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章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抢救技术,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周春美,第1节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病情观察的方法 病情观察的内容 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病情观察的方法,病情观察的内容,1.一般情况:表情与面容、体位与姿势、 皮肤与粘膜、呕吐物、排泄物等 2.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3.意识状态: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4.瞳 孔:形状、大小、边缘、对称性、 对光反射 5.心理状态 6.药物治疗后,浅昏迷和深昏迷的区别,4 瞳孔,正常瞳孔异常瞳孔散大缩小单侧缩小不等大,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临床护理维持肢体功能 补充营养和水分维持排泄功能保持引流通畅确保安全心理护理,第2节 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常用抢救技术 心肺复苏 氧气吸入疗法 吸痰法 洗胃法 人工呼吸器使用法,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1. 组成抢救小组 2. 制定抢救方案 3. 制定抢救护理计划 4. 做好抢救记录和查对 5. 参加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 6. 执行“五定”制度 7. 做好交接班工作,一切抢救药品及器械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设备,抢救室抢救床抢救车抢救器械通讯设备,抢救技术 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指对心搏和(或)呼吸骤停者在开放气道下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将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部,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心肺复苏的ABC三个步骤,A:开放气道 三种方法,仰头抬颈法,仰头抬颌法,托颌法,心肺复苏的ABC三个步骤,B: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频率:成人1416次/min 儿童1820次/min 婴幼儿3040次/min 有效指标:患者胸部起伏, 且呼气时听到或 感到有气体逸出,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ABC三个步骤,C: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 按压手法: 胸骨中、下1/3交界处,心肺复苏的ABC三个步骤,C: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频率:成人80100次/分 婴幼儿100120次/分 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比例为单人操作115或230 双人操作15,心肺复苏的ABC三个步骤,C: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的有效指标: 大动脉可触及搏动 收缩压大于60mmHg(8kPa) 皮肤、黏膜色泽转为红润,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患者呼吸、心跳恢复,在复苏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 能触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大于60mmHg面色、口唇、甲床、皮肤等处色泽转为红润散大的瞳孔缩小吹气时可听到肺泡呼吸音或有自主呼吸,呼吸改善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可出现反射或挣扎有尿心电图检查,波形有改变,抢救技术 二:氧气吸入疗法,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放一张图,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缺氧的程度与吸氧指征,供氧装置,中心供氧装置,高压氧舱,氧气筒、氧气表装置,氧气枕,氧气筒、氧气表装置,钢瓶,总开关,气门,氧气筒,氧气表,压力表,减压器,流量表,湿化瓶,安全阀,供氧的方法,1.鼻导管给氧 (1)单侧 插入深度: 鼻尖至耳垂的2/3 (2)双侧,供氧的方法,2.鼻塞给氧,供氧的方法,3.头罩给氧,供氧的方法,4.面罩给氧,供氧的方法,5.漏斗给氧,供氧的方法,6.氧气帐给氧,供氧注意事项,安全用氧,做好“四防” 带氧插管、带氧拔管氧疗的监护用物定期更换筒内氧气不可用尽悬挂标志氧疗的副作用,氧疗的不良反应,氧中毒:预防措施是避免长时间的高浓度氧气吸入。 肺不张:预防措施是控制吸氧浓度,鼓励患者多翻身、 经常更换体位,加强排痰。 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预防措施是加强吸入气体中的湿 化,定期做雾化吸入。 眼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尤其是早 产儿 。预防措施是维持吸氧浓度在40%以下, 控制Pa O2在13.3-16.0kPa。呼吸抑制:预防措施是低流量持续給氧,维持PaO2在 8kPa(60mmHg)。,抢救技术 三:吸痰法,吸痰法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适用于无力咳嗽、排痰的患者, 如危重、昏迷、年老体弱、 新生儿、麻醉后未清醒、 人工气道患者等 。,1. 电动吸痰机2. 中心吸引装置3. 注射器4. 口对口,吸痰的方法,吸痰的注意事项,吸痰原则:无菌、无创、快速、有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痰用物应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每次更换,气管切开者,每进入气管抽吸一次更换导管一根。鼻腔、口腔、气管切开处需同时吸痰者,吸痰的顺序为气管切开处口腔鼻腔。如痰液黏稠,吸出不畅时可拍胸、叩背或超声雾化吸入,也可缓缓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禁止增加吸引器负压。贮液瓶内的液体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瓶的2/3满。,抢救技术 四:洗胃法,作用原理:重力、虹吸、负压吸引。目的: 1.解毒: 中毒后6小时内 2.减轻胃黏膜水肿: 幽门梗阻患者 3.为某些手术或检查做准备,溶液,量:1000020000ml温度:2538,根据毒物性质选择洗胃溶液!,各种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和禁忌药物,中毒药物 灌洗药物 禁忌药物 酸性物 镁乳、蛋清水、牛奶 强碱药物碱性物 5醋酸、白醋、蛋清水、牛奶 强酸药物敌敌畏 24碳酸氢钠、1盐水 1:150001:20000高锰酸钾洗胃16051059 24碳酸氢钠洗胃 高锰酸钾4049(乐果)敌百虫 盐水或清水洗胃、高锰酸钾洗胃 碱性药物,敌敌畏,氧化成毒性更强的物质,各种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和禁忌药物,中毒药物 灌洗药物 禁忌药物 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 油性泻药 666 50硫酸镁导泻 巴比妥类 高锰酸钾洗胃, (安眠药) 硫酸钠导泻 灭鼠药 高锰酸钾洗胃, 鸡蛋、牛奶0.硫酸铜洗胃;0.硫酸 脂肪及其他铜溶液每次10ml,每510 min服一次 油类食物 氰化物 饮过氧化氢溶液后引吐, 高锰酸钾洗胃,对心血管和NS无抑制作用,洗胃的方法,口服催吐法:用于清醒合作患者 胃管洗胃法 (1)漏斗胃管洗胃法 (2)注洗器洗胃法 (3)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4)自动洗胃机洗胃法,2,1,3,插管方法,操作要点,漏斗高过头部 3050cm 每次倒入量300500ml 漏斗内尚剩少量溶液时将 漏斗降至低于胃部的位置 引流不畅可挤压橡胶球,漏斗胃管洗胃,注洗器洗胃法,用于幽门梗阻,胃、十二指肠手术前患者先吸后洗一次注入洗胃液约200mL反复冲洗,直至洗净为止,电动吸引器洗胃法,操作要点,负压调节在13.3kPa左右,连接装置,插管4555cm,吸出胃内容物,留标本,灌入洗胃液300500mL,吸出灌入液,反复灌洗至澄清无味,自控洗胃机洗胃法,能自动、迅速、彻底 地清除胃内毒物,1减少毒物吸收,洗胃注意事项,急性中毒的患者:口服催吐胃管洗胃洗胃应先吸后洗,2正确选择洗胃液,毒物性质不明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毒物性质明确 拮抗剂洗胃,注意事项,3腐蚀性药物禁止洗胃 药物解毒 物理拮抗剂 4禁忌症 消化道溃疡、食管阻塞、食管静脉曲张、胃癌,洗胃注意事项,防止 窒息 急性胃扩张,注意事项,5防止并发症,灌入量 500ml,为昏迷患者,防窒息。,洗胃注意事项,增加毒物吸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反射性心跳骤停,6 幽门梗阻 洗胃宜在饭后46h或空腹时进行。 记录胃内潴留量。,抢救技术 五:人工呼吸器使用法,人工呼吸器常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以及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目的(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2)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人工呼吸器使用法,用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法,用于各种原因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劳动者如何正确签订电子劳动合同
- 绝缘材料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模板简约清晰
- 委托资金保管合同范本
- 股权设计咨询合同范本
- 承包平台经营合同范本
- 核酸采样人员合同范本
- 解除卖买合同范本
- 客户销售产品合同范本
- 木材搬迁合同范本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特高压电网建设规划与设备需求分析报告
- 2026版赢在微点顶层设计大一轮物理-专题提升二十 测量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试题及答案3套
- 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 炼钢厂电工应知应会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GB/T 5069-2007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 GB/T 40565.2-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2部分:20 MPa~31.5 MPa平面型
- 旅游区奖惩制度管理办法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