鸡1.2万只。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驴舍1000平米;建设鸡舍2000平米;建设散养鸡场围墙800米;照明、绿化、给排水、消防设施;沼气池200立方米。(3)观光区100亩:主要建设停车场、娱乐设施、窑洞旅馆、绿色餐饮及办公设施。3、年度实施计划:(1)2011年完成项目规划审批。(2)2012年年开始种植区、养殖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3)2013年4月底,完成种植区、养殖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并引进种畜种禽种苗,开始种植养殖。(4)2014年4月底,完成观光设施旅游设施建设,项目投入运营。(5)2015年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投入运营。2.4百名致富能手培训计划通过专家授课、外出学习、领头雁帮带等方式,每年培养20名致富能手,五年培养100名“土专家”,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保障贫困户的生活稳定,推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3.1资源概况涞源县属于全山区县,主要地形为山地。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左右,个别地区超过2000米,群山中的众多小盆地成为较好的耕作区。全县目前耕地面积406423.9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1.15%,人均耕地为1.59亩。而县域内未利用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4.10%。大量土地处未利用状态,既不利于生态建设,又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部分土地被城镇建设及日益兴起的工商企业等占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涞源县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177.9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8.12%,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由于自然条件复杂,土地条件差,随着人口的增加,林牧矛盾等诸多因素,水土流失状况严峻,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为发展当地经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本规划设计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合的原则,以坡改梯田、修筑沟坝地、水平沟围山转和植树造林为主,并配以水柜蓄水等工程。为此,坚持不懈地搞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必要而艰巨的任务。全县共有耕地36.5万亩,占总面积的0.1%,水浇地1万多亩,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和高梁,人均耕1.4亩。农业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已被国土资源列为“全国土地开发整理示范县”和“坡改梯”试点县。山场广阔,面积305.4万亩,1982年省批准全县以林为主,现已栽植速生核桃1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速生核桃基地县”。 3.2资源可利用量涞源县基础设施现已得到明显的改善。完成了112线改造、108线拓宽、207线县城段改线,王安镇冷铺,上庄牙庭横山岭等35条1200公里乡村的公路建设,基本达到村村通公路。通讯发达,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和通讯光缆已与全国联网,可直通海外。建有11万伏电站两座,35千伏电站12座,装机1.2万千瓦火力发电厂一座,水电站31座,年发电量2亿度,转供电设备与其配套,打机井100多眼。本项目可利用现有公用设施。3.3降雨、径流受大气环流规律性和地域的影响,降雨量时空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时间上,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根据统计,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6%,7、8两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70mm。径流量同降雨一样,也具有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且二者基本同步。大气降水渗透入流域地下部分,最后仍能汇入河川形成基流,因此,河川径流包括两部分,一是当地降水扣除蒸发、下渗等后形成径流的水量,二是山区地下水转变为潜水汇入的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0mm。3.4气象项目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并受山地影响。降雨量集中在69月份,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2.5米/秒;平均气温7.4,最高气温38.3,日照时数为2696.1小时,日照率61%,无霜期140天,年积温3000。形成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秋凉爽,昼夜温差较大的山地气候特征。3.5工程地址(1)地理条件涞源县属全山区县,主要地形为山地。大部分地区海拔在千米上下,个别地区超2千米。群山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还蕴藏着种类繁多的矿产及旅游资源。(2)地形地貌及土壤涞源县地貌大多属变质岩区,区内沟壑起伏,以荒山和荒沟为主,土壤含沙量大,拒马河从涞源县通过,河道呈西、东走向,纵坡1%,河道两侧地势较平坦。根据涞源县土壤普查结果,涞源县土壤类型可分为5个土类,即亚高山草甸土类、棕壤土类、褐土类、草甸土类及栗钙土类。项目区土种为薄层壤质碳酸褐土,固土为黄土,地表有机质达1.03%,全氮为0.016%,碳碱度为5.6%,碱解氮55ppm,速效磷3.79pmm,速效钾92ppm。(3 )水文气象地下水涞源县地下水除赋存在松散岩层中外,主要存在于基岩裂隙中。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可分为孔隙水区、岩溶裂隙水区及风化壳裂隙水区。其中风化裂隙水区分布于该县东部及南部,占全县面积一半以上。地表水涞源县域内常年河流主要为拒马河及唐河,均属大清河水系,拒马河源于县境内中部,向东流入易县;唐河自山西省灵丘流入该县,经西南入唐县。两河境内总长79.65公里,形成两大流域,成为该县主要粮产区及工业区。但因河水落差较大、河床较陡、不宜用于灌溉,更兼沿河补水多系山水,含泥沙较多,每遇暴雨,易成水患。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实施计划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项扶贫工作会议后,把西道沟村定为扶贫工作整村推进村,北石佛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立即召集乡主管副职、包村干部和村干部进行安排部署,并实地勘察测算,构筑了初步的规划框架,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种养殖、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等方面着手建设,本着“核桃开路、旅游进步”的发展思路,使该村形成以核桃种植为主导产业,特色养殖为辅助产业,生态农业旅游委后续产业的三大产业,彻底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实现全村早日脱贫致富。4.1项目建设内容确定(一)、基础设施建设:改建两委办公室预计改造21间;整修残墙断壁9800平方米;护坡590平方米;新建村公路两旁美化墙4600米进行粉刷 ;新建村卫生室60平方米,3间;西道沟村1400平方米文化广场及500平方米老年健身广场正在建设中,2.4公里水泥路硬化。(二)、环境综合治理:修建绿化树950棵,清理杂草460平方米,清理垃圾1100立方米,购置小型垃圾收集车10辆、垃圾池8个。(三)、核桃产业基地及水利配套项目:聘请县水务局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内实地勘察设计出水利配套设施,已向县林业部门申请立项,备料准备开工建设,计划秋后栽植核桃4万棵,建成800亩核桃基地。4.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根据涞源县北石佛乡西道沟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指示精神及西道沟村发展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工作进度安排,年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号内容91011121可研编制项目报批2初步设计3施工图设计与施工准备4土建施工5设备、材料采购6设备、安装调试7施工验收试运行第五章 预期成效涞源县北石佛乡西道沟村以被确定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契机,通过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建立扶贫队伍等举措,力争3年时间实现村庄整体脱贫目标。5.1变“输血” 为 “造血”,增加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始终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严格按照农村基层党支部“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整顿、充实、培养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在该村建立了外出返乡的初中、高中、大学生人才库,重点选择高学历、有特长、懂经济、会经营的人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和党员纳新对象。 5.2调整产业结构,让农民增产增收有“甜头”立足长远,注重实效,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做好文章,把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同农产品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围绕以核桃为特色的优势种植产业,做好扶贫示范点工作,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将核桃种植产业做大做强,引导村里各类经济组织和实体,参与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动员项目村贫困户按照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模式集中连片发展整村推进产业项目,确保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项目实施后,西道沟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240元,贫困户全都脱贫5.3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和谐新农村把基础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以建设西道沟村14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为契机,深入开展改厨、改厕、改栏工作,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村户户配备垃圾桶,美化了村庄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在公路沿线和村民聚居区新建垃圾池10个,定期对垃圾进行清理,对村组公路实行全日保洁,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面貌。第六章 投资测算 6.1投资测算依据 在实施方案中,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规定进行编制、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GYD-306-1999,以及设备购置费(定型设备按厂家询价计划)、安装工程费(按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估列)、建筑工程费(根据建设构筑造构形式,采用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以每平方米(每立方米)造价估列)统一口径,进行示范区项目投资估算。 6.2总投资估算 根据投资估算依据,测算治理所需的资金总额,并根据建设规模和具体建设内容,给出资金需求计划。统一按工程设备费用、土建工程费用、设备安装费用、项目设计费用、调试与管理费用、环境监测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费用、宣传教育建设费用等计算总投资额。该项目总投资403万元。详见附表。6.3资金来源与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403万元,计划,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50万元,县财政自筹资金53万元。详见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第七章 项目组织实施 7.1建立村扶贫发展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 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核心,由各村小组代表组成扶贫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按照所要实施的项目在各村小组组建村民互助小组,建立起规划实施的组织体系。村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动员我村村民进行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将按照总体负责、监测统计、服务培训等功能进行分工。村民代表会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予以完善,充分发挥他们在村组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参与村规划的讨论、决策、监督规划的实施。7.2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按照县扶贫办批复的项目内容和规划要求,邀请县、乡有关技术人员帮助村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对各个项目的实施进行详细的研究,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使项目能在最节省资源、资金、劳力的条件下得以实施。7.3按照最贫困农户最优先的原则将项目落实到农户村扶贫规划领导小组将根据规划的要求以及规划期各类农户参与项目的意向和要求,本着最贫困农户最优先的原则,将项目落实到农户,项目落实后,要与户签署项目执行协议,并同时成立村民监督小组,用于保障项目资金分配的公平。监督小组有权向县扶贫办反映任何在项目资金分配中的不正之风,以确保扶贫开发的资源流向贫困群体。7.4加强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工作加强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工作,对村内贫困劳动力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帮助他们掌握实用科技种养殖知识和务工就业等1-2门专业技能,使他们拓宽增收渠道,最终实现脱贫致富。7.5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监测体系监督与评估是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是确保扶贫到户的关键,通过农户参与的监测与评估,才能确保扶贫发展不偏离为贫困人口服务的方向:1、成立村规划监督小组:由包村干部、村干部、各类农户代表组成。2、确定监测指标:充分利用农户自己可以记录掌握的指标参数。3、对重点项目选派村民代表参加跟踪管理。4、将监测情况定期向村两委及村扶贫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汇报,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以便于对项目实施情况及成果作出定性与定量分析。第八章 项目效益分析项目区干部群众扶贫开发积极性较高,采取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治理,靠山吃山是工程项目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唯一途径。只有坚持不懈地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才能优化生存基础,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山区群众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通过计算和效益分析是投资少,见效快,老、少、妇女均能干的群体性活动,附合工程项目区实际情况,为此,本工程项目是可行的。特申请上级部门给予以工代赈资金支持,尽快批准实施。各项工程措施实施完成后,项目建设区将形成一个集林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将起到扶贫开发的示范效应。经济效益: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国有研所属国合通测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版
- 2025年骨科骨折急救演练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无人配送行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汽车工业行业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
- 2025年信息安全行业网络攻防技术应用与安全威胁分析报告
- 2025年新零售行业社交电商新兴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交通物流行业智慧物流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创新技术与生物医药应用研究报告
- 诺贝尔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安徽蚌埠市五河县卫健系统招聘副院长、临床科室主任人才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打井设备成套转让协议书
- 组织结构的权力与权威
- 宠物急救标准化流程
- 2025届广东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教师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开发计划
- 低钾血症护理常规业务学习
- 送货服务方案
- 2025年中国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种植类专业综合知识试题
- JG/T 368-2012钢筋桁架楼承板
- 预包装中药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