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新课程培训教学设想 专题一 课程标准指出 历史 必修三 这个模块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实际上就讲古今中外文化史 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思想 科技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 其专题的排列采用了先中国后外国 先古代后现代 先思想理论后科技和文学艺术的方式 基本脉络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 儒学简史 专题地位 本专题列为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的第一目 可见新课标和新编历史教科书对本题的特别重视 一方面固然因为其时序性 更重要因其历史和现实意义 这是由于它不仅构成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特色 而且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后续文化史的教学起着铺垫的作用 学法指导 1 切入点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产物 理论来源于实践 服务于实践 2 演变规律 思想文化具有传承性 创新性 求同存异互相批判 互相取代 互相融合 互相渗透 3 把握原则 先局部 后整体1 局部 代表人物的核心主张 特点2 整体 知识结构法 时间线索法 比较法 图表法等知识系统化 整体化 4 如何对待 珍视传统 古为今用辩证取舍 发展创新 专题主线 儒家思想如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的大致经过及其发展变化 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特色 专题难点 专讲中国古代思想史 涉及人物和概念较多 内容也比较艰深 如何将本专题的内容尽量讲生动 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引起学生兴趣是最大难点 专题内容分析 1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重大意义 了解孔子 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理学儒学的发展 4 列举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课标要求 总体概括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的演变 背景 诸子 百家 春秋战国形成 汉代成为正统 宋明发展为理学 明清新发展 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和墨子的思想主张 儒家 道家 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 孔子 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 罢黜百家 的建议 两宋时期程颢 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 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李贽的反正统思想 顾炎武 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各课教学设计 概念呈现 百家 泛指数量多 争鸣 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 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 主要表现为争鸣 后期表现为合流 争鸣是在争鸣中吸收 吸收是为了更好地争鸣 争鸣只是探讨问题 合流才是向解决问题迈进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知识 梳理 生平思想文化教育成就 天人关系礼的思想 哲学政治思想 思想学说 思想学说 思想特点 仁政思想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 为政 对孔子这段名言 你有什么感想 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 执著探索 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 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 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个人简介 孔子生平 材料1 材料2 子曰 仁者爱人 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论语 雍也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论语 颜渊 材料3 1 子曰 有教无类 论语 卫灵公 2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 为政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论语 学而 子曰 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论语 颜渊 知识点拔 知识点拔 讲一讲 你能给大家讲一讲 苛政猛于虎 的故事吗 这个故事反映了能够反映儒家的什么思想 如何理解荀子所提出的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和 制天命而用之 等观点 荀子 天论 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 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形成 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 经孟子 荀子的总结 改造与发展 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 特点 儒家思想较为完整 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没有严密的理论 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 柔能胜刚 小国寡民的社会 知识点拔 知识点拔 法家韩非子 理论来源 观点主张 集权观 加强君主集权 改革观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 认识论 遵循客观规律行事 参验法 法 术 势三派 道家思想 法治观 厉行赏罚 奖励耕战 发展趋势 作用 两汉以后 独立体系逐渐消失 被儒家吸收 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 知识 梳理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 治当世之民 皆守株之类也 守株待兔 请思考 韩非子 守株待免 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的政治观点 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 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知识点拔 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 实现统一大业 统一后 秦始皇继续厉行法治 结果呢 法家理论可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 天下大乱 15年便灭亡 历史启示 墨家 墨翟 兼相爱 交相利 主张 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 特点 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 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讲求实际功利 实用 的精神 宗旨 核心思想 知识 梳理 经济 政治 阶级 文化 生产力大发展 井田制崩溃 分封制 宗法制崩溃 周王室衰微 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士 阶层活跃 私学兴起 师生互动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期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荀子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孔子 老子 墨子的思想主张 孟子 韩非子的思想主攻 认识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 在经济 政治 法律 哲学 军事 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在很大程度上 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全析提示 归纳历史事物的作用与影响 应从分析其内容入手 先具体分析各项内容的作用 然后从总体上概括其深远影响 知识升华 百家争鸣 的意义 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 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 批判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深化 拓展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 仁政 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 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 非攻 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认识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儒家 这是品德问题 主张思想教育法家 这是违纪行为 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 这是无意识的 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 请问 如果你是信奉儒 法 道的老师 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说话的现象 典例 展示 汉武帝 董仲舒 各课教学设计 儒学的兴起 孔子孟子荀子 创始人发展改造 系统完整蔚然大宗 人数之多 沉重打击 春秋战国 秦 焚书坑儒 汉 成为正统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知识 梳理 背景 大一统得到巩固 专制主义政体定型 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表现 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 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命各郡县设学校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影响 1 消极 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 积极 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国家大一统 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1 尊儒 2 倡儒 罢黜百家 知识 梳理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 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 与天异者大乱 故为人主之道 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材料三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1 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 2 指出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作用 3 汉武帝为什么接受董仲舒的主张 董仲舒像 知识点拔 思想主张 1 儒学独尊 2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3 发挥儒家仁政思想 4 三纲五常 作用 思想统一 国家安宁 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服从统治 爱护百姓 减轻负担 缓和矛盾 改善生活 为人处事标准 天 君 忠君 君权中央集权统一 结论 与时俱进 适应当时社会政治 经济的需要 既是国家的需要 也是统治者的需要 更是时代的需要 知识点拔 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有人认为 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是汉武帝希望有所作为的结果 若没有汉武帝 就不会有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你认为正确吗 提示不完全正确 从当时形势 汉武帝 董仲舒方面考虑分析 深化 探究 1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3 贤良之士 儒生大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 担任职务4 儒学经典成为科举考试 隋唐 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强化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儒学的兴起 知识点拔 典例 展示 阅读以上图片回答问题 1 上述三人分别对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作了怎样的贡献 2 司马迁认为孟子的思想是 迁远而阔于事情 怎样理解 3 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就是 显学 但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各课教学设计 王守仁 宋明理学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理学的发展 创立 北宋五子成熟 南宋朱熹发展 陆王心学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背景 知识 梳理 一 理学的创立 北宋五子 1 思想来源 2 基本含义 3 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二程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 天理 天理的核心就是 仁 理的本质 世界的本原 天下万物都要遵循 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知识点拔 儒学 佛教思想 道教思想 把儒家的忠 孝 节 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理学 新儒学 二 理学的成熟 1 代表人物 2 理论来源 3 主张和成就 1 理气关系论 2 理学的修养论 强调 仁 核心是正君心 3 社会政治理论 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 4 为 四书 注解 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 4 影响 1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 仅次于孔孟 2 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 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点拔 朱熹 集大成者 二程 张载 材料一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 仁 义 礼 智岂不是天理 材料二 人之异于禽兽 是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材料三 未有这事 先这有理 如未有君臣 已有君臣之理 未有父子 已先有父子之理 不成元无此理 真待有君臣之父子 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朱熹结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朱熹思想主张的理解 知识点拔 提示 属于开放型的问题 无论持何种观点 只要论证充分即可 三 理学的发展 心学 2 心学的基本特征 1 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 2 主张扫除细枝末节 直奔主题 1 陆九渊 发明本心 1 简介 南宋人 是心学的开创者 2 思想 核心命题是 心即理也 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物欲 和 意见 是人心之弊 所以要将其剥落 扫除 3 影响 陆九渊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理 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 提出 心即是理也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故把其思想称为 心学 知识点拔 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 在于 致良知 人固有的善性 3 王守仁 阳明心学 进一步发展 1 简介 阳明先生 明代人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2 思想 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 理学的重心转向了在儒家信仰支配下的生命实践 3 意义 知识点拔 材料一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 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 你说天下无心外无物 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 同我心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 你不来看此花时 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 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 由此他认识到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1 材料一中王阳明对 花 与 人心 关系的解释 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 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 2 材料二中 破山中贼易 破心中贼难 的意思是什么 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知识点拔 共同点 1 内容相同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 都继承了孔孟 仁 礼 的思想 都认为世界本原是 理 2 影响相同 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 压制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 1 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 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 心 认为本心是 理 2 把握 理 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 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 理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 知识点拔 观点 争鸣 观点1以往对宋明理学 常常批判多于肯定 对朱熹 王阳明全盘否定说 宋明理学是封建后期的统治思想 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 从政治作用说 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 观点2目前一些学者们 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理学 侯外庐 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 宋明理学史 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 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 它提出的范畴 命题 所讨论的问题 是新的 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是前所未有的 提示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 它既有可取的地方 也有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地方 宋明理学谈 前沿 视点 为纪念朱熹诞辰875周年 2005年9月19至21日中国 武夷山 朱子文化节在武夷山举办 期间活动包括 宋明理学研究中心挂牌仪式 朱熹纪念馆迁址开馆典礼 朱子学与和谐社会 高峰论坛 海内外朱子后裔祭祀活动等等 对于现在朱熹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 史料选萃 汉代以后 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学在冲击与吸纳的过程中不断更新 至北宋时形成理学 成为宋明时期的官方哲学 西方学者一般将宋明理学称为 新儒学 neo confucian ism 宋明理学之为新儒学 其所以为新是指 在外来佛教文化与本土道教文化的不断冲击下 建构在具有理性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思维之上 通过诠释心性与本体 伦理与天道的联系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使儒家道德学说获得了形上性和整体性的论述 传统儒学内部的逻辑结构 价值转向 道德结构都获得了新的认识 作为一种哲学化的儒学 理学具有双重性 它的出现更加强化了封建主义的精神压迫 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的统治 桎梏人们的创造思维 同时宋明理学又是儒学思想中的精华的发扬光大 理学家们的辩证思维言论 体现出丰富的价值 新儒学 各课教学设计 四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主张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反对专制 强调经世致用 批判传统儒学 影响 知识 梳理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李贽 1527 1602 福建泉州人温陵居士代表作 焚书 藏书 1 简要概括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 2 李贽的反正统意识思想 出生地 泉州 家庭 世代经商 经历 经商 入狱 性格 独具个性 离经叛道 理 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提出童心学说 诗文 主张 真心 反对摹古之风 反正统意识 知识点拔 知识点拔 至论天下之理 则要妙精微 各有攸当 亘古亘今 不可移易 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 而其所行所言 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 朱熹 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1 材料2 前三代 吾无论矣 后三代 汉 唐 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 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 李贽 藏书卷 据材料1 2 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 材料一 其 君主 既得之 天下 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明夷待访录 原君 材料二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 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 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 财计三 黄宗羲 1610 1695 浙江余姚人梨洲先生代表作 明夷待访录 1 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什么政治思想 除此之外 黄宗羲还有什么政治主张 2 材料二中黄宗羲提出什么经济思想 这种思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 如何解释该思潮 传统的经济思想是什么 简要评述这种经济思想的作用 黄宗羲思想 知识点拔 材料一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 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 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 其君其臣 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 与有责焉耳矣 日知录 顾炎武 1613 1682 亭林先生代表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 日知录 结合材料和教材归纳顾炎武有那些主张 你认为什么是 亡国 什么是 亡天下 后人把他的思想归纳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传统美德 结合中国的历史或现实 列举几个能体现这种美德的人物或事迹 作为高中生的你应该怎样做 顾炎武思想 知识点拔 材料 严者 治吏之经也 宽者 养民之纬也 并行不悖 而非以时为进退者也 读通鉴论 王夫之 1619 1692 船山先生代表作 船山遗书 1 问材料一反映了王夫之什么思想 什么是 宽 2 归纳三者 黄 顾 王 思想的共同点 王夫之思想 知识点拔 李贽提出 更不言一 亦不言理 顾炎武呼吁 明学术 正人心 拨乱世 以兴太平之事 黄宗羲则说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请就此概括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 并分析上述言论反映的时代特点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师生 探究 解析 主要内容 批判程朱理学 死读经书 重农抑商 君主专制 或回答 倡导个性自由 经世致用 工商皆本 民主思想 时代特点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君主专制日益腐败 影响 启迪近代民主革命 认识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归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出现的背景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规律性认识 政治 专制统治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尖锐 经济 土地高度集中 赋役沉重 商品经济的发展 思想 程朱理学 西学东渐 认识 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从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的抗清 反专制可知 从黄宗羲重商可知 经世致用 王夫之哲学思想可知 深化 探究 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汉武帝宋明明清 兴起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正统 高潮 理学新的儒学体系 批判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专题简括 儒家思想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及其原因 1 创立 2 继承 3 重创 4 正统 5 冲击 6 融合 7 理学 8 批判继承 春秋时期 孔子提出 仁 礼 的学说 战国时期 孟子 发展 仁政 学说 提出 民贵君轻 思想 荀子 对 礼 深入讨论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董仲舒提出 罢黜百家 表彰六经 魏晋南北朝 三教并立 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 道教的冲击 唐宋时期 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宋明时期 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 逐渐吸纳其思想 形成了以 理 和 天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 明清时期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控建设服务合同范本
- 医疗技术入股合同范本
- 厂房购买定制合同范本
- 发廊技术入股合同范本
- 商场餐位租赁合同范本
- 厂里办公出租合同范本
- 厂房转租协议合同范本
- 甘肃化学中考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智慧景区管理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需求评估投资评估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旅游产业行业市场现状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物业防寒防冻安全培训课件
- 2025道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 T-CCUA 048-2025 政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定额测算方法
- 产教融合机制课题申报书
- 建筑工地环保及噪音控制施工方案
- 2024年下半年 软件设计师 上午试卷
- 《新医学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参考答案汇 -U1-U6
- 2025新外研社版七年级上英语单词汉译英默写表(开学版)
- 消化内科出科题目及答案
- 第7章广泛应用的酸碱盐(上)-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必背知识手册(沪教版)(默写卡)
- 2025年铅酸蓄电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