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阳伞的僧侣从金边王宫前经过.doc_第1页
手持阳伞的僧侣从金边王宫前经过.doc_第2页
手持阳伞的僧侣从金边王宫前经过.doc_第3页
手持阳伞的僧侣从金边王宫前经过.doc_第4页
手持阳伞的僧侣从金边王宫前经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持阳伞的僧侣从金边王宫前经过。约公里,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征,被誉为东方四大奇迹之一。现存吴哥古迹主要包括吴哥王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在公元世纪至世纪时,吴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吴哥始建于公元年,完成于年,前后历时年。年暹罗军队入侵后,吴哥遭到了严重破坏,王朝被迫迁都金边。此后,吴哥被遗弃,逐渐淹没在丛林莽野之中,直到世纪年代一个叫亨利穆奥的法国博物学家发现了吴哥古迹。吴哥古迹现存多处,分布在面积平方公里的森林里。大吴哥和小吴哥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精美的佛塔以及众多的石刻浮雕,蔚为壮观。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块垒砌而成,有些石块重达吨以上。佛塔刻有各种形态的雕像,有的高达数米,生动逼真。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整个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柬埔寨民族舞蹈祝福舞 王宫广场前湄公河上举行龙舟大赛是送水节最热闹的活动。金边市的独立纪念碑 “银塔”是游客在金边最喜欢的旅游点。柬埔寨首都金边(Phnom Penh)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有人口约万(年)。“金边”原为柬埔寨高棉语的“百囊奔”。“百囊”之意为“山”,“奔”是人的姓氏,“百囊”和“奔”合在一起,就是“奔夫人山”。据史书记载,公元年,柬埔寨发生大水灾。在柬埔寨首都河岸的一座山岗上,住着一位姓奔的夫人。一天清晨,她到河边提水时,发现滚滚的河中漂来一棵大树,树洞里露出金光闪闪的佛像。她立即叫来几个妇女,把树从河中打捞上来,发现树洞里有尊铜像和尊石佛像。奔夫人是虔诚的佛教徒,认为这是天赐之物,于是她和其他妇女便把佛像洗刷干净,隆重地将这些佛像迎回家中供奉起来。后来,她和邻居们在她房前堆起一座小山,并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佛寺,将这尊佛像供奉在里面。后人为纪念这位奔夫人,就将这座山命名为“百囊奔”,即奔夫人之山的意思。当时华侨称“金奔”。在广东话里,“奔”和“边”发音十分接近,久而久之,金奔在华语中演变成“金边”,一直沿用至今。 1999年5月建成的金边枪支纪念碑。金边是一座古都。年,暹罗入侵高棉,由于不堪忍受侵犯,高棉国王蓬里阿亚特于年将首都从吴哥迁往金边。定都金边后,他修筑了王宫,建了座佛寺,加高了塔子山,填平了洼地,开挖了运河,使金边城初具规模。年,由于王室闹分裂,当时的国王又迁出金边。年,诺罗敦国王再次迁都金边。塔子山是金边的最高点,登上山巅可俯瞰首都风貌。塔子山上建有塔寺,入口处有两个七头蛇石雕,还有怪鸟、狮子、佛像等的雕像。 供游客骑乘的大象从金边王宫前走过。金边以王宫和波列莫罗科特佛塔为中心。东边的皇城包括王宫、皇家博物馆、皇家花园和国家博物馆等建筑。 王宫是一组金色屋顶、黄墙环绕的建筑,包括曾查雅殿、金殿、银殿、舞乐殿、宝物殿等大小宫殿多座,回廊上是仿吴哥寺的浮雕。曾查雅殿雕梁画栋,琉璃瓦顶,同左侧金光闪烁的波列莫罗科特佛塔交相呼应,景色壮观。金殿内有宝物殿,专门陈列珍宝。在王宫的所有建筑中,银宫最为华丽,地面用多块镂花银砖铺就。大殿内供奉着高约厘米,由整块翡翠雕成的佛像,晶莹剔透,是柬埔寨的瑰宝,所以又将银宫称为绿玉寺。银宫内还有用纯金铸成的大小两尊佛像。金边的西部为新区,有现代化的建筑、宽阔的林荫大道和众多的公园、草坪等,公园内花草繁茂,空气清新,是人们休憩的好去处。巴戎寺景点介绍巴戎寺位于吴哥王城的中央。巴戎寺的塔共计49座,中间一座最大,高约40多米,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全部簇拥在它的周围。 这49座佛塔顶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微微上翘的嘴角有几分宽容,又似乎有几分嘲讽,仿佛心中藏着什么世人永远无法了解的秘密,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吴哥的微笑”。穿行在众多佛塔间,无论身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发现有带笑的眼睛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巴戎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庙宇的建筑结构相当复杂,经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现在的建筑事实上是由两座不同时代和造型的寺庙叠加而成的,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吴哥窟景点介绍吴哥寺也称吴哥窟,又叫小吴哥,是吴哥古迹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因此“吴哥窟”也被作为整个古迹群的总称。吴哥寺位于暹粒以北约6公里处,长1.5公里,宽1.3公里,因占地面积比吴哥通王城城小得多,俗称小吴哥。这是吴哥时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它创立于12世纪中期,为供奉印度教毗湿奴神所建,13世纪后期,变成佛教寺庙。 吴哥寺由东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两翼),西参道、正门、三重回廊及以主殿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所构成。笔直耸立的尖塔顶部殿堂据说代表“天堂”,台阶陡而滑,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让信徒在攀爬过程中体会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以前的台阶是没有扶手的,1973年一名法国女游客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在台阶一侧修了扶手,以避免悲剧重演。 吴哥寺装饰浮雕丰富多采,刻于回廊的墙壁及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的,令人目不暇接。最常见到的是整墙的仙女浮雕,面带微笑,头戴花饰,端庄秀丽。浮雕题材主要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东墙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叙述毗湿奴的故事,北墙是毗湿奴同天魔作战的故事,西墙是“神猴助战”,南墙则是高棉人与入侵者的战斗情景。 吴哥窟在建筑结构和雕塑艺术上的完美使它成为了吴哥古迹乃至整个国家的象征,并且出现在柬埔寨王国的国旗上。柬埔寨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吴哥寺时熟练地运用建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采用透视和对称的法则,使人们一眼就看到该建筑物的全貌。此外,吴哥寺全部用每块重达8吨的石块砌起,没有使用灰浆或者其他黏合剂,工匠们仅仅靠石块的重量和形状的吻合就将它们叠合起来。通王城景点介绍通王城又称大吴哥,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修。先今一直是12世纪摸、13实际初由柬王摄耶拔摩七世所建。 通王城呈正方形,是一处被长达12公里的城池所包围的城市。全城5道城门,4道通向城中心的巴戎寺,还有一道通向皇宫的“胜利门”,城门上面是面向四方的四面佛像。5座城门外各有一座横跨护城河的大桥,桥的两旁置有石像,每边27尊。石神高2米半,成跪坐状。城南门(south gate)外的护城河上架有石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他们手上拉着眼镜蛇化身的巨蛇王。据说宽约百米的护城河,在古时养有很多鳄鱼,是用来抵御敌人进攻的。 在吴哥城中央,依照佛教须弥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壮观的巴戎寺(bayon),在整个通王城的范围内,还有巴方寺(baphoun)、绯明纳卡寺(phimeanakas)、癞王坛(leperking)、战象台阶(terrace of elephants)等著名建筑。塔布茏寺景点介绍建于1186年,由高棉国王阇耶跋摩7世为了祭祀他的母亲而修造,也叫“母庙”。由于舍弃了神山式的结构,这里就成了热带雨林的天下:如蟒蛇般的树根,爬满塔布茏寺里里外外,深入建筑中。寺内倒塌了的石塔和围墙这一堆那一堆,挺身而立的大树东一棵西一棵,使原来规矩的寺院成了迷宫。这奇特的景观形成于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这里也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外景地。崩密列景点介绍建于12世纪的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man )朝代,它是吴哥遗迹群中最值得去同时也是最难前往的遗迹。 崩密列的护城河长1.2公里,宽0.9公里,它和吴哥寺几乎一样大的规模,但依然被丛林严密包裹着。由于比较荒僻,所以很多浮雕和塑像已被掠夺,但寺庙的神秘气氛仍旧在森林深处弥漫。 巴肯山景点介绍是离吴哥窟不远的一座小山丘,高约10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可以骑大象上山。由于这儿是看日出日落的宝地之一,每天临近傍晚都会挤满了游客和小贩,热闹得象个公园。 山顶上的巴肯庙虽然早已破败,但是它是高棉王朝移都吴哥建造的第一个寺庙,被称为“第一次吴哥”。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west baray),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从这里向北可以望见泰柬边界。 一般游客到达暹粒的第一天,都会选择在下午4点左右前往吴哥窟,买票后就可以免费上巴肯山看日落(不包括在门票时效之内)。罗洛士群景点介绍 建于9世纪末,罗洛士建筑群被人们称之为高棉艺术的开端,吴哥王朝的创立者阇耶跋摩二世曾建立了数个首都,罗洛士是他建立的第二个首都,现存巴公寺、神牛寺、罗莱寺。 巴公寺(bakong):罗洛士群里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寺庙,它曾经是城市中心的大型庙宇。神牛寺(preah ko):罗洛士群的第二大重要建筑,该寺底座为高高的台基,上面有6座塔,每个塔上面都有梵文的篆刻。女王宫的建筑风格就是在神牛寺风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罗莱寺(lolei):建造在高棉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池(现在是稻田)的中央一个小岛上。是耶输跋摩一世迁都吴哥前的最后一个主要寺庙。 周萨神庙景点介绍周萨神庙建于12世纪上半叶,在吴哥古迹中虽然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寺庙,但维修项目很多,更值得中国游客特别关注。 2000年3月,中国政府开始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吴哥修复工程,无偿援助柬埔寨一千万,负责周萨神庙的维修。 这是中国首次参与国际文物古迹和修复合作工程,现在工程仍未结束,仍然有工作人员驻守。现存9座单体建筑中除西塔门保存较好之外,其余8座建筑毁坏情况极为严重。女王宫景点介绍女王宫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的建筑以小巧玲珑、精致剔透、富丽堂皇而著名于世,有“吴哥古迹明珠”和“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 女王宫采用方形或长方形的层层城廓式规划,它坐西向东,由三层红砂岩围墙围护,围墙外还有一条壕沟。第一道围墙长110米、宽95米,通过第三道墙正东面的三个拱门,便可看见里面神塔梵宫。门体突于墙外,门上的浮雕十分精美。国家博物馆景点介绍建于1913年,目前馆内收藏有410世纪、吴哥王朝等时期的手工艺品及雕刻艺术品,数幅法国摄影师拍摄的吴哥照片,以及很多吴哥窟雕塑的真品。在前往吴哥窟之前先来做做功课会很有帮助。 博物馆是开放式设计,十分美观,异国风味十足。中央建有一座小亭,供奉了一尊神像,周围有四个人造荷花池,以草圃及长凳相间,有如一道道隔音墙,阻隔了馆外闹市的喧嚣,任凭游人静静游赏。万谷湖景点介绍万谷湖之于金边,就如西湖之于杭州。它与喧嚣的城市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既没有沾染城市的浮躁,又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不管对当地人来说还是对旅行者来说,到湖边坐坐,看看日出日落,都是放松身心的一剂良药。独立纪念碑景点介绍位于金边市区的东部的独立纪念碑(independence monument),是为纪念1953年11月9日柬摆脱法国殖民统治,获得完全独立而建。 1958年3月落成,高37米,共7层,上有蛇神(柬文化象征)100条。 每年独立节时,柬国王或国王代表都在此举行隆重的庆典。来访的外国元首也多到这里献花圈。王宫景点介绍是诺罗敦国王于18661870年建造的,坐落在洞里萨河边,也称四臂湾大王宫,有宽敞平整干净的马路和大块的草坪广场,包含国王的住所在内共有20余座建筑。王宫为长方形,长435米,宽402米,外有城墙。王宫的建筑具有高棉传统建筑风格和宗教色彩,宫殿均有尖塔,代表繁荣;殿身涂以黄、白两色,黄色代表佛教,白色代表婆罗门教。王宫最初为木结构,后改建为水泥结构,但保持了原来的风貌。王宫内还有银殿(silver pagoda)和拿破仑三世博物馆。 银殿因地面铺有5000块银砖而得名,是由诺勒丹国王于1829年用意大利大理石所兴建,寺内收藏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一尊西索瓦国王的金制塑像(重90公斤,上嵌9584粒钻石,最重的一颗达25克拉),一尊17世纪的大型翡翠玉佛像,一幅40多厘米高的镶金壁画等等。回廊的墙壁上绘有历代王朝功绩和宗教故事的壁画,也是重要文物,并陈列着外国国家元首送的礼品。 参观王宫有时间限制,而且着装必须整洁。黄昏王宫广场上人很多,既有纳凉的本地人和僧侣,也有天南海北的游客。杀人场景点介绍位于金边南郊,距离市区15公里,曾经是红色高棉的集中营。 1975年,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攻克金边夺得政权,此后三年间,柬埔寨失去了她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多是知识分子。死在这里的多是来自s-21监狱的犯人,包括男女老少和婴儿,到目前为止在杀人场挖出的尸体就有9000多具,所以此处又称万人塿。 1988年,高棉政府在此建了一座佛塔,用来安放从坟塿里挖掘出来的头骨,借以追思纪念无辜的亡魂。塔山景点介绍位于金边市区的东北部的塔山(也称塔仔山)是金边的发祥地。相传古代一名叫“奔”的女子因发大水顺湄公河漂流至此,拾到一尊佛像,供奉在小山上,后在此修庙,并逐渐发展成繁华的城镇,被命名为“百囊奔”,意为“奔夫人之山”,当地华侨译为“金边”。塔山高约百米,塔顶供有奔夫人之像,是金边的象征之一。监狱博物馆景点介绍位于市南,这里原本是一座高中学校,波布时期被用作关押犯人的集中营,也叫s-21监狱。 这里曾经囚禁了17000多名知识分子、平民及妇孺,每天被折磨死的人不计其数,直到1979年檓山林政权攻入金边,这座集中营只剩下14具尸体和名幸存者。 馆内展出的刑具和介绍令人毛骨悚然。 金银阁寺景点介绍金银阁寺建于1892年至1920年间, 于1962年依据柬埔寨传统建筑重修,地板由5329块各重1.125公斤的银砖铺成,共5吨重,故称为银阁寺,加上寺内数百件国宝级金银宝物,所以又称为金银阁寺。因寺内供奉玉佛又称玉佛寺。 寺中央有一座18k金打造的佛像,重90kg,佛身上镶有9584颗钻石,最大的一颗镶在佛身胸前,重25克拉。这尊佛像是为了纪念西索瓦国王打造的。 四臂河景点介绍青康藏高原融化的雪水流到了云南叫做澜沧江,出了云南叫做眉公河,进入泰国叫做眉南河,进入柬埔寨首都金边与洞里萨河交会后叫做百色河,又叫四臂河。皇宫景点介绍皇宫(Royal Palace)建于18661870年,由柬埔寨的顶尖建筑师所设计。是柬埔寨现任国王西哈努克的皇宫。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外有黄墙围绕,内有金殿、银宫、查雅殿等20多座大小宫殿。王宫周围回廊的壁画,是40位艺术家精心绘制的印度神话故事。先皇宫前半部分对公众开放,后花园不开放。吴哥古迹 百科名片吴哥古迹吴哥古迹,又名吴哥考古园,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吴哥(Angkor)是高棉语“城市”的意思。古迹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国从9世纪到15世纪历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吴哥城、巴戎寺、女王宫等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将吴哥古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录隐藏简介 历史 1. 高棉王国首都吴哥的建立 2. 苏耶跋摩二世建造吴哥窟 3. 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吴哥城 4. 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 5. 吴哥的战乱与遗弃 6. 与暹罗间的战争 7. 国教转变 8. 公共工程疏失 9. 近代重新发现与整修古迹列表 字词说明 游戏吴哥古迹 1. 游戏简介 2. 游戏剧情简介 历史 1. 高棉王国首都吴哥的建立 2. 苏耶跋摩二世建造吴哥窟 3. 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吴哥城 4. 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 5. 吴哥的战乱与遗弃 6. 与暹罗间的战争 7. 国教转变 8. 公共工程疏失 9. 近代重新发现与整修古迹列表 字词说明 游戏吴哥古迹 1. 游戏简介 2. 游戏剧情 编辑本段简介2007年国际研究团队发现在吴哥王朝顶盛时期,吴哥地区面积近3,000平方公里,是工业革命前全球最大的城市。当时吴哥拥有50至100万人口,为供应足够粮食以及调节旱季与雨季,吴哥地区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统,以完善的水渠与众多的储水用人工湖来发展农业。 编辑本段历史吴哥王朝于9世纪到15世纪数百年间,在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之下建造了吴哥城、吴哥窟与周围寺庙群。 高棉王国首都吴哥的建立罗洛士(Roluos) 西元9世纪初,高棉国王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一统柬埔寨地区,宣布自爪哇独立,将首都建立于洞里萨湖北边的诃里诃罗洛耶(Hariharalaya),亦即在现今的罗洛士遗迹群(Roluos)地区。闍耶跋摩二世自封为“宇宙之王”,笃信婆罗门教,崇拜湿婆神,为吴哥王朝奠定宗教意识基础。而闍耶跋摩二世政教合一的“神王思想”,在吴哥王朝传续百年。 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即位后,于诃里诃罗洛耶建造当地第一座寺庙神牛寺(Preah Ko),880年完成,是早期小型宗庙建筑,以寺前卧有神牛为名。因陀罗跋摩一世另建有国寺巴孔寺(Bakong)供奉湿婆神,是高棉第一座庙山型寺庙。 吴哥(Angkor) 西元9世纪末,耶输跋摩一世 (Yasovarman I) 开始全力建设首都耶输陀罗补罗(Yasodharapura),亦即现今的吴哥地区。他下令建造东大人工湖(East Baray),并于巴肯山上建造国寺巴肯寺(Bakheng),像征印度神话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四周建有沟渠,像征须弥山周围的咸海。此外,耶输跋摩一世也建造许多印度教寺庙与修院。 967年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的朝臣Yajnyavahara于吴哥东北方兴建女王宫(Banteay Srei),主要供奉婆罗门教湿婆神。以稀有的红色砂岩雕刻精致浮雕,被认为是吴哥雕刻艺术最高水准作品。 百年间,大小神庙竞相建筑。11世纪中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Udayadityavarman II) 建造献给湿婆神的国寺巴普昂寺(Baphuon),也是一座大型须弥山寺。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并在西侧挖掘西大人工湖(West Baray),以替代逐渐干涸的东大人工湖。 苏耶跋摩二世建造吴哥窟吴哥地区最主要的寺庙建筑吴哥窟(Angkor Wat),由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于1113年至1150年间建造。打破传统设计,吴哥窟是一座献给毗湿奴神的须弥山寺,也是当时的国寺。以五塔和三层回廊构成,外有灌水的壕沟做为咸海,墙面浮雕神话故事与苏耶跋摩二世个人的皇室生活。建筑占地广阔,宏伟壮丽,墙面雕刻生动自然,为高棉古典艺术代表作,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建筑。 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吴哥城苏耶跋摩二世去逝后,吴哥王国陷入内乱,接着外敌占城入侵,搜括破坏首都耶输陀罗补罗。当时还是王子的闍耶跋摩七世驱逐占城人,1181年登基为王,在位三十余年间帝国达至顶盛。他在成为废墟的首都大兴土木,重建吴哥城(Angkor Thom)。鉴于先前被占城入侵的惨痛经验,闍耶跋摩七世将吴哥城城墙筑得特别高又厚实1,城外建有护城河。城中心的巴戎寺(Bayon), 最著名的就是以闍耶跋摩七世面容为蓝本来雕刻的54尊四面佛像,也是“微笑高棉”的由来,寺庙墙上浮雕不只展现闍耶跋摩七世与占城战斗的壮阔场面,也有描 绘市井小民的生活场景。而因为闍耶跋摩七世笃信佛教,吴哥地区信仰开始由印度教转变为佛教,在巴戎寺中也可以看到印度教与佛教并存的特殊风格。除此之外, 闍耶跋摩七世还建造了大批寺庙如塔普伦寺(Ta Prohm)、达松将军庙(Ta Som)等,也兴建了不少医院、旅舍。 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中国元代人周达观于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前往真腊(即吴哥),返国后以游记形式创作了真腊风土记2。周达观逗留于吴哥时为因陀罗跋摩三世 (Indravarman III) 在位的期间,文中记录了当时吴哥的城池及生活,如城郭、宗教、司法、官僚、农业、奴隶、动植物、沐浴、衣着、器具、商业、贸易、 柴米油盐等等。尽管吴哥王朝国力已逐渐走下坡,但周达观仍记录了一段描述国王豪华的派头:“凡出时诸军马拥其前,旗帜鼓乐踵其后。宫女三五百,花布花髻, 手执巨烛,自成一队,虽白日亦照烛。又有宫女,皆执内中金银器皿及文饰之具,制度迥别,不知其何所用。又有宫女,执摽枪摽牌为内兵,又成一队。又有羊车、 马车,皆以金为饰。其诸臣僚国戚,皆骑象在前。逺望红凉伞,不计其数。又其次则国主之妻及妾媵,或轿或车,或马或象,其销金凉伞何止百余。其后则是国主, 立于象上,手持寳劒。象之牙亦以金套之。打销金白凉伞,凡二十余柄,其伞柄皆金为之。其四围拥簇之象甚多,又有军马护之。若游近处,止用金轿子,皆以宫女 抬之。大凡出入,必迎小金塔,金佛在其前,观者皆当跪地顶礼,名为三罢。”3 吴哥的战乱与遗弃13世纪中开始,吴哥王朝国力渐渐衰退,1431年暹罗占领吴哥地区,更摧毁许多建筑和灌溉设施。王室被迫搬离吴哥,整个地区除了做为佛教圣地之用的吴哥窟外,几乎完全荒废。考古学者对于吴哥地区的荒废提出几个理由: 与暹罗间的战争大部分学者认为导致吴哥的荒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与暹罗间连年争战。13世纪暹罗逐步侵犯吴哥地区,至1431年暹罗占领吴哥后,大肆毁坏城市建设。灌溉系统遭破坏后,赖以为生的田地无法耕种,吴哥王室遂迁都金边。吴哥民众部分迁移至暹罗首都,部分随王室搬到金边,弃守后的吴哥渐渐凋零。 国教转变部分学者认为,吴哥人的信仰自印度教转变为小乘佛教后,佛教教义否定对王族个人崇拜,使得原本基层民众对“神王”的尊崇遭到破坏,王权对人民的束缚逐渐松散。 公共工程疏失连年与暹罗的战争使得王室对公共工程建设越来越疏于照管,吴哥地区稻田的灌溉系统一旦没有好好维护,生产食粮便不足以应付庞大的人口,经济规模也随之减小,导致人口外移。澳洲学者组成的大吴哥研究计划(Greater Angkor Project)于2007年指出,灌溉系统成就了当时的吴哥城,但也可能因为庞大的系统中部分灌溉渠道错置,导至过度开发水资源,造成水源枯竭。 近代重新发现与整修1586年方济各会修士安东尼奥达马格达连那、1857年驻马德望的法国传教士夏尔艾米尔布意孚神父,均有报告吴哥状况,但未引人注意。4 1860年1月,法国学者亨利穆奥在森林中发现吴哥遗迹,并出版此趟旅行记录,世人开始对吴哥产生兴趣。1863年法国殖民地政权建立,学者慕名而来挖掘丛林中的吴哥遗址。1866年,法国殖民政府开始进行系统研究,19年后编定一份吴哥王室年表。5二次世界大战后柬埔寨王国独立,虽然持续对吴哥进行维护,但在20世纪后半,柬埔寨出现政治和军事动乱,越战、赤柬、内乱等等,使得吴哥庙宇群也遭到破坏和窃盗。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修缮团队进驻吴哥遗址群,至今仍持续修护中。 编辑本段古迹列表吴哥城(Angkor Thom) 吴哥窟(Angkor Wat) Baksei Chamkrong 巴孔寺(Bakong) 班蒂喀黛(Banteay Kdei) 班蒂色玛寺(Banteay Samr) 女王宫(Banteay Srei) 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